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奇怪

錢老闆之黑白講 – 股海浮沉路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20-5-2 23:52:20 | 顯示全部樓層
999.32 小細節

買陸股以來,從來沒有特別留意過手續費交易稅是怎麼算的。總是想說上賭桌,總要給點。

才確認完華寶添益ETF是免費交易,我不免又想問我300ETF的手續費又是怎麼算的?

一確認,真複雜…

1、印花税:成交金额的1‰ 。2008年9月19日至今由向双边征收改为向出让方单边征收。受让者不再缴纳印花税。投资者在买卖成交后支付给财税部门的税收。上海股票及深圳股票均按实际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一支付,此税收由券商代扣后由交易所统一代缴。债券与基金交易均免交此项税收。
2、证管费:约为成交金额的0.002%收取。
3、证券交易经手费:A股,按成交金额的0.00696%收取;B股,按成交额双边收取0.0001%;基金,按成交额双边收取0.00975%;权证,按成交额双边收取0.0045%。
A股2、3项收费合计称为交易规费,合计收取成交金额的0.00896%。
4、过户费(仅上海股票收取):这是指股票成交后,更换户名所需支付的费用。由于我国两家交易所不同的运作方式,上海股票采取的是”中央登记、统一托管“,所以此费用只在投资者进行上海股票、基金交易中才支付此费用,深股交易时无此费用。此费用按成交面额(每股一元,等同于成交股数)的0.06%收取。
5、券商交易佣金:最高不超过成交金额的3‰,最低5元起,单笔交易佣金不满5元按5元收取。



其中,1234是政府收的,沒啥可講價的,不去糾結。(如果頻繁交易,長期下來可也不少吧!)

重點是券商佣金,規定最高不能超過千分之三,不滿5元要收5元。

這裡,涉及到一個低消的概念,佣金5元就是低消。我在台股上的操作也一樣,手續費有一低標消費NT20元,按手續費比例算,如果不足20,依20收費。我都會把交易價定在NT3萬以上,這樣手續費就在20以上了。

為什麼要在意低消?這是一定要的!如果你常常買賣股票,每一次的手續費都會一個小比例的損耗,但長此以往,純益的損失比例會增加。
權證交易就是一個好的案例,權證低價,一次1000股不過1-2千元,如果手續費20,百分之一二的利潤就被吃掉!

回到陸股ETF,我不知道我的券商是收多少(萬分之三?),但我根據資金流水明細,算我一發子彈的實際總收費是在6-7元,不論買入或賣出,稅加佣的比例是成交金額的0.0645%,一次打兩發子彈也是同樣比例。這說明一次一萬,沒有under低消的門檻。

股票投資過程中,偶爾總會有怎麼當初沒想到?或者被我疏忽了。
不過呢,讓自己總是在路上,就好。
現在再次確認,沒有在低消上吃虧,OK!

不過既然小逆操作有成,那就一次兩發子彈來打吧!

預期陸股不會再瞬間大跌,但隨世界趨勢,可能上下震盪緩跌;大漲也不可能,現在局勢實在不好。

既然預期中短期還是震盪格局,小逆繼續!


 樓主| 發表於 2020-5-3 20:49:36 | 顯示全部樓層
142, 低價獵手

再來分享一個我老師的炒股方法。

我曾經說過他在美股的操作上,很多年下來有300萬美元的獲益,是一位命好運好又有學識修養的長者。他幾年前已經退休,閒來無事本想做做研究、發表論文甚至寫書,但沒人沒經費,失去學校這個平台,很多事不好辦。沒有眾多在學弟子可以指揮,他找我們這些已畢業長期工作的博士生,但大家都有家要養,加上離開學術久了,想再拾起的書本/技能做研究,也要先沉靜下來跨檻,回到當初。加上相應的研究工具、分析軟體都是要巨多經費的,種種因素,現實不允許。

