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奇怪

錢老闆之黑白講 – 股海浮沉路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20-2-21 16:02:30 | 顯示全部樓層
120, 理財目標

好了,講完這三個指標,我們就可以來定我們的理財目標了。

原則上,CPI < GDP < M2。
2019,中國的CPI=2.9%,GDP=6.1%,M2=8.7%。

我們靠勞動收入也好,理財增值也罷,我們的資產增加幅度肯定要高於CPI的,不然就是你的錢越來越薄,資產縮水,以後的生活水平會降低。

故,資產年增率跑贏CPI,是低標,必須達到。

然後,GDP的增速(不是GDP總值或人均GDP),可視為是人均財富的增率。人均可支配收入才是實質,可拿來與自己的年收入做比較,看自己是高或低。

故,個人資產的增率,以GDP增率為目標。如果低於GDP增率,則社會財富階級下降

而個人財富增率的高標當然是越高越好,但這不實際。可以量化比較M2的增率,如果低於M2的增率,就是沒享受到央行貨幣增發帶來的紅利

有了以上三個標準,相信對廣大汲汲營營的小資有了努力的目標。

如果我們簡單粗暴的用貧富差異來定義階級(低收入/小康/中產/富人/X豪等),想要突破階級限制上位,資產增速就要不低於GDP增率;想維持在原階,也要使財富保持GDP上下;僅想要維持當前生活水平,則CPI的底線不能破。

所以,理財目標明確:最少要跑贏通膨CPI,看齊GDP,追求M2

由此,財富自由的目標,也容易說明。當你不靠勞動,純粹的理財投資,使資產增加的幅度,能介於CPI與GDP之間,就實現了財務自由。

當然,世界不是靜態的,一直在變,理財的標的也要因應調整,只是不需要太頻繁。理財目標也一樣可以調整,當我退休後,就維持在低標(=CPI)就可以了,要的是平穩低風險。那時醫療費用會增加,但日常開支會減少,保險也能保障部分費用支出。而到人生末尾,吃老本也沒關係,資產縮水就縮水了。

= = =
我算了下,以人民幣計價,我2019資產增幅 = 6.1%。與GDP一致,但這增加的大部分是我勞動所得造成,不是理財得來,故財務自由不可能,我還是需要透過販賣自己的時間與精力來換取收入。

(如果,我用台幣算,則我的資產增幅只有2%,因為人民幣與台幣匯率的影響,人民幣貶值。)

= = =
對於剛入社會的小資,因為個人資產很少,剛開始還容易達成這樣的理財目標。比方說,你只有10W個人資產,經過一年努力,存下1W就已經是超標。但是隨著資產累積,目標難度增加,單靠勞動、克慾、儲蓄,是達不成的。



 樓主| 發表於 2020-2-22 09:10:07 | 顯示全部樓層
121, 成為億萬富翁的方法

這我在之前(六十一,灰色)其實提過。不是靠創業做生意,是單單靠投資理財做到的方法。

回到幾個故事,網上都有。

A
十多年以前,被称为“中国巴菲特”的段永平就曾经将自己的全部资金用0.8元美金的价格买入了大量网易的股票。当时网易处于一个什么阶段呢?真的是四面楚歌,处于一个被退市的边缘。结果几年以后,网易的股价涨到了上百元。段永平这笔投资一下赚了上亿美金。
B
香港商人刘元生以持有13379.12万股万科A股,成为万科A第4大流通股股东。以万科12月7日8.66元收盘价计算,市值11.58亿元。资料显示,与王石是密切的商业伙伴的刘元生当初对万科的累计投资仅为400多万元。1992年,刘元生持有万科股票370.76万股。以后随着万科送股配股,加上通过二级市场的增持,刘元生持有的万科股票逐年增加。经历2007年牛市后,其所持股份市值一度高达30多亿元,但在2008年的下跌行情中损失惨重。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熊市还是牛市,刘元生从未对所持股份进行过减持。
CCC
巴菲特爺爺的事蹟,一堆,不再舉例。

這裡的重點是,你必須有一筆可以判無期徒刑的閒錢,可以投入後不管,等著時間發酵。而你也可以再次了解到,為什麼有錢人有機會有資源更加富裕,因為他們有閒錢,而且等得起啊!還有,精英富人為什麼去搞天使投資?他們要搭上高速火箭啊!為此他們多買幾張廢票也可以,只要搭上的火箭飛得高,上市了。他們全身而退,十倍百倍的賺。

