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奇怪

黑白講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0 12:39:52 | 顯示全部樓層
6.5 就是這個光

「我們就生活在這世界之中,看到的是離散粒子物質態。」梁老繼續說:「怎麼就看不到連續波動能量態?」

「這太深奧了,是理論物理的最前沿,在場沒有人是專家,這討論不會有答案!」張凱延不耐煩的回應。

「光呢?」克提輕聲的問。

「對!光!」張凱延彷彿又被點醒般說道:「光既是粒子也是波!」

這是克提在給張凱延信裡頭寫到的,原本要問的是認知上是A又是B一事。但現在藉此,張凱延獵喜的認為這抓到了梁老的高談闊論中的漏洞了。就是這個光!

「喔,光喔!」梁老神思了一下,說道:「請問,你們看到的光,是粒子狀?還是波動狀?」

就這一句反問,大家也又都傻住了。沒有人真正想過這問題。

「是感質。」阿嘉回應說。

「對!阿嘉說對了,是感質,一種感覺。」梁老說:「我們只能名之為『亮』、『色』等。除此之外,我們說得上我們看到的是粒子還是波嗎?」

「可是光確確實實進到我們的眼睛,映照在我們視網膜。然後是一連串眼根眼識作用,最後才產生感質的。」張凱延不甘心的說。

「好吧!」梁老續問:「那打到我們眼睛的,是光波,還是光子?」

「既是光波,也是光子。」張凱延說:「這是光的性質。這是透過觀察實驗等物理上的驗證所得到的『客觀』結論。」

張凱延特別在客觀兩字上加重語氣。這次,他感覺似乎有機會扳回一城。


 樓主| 發表於 2012-12-31 14:20:40 | 顯示全部樓層
6.6 波粒二象

「其實光是波或是粒子,自古以來就一直爭論。」梁老說:「一直到量子力學的發展,現在大家才在心理上接受了又是波又是粒子的奇怪結論。」

「光子太小、光波太短,我們的眼睛跟本看不出來吧!」克爸也說。

「等一下,我先說一下一個實驗。」張凱延開講:「我們為了要確認眼睛的靈敏度,會在暗房打光子出來測定眼睛的感受。視網膜的感受體很敏感,大約五到八個光子可使我們感到短暫微亮的閃光。此時,我們能視光為粒子,感受亮與不亮。」

「而一般正常情形下,我們能看到紅光、綠光、藍光等,是隨不同頻率變化的,這自然可視為光波。」

「所以,錐體細胞負責光亮下的色接收,對應的是光波;而桿體細胞只負責明暗,對應的是光子?」阿嘉推論猜測。

「嗯…」張凱延想了想:「以前沒想過這些問題,這推論似乎也有點道理。」

「你們是不是想得太簡單了?」梁老質疑說:「顏色及光亮的感質不發生在眼根,那只是受光器,同時過程中在視神經纖維的路徑上已經轉成了電子信號,也非原來的光了。」

「老太婆也看不到顏色,但她的問題就並非發生在眼根,而是眼識區。」梁老舉了現成的案例。

梁老太太看不到顏色?克提心中吃驚了一下。原本一直只是覺得老太太人很好,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他好奇的想,老太太是來自灰色世界的人嗎?

「我同意最後對於光亮及顏色的感覺不在眼根及眼識,但這感受器與前視覺處理過程都是必要條件。」張凱延說:「至於到最後的感質與知覺的發生,我們上午討論過了,目前只有假說,沒有答案的!」

「所以嘛!事情問到底都是沒答案的。」梁老說:「我的確都不知道。」

梁老又說他的什麼都不知道論。

「梁老,光是波又是粒子。這客觀的物理結論,我們不都知道嗎?」張凱延反問。


 樓主| 發表於 2013-1-2 10:24:35 | 顯示全部樓層
6.7 雙縫實驗
「那我們回到所謂的雙縫實驗吧。」梁老說:「這有點忘了,需要找資料。」
阿嘉反射性知道該上網找答案了,拿起手機便開始搜索。
「我大概知道。」克提說。早先時候,克提為了光,廣泛閱讀了有關科普的資料。
「好,克提來說吧!」梁老笑著說。
「楊氏的雙縫實驗,採用一個同相的光源,映照在一個雙狹縫的平板上,光於是透過了兩個縫再照射出去。」克提說:「之後,有一塊板子,照出光的樣子。」
                              
