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奇怪

黑白講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 16:14:32 | 顯示全部樓層
5.5 主觀之證

「梁老,真是夠了!」張凱延說:「你主觀的認為,我可是不認同的。科學講究客觀。」

「我說人的主觀感質,有時也能客觀的發掘。」梁老說:「比如老太婆。她色盲,但能用色卡等物被判斷出來。」

「那是特例,神經生理學與心理學,常常拿腦部有缺陷的人做認知上的研究。」張凱延說:「如果一個正常人,他看A色與B色與你顛倒,大家都辨別的出有兩個色,講出來的名詞也都一樣,你是不可能主觀的去知曉他的感質的是不是與你的一樣!」

這就回到那這故事一開始的小明去了。戰事又開始了,克爸、克提與阿嘉大家紛紛的又歸了位。

「所以機器人有沒有感質,你不能客觀證明。人是不是只是一個量子腦的機器人,你也無法反駁。」張凱延悶了久了,一下子都給說了出來。

「我剛剛說了,鏡像神經元,與心靈的同步,我就是他,他就是我,這不就是一種可以證明的可能。」梁老說。

「這心靈的假說,拿來求證,太弱了。這是假說的假說!」張凱延細述說:「況且,就算被道行高超的人物證明了,這也一樣不是客觀的!」

「主觀的『證明』主觀,如何使眾人信服?」張凱延砲火一開,十分猛烈。

「老延,這叫『親證』,親自的證明。」梁老還是一副老神在在的說道:「知證他人的主觀,只能主觀知證。如果你要客觀的知證,那只能等這世界大家都道行深厚了,一個一個主觀證主觀,或者彼此互證,每個人都能同感他人的感受,那不就夠客觀了。」

「哇!世界大同了嘛!好有才喔。」克爸說。

「不只喔!比大同世界更高上。」阿嘉想像說。

「梁老,你這是甚麼亂七八糟的!」張凱延很不客氣的說:「你在玩宗教小團體的把戲嗎?難不成,信徒們看到教主的分身,大家互證了,這就是事實了?!」

「不然你想怎樣?」梁老說。

「我要客觀,絕對的客觀!」張凱延大聲明白的說。


 樓主| 發表於 2012-12-4 09:51:29 | 顯示全部樓層
5.6 絕對客觀說

「好吧!就給你絕對的客觀。」梁老說:「但首先,你得先把你自己變不見。」

「你說什麼!?」張凱延快被搞瘋了,總覺得梁老一直在戲弄他。

「不然呢?你如果還在,怎麼做到絕對的客觀?」梁老繼續解釋說:「所有的一切,不都是你主觀的認知?」

這次,張凱延可真的傻了。看來沒事不要隨便說「絕對」兩個字。

「沒有飯館何來客官?喔,不。沒有主觀,何來客觀。哈哈!」梁老笑著說。

梁老開的玩笑,在張凱延聽起來一點也不好笑,但張凱延確實也一時說不上話。

「一般性的認為,人與這個色界的『介面』不就是眼、耳、鼻、舌、身,總括起來講意也成。」梁老說:「這裡哪一個不是主觀認知了?」

「好像是耶!」大家面面相視,琢磨著這個道理。

張凱延站了起來,來回踱步,頭腦內重新思索著。

「如果你們同意『人都是主觀感受的』,那你們也得要同意,所有的問題,都是你自己的問題。」梁老接著說:「因為全都是你的主觀感受!」

趁著張凱延踱步著再思考,梁老也沒閒著,把這些個道理一一『開示』給大家。大家可真的被梁老的說法給吸引了。

「還有,注意!我說的只是一般性的五官感受,非一般性的話…」梁老好像停不下來的繼續說。梁老太有才了,從老太太說老爺子回來了之後。

「難道,被人砍了一刀,也是他自己的問題!?」張凱延叫道,看來他真的聽不下去。

「喔,當然是他在痛嘛!」梁老說:「還是他的主觀感受到的嘛!」

又用這種小孩子式的回答,張凱延真受不了這種不負責的回答。但張凱延也沒真想清楚,從某些角度來說,梁老的說法也有其道理。


 樓主| 發表於 2012-12-5 11:05:14 | 顯示全部樓層
5.6 科學方法

張凱延不想話題又被梁老拉走,說不定會開始講述砍人者人恆砍之這些個因果報應論。

「科學要的是可重複性,不能被重複性的證明,怎麼會對!」張凱延打斷了梁老說。

「被同一個人重複確認無誤,算不算呢?」梁老又說。

「不行,那不客觀!誰知道那是不是造假?或者不說刻意說謊,而是有錯誤、有盲點,實驗者不自知,又或者只是個人幻覺。」張凱延強調,想了一下又說:「科學的精神就是『客觀』,不同人在不同場合能有相同結果,才有可證實性!」