一般人是沒有機會當天使的,有門檻,說白了不是億萬富翁沒機會。不過,不是所有風險投資都是賺錢的,他們的收益很不平衡,好的少數大好,差的大多數大虧。就我聽說,美國3%的風險投資機構,賺走了整個風投行業95%的回報。

頭部風投搶盡了風頭,其餘九成的風投加起來,就是陪玩,尾部就更是賠完。

於是,你也可以了解,覆二代會敗光家底的,不是那些成天花天酒地的紈褲子弟(那種天天玩樂也敗不光家產),而是有理想有抱負有自信的青年,眼界沒到被收割,投資敗家更快,卻又初生之犢不怕虎,沒有老一輩的沉穩。

記得那毒雞湯嗎?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外的钱,除非你靠运气。但是,靠运气赚到的钱,最后往往又会靠实力亏掉。”
“这个世界最大的公平在于,当一个人的财富大于自己的认知的时候,这个社会有100种方法收割他。


不提別人,我自己是打算怎麼做才好?

= = =
中國最牛散戶排行榜
http://stock.10jqka.com.cn/zhishi/20150812/c580637600.shtml


 樓主| 發表於 2020-2-22 16:20:14 | 顯示全部樓層
122, 一個說在前面的預言

以下是我在2019八月寫的內容,本打算成真後再貼上,但我乾脆重新組織下文字,直接貼上來。

這是齊助教時間觀的一種應用。未來世界的展開,找蛛絲馬跡、順勢、節奏的把握、耐心的等待。(參考《黑白講外十一章:齊助教一直講,奇怪的宇宙觀》。。。雖然他之後沒再寫下去。)

我賭的是一個更大更久的局,賭VR/AR的興起,這是處在科技的第五階段,是所謂的“第三眼美女”。各位可以查科技成熟度曲線或Gartner Hype Cycle去看各科技發展的時間順序。

VR的成熟時間必然是在5G之後,單單它自己技術成熟沒用,周邊環境要一起配套合作。況且,對於AR/VR還是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內容增加、體驗優化的等等。
(行業總體配合,這是我2017起投時沒有搞通的一點。)

好了,根據Hype cycle, VR起起浮浮,被炒作的鋒頭也早已過去,現在已經走到最後階段,但還需要幾年蹲點醞釀發酵,說不準。是否會大爆發?不知道。然最重要的是:它會不會無疾而終?我認為不會。嗯!這就夠了。

做AR/VR的科技公司很多,去商場我都會看,各VR體驗館裡,HTC VIVE。去東莞理工看學生搞3D打印展,用的VR也是VIVE。去年我一次到台北車站旁的三井倉庫館體驗,一樣是VIVE。然後,HTC的報導,電影、博物館的應用。。。展覽館、乃至燈會。。。
https://www.vive.com/cn/

這當然是偏見,世界各地應用狀況我不知道,我能見到的是在中國、台灣,而我能投的基本也就是HTC了。

對於研究押注科技的未來發展,本身就是一個很有趣的事,我自己開腦洞寫下好多科技應用,看什麼在未來會發生,事情演變雖不在我,但你已經站在未來看世界了。

對VC投資人來說,賺錢是副產品,動態過程中獲得洞見,從中牟利。找到BUG、證實漏洞、掌控感、破除維護低層的安全感的假象。與錢無關,錢只是打分判斷的成果。

HTC贏了,是運氣,投入400W,獲利XXXXW。算是當年畢業沒去HTC, 沒賺到HTC手機興起時的彌補。

但這種事不可複製,回到2018, HTC更有可能倒掉。

我從2017.8月就開始定投HTC了,太早!我一路由70幾買到60幾買到50幾買到40幾買到30幾,長期賠錢,越攤越平,越賠越多,但我賭的是趨勢。然而事後看,我還是太躁進,必須看它到底反彈後才開始進場,也就是30幾開始。

但回到2017年,當時我也覺得HTC到底了。。。然而HTC手機拖油瓶,沒甩沒縮之前,一直賠,財報奇差,不好下早手。(這又是另一個我沒看清楚的點)

算了,這都是教訓,只要VR趨勢仍在,HTC不倒,繼續發展,就還有機會。

2019/7月,本來我想要房屋轉貸再借出80萬來,但又覺麻煩瞎折騰。如果這錢借出,我肯定要繼續買HTC。當時股價30幾,至少買20張是一定的。現在看,這20張價值有千萬。