「那是一個光干涉的縱線圖樣,就像手機裡的圖樣。」阿嘉也說,他已經找到示意圖了。
「所以,光是波,波峰與波谷的干涉,加強了部分區域,同時也減弱的部分區域。」克提也接續的說。
「可是,如果我們把光源改為用陰極射線管一顆顆打出電子,如同CRT電視機的原理一般。」克提說:「令人好奇的,由一顆顆單獨的電子打出來印照在屏幕上的,總體看也會產生干涉圖樣。」
克爸在克提旁邊聽著,又一次訝異他的孩子的知識怎麼如此的廣博。看樣子為了電視機黃色不是黃色一事,克提確實做了不少功課。
「所以,一開始電子是一顆顆打出的粒子,在中間的時候是波,同時通過兩個縫,到後面打在屏幕的一瞬間,它又變回粒子,根據干涉圖樣的機率性,產生出某位置上的一個亮點。這是最佳的解釋了。」克提做完了解說。
「克提很不錯,說出了光又是波又是粒子的現象。」張凱延稱讚,並對梁老繼續說道:「梁老,那您老又是怎麼看呢?」
「這事一直到今天,還沒有令眾物理學家有一個一致滿意的解釋。」梁老說:「但是我確實有一些看法。」
說畢,梁老也站起身來,往書櫃走去。
哈!這次輪到梁老去翻書了。看起來張凱延這次因為克提提出的光的問題,有機會扳倒這位什麼都不知道的神秘主義者。

 樓主| 發表於 2013-1-3 12:13:37 | 顯示全部樓層
6.8 意識的影響

「嗯,不錯,有機會回頭來重溫前些年所讀的科普書籍。」梁老說。原來他也是科普愛好者之一。

「關於雙縫實驗,又有一些科學家做了更多的嘗試。」梁老戴起他的老花眼鏡說:「為了要知道電子到底由那一個縫通過,他們在兩縫的出口加上探測器。」

「結果,當知道電子是從哪一個縫通過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梁老睜亮眼對著大家說:「干涉圖型不見了!」

「這表示,當我們不看電子時,它可能是波。」梁老繼續用假裝驚訝的口氣說:「而一旦我們去看它的時候,它就是粒子!」

「各位知道這代表什麼嗎?」梁老繼續用這種誇張的口氣說著:「這表示『觀察』影響了實驗的結果。」

「而觀察者就是實驗者。所以說到最後,是『意識』影響了結果!」梁老下了結論。

意識?!這下糟糕,梁老又繞回到心靈的層次,要升天去了嗎?

「這也有可能是探測本身改變了實驗的結果,電子這麼小,任何對它的探測都很大幅度的影響了它的運動。」張凱延說:「這不就是著名的『測不準原理』所提示的嗎?」

「不對喔!首先,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應該正名為『不確定性原理』。」梁老翻著書說:「不能說只是測它才不準,而是量子本身就有其不確定性。也就是說,不是它本來是確定的,因為測試的精度不足或測試的影響才導致它不確定。是它本身就有在微小尺度上動能與位置的不確定性,這恐怕是量子的本質。」

「科普的書上對這實驗有精闢的解說,乃至於到哲學性的探討。加檢測器這事不是單單對電子的運動有影響而已,而是整個使電子從波動態變粒子態。」

「所以才說,到了量子物理,主客觀不能再被硬生生的分開,被觀察者與觀察者是一體的。」梁老繼續的說。

而這正是量子力學哥本哈根派的看法,是板上釘釘寫在量子力學教本上的。但這答案很令傳統科學觀的科學家不滿意。於是,為了擺脫主觀意識的影響,又有多宇宙、隱變量、系綜、GRW、退相干歷史、…等許多的假說。但是說真的,其餘假說的解釋也沒真比哥本哈根派的高明,甚至更令人苦惱。

「那量子在我們認知它的時候,不會又是波又是粒子嗎?」克提提出一直記在心裡的問題。

「認知本身就是要去觀察,當我們不觀察量子時,它有其波動般飄忽不定的性質,但它還是遵守薛定諤波函數的機率。但一旦觀察它,它便『坍縮』了,成為一個實實在在的粒子。」梁老翻著書說明。

「量子還是不那麼自由的啦!」梁老補說了一句。

「所以,當我們看它時,它總是粒子,不會是波?」阿嘉也問。

「沒錯,所以我才說我們總是看到『離散粒子物質態』,因為那才是確定的狀態。」梁老說:「我們喜歡『確定』的感覺。」

疑?怎麼覺得梁老開始有要暴走得跡象了?