「科學的精神就是客觀…」梁老說:「這也難怪心理學到現在還是被一些死硬派認為不是主流科學,甚至於一些研究神秘現象的超心理學還被稱為偽科學。他們研究主觀,都不夠客觀。」

「梁老,你別又亂扣帽子。科學是一種方法,不針對某一個學科。只要符合這些方法的,就可以歸類是科學。」張凱延再次強調。

「心理學是使用科學的方法加以檢驗的。它是新興學科,也許沒辦法用嚴謹的數學加以詮釋或用理化實驗的方式加以實證,許多研究甚至於需要來自於統計。但它還是有參考性,還是可以被不同研究團體或甚至於神經生理學互相驗證。實證上看起來弱,但可證實性還是有的。」

「超心理學,如果使用科學的方法,我也可以認同是科學的研究態度。」張凱延說:「但神秘現象的檢驗常常都是被證偽的,甚至於被有心人偽證,充斥著怪力亂神的把戲。」

張凱延彷彿是對著梁老說怪力亂神的。他們二老看起來不會有交集。

「我可以這麼說嗎?」克提突然說話,但是怯生生的,說道:「如果研究對象是物體,它比較固定不會動,研究起來比較能客觀,因為大家看到它研究它時,它的表現都一樣。如果研究的對象是生物,因為牠能動,所以比較麻煩,需要長期觀察及統計來歸納牠的反應。如果研究的是人,變化太大,所以統計研究更困難,可能還會有不一致的問題。」


 樓主| 發表於 2012-12-6 08:45:16 | 顯示全部樓層
5.7 意識光譜

哇塞!克提竟然講得出這樣子的意見,在場所有人都驚了大大一訝。克提不講話則已,一講出來居然還看似個道理。

「不錯,純就研究的對象,你這種說法可以!」張凱延再度稱讚克提,又說:「但微小尺度上,可能還有待商榷。」然而說話的同時,他又突然想到梁老說的杯子。

「哈哈!克提說的有道理。」梁老也說。兩老對他的說法,都表示同意,克提算是交集了他們。

「來來來,我來衍生這個概念。」梁老很高興的說:「物體不能動、變化慢,或者說它的『意識頻率』很低,好分析;而生物體能動能變,意識頻率略高,植物還算容易,但動物就有分析上的困難度了;人類能變能動性高,意識頻率高,已經非常不容易分析了;如果要研究一個心智自由的人,就做不到了;靈魂、靈性的頻率更高,靈魂或可偶遇,靈性就根本上無法言說了,何況分析。」

「總之,高的可以分析或認知低的,人類科學現在的高度連分析人都還有問題。心智以上,只能憑藉到達那個高度的人才能知證。」梁老繼續的推演說。

「梁老,意識頻率、心智、靈魂、靈性,您老倒是很會創造名詞的嘛!」張凱延酸了梁老。

張凱延對這種奧秘說,簡直當眼中釘、心裡針。

「喔,意識頻率嘛,只是一個說法、一個模型,畢竟萬物本質一樣,將其能動可變性的自由度用頻率來比喻而已。心智嘛,把它類比量子程式;心智加靈魂就是心靈;靈性是靈魂的共性。」

梁老又一次發揮了他的才能,儼然可以成為一代宗師。

「如果不能加以檢驗,誰都可以說了算!」張凱延反駁說:「那麼我也可以搞一個宇宙意識的奧秘,沒有人可以反駁!」。

張凱延又被激怒,直接便把外套脫了,好像一付要幹架的模樣。不過他不知道,真的有人談宇宙意識。

「是耶!如果別人可以送七粒,那我就送八粒。」克爸煞有其事的說。看來他有跟上戰事,並做了捷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12-7 11:28:48 | 顯示全部樓層
5.8 吸引力法則

「大家都熱了吧。」梁老太太好像突然又冒了出來似的,輕輕柔柔的說:「大中午的,溫度高了,我開個空調吧!」

梁老太太從客廳書櫃裡拿出遙控器,開了空調,動作優雅。可是怎的好像大家都安靜了?