好了,他大把時間,但推動不了自己的計畫,精神轉移到炒股上。其實這與做研究寫書並不衝突,他並未中斷過股票投資,只是他並沒有頻繁操作。不常常進出,才是對的。

他告訴我,去年(2019)他在美股上的獲利17萬美金,約NT500W,非常的可以!一般在學校的資深教授,年收入也沒500萬。

2019他覺得美股高了,於是分批先出,獲利了結。結果又是運氣,遇上新冠病毒爆發,讓他躲過一劫。他只剩1/5還在股市,而這些都不屬他原來的本金了,就算全沒了,也只是2020少賺。

他的投資核心心法是,找到一檔/數檔價格已經很低的股票,但這些公司只是因為市場大環境不好/經營收益不佳,導致股價低,並不是出了什麼大事,所以並不會倒。

他買進這種股票,並且一放多年,等回春。

在2008金融危機期間,他就是買入AIG,讓他大賺一筆。AIG就是我們說過那家大到不能倒的公司,就算攤上大事,美國政府會救的!
(現在,大家看波音算嗎?)

他大多的操作,買低檔,放三四年。漲一倍,先出本金,其餘就都是賺的。賺多賺少,就看運氣。

完全不錯!我們能贏專業炒手的優勢是,我們可以放長期。而專業投顧因為是集資,有月度季度年度效益要”做”,有時限性的枷鎖,必然就少了這樣的優勢。

但專業就是專業,人家有大把資金,人家懂大眾心理,人家有內線消息,人家有數據分析。人家是一個精英團隊,從各個方面都碾壓散戶大眾。像我們這小散戶,唯一的對策就是跟他耗。

小散戶韭菜化的必備技能就是頻繁交易。專業團隊,就希望韭菜們天天交易,這樣韭菜們就連這唯一的優勢都沒有了。

我老師的方法,其實也是我在HTC的做法,只是我在HTC得放五年。我犯了幾個失誤,一是還沒有低點就急著進入。這部分只能長期一張張進,去攤低成本。二是HTC不像是台塑/中鋼那樣夠穩不倒的個股,難保HTC哪天一下就倒了。

好了,我老師的做法,與鄧普頓的方式基本一致。但我們是單挑個股,鄧普頓是大範圍分散投資,這沒得比,人家掌握的資金多啊!

鄧普頓是誰?一位美國著名的基金經理,江湖人稱「低價獵手」。如果你1940投他1萬,50年後,是5500萬。


= = =
《鄧普頓教你逆向投資》,[美]勞倫.鄧普頓,斯科特.菲科普斯。

低價獵手。羅斯福新政開始前,鄧普頓嗅到回春跡象,借錢買入一美圓以下大量個股,百來檔。兩三年後出脫,賺四倍。

全球化投資。如果只玩美股,可能十年才有一次機會,如果看向全球則三四年就有機會,並且可選的股票標的眾多。1960年代,日本快速崛起之時,低價獵手已經大布局。1980年代,當日本股市最瘋狂的時候,鄧撤出在日本大量的投資。因為,當時日本的估值已經比同時期澳大利亞、加拿大,甚至美國還高了。

勇敢賣空。1999的科技股泡沫,鄧選擇在科技公司高管上市六個月的股票鎖定期快到之前,大量做空。



 樓主| 發表於 2020-5-27 10:01:11 | 顯示全部樓層
143, 錢是金生

自從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之後,美金不能再叫美金了,因為它已經不再與黃金掛勾。黃金做為全球貨幣之錨已經不成立。

錢是金生,已經過去。

但美元後來又變成石油美元,因為美國促成了中東產油國以美元為結算貨幣。全球貿易、大宗商品依然大比例用美金結算。當然這裡有政治軍事國際局勢…等種種複雜博弈,美國終究是世界第一強國,能運作的事務很廣很深。

美元依然做為世界貨幣的大錨點。

比如中國,做為世界工廠,企業出口貨品賺取美元,然後到中央行換回人幣。央行收回美元,根據美元數量,印發人幣在國內流通,而收回美元就做為外匯儲備,購買美債。因為有外匯為底做錨,人幣也不是說印就亂印的。國民政府印金圓券造成惡性通漲,連政權都會玩完。

之前,我說不買黃金,世界和平國泰民安之際,那確實沒用。但黃金是真的漲了,這沒騙人,不是因為疫情才漲的,2016就開始了!