「梁老,從一開始你說我們看不到『連續波動能量態』時,我就在懷疑,我們真的看不到波嗎?」張凱延說:「像電子這麼小的東西,變成像鬼魅般的機率波我們都是看不到的。就我們看得到的尺度來說,波不常常就在我們身旁。就說這『水波』的景象,你不會活到現在都沒有看過吧?!」

這話說得酸得可以了,但好像是耶!這下梁老總不能在用小孩子的方式把它給準過去了吧!


 樓主| 發表於 2013-1-4 12:04:42 | 顯示全部樓層
6.9 波

「先說明一下,量子波是一種或然率的波,並非我們所意想自然界看到的波。」梁老說:「不過,我們仍然可以談談那水波,你真的看到的是水上下的擺動吧!」

「沒錯,水上下擺動在水面形成的波。」張凱延說:「這還不夠直觀嗎?」。

「所以,你真正看到的是流體物質態的水吧?」梁老說:「當你把水拿掉,波何在?」

「我們看到的是傳遞波的介質。」克提說。

「對,我們只看到介質,也就是物質。」梁老說:「無論是音弦的振動,地震的搖動,我們『看』到的是弦是地,最根本直接看到的都是物質態的形體。」

「聲波本身我們也看不到…」克爸也加入思辨:「搞兩個養樂多瓶子加一條線,我們看到的聲波也還是依附於線上。」

「不要說看聲波,我們聽聲波總行了吧!」張凱延不服氣的說:「聽覺總也是感官之一吧!」

「那就又回到感質了。」阿嘉說。這次竟然要蓋舅舅火鍋?

「沒錯,我們聽到聲波,這又是一種感質。分析起來跟光對於眼也相似。」梁老也說。

「你們要這麼說,那『離散粒子物質態』不也都算是感質嗎?」張凱延很不高興的說:「還有,我就不說聲波到了聽覺感質上算不算得上是個波了,這聲音聽起來總是連續的吧!這眼見、耳聞、鼻嗅、舌味、身覺,總也都是連續性的感受吧!」

哇,張凱延畢竟不是簡單的人物啊!被自己姪子給激發到了嗎?

這下,除了梁老,其他人可真的不敢多語了。梁老對張凱延的質問,確實也需要認真以對。

梁老收起了詼諧的態度,認真的思維了一下子,然後翻起他手上的書,開始對應張凱延的提問。


 樓主| 發表於 2013-1-5 10:23:47 | 顯示全部樓層
6.10 真空零點能

「根據普朗克對黑體熱輻射的研究,發現能量是一份一份發出來的。」梁老略為補充了自己的見解說:「也就是說,能量當你『看』它的時候 — 不管透過是眼睛或者儀器,總之最終都到意識的層面 — 這能量也就坍縮了,成為離散粒子態。」

「我們就說電子吧,本身也是能量,原屬於空間的一團電子雲呈現機率波或說是各種可能狀態的疊加態,一旦去觀測,也便坍縮成一個粒子點。當然,觀測它就需知其位置,這時總是避不了『測不準』的魔咒。」梁老再舉例說。

「但老延,這不確定性原理,除了展示了粒子的『動量』與『位置』無法都精確知道外,同時對『能量』與『時間』也一樣遵守這不確定的關係。」梁老說:「這延伸出來的概念是真空零點能的現象,在這狀態下,電磁能或粒子態是漲落的,無中生有,有中歸無,不斷的顯現與消失,看似『真空』但現『妙有』,不正好給你的量子腦假說中意識的『突現』給了一個更進一步的說法?」

張凱延一聽,心中倒是有點欣喜,這量子腦的假說原來還能進一步的再思考。

「以上的說法,還是在微觀的尺度上。」張凱延說:「我們宏觀可自己感知的尺度呢?聲音的連續性總不容否認了吧。」

張凱延把議題拉了回來,現在可不能讓梁老在這裡給一個甜頭就不繼續質問下去。當然,這一點甜頭倒是讓張凱延語氣溫和了一點。

「我們很樂於相信聲波是連續的,但這聲波是空氣傳遞的吧!我們可以想像這聲波實際上是由氣體分子一個推一個的前進著的。」梁老說:「當我們觀察時,這介質是離散的,而在其上的波真的是連續的嗎?」

「再談到感質,我們聽一固定播放的弦波,確實聽不出不連續。但我們的感官解析度本來就不高,每秒24個靜態畫面一張張播放,我們就以為是動畫了。」梁老說:「還有,談感質時,我們是要去意識的,需要一點的專注。」