其實2019/8月我就後悔了,當時就想清楚了,要理財,折騰是必須的。

以上,運用宣告(你也可以說這是秘密/吸引力法則),於2019/8先行寫下。


= = =
科技成熟度曲線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 ... /2551258?fr=aladdin

2019科技成熟度曲線
http://www.199it.com/archives/958316.html

吴军:新的科技产品和“第三眼美女”
https://www.jianshu.com/p/ff640a534a1b
https://www.jianshu.com/p/88d23dd605b4
https://www.jianshu.com/p/9eb82be4448e


 樓主| 發表於 2020-2-23 09:10:36 | 顯示全部樓層
123, 先自己打臉

現在,因為疫情,HTC又到35下了。於是我又看到可以加碼進去的點,於是,保單借款100W,繼續分批買進。

我預計VR再次風行的時間還有兩年,到2022年,VR很多人會有。再有這種“異情”,大家隔離在家打遊戲看影片也比較待得住,遠程辦公、開會也比較容易。

於是,現在佈局勢逢其時。

以上,我只能說我相信如此,先公開的預言有風險,很容易被打臉!

比如台股萬點已久,一直處於高位,如經濟下行一旦來臨,就算HTC發達了,也可能被大勢淹沒,漲不起來,此為系統性風險。

我有一同學,之前也炒HTC,後來完全退出。他對HTC有疑慮,對董事大股東有意見,不信任領導層(比如威盛?)。他們有太多方式剝削股民,對於散戶,絕對是處在一種不平等的境域之中。

好吧!這也是一種不確定性。

我還是回頭說說這“成為富翁方式”背後的邏輯。

我們總是站在現在,看過去的歷史事實,然後感嘆,要是我當初如何如何就好了。問題是:當初你知道嗎?千金難買早知道。但更令人嚥氣的是,當初是知道,但就是不行動!

現在轉換視角,看向未來,來,告訴我你現在應該如何如何?
你不知道,對吧!除了不知道機會在哪,更不幸的是,你一點認知都沒有!

一樣,我也不知道未來會如何如何,但我去收集去調研,找出未來可能發生的新趨勢,然後賭上一把,把可以判無期徒刑的資金,投入這場讓時間發酵的賭局之中。當然,我要找一個未來成功概率最大的,這每個人觀點都不一樣。

有錢的天使/VC投資方,天天在搞這事;二級市場上,巴菲特、對沖基金等,也一樣天天在琢磨。他們比我聰明,還比我努力、仔細、有錢、…,能獲得的資料還比我豐富、即時。

那我就一點機會也沒有了嗎?不,我只要抓到一個與他們想法一致的點就可以了。大家是同一方向,希望大勢所趨,一起拱,我也是弱水三千分一杯羹罷了。

跟精英們站到同一方向上就好。

那如果我搭錯車呢?… 那這錢就從無期徒刑變成死刑。

精英們也一樣會搭錯車,所以他們分散風險,投十中一就贏了。但我可沒有這樣大的資金,可以又投VR又投AI又投自動駕駛又投生物製藥…

重點是我判死刑的錢,不降低現在生活質量,不影響家庭開銷,也就沒有什麼不可以的。

你想,創業不也是一樣?拽住一個未來產品,研究開發,累積蓄能,之後交給命運。。。要敗了,怪自己認知不夠,趨勢變化沒看對。

這是為什麼想要搏上位,透過理財必須先有一筆可以長期不動可判無期的資金。

而年輕人一開始則需要有第一桶金,然後積累第二第三桶,最後湊出一筆這種資金,可以拿來拼。一般有資產的,損失10%-20%是不影響生活品質的,但千萬不要ALL IN,這是不動腦子的莽撞行為。(段永平也可能成為斷、永貧)

你問,如果輸了呢?那該工作繼續工作,生活照常。

如果贏了呢?提早退休,財富自由,成為FIRE(先讓自己配得上FIRE)),很好,也給人以成就感。

成熟的人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不管是作為還是不作為,都要自行承擔後果。


= = =
註記:
寫文章,我就需要去琢磨去提問去找答案,看到許多資訊,於是打自己臉的事就多了。

誰說VR就只能投HTC?虛擬實境概念股在台股中也有好幾檔,我只看硬體沒見軟體、遊戲及應用?
http://newjust.masterlink.com.tw ... jhtm?A=PA302-2.html
(而就算只看硬體,做VR頭顯的,也不只HTC一家… 小米華為三星都有。)

我一查個股行情,乖乖,漲三倍的個股都有了,HTC肯定是裡面最差的標的之一,而我早已投入三年…。如果我2017開始,買的是最貴的那檔,現在兩倍達成。https://www.igs.com.tw/

除了真金白銀的實體傷害,讓我自我懷疑又起來了,我是不是只是在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寫了一堆笑話?