我又一次自己打臉!

這又是怎麼回事?

看來是世界各國早就嗅到美元做為世界貨幣之錨,很不安穩。本來各國法定貨幣都有一定的信用度,有一籃子貨幣儲備,彼此流通結算,匯率起伏,保持穩定。當然,這籃子裡的比例成份美元一定是佔大頭。現在這種平衡也不可靠,美國常搞量化寬鬆,印錢再印錢,這是在薅全世界羊毛的節奏。於是,全世界一起開party印錢。。。

所以,如果各國減持美元,拋售美債,一時又沒有新錨,而對比特幣、fb的Libra幣等也不信任,…,那也許先退回金本位是個臨時措施。

好了,多年前的大媽,如果還留著黃金,大媽們可真是穿金戴銀了。

看來貨幣基金不如黃金基金,因此我開始從貨幣轉進了黃金。。。

(好吧!我又做了個夢,核彈就快爆炸了,我要把假錢放現場,污走真錢,另還有一台平板電視要帶走。又一陣亂解:災難將至,錢沒用,真金白銀才是真,而平板電視對應到我還在撐的VR,我也想帶走,意思是要續留,但夢中印象那電視厚了點,不真的太好。。。。上回亂解海嘯,以為錢來了,結果是真海嘯,美股一連熔斷四次。另外,我還有一個理由,跟著我老師操作,他最近買金礦股。跟著有大運勢的人做,看看是老師的運勢高,還是我雖的業障重。)

這會不會又是新一輪被宰的前奏呢?我會長期為您報導。

= = =
布雷頓森林體系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 ... /1952162?fr=aladdin
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并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可以兑换黄金和各国实行可调节的钉住汇率制,是构成这一货币体系的两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是维持这一体系正常运转的中心机构,它有监督国际汇率、提供国际信贷、协调国际货币关系三大职能。

特里芬难题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 ... C%E9%9A%BE%E9%A2%98


= = =
各位如果有注意到我文章中曾經寫到定期定額黃金撲滿的投資,2012-2015,投了四年。真剛好,2012就是高點,2016又開始上來,我是高點上低點下了。我是因為被燙過,所以對黃金投資懷恨在心。看我這次是否又抓到高點,錢是金生,命運輪迴,莫名其妙的循環反覆?


 樓主| 發表於 2020-5-28 14:44:46 | 顯示全部樓層


貼一張牛頓在300年前買“南海”股票失利的圖形走勢,聊表安慰。

對!就是那個頭被蘋果砸到著名的牛頓爵爺!





 樓主| 發表於 2020-5-29 16:01:21 | 顯示全部樓層
999.4 2020.5戰情

錢老板:本金24萬,目前投入24萬 (現在沒有待命一說了)。
現總值:248381.9;漲幅:3.492% (以24萬計)

300ETF:19/3/6 收盤:3.835;5/29收盤:3.866;漲幅:0.808%
50ETF:19/3/6 收盤:2.820;5/29收盤:2.802;漲幅:-0.638%
深證成指:19/3/6收盤:9700.49;5/29收盤:10746.08;漲幅:10.779%
上證指數:19/3/6收盤:3102.10;5/29收盤:2852.35;漲幅:-8.051%


現在沒有待命子彈了,因為子彈不是在300ETF,就是在黃金ETF,不然就在貨幣基金。(但我還是以300ETF及大盤指數的漲跌來作為對照)

前一段時期,是嚴重通貨緊縮期,股市崩盤,石油價格狂掉,連股神都甩賣了許多資產換現金。通縮是什麼概念?是通漲的相反。通漲表現出的是什麼情形?是錢越有越薄,物價越來越貴。那通縮就是物價越來越便宜,現金才值錢。是的沒聽錯,就物價變便宜了。但這可不是好事,WHY?