這只有兩個可能,要嘛是梁老太太就是有這種氣質,要嘛就是克爸的笑話不好笑。

這個突然安靜的氛圍,倒是觸發張凱延自己反身思考。他是變熱了,不過不是氣溫,是氣憤。這身體上的變化是來自心理的,而其流程如下:

1. 色界上某一個事件的觸動 — 這當然是與梁老的對話。(不只觸動一次)

2. 與他腦袋裡對「神秘主義」非科學的概念產生矛盾。(還觸發了好幾次)

3. 腦袋裡的意念之識的好惡,產生了心理情緒的波動及生理化學的反應。

4. 屬於憤怒的神經肽由下丘腦大量釋放,經過腦下垂體釋放到血液。

5. 血管傳輸神經肽到身體的各區域,靶細胞表面的感受器接收到神經肽。

6. 細胞被屬於憤怒的神經肽給激活,開始造成蛋白質上的變化。

7. 屬於憤怒的生理狀態已然啟動,心跳加速、血壓升高、身體發熱、…。

8. 身體反應再透過神經回饋給大腦, 也加強2與3. 然後繼續釋放肽,如此循環下去。直到你自己消弱了意念,不然會一直生氣下去。

以上,連鎖反應的各個單元會因此被加強刺激,變得容易激發。長此以往,在往後便會對憤怒上癮,變成易怒的人。這也就是習氣的由來。

張凱延是神經專家,自然知道這層道理。然後,他突然又看到了掛在牆上的「靜心觀照」這四字。電光火石一念,知道如果自己想要斷了情緒、不產生習氣,就在這四個字上。而同時他又忽然地意識到:「難不成這循環還會倒過來影響到色界?易怒的人總是會吸引易怒的事?所以,循環終究會到1?」

空調這麼一吹,降低了一些氣溫;腦袋念頭這麼一轉,也降低了一些體溫。

「那麼…」張凱延重新開了口,說道:「請降低您的意識頻率,來跟我們凡人一起討論,好嗎?」

這句話酸的很到位,同時試圖把梁老再往現實帶,只要不要涉及到「奧秘」的層次,這就能好好討論。

「啊~」梁老回神說:「我本來想聽聽你的『宇宙意識』奧義說。」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11:59:58 | 顯示全部樓層
5.9 科學定義

「我們回頭來看看科學的定義。」張凱延不理會梁老的話語,直接要主導拉回話題,同時走到書櫃,找到一本辭海,快速的翻著。他知道梁家有這書,但觸發他去找的也許是梁老太太。

而梁老太太也沒閒著,給大家補補水,加加咖啡,甚至幫大家拿來小零食。

「那是甚麼?」梁老太太指著梁老與克爸之間的袋子。

「是一點小意思,鳳梨酥。」克爸說。

「那就打開來吃吧!」梁老太太會這樣說? 嗯…肯定有人想吃!

就當眾人拿來分著零食與鳳梨酥時,張凱延站在書櫃旁嘴裡念念有詞說:「運用範疇、定理、定律等思維形式反映現實世界各種現象的本質的規律的知識體系。」

張凱延心想:「這定義也太簡易了吧!沒講到實證的方法,對應客觀物質的傳統科學吧!」。看來這科學定義的還不夠,沒說到對人上面的研究。拿來對付『神仙』? 不成!

「老延,找到沒。」梁老繼續說:「找到就來吃一個鳳梨酥,美國可難買到這玩意兒。」

果然,是梁老想吃。他剛剛才吃了一碗粥,沒填跑肚子。

「阿嘉,用手機上網,查查科學的定義。」張凱延說:「抱歉了,梁老,凡人的頭腦不靠譜,得用人類笨拙的『科技』來找找。您老恐怕要笑話我們了,心靈感應快多了。」

這話說的酸到牙根裡頭了,但連消帶打,看樣子梁老先生不得不降低頻率『下凡』來普度眾生。

梁老覺得無趣,便吃了一個鳳梨酥,仙人下凡一開始就是找食物吃。據說仙人很喜歡人類的食物,吃久了人類的食物,頻率越來越低,最後上不去了只好在留在人間。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0 08:16:13 | 顯示全部樓層
5.10 再論科學

「科學是反映現實世界各種現象的客觀規律的知識體系…」阿嘉照著網路上所查找的念了出來。

「科學的特點:可被懷疑、可證偽,科學的定義本身就是一個雙重矛盾,…」
阿嘉繼續。

「直接跳到方法上,科學研究的方法。」張凱延中斷阿嘉的朗誦。科學自身矛盾?這太瞎了。不行!