「我們的意識念頭,就好像是一個瘋狂的猴子,一下子眼見、一下子耳聽、一下子搔癢。」梁老繼續的說:「就連眼珠每秒下意識的都飄了三四次,不談解析能力不足的問題,單單是想要連續的聽,還得要專注的訓練呢!這更不要想說要都攝六根了。」

這下子,張凱延只吃到甜點,在連續、波動、能量三種狀態,沒能打破梁老的說法。


 樓主| 發表於 2013-1-6 11:31:09 | 顯示全部樓層
6.11 物質態

「我所說『離散粒子物質態』,確實是很一般的從眼見感質出發。」梁老說:「我們眼睛所見,總是一個個的物體,杯子、桌子、蘋果、書櫃等等,都是單獨分離於其他。即使到了量子尺度,電子一旦打在一個螢光屏幕上,顯現的也是一個點。也就是說,認知使得我們對應於客觀色界經驗如此感受。」

「而夾帶於其上的波,水波、聲波、地震波等,都需要液態、氣態、固態物質來傳遞。對於這類的波,我們所見之物依然是物質。故我稱『離散粒子物質態』。」
梁老停了一下,說:「而『連續波動能量態』,我確實沒看見過。」

梁老嘆了一口氣,陷入短暫的沉思,然後說道:「老延,如果有一天,你真的張開眼了,親身證悟到了這世界是由連續波動能量態所組成,而不單單是實實在在的物質,瞥見到色界的『空性』,記得告訴我一聲,我還沒能想像到那另一面的景象。」

我們凡夫所見真如梁老所說是離散粒子物質態嗎?
抬望蒼穹,天體也是一顆顆的離散分布。光是能量,但當我們看到光時,是否其實也已坍縮為映照於視網膜上的光子?亦或者說,如果沒有相對物的存在,只有光,那時我們還能看見光嗎?閃電是能量,但當我們觀察時,看到的也是放出的光子所現。在宏觀的世界可以說,能量能帶動著物質產生像波的變化,我們多少都能其中感受到能量。但放眼所見卻也盡是物質粒子,並非能量本身。能聽到的是氣體分子的擾動,能嗅到的也是氣味分子,能吃出味道的是食物,能觸摸到的也是物質。連我們人在表象上也都視自己為物質體了。

而能量場呢?電磁場?引力場?
一樣看不到。磁場透過磁鐵、指南針等可測試,但看到的依然是物體的磁鐵、指南針。而引力場的位能動能的感覺依然是相對物質的,比如球落地,看到的是球。人被引在地上,一樣屬物質。失重狀態依然是由身體來感受。

熱呢?火呢?
一個熱包子,看到了包子及蒸氣。一支被燒紅的鐵棒,看到的是鐵棒,熱輻射出波長落於紅光的光子。人如果看不到熱顯示於物質上變化,很容易被燙到。熱微觀的表現就是原子的輕輕跳動,透過空氣振到我們的皮膚,也就產生了熱的感質。而火就比較特別了,是物質的離子態(其餘則是固態、液態、氣態),離子態還是屬於物質態。加熱氣體,看到光子一樣如熱鐵棒一樣,溫度高打出較高頻率的光子,便往藍白色趨近,這完全可以用普朗克對熱輻射的公式來說明。不過,如果你想摸到火,嗯…燃指吧!


 樓主| 發表於 2013-1-7 08:42:24 | 顯示全部樓層
6.12 空性

「空性?」張凱延回問:「梁老,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

「我不知道。」梁老倒是簡潔老實的回答。

這句不知道,張凱延反而不曉得怎麼對應下去。依張凱延的性格,本來是該這麼回答:「你不知道,卻又信口雌黃,高談闊論。」但這麼一說,梁老要是一耍小孩子個性,事情說不定又跑到奧秘那一端去,反正他說話可以不負責任。

「梁老,既然您提出來了,肯定有您自己的一些看法。」張凱延一改原本的態度,改用尋探性的口吻對應了出來,並說道:「我想其他三位,也想聽聽您的高見。」

三位真的都點了點頭,張凱延這話倒是真的應了三位觀眾的心。看來,梁老的粉絲團就快成型了。梁老可真是個奇才,都變成他們心目中的偶像了。

「老延、各位,如果真想聽我便說,但以下我所講的,純粹猜想,也沒有什麼立論根據的。我能舉的例子有限,並且都是他人主觀之證,我未曾親證過,我本來就什麼也不知道,如果要再三質疑,我便無話可說。」梁老明白的講。