試想,如果物品一天天越來越便宜,你會今天買嗎?如果石油預期還要跌,20元一桶就再等等,原物料也一樣。從消費終端如此,原物料前端也如此,就會導致整個產業鏈條緊縮,大家都降低消費,工廠也得減少生產。

這可以解釋,大陸解封之後,報復型存款,而不是報復型消費。大家預期要過苦日子了,當然存錢度小年。

而政府要刺激消費,把輪子重新轉起來,可不能發現金,為何?發現金大家會存起來。要發有期限的消費券,不發現金,才可能推動消費。

通縮時,現金為王,所以大家存現金,存哪裡?一般存銀行,而我存放在貨幣基金。(日本零利率,甚至負利率,那只好存自己家裡過冬)

但是,相反的事情也同時發生,各國寬鬆貨幣,狂印錢,錢又會變得不值錢。通脹也將發生,真是詭異。通縮已經發生,而印錢寬鬆貨幣的效應也很快會傳導出來。這時,有幾種標的可以看 ─ 房產、黃金、股市、石油原物料等。

房產本就是抗通脹,我本來就有配置。房產門檻高,現在也不夠資本再增加投入。未來要看的可能是REIT基金(以後再說)。

黃金,就是我說的黃金ETF基金。

股市,一樣是跟進社會紅利的指數型基金。目前我選的還是300ETF。

所以,三板斧:抗通脹,黃金ETF;對通縮,貨幣基金;跟社會紅利,指數型ETF。



 樓主| 發表於 2020-6-30 17:54:38 | 顯示全部樓層
999.5 2020.6戰情

錢老板:本金25萬,目前投入25萬 (現在沒有待命一說了)。
現總值:266483.45;漲幅:6.5932% (以25萬計)

300ETF:19/3/6 收盤:3.835;6/30收盤:4.178;漲幅:8.944%
50ETF:19/3/6 收盤:2.820;6/30收盤:2.956;漲幅:4.823%
深證成指:19/3/6收盤:9700.49;6/30收盤:11992.35;漲幅:23.626%
上證指數:19/3/6收盤:3102.10;6/30收盤:2984.67;漲幅:-3.786%

上次說了,我資金分三份,遊走於貨幣、黃金、股指之間,採小逆+小小順的方式進行分配。

最近股指又高了,於是在小逆操作下,我接連退出五發,轉放在小小順的貨幣池裡等。黃金也是簡單小逆過一次。因為我不是一直看盤,所以錯過幾次小逆得機會,少賺幾百塊。

因為股指持續上攻,我300ETF退出五發,而股指繼續向上,所以我三板斧分配的總體獲利相較只單押注股指為低。這是必然,不是壞事,因為當股指跌,我一樣會賠得少。我的漲跌會比較平均。

這有兩層意義:一是資金放一籃子裡,籃子裡有高有低,標的之間有對沖性質,我取平均,不大起大落,傷心臟。二是用一個人的長期主義,對沖整個世界的不確定性。我這可不是短期作為,而是打算進行的一輩子理財。

由於看好中國經濟,所以,資金放中國。以股指為主,黃金、貨幣為輔。


PS: 今天HTC突然漲停,搞不清楚發生啥事?希望別又是一日行情。


 樓主| 發表於 2020-7-31 15:17:35 | 顯示全部樓層
999.6 2020.7戰情

錢老板:本金投入22萬。(需用錢,取出子彈)
現總值:247578.33;漲幅:12.536%。

300ETF:19/3/6 收盤:3.835;7/31收盤:4.750;漲幅:23.859%
50ETF:19/3/6 收盤:2.820;7/31收盤:3.295;漲幅:16.844%
深證成指:19/3/6收盤:9700.49;7/31收盤:13637.88;漲幅:40.59%
上證指數:19/3/6收盤:3102.10;7/31收盤:3310.01;漲幅:6.702%


分三份資金後,發現真的有這樣效應:
當指數漲時,指數基金自然也是漲(這本來就是),但這時貨幣基金很可能就會疲軟,價格走低。相反,當指數下殺,貨幣基金就會上漲,指數與貨幣兩者,大概率呈現負相關。