「任何研究方法要被視為科學方法,則必須是客觀…研究方法必須由第三者小心檢視,並且確認該方法能重製。」阿嘉繼續。

「喔,那得至少有兩個道行高超的人親證,才符合科學。」梁老邊說邊吃鳳梨酥。

「科學方法包含以下重要元素:嚴謹的觀察、構建假說並驗證之、對新資訊新點子的開放性、自願接受他人的經過驗證的成果 …」阿嘉說。

「對對對!要開放,要接受。」梁老邊說繼續吃鳳梨酥。

「不對,要具體實證的方法。」張凱延對阿嘉說,不跟梁老抬槓。

「經典的科學方法有兩大類,具體的說主要就是歸納法和演繹法。」阿嘉繼續無奈的說:「歸納法:來源於觀察和實驗,把大量的原始記錄歸併為很少的定律定理,形成秩序井然的知識體系…。怎樣的歸納是有效的、可靠的,這是經驗科學要研究的最重要的問題。自從嚴格意義上的科學延生以來,從未停止過這方面的探索和爭論。」阿嘉說畢,口渴了。

「所以,歸納法還沒法保障正確性嘛?」梁老吃著鳳梨酥說:「太陽從東方升起可以對一百億次,錯一次就不行了嘛!」

「等哪一天太陽變成紅巨星把地球給吞了,它就不是事實了。」梁老還蠻喜歡吃這鳳梨酥的。台灣改良後的鳳梨酥,吃不膩。

張凱延示意阿嘉繼續,不理會梁老。

「演繹法:應用一般陳述(或公理定律定理原理)匯出特殊陳述或從一種陳述匯出另一種陳述的方法。在演繹論證中,普遍性結論是依據,而個別性結論是論點。演繹推理與歸納推理相反,它反映了論據與論點之間由一般到個別的邏輯關係。演繹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論,即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大前提是一般事理;小前提是論證的個別事物;結論就是論點。用演繹法進行論證,必須符合演繹推理的形式。」

「演繹法…」張凱延心想,這也許可以有一些東西能對付梁老仙,但一時間想不出什麼命題(法器),便讓阿嘉繼續。

「科學的核心特徵:理性客觀、可證偽、存在一個適用範圍、普遍必然性」阿嘉很快的只念出標題,他已經念出一堆科學的說法。

阿嘉喝了一整杯水,自從高中以後就沒有被叫到要念課文了。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1 08:16:55 | 顯示全部樓層
5.11科學精神

「我們回到從頭,科學上的方法,真理的檢驗。」張凱延說。

趁著阿嘉念著科學、克提專心的聽、梁老吃著鳳梨酥、克爸瞄著汽車廣告紙的這段時間中,張凱延頭腦流轉著議題。

「等一下,科學的方法與真理的檢驗請先不要搞一起。」梁老說,順手拿了張紙巾擦嘴。

「我們常常拿牛頓力學、相對論、量子力學等,來舉例說明前者被後者推翻。」張凱延說。他不理會梁老,一方面也想要重新掌握討論的節奏。

「然而,這樣的說法恰恰是在說明科學精神,而不是世人認為的理論不真。」

「牛頓力學,只有在物體速度接近光速時,才不適用。它的理論在絕大部分人類生活的情境中都還是很好用的。」

「相對論在對於光的行為、宇宙引力上提供了符合觀測上的真實。」張凱延說:「而在微觀的世界裡,量子力學的量子糾纏超光速現象,似乎給了狹義相對論之因果不超越光速之時空錐一個致命的一擊。」