「OK, 梁老您就說吧!我們這部分就算是聊天討論,不做太嚴肅的觀點推演。」張凱延說。

張凱延心裡盤算,反正他也有發言權,梁老萬一又要往上飄,他總會有辦法把他拉下來。

「據說宇宙所包含之粒子總數約是10的80次方個。」梁老便開始說道:「粒子與粒子間,乃至於每一個原子、原子核內部依然很空蕩。如果不考慮排斥力,將宇宙所有粒子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據計算,比一顆豆子的體積還小。」

「所以宇宙真的很空。宇宙明明那麼的『空』,怎會看起來那樣的『有』?」梁老說:「這是不是一個巨大的幻覺?」

「物體真有這麼堅實?看起來是,摸起來是。這真令人感到奇怪耶。」梁老疑惑的說。

「而我唯一能猜想的是…」梁老仰起頭,略做思維的說道:「我們用甚麼看 ― 用我們認為堅實的眼,以虛看虛,而以為實。我們用甚麼摸 ― 用我們認為穩固的手,以虛碰虛,而以為實。更何況,我們連摸都沒摸到。」

「沒摸到?」克爸奇怪的問。

「是啊!當我們摸這杯子時,我們的手表面的電子與杯子表面的電子已經互斥了。」梁老說:「你認真的去想,你沒真能碰到什麼,總是有空隙。」

「所以,被人砍一刀也是沒碰到囉?」張凱延又提這類潑冷水的問題。

「是啊!」梁老說:「刀子確實沒碰到身體,是電子斥力把肉給分開的。流在刀子上的血,也沒真的與刀子接觸。」

現在張凱延很肯定了,說道:「要是您被砍一刀,一定是梁老您自己的問題。而且,對方的刀子連碰都沒碰到你。」

「喔,不是,是你的問題。」梁老說:「是你主觀的看到兇殺案。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主觀世界裡。」

梁老粉絲團看著張凱延,彷彿在說,張老師,您就別鬧了!


 樓主| 發表於 2013-1-8 09:57:08 | 顯示全部樓層
6.13 色空不二

「物質是由粒子組成,根據量子力學 當不觀察時 處於疊加態。」梁老說:「也就是說,當你不觀察時,所有的量子都是處於潛在可能波之中,連定型都沒有。」

「那這杯子,怎麼表述呢?」張凱延問。

「也許絕大部分在這裡,但邊緣幻化為波,一直延伸到宇宙。」梁老臆測,並說:「我們人也一樣,也許99.9%在這,但邊界卻發散到宇宙深處。」

「所以,有兩種觀點,一種是色境,呈離散粒子物質態;另一種是空性,呈連續波動能量態?」張凱延問。

「我認為是的。色境,是主觀客觀二元分界的情境,認知照應出離散粒子物質態。破除主客觀非二元性則顯現出空性,照應出連續波動能量態。」梁老說:「色境與空性是一體的兩面。色空不異,空色同一。」

「那如何才能看到這空性的境界呢?」張凱延再問。

「說『看到』就不對了,看本身已經是種認知,把波動給坍縮。」梁老抓著頭說:「也許,當你沒有概念強加於它身上的時候,它才能維持它原本疊加態的樣子。也許那時能瞥見到空性。」

梁老一直也許,可見他的不確定。

「你的『瞥見』不就是一種認知嗎?」張凱延尖銳的問:「照你之前的說法,『你』如果還在,這主客觀不就是擺脫不了的嗎?」

「老延,你說的沒錯,說『瞥見』是一個直覺上的了悟,這似乎還是有個我在,這好像又不對了,會把潛在波坍塌為現實。」梁老說:「動念即乖啊!」

雖然說是閒聊,但張凱延可沒真的打算讓梁老飛上天去,還是刁鑽的詰問。

「你這又是個羅素的茶壺!」張凱延回應。

啊~這是"神魔"茶壺?粉絲團搞不清楚。

「羅素宣稱有一個小茶壺,在太陽系的外圍軌道上繞,但由於茶壺太小了,連哈伯望遠鏡也捕捉不到它。因為它不可被證實,它就是對了的嗎?這是神話!」張凱延無情的回答。

「那真的有人經驗到那種境界嗎?」克提好奇的問。


發表於 2013-1-8 13:03:09 | 顯示全部樓層
奇怪 發表於 2013-1-8 09:57
6.13 色空不二

「物質是由粒子組成,根據量子力學 當不觀察時 處於疊加態。」梁老說:「也就是說,當你不 ...

以淺顯文字闡述理論非易事~謝謝奇怪愈來愈精彩的分享
我也稍稍補充一些有關光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註冊

x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