所以我可以合理地想,英雄所見略同,各大操盤手也是錢來回於指數與資金池之間。上次說過了,貨幣基金就是現錢,等同於活存的現金(有點利息),T+0可隨時來回操作。

而黃金ETF,是跟隨世界黃金走勢的,與股指關聯度低,可以同漲同跌,也可能指數大跌,黃金大漲。所以黃金ETF可以是第三個維度,於是有一點一籃子標的的感覺了。

這三維度的配置,還真是有道理!於是我的操作模式,好像都可以教人投資了耶!比如只有一發子彈,先放貨基,擇時投指基/黃金,來回操作。如何擇時?比如看布林通道或MACD。

而我繼續我遊走於貨幣、黃金、股指之間,採小逆+小小順的方式進行分配。但在一個非橫盤上下整理的區間,這種操作不能偷到雞,除了瞎忙,很可能被甩轎或套牢。月初300ETF噴出被甩轎,月底黃金ETF也一樣。結果,我的績效完全輸給指基ETF了。

但我並不會因此不作為,因為沒人知道下一刻是否又回到整理區間?如果不玩小逆就直接中順,如果小逆就持續小逆,只是如果覺得有大漲/大跌跡象,就放慢或加大區間來進行。我所謂的小逆也只是一個月幾次,一次一發,不是天天操作,大進大出,頻繁交易是大忌!

另外,這次調整為一籃子標的的做法,也緩解了一件我一直認為很忌諱的麻煩,就是當需要用錢時,必須賣股變現,但這會影響長期投資的步調。

因為我現在把備用子彈都歸入貨基,從貨基直接取錢如同ATM取款,不是直接從其他現股或ETF上未到點就被迫賣出,所以不會太有牴觸心理。貨基沒有到點不到點的問題,每日的波動就幾毛錢,並且天天歸零,它的獲利主要是日息,放久有利息。需要錢就取出,不生利息了而已。

PS: 6/30 HTC的漲停果然又是一日行情,現在還在30元保衛戰。。。



 樓主| 發表於 2020-8-5 15:03:31 | 顯示全部樓層
144.1, K線一

做一次小小的加餐,專門講K線。

以下我講的,資深股民可能多知道,我就給新手股民提點下吧!

我不作K線是怎麼誕生的、誰發明的、怎麼演變的、有多少不同畫法、不同稱呼、…等考古式的考據,那沒有什麼意思。

K線是什麼?有玩過股票的,我認定都知道K線表示的意思,這是基礎常識。如果不知道,自己去看看就知道,如果不想看不願懂,建議不要玩股票。

第0,K線表示。
僅舉常用畫法。“粗線段”顯示開盤及收盤價,附帶上下引線以“細線段”畫出。
顏色的話,一般東方是紅漲綠跌,西方是紅跌綠漲。各國股市表示不同,自己注意方向就好。
K線一般有月線/周線/日線/分鐘線等,由長期到短期的記錄,一般最常看的是日線。

第1, 幾種顏色?
一般人會回答兩種,不就是剛剛說的紅漲綠跌/紅跌綠漲,紅色跟綠色嗎?
不,如依漲跌分類,應該要有三種。或漲或跌或平,當一檔股價,開盤價=收盤價,不漲不跌時,就是粗線段就變成一條小橫線,可以帶縱線,即上下引線,為十字線。我先定為黑色。