啪啪啪的打自己臉,痛啊!


 樓主| 發表於 2020-2-23 14:28:24 | 顯示全部樓層
124, 爽度

回顧一下做法,1 讓自己有一筆可判無期徒刑的金錢,最好夠多。2 找到一個未來發展很好的賽道,把錢投入進去。3 看運氣,等著時間發酵。

當然,123的細解動作可以自主變形,比如不必一次性投入,要分批擇時而為;未來標的選擇也可以用對沖方式,投一空一,或者直接是看空某現有行業,做空某行業(反向思維,為何一定要做多?只是做空限制多);而最後如果賭輸了,清理戰場能回收多少是多少。。。等等。

初始的錢數、爆發的程度、運氣都影響最終獲利(或虧損),我們本就盡人事聽天胡。

依經濟情勢,每個人一生中都有許多機會可以抓,以台股來說,當年的HTC、現在的股王、…,如果你是台積電粉也可以,長年一直買進不動,現在也富裕了。而如果放眼全球,那機會可就多了去了,比特幣、FB、炒房、…。

我年紀一到,突然有一筆經常支出不用花費了,就是每年要繳的保險。一般到我這年紀的人,30歲前保險都買了,20年保單都期滿,只剩附加險要續繳了。

於是,我一下便多了餘錢,可用於投資、可判無期。這是為什麼這三年,我開始慢慢把餘錢放入大計畫的緣起。

另一方面,也因為投資環境的改變,福音計畫的獲利下降,也必須找其他手段。買房的佈局已經完成,拿未來的錢(抵押貸款)的事也已經辦了,剩下的資金也不夠可以再投入房產(一方面房資占資產比例已高),所以選擇再次進入長期無用工的股市,但做法要改變。

我要30歲時有我現在的理財觀念,肯定很不一樣,但這是瞎想,回不去了。一方面我也不知道,70歲的我會不會回來敲現在的我的頭。(我現在就想敲三年前的我了。)

人還是要時時進步、終生學習,這也能使自己更年輕。

記得看見一句話,意思大概是這樣:如果你不思改變,明年的今天,除了老一歲,你還在原地,還是原來那鳥樣。

我甚至可以算命,對於某些人,我能看到老年的他是怎樣一個樣子,對於這些人,宿命論很正確。(嗯,念了幾萬次阿彌陀佛了,怎還沒蒙主寵召?)

我同事常常發股票明牌,說這股又讓他賺了幾萬。我問同事,他總是賺錢的嗎?當然不是,報喜不報憂而已。可能某某股票讓他又賠了幾十萬,下次一檔又讓他賺了XX萬。

當然他選股也都有理由,財報好啦、消息面佳呀、據說如何如何,…。你要說他判斷錯?有時他就對給你看。但你用批判性思維去想就好,該股漲真的是因為他說的理由成立嗎?如何驗證?你只能說該股跌,他看漲的理由不成立罷了!你只能證明他錯了,卻無法證明他的對。

我說,這樣瞎忙,賺賠賺賠,死不了也成不上富豪,究竟在忙什麼?

他的回答深刻:賭性堅強,要的就是”爽度”,不然生活有什麼盼頭?

但要想成為富翁,小打小鬧成不了氣候的。

我不能說他這種追求爽度的做法絕對沒有機會成為富翁(買彩券都能成就億萬富翁了),但那概率實在太低,萬千人之中或有一個,但那不可重覆,不然就要挺而走險,走在灰色地帶,甚至直接就是違法操作(一般人還沒有這種資格)。那些最牛散戶,很多都淹沒在歷史長河中了。

好吧!他要的是挺而走險的爽度。偷才刺激,但偷不到心更癢。為了爽度,那好吧!上帝讓你願望實現,總是偷不到。(這有心理學上的說法,不胡謅+++)


= = =
《賊巢》,[美]詹姆斯.B.斯圖爾特
企業併購,內線消息,…。人間正道是滄桑。


 樓主| 發表於 2020-2-24 10:41:54 | 顯示全部樓層
125, 鬼使神差的功虧一簣

一本《心智力》的書,參考了下。

大老闆因為運氣成功了,賺到很多錢。但人生高峰也到此了,開始走下坡路。
要嘛事業上做錯決定,要嘛奢迷、花天酒地、養小三,要嘛去賭,要嘛送錢給人。
事業也很可能,如過眼雲煙,一去不返,一蹶不振…