然而量子糾纏態雖然可以達到所謂超光速的暫態作用,但是它還是無法攜帶資訊。狹義相對論之因果是指任何資訊的傳遞都無法超過光速。這裡有所爭議。

「而但是,這一切不是正好符合了科學的特徵嗎?」張凱延說:「這些理論符合理性客觀、可以被證偽、存在一個適用範圍,並且在其適用範圍內具有普遍必然性。」

「請問,您的心靈理論,可以理性客觀嗎?可以被證偽嗎?存在一個適用的範圍嗎?並且,在適用範圍內具有普遍必然性嗎?」張凱延毫不客氣的質疑。

「首先,當你把活人當作物體放在實驗台上解析,本身就直接否定了人的自主性與自由性。」梁老回答。看來是下凡了。

「請就四大問題作答。」張凱延緊抓著問題點,不使梁老迴避。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2 08:26:08 | 顯示全部樓層
5.12 理性客觀

「我先說理性客觀。」梁老說:「絕對的客觀,剛剛已經說過了,在這個相對的世界裡不存在絕對的客觀。」

「即便是科學,驗證的還是人,即便用了精密的儀器,最終還是到人的五官。」梁老說:「很不幸,客觀最終的努力,回到了主觀。」

阿嘉忽地一想,再看手機上有關科學的觀察 — 限於我們的感官(嗅覺、視覺、聽覺、味覺和觸覺),或者我們感官的延伸(顯微鏡、答錄機、X光、溫度計等等)。梁老沒有說錯,即便是儀器,最終還是人透過五官賦予意義。

「所謂的客觀,是多數人的主觀集合而成。」梁老的客觀說。

「那理性呢?且讓我們『冷靜地』思考。」梁老說。

然後梁老不說話了。

「請說。」張凱延追問。心中想,梁老答不出來了吧。

「且讓我們運用『純粹的』理性。」梁老說。

「嗯!」張凱延等著梁老出包。梁老這次詞窮了吧。

「且讓我們『熱切的』探索。」梁老繼續如此說。

「梁老,怎麼?」張凱延故作客氣的詢問:「沒辦法回答嗎?」

「喔,你還沒聽出來啊?」梁老說。

「什麼?你說了甚麼嗎?」張凱延狐疑的問。連其他三個也摸不著頭腦。

「冷靜的、純粹的、熱切的,不全是感性的嗎?」梁老說:「是個人,什麼時候不感性了?」。

「什麼?!」張凱延略微高亢的答。才那麼一下子,怎麼討論的節奏就被梁老給拿回去了。

「老延,請『冷靜』下來,我的心『純粹的』是要滿足你『熱切的』詢問啊!」梁老把形容詞全用上了。

「科學的『精神』。」梁老說:「精神這兩字,不就正好說明了作為人的根基。」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3 08:20:00 | 顯示全部樓層
5.13 真的假的

「可證偽性呢?」張凱延深吸一口氣,確實冷靜了,拉回來議題。只要抓到一個把柄,就可以全盤獲勝,不急。

「如果一個真理是可被證偽的,那就不是真理了。」梁老說:「以上這句話,算不算是真理?」

這突然來的命題,有一點難,大家思索不出來。

「我說的這句話是假的。」梁老說:「這句話是不是真的?」

「這自相矛盾。」克提說:「如果前一句話是真話,句子裡又說是假的。如果前一句話是假的,那句子裡就該是真的。」

能自行轉出魔術方塊的小子,不容小覷啊!

「命題:這個命題是假的。它的自相矛盾在於 — 它說它自己,又否定它自身。」

「如果我們說,『他說的那句話是假的』,這就不會產生矛盾,因為命題是在描述別的事情。命題為真,就是他說謊;命題為假,就是他說的不是假話。結束!」

「如果我們說,『我說的這句話是真的』,這也不會產生矛盾,只要它不否定自身。
命題為真,就是我說真事;但如命題為假,就是否定這句話,就是我說的不是真話,自相矛盾。QED!」

「但『我說的這句話是假的』如果是真的,這句話就真的是假的;如果真的是假的,這句話就又不是假的,而這句話不是假的,這句話就又是假的,然後又不是假的,又是假的…」梁老一連串說下來。

「梁老,您這是在繞口令嗎?」張凱延覺得梁老在模糊焦點。

「它是開放的,沒有終極,永遠矛盾來矛盾去。」梁老說:「有一個類似的概念是混沌理論,它目前的狀態是由前一個狀態所來,把時間加進來,一直的循環不止。」梁老說。

「喔,如果我們把命題兩字改成真理也成。」梁老補了一句。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