漲停鎖死,跌停鎖死,都是小橫線,都應是黑色,不是大紅大綠。

註:有些看盤軟體會標平盤十字為紅,也有的會標綠,甚至黑底的會標白色。

第2, 看圖指導操作。
接著,我們需要上圖看了,我截取一張2498在2020/8/5奇摩上的日K圖。



不需要多仔細,就看一眼,感覺一下,K線的顏色是綠的多還是紅的多?
綠多,對吧?不相信你也可以一根根數。

從奇摩的日K圖,只取了約80筆的交易K線,但這已經有代表性了。

根據我不完全統計,顏色的比例,綠:紅:黑 ~= 6.5:2.5:1,80筆K線不多,但也足夠可以對此概率做有效買賣參考。

註:不要管成交量的紅綠,奇摩不知道怎麼標的?我看過的一般要嘛顏色跟K線走,要嘛成交量低於前日標綠,高於前日標紅。

注意,我只取2498為例,每一檔股票,甚至大盤,都有其股性,當然股票不會自己有個性,股性的背後其實還是人性。

什麼人玩什麼鳥,那鳥性就是那一群人性帶出來的宏觀現象。

台灣最大權值股2330,綠紅黑比例就不一樣了。台灣最牛皮2412,平盤(黑)明顯比其他個股多。(我就不截圖了,自己翻)




 樓主| 發表於 2020-8-7 09:45:50 | 顯示全部樓層
144.2, K線二

我們回到2498為例,我們現在知道綠紅黑比例,能幹嘛?

也許資深股民早知道,我就提點一下還不知道的。


第3, 看K綠多 ─ 收盤買;開盤賣。

當K線綠多紅少時,大概率碰到收盤價低的可能性高。如果決定當天要買股票,就收盤時再買。

琢磨一下,這從概率論來說,是很合理的操作,不是嗎?但如果你照這建議操作,結果遇到當天收盤是漲的,這不能怪我,是你運氣差,碰到那1/4的機率。

我只能說,如果你一直有買賣,則長期多次交易下,這機率會讓你少花錢。

各位自己舉一反三,如看K紅多,就應該開盤買,收盤賣。

像中華電,紅綠黑基本1:1:1,隨你高興盤中什麼時候買了。買一般我會掛低一檔等著;賣我就高一檔掛著。

這裡要釐清一個事情,不是說綠多,股價走勢就一定是下跌的;或K紅多就必然上漲。你看上圖,雖然HTC綠多,但整體走勢並沒有下跌。

為什麼?讀者自己看也知道,當天K綠也不代表是跌,紅也不一定就在平盤以上,我不用多說。


 樓主| 發表於 2020-8-11 11:24:35 | 顯示全部樓層
144.3, K線三

接下來說說掛買掛賣的操作。我只講K線綠多紅少的案例,反過來的案例,自行反相操作便是。

第4, 尾盤買

最後5分鐘,掛市價買(即漲停價買),除非大量漲停掛買,基本就能買到了。

盤中漲停你要買,就只能掛著等。你一看掛買的張數好多,真強!肯定買不到?這也不一定,掛買的張數有可能是“虛的”。有炒手故意大量掛買,製造好多買盤的假像,反正只要沒買到就不花錢。一方面穩定軍心,也會使手握股票的人惜售不賣。然如果成交量大,可能守不住,你就有機會排到。當然,炒手看情況也可能撤掉買盤,虛盤不見,一旦漲停打開,那你一定就是買到了。

不過買到也不一定是好事,我就有過這樣了上車,然後就當高點的接盤俠了。


第5, 開盤賣

如果你今天決定要賣股票,就開盤賣,掛市價賣(即跌停價賣),開盤會搓合,此即開盤價。

一般人都會想說,等一等看看,也許今天會漲,尾盤再賣,這種心理叫「稟賦效應」─ 你有的東西,你總認為它應該比較值錢。

你說,我今天九點之後才想要賣股的,我開盤忘記掛單。好吧!再給你一次機會。

注意看一下日K,看上引線,是不是很大的概率,都有那麼一丟丟?如果你錯過開盤,則看到開盤價,只要等於或略高就應該出。不要妄想當天的上引線會很長,賣出機會可能稍縱即逝,並且你還是有可能沒賣掉,因為當天沒上引線。。。

對於一個遵守概率的玩家,別想當天剛好有紅K,或有一長上引線等著你賣掉再跌,概率低。資深股民是玩長期的,不看單次搏輸贏;一次次的積累,會產生效果的。

這時,有腦筋動得快的會想,ㄟ…,如果K線綠多,那我每天來一次當沖,每天賺差價,長期積累,不就發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