於是,表象上說”他又靠實力虧掉”,”社會有100種方法收割他”等等。

然而,在其內心裡是否有一種“我配不上”、“那財富本不該屬於我”、“我不值得擁有”、“有犯罪感”、“我就該是個苦孩子”、“這錢不該賺得這麼輕鬆”、…等等低自尊之感呢?這底層感受會投射、塑造出他之後行為的趨向。

如果隱隱之中,底層心裡狀態如此,就會使得他做出錯誤的決定,往虧損的路子走。於是,我需要再努力,我需要更辛苦、要配得上、要過心裡的坎、…。然後,他再去擴張事業,搞一個不靠譜的項目,貸一個不合適的款。。。不抓蟲癢屁股,就不酸爽。

潛意識裡會刻意尋求失敗,表現在現實中就會“鬼使神差”的搞砸。

有的則是會在快要成功之際,突然發生個什麼事,導致功虧一簣。心理學管這叫害怕成功的【約拿情結】。

電影《盜夢空間》看過吧?眾人搞一堆事,不就是為了種一個種子在繼承者的心裡。

種子種上印心了,之後的行動會自然開花。好的心理暗示會使事開好花,壞的暗示也會讓事”火花”。

再舉兩件小事。

我有一個同事說,他平時心跳速率都正常70幾,但是每次到醫院,總是心跳變慢,可以到50幾。你說,這算不算一種?

還有,被隔離七天,每天量體溫36.7度C,也沒啥事,最後要出關了,一量37.4度C!?也沒真有被感染。這怎麼說?


+++
說回到同事,如果他炒股就是為了爽,就會使他自己一直浮浮沉沉的爽下去。明明你已經知道這股不能買下去,就買了;現在不要賣,就賣了。那看似錯誤的行為並沒錯,是滿足於底層心理的期望。

如果你不穿一雙不合腳的鞋,脫鞋時哪有可能覺得舒爽?

當然,還有來自行為心理學的說法。有一個實驗,如果給老鼠一個按桿,如果每次按都會掉食物,這期望會使牠們在需要食物食就去按;如果按桿子派發的食物是隨機的,有時有,有時沒有,有時兩份,這時老鼠就會樂此不疲的按桿子。這也是吃角子老虎會讓人上癮的理由。玩股票大概也是如此,因為隨機,你總想搏下一次,但你明知道,這種上上下下都是零和遊戲。但散戶總偏執的相信我比別人看得準、玩得好,這份謬誤的自信第四道講師說過,叫【烏比岡湖效應】。

還想當老鼠嗎?

+++
所以,如果你想成為FIRE,想實現財務自由,就要先自行理財,有一個想達到目標的衝動。會主動學習與成長,安排自己的計畫,然後勵行。

有高自尊的品質,讓自己配得上FIRE,不然一但FIRE了,你會不適應那種狀態,又把事情搞砸。


好了,重點就是記住這鬼使神差的功虧一簣,不知怎麼地失常、搞砸,是不是深藏在你潛意識裡的疙瘩?

如果事情發展總是如此,之後就會造成習得性無助,於是反過來,加強了自我實現的預言 -- 就說吧,一定搞不定,最後會發生XXX…,就算本來不會怎麼怎麼樣,但不出事自己心裡都不舒服,於是最終你還是會表現失常/選擇欠佳/決策失誤/被鬼附身/姿勢變形/球又沒進,甚至欺壓同事/激怒客戶/言詞不當/行為不端/底線失守/…,讓周圍上下協同完成這場劇。看吧,自證預言成功。這輩子就是個LOSER,標籤已定。。。

這種心理暗示,用在我自己身上,我真的想過自己不配當富翁,因為如果德不配位,還得到職位,反而更不好。比如中彩的土豪,後果更淒慘。

現在,我重新自我塑造,心裡深深認為我會是個億萬富翁,我上路了,做好了功課、對做了決定,已經在路上了。


= = =
《心智力》,[中]李中堂、舒瀚霆
三層世界,物質世界、心理世界、系統世界。

約拿情結
https://baike.so.com/doc/5806253-6019053.html



 樓主| 發表於 2020-2-24 15:35:27 | 顯示全部樓層
126, 天啟?

話說這次疫情,影響經濟如何如何,當然我也要關注。於是前段時間微信上看到一篇網文 --- 《高手在民间,这是一篇预测中国经济神准的大雄文》。

本來我以為是2020疫情爆發前發的文章,後來上網一查,不是,是早在2016就發表的文章。

雖然是好幾年前的文章,還是給我心理帶來一點影響。

2016如果我看到這文章,或許我會避過P2P倒債風波,但也許也會錯失一次房產投資。

在以為這是2020的文章時,我萌生出是否要賣房子的想法。這很自然把我近期的經歷連繫一起。

我前面說2019.7我本想房屋再轉貸,再reset回20年貸款,也加貸現金出來繼續投資。比較幾家銀行利率,選定了花旗銀行,表格都填了,資料也備了,就要進行轉貸手續了,然後,我退縮了。

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加貸額度才80W?因為,房子價值略為調降。

台灣的屋價似乎有所鬆動。2019暑假,我走路經過大安區、中正區、古亭區,看到XX房屋,都會駐足看看房價。買是買不起,看看還不行嗎?

當時一仲介告訴我,全台灣除了高雄(韓流正熱),房價都是跌的。難怪,花旗的轉貸擠出來的數額沒有我預期的多。

然後,幾個月前,我看天涯,看衰房價的文章多了去了,並且有實質的貼圖。2017-2019,房價早就在跌了。

然後,2019/11,我那松山湖的房子,房客退租後,一直租不出去。這次又碰到瘟疫。。。而好像我在東莞的房價似乎兩年沒動了?。。。

好死不死,因為疫情,親友們三三兩兩一直關切,要注意啊!一付大滅絕的態勢。

以上多個訊息,一堆的壞消息,在我心中立即組織起來,於是也看空了,難道拐點已經發生?

於是,這看似來自上天透露的消息,激起了我是否應該賣房?

這是干擾?還是天啟?


= = =
《高手在民间,这是一篇预测中国经济神准的大雄文》
https://zhuanlan.zhihu.com/p/26771749

要看台灣房價,直接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服務網上看即可。
http://lvr.land.moi.gov.tw/N11/login.action

剛剛看天涯,正好在炒M2與房價的關係。
《M2已經超過200萬億了,還有誰認為房價會下跌?》
http://bbs.tianya.cn/post-develop-2436895-1.shtml



 樓主| 發表於 2020-2-25 09:41:58 | 顯示全部樓層
127, 穩住

還是免受情緒波動的影響,好好理性地掂量掂量,捋一捋現狀。

A台灣房價。
確實鬆動,我板橋的房子是,但並不多,<10%。因為還有租金收入,能創造價值。

這房價對我的影響是─可能之後我要轉貸不容易了,加貸沒有辦法拿到額外的資金。

B大陸房價。
其實大陸房價早就不是一路上漲的,分化嚴重,好區域的房價持續走高,三四線城市則有跌價。天涯網站上吵吵鬧鬧,說跌的可以找到證據,說漲的也有案例。所以,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東莞還是外來人口流入的二線城市(或說新一線城市),房價相對穩定,目測不會大幅下落。擔心這也沒用,現在就算想賣也賣不了。(如果經濟刺激,政策放水後,房價是該漲而不是跌。)

C 疫情。
這事到現在還不好說,中國大陸內部看似控制住了,但大家多有疑慮,我個人是保守樂觀。還要再觀察,尤其三月份大範圍復工之後。

封城、火神山速度、戰時管制,這些事中國幹得出來,同時也展現了中國內部集體力量的強大。要放他國,我想很難HOLD得住。日韓伊朗義大利病毒開始發跡了,另一場恐慌開始蔓延。

如果死亡率低,也許不HOLD也是辦法,但死亡率又與各國醫療能力有關,這事未來發展真不好說。我們說”” ”” ””,已感染的,有治療手段,則致死率可低;未被感染的,有疫苗使有抗體就不怕被感染,也可徹底解決疫情。現在疫苗還沒有,治療手段幾招同步進行也未拍板明確功效,所以現在只能從字下手,採隔離手段,不使傳播。經濟問題就是因為封城關廠停工等停滯,造成巨大影響。

(希望疫苗或治療手段盡快有,疫苗是根本,但怕是慢;而治療手段如果能使死亡率降低,則可降溫視為流感疫情。可使隔離解除,恢復常規。)

多難興邦,危機或是轉機,我個人也不認為疫情將如此嚴重。你可以說我太過樂觀,但我只是不悲觀而已。當我打嘴砲也成,不樂觀又能如何?

凡是隨大流,跑醫院、搶口罩、屯食物、…,是否反而把自己置身於增加傳染的可能性中?而幸災樂禍者,是否在定義自己是一個心態扭曲的LOSER?

= = =
《理性樂觀派》,[英]馬特.里德利
這個世界到底是變得更好還是更糟?數據告訴你!


回到資產議題,是否處置,重點是【長期】二字。

長期看,這次的波動是否是一種起始?是否開始經濟下行走向衰落?或者,這只是一次較大的事件,經過這次事件過後,一年兩年後,是否雲淡風輕?SARS參考一下?

當然,2003年中國的成長與2020年不能相提並論,但要看的還是基礎經濟面。然另一方面,如果封閉過久,對經濟造成的影響就不是一星半點。還有外部影響也是現在進行式。

當然,我也不相信十年後房屋價格比現在低。

總之,看法很多,我會根據新的情勢做調整。如果要看影響,直接看股市的表現就可以,雖然這裡有政府的干預,但如果大多數人都看空,股市就算被政府HOLD住,該跌也會繼續跌了,可是並沒有?

可停工確實對實質經濟有“商害”啊!這是看到生命力看到希望?還是政府背後在維穩?或等疫情過後,看到統計數字,才開始發酵?

我認知不到位,需要再加強。

看世界各國股市的表現,本來就只是中國震盪一下,並沒有大幅下挫。現在因為世界各地開始有疫情,好像開始表現疲落?昨天美股三大指數暴跌3%,歐洲也全線大跌。。。。


= = =
全面梳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9篇机构&经济学家观点来了!
http://www.1yingle.com/ArticleManage/Article/Detail?ID=15463

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r=spider&for=pc

疫情对房地产市场影响有多大?
https://new.qq.com/omn/20200215/20200215A0NAIK00.html

疫情还在,股市为什么大涨?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r=spider&for=pc

疫情闹得欢,为啥股市一直涨?
http://www.ac2.cn/28566.html

爽文多,沒內涵。多是為作而作,服務腦殘讀者,幾十分鐘可以出一篇。
我會找一篇分析好的,補上!


 樓主| 發表於 2020-2-25 14:18:36 | 顯示全部樓層
128, 最差的狀況

我還是回到個人的情況思索,那最差的狀況是什麼?

得新冠肺炎掛掉?我沒這種運氣。即便放我在武漢,想得也難,就算得了,死亡率也低。這純粹是用概率統計的方式客觀估計,不是情緒。不槓精,我覺得我會活到100歲。

戰爭、蝗災、其他的天災人禍、…,我們通通不考慮。我之前說過,如果發生黑天鵝事件,全面下挫,屬系統性風險,我不會是最糟糕的那個(當然也是很糟糕就是)。

那資產縮水呢?這發生概率就高了,不得不考慮。

首先是東莞的不動產。這部分是資產,全款購入,沒有貸款,不是槓桿,價格高低對我的影響不大,房子還是那房子,不過帳面上的價值可能會減少。

我的槓桿在板橋的房子上,貸款1000萬。

但這也不是我未來的錢,是用現在房產價值換來的。當然,因為是抵押取得資產流通,要支付利息,如果投資失利,這損失是兩頭的,一邊失利一邊利息。

但我不會考慮把手上現金先拿來還部分貸款,一方面這與我的理財理念反向操作,一方面先還貸款是減損信用的行為。

(你會不會覺得奇怪?我欠銀行錢,抓緊先還一點是一點,銀行不應該更高興嗎?怎麼還信用扣分?因為銀行賺的是利息,你讓銀行少賺利息了。說好的契約要履行,但還太快也不行!沒信用!    請自行思索。)

要說這1000W是負債?其實也不是。因為那是我實實在在的房產價值。

所以何來所謂拿未來的錢搞現在的投資?都是我現有的資產啊!只是我為了可流通性,可拿出來投資,以付息為代價(成本)取得的。而投資的標的,絕大部分已經在東莞的房產上了。(福音E計畫)

而所謂未來的錢,就是我之後的勞動收入,未來20年每月按時還貸款的費用。(這部分的繳款每月會抵消掉我的負債,也就使我的資產負債總額會持續正向,此即福音計畫的延續。)

還有,保單借款,那本就是自己多年付出的錢。但從保險公司拿出來,有4%的年息要付,如果不還,一年滾一年(變複息了),然後,等我時候到了,保單執行時就會扣除這連本帶息的部分,後人能拿到的就少了。

如果真發生狀況,生吃還不夠,那管死後。保單借款不還也不會有人追討。

以上,因為算不上是借錢,通通沒有風險。如果股市樓市不好,影響的就是我帳面資產大縮水。這不是不可承受,也不影響當前佈局,只是看景氣循環,可能要好幾年才能恢復元氣。

而比這個再糟糕一點的是,是經濟下行,很差很惡劣的狀況,比如大蕭條。

那有可能最糟糕的狀況是什麼?

公司突然倒閉,突然沒工作沒收入,現金流斷裂。

這時,一切真的要量入為出了。因為沒有固定收入來支出貸款,福音計劃無以為繼,如果要保房屋,則要先處分我現金/股票/保單價值等資產,賠也得賣,這可以幫我爭取到一段時間,趕快找到工作,重新東山再起。如果還不行,則要賣一間房子保其餘。

中年失業真的很苦,希望一切安好。而如果還遇大蕭條,房價連貸款的1000W都不到,還賣不掉…,這就悽慘了。而如果連我這種中產理財者都如此,那廣大人民群眾不更慘?

只是,目前我還看不到有這狀況。



 樓主| 發表於 2020-2-26 09:32:37 | 顯示全部樓層
129, 頭腦壯壯

好了,以上就不再揣測什麼莫須有的情況。有關經濟預測,我每月的股票操作盈虧報告裡,再來補充。

我轉個向,談談頭腦思維與看待事物的方式。講幾則有趣的故事,用以了解事務的本質,明白事情運作的道理。

在《高手在民间,这是一篇预测中国经济神准的大雄文》中,有一個蠻開腦的故事 ─ 放生蛇?

大多数人看问题只会看表象,看不到事物的核心。什么叫事物的核心?就举个例子,前几天还是个把月前我在步行街上看到一个报道,有人雇人买了一堆蛇去放生,最后那蛇跑的整个村子都是,太缺德了,而且怎么会有人这么傻,大体上评论都是这样的。但是问题是这事不符合逻辑,中国人傻吗?当然不傻,中国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太精明。所以买蛇放生,特别是一大堆蛇,我不信。我把这事修改了下,你们看看这样是不是更符合逻辑:这个村子在山里,附近有个养蛇场,现在销路不太好,继续饲养,那是赔钱的,而且不知道还要赔多少,你杀掉嘛,自己吃数量太多,储存啊,人工又是一笔开支,所以场主及时止损,找两人给你放生了,你看看这事是不是符合逻辑了?而且这事背后又可以找出更多东西,蛇的用途主要有肉,对应高端餐饮,有皮革,对应皮具加工厂,次要用途还有医药等,所以这事的背后,是高端餐饮和皮具这两个产业链不行了。

在何帆《大局觀》一書中,也有一個例子:

中国的农民工就业市场,可能是全世界最有灵活性的: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工人几乎没有任何谈判筹码、五花八门的就业形式。观察农民工的进出潮流,就能很好地把握当地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脉搏。但我们根本就没有关于农民工就业市场的统计数据。
怎么办?这位基金经理发现,到广东打工的农民工大多来自湖南、四川、江西等省份,这些省份的人都喜欢吃辣椒,广东本地人的口味却很清淡。所以,他跑到农贸市场上去问辣椒的行情。
如果辣椒行情看涨,那很可能是因为当地经济形势好,用工需求扩张,很多农民工都过来找工作了。如果辣椒行情看跌,那很可能是因为当地经济形势不好,用工需求低迷,很多农民工都回家去了。在看起来没有联系的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而真理只在民间。


以上見解很高明,對吧!

但我還是要說,這些看似高超的推演當中,還是有必要小心求證的,也許你看到,真的啊!他們的數字起伏就是很相關有一致性,但相關性就等於因果性嗎?

有研究顯示,冰淇淋銷量多,溺水人數就會增加。所以,減少冰淇淋販售可以挽救溺水?當然不是,它們只是都發生在夏天。這可不是少賣冰淇淋,就可以使溺斃人數減少的。

還有每天喝一杯紅酒有助長壽健康?啊!正巧喝的人群普遍比較有錢,究竟是紅酒導致健康長壽,還是有錢人醫療條件好呢?

又因果又相關,不因果也不相關,我們都理解,但相關性就不等於因果性。


問個問題:既然有所謂“相關不因果”的,那有沒有“因果不相關”的?


= = =
《大局觀》,[中] 何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