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奇怪

錢老闆之黑白講 – 股海浮沉路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9-11-1 11:46:15 | 顯示全部樓層
104.7,2019.10戰情

錢老板:本金21萬,目前投入19萬( = 打了18發子彈 + 1發待命)。
現總值:193042.32;漲幅:1.601% (以19萬計)

300ETF:3/6 收盤:3.835;10/31收盤:3.945;漲幅:2.868%
50ETF:3/6 收盤:2.820;10/31收盤:3.003;漲幅:6.489%
深證成指:3/6收盤:9700.49;10/31收盤:9635.33;漲幅:-0.672%
上證指數:3/6收盤:3102.10;10/31收盤:2929.06;漲幅:-5.578%

以上,依然繼續輸給ETF,與300ETF差距也沒拉近,十月份也是沒小逆操作一次。

反正要做一輩子,我也不急。(除非急用錢才會中斷)

講講別的。

這次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三位對扶貧有貢獻的經濟學家。他們基本上不談理論,就是具體到貧困地區,嚕起袖子做具體的事。

具體問題,具體面對、具體分析、具體解決。當然也看到許多我們以為窮人會如何如何的事,但他們卻不這麼做的。

窮,有時候就真的只是因為窮,落入了「貧困的陷阱」裡。

有關的稀缺,我文章說過了。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相關文章,我想有興趣的人自然在網上可以找到。

= = =
《貧窮的本質》,[印]阿比吉特.班納吉;[法]埃斯特.迪弗洛
貧窮現象沒有什麼本質,美一個窮人都不一樣,每一個地方的貧窮都有獨特的原因。



 樓主| 發表於 2019-12-5 15:35:16 | 顯示全部樓層
104.8,2019.11戰情

錢老板:本金21萬,目前投入19萬( = 打了19發子彈 + 0發待命)。
現總值:190074.3;漲幅:0.039% (以19萬計)

300ETF:3/6 收盤:3.835;11/30收盤:3.887;漲幅:1.356%
50ETF:3/6 收盤:2.820;11/30收盤:2.938;漲幅:4.184%
深證成指:3/6收盤:9700.49;11/30收盤:9582.16;漲幅:-1.22%
上證指數:3/6收盤:3102.10;11/30收盤:2871.98;漲幅:-7.418%

以上,依然繼續輸給ETF,與300ETF差距一般,十一月份也是只小逆操作一次。

雖說這種日常操作沒有什麼激情,倒是因為把時間拉得長久,視野心態都會變化,不會在意那小小的來回波動。而如果炒短線,比如玩權證,則那種患得患失的心態會使人心生波瀾產生情緒,反容易誤判。

現在,是可以回顧已經從2011年開竅理財開始,進行福音計畫的一系列的反省。
(什麼是福音計畫?不知道的讀者,請自行回頭看)

我說過,就算我掏心掏肺公開我所有理財操作的秘訣,會跟著的人也是寥寥無幾。或許有跟著做但沒說的吧?但我真知道的就一個,我的同學。這同學跟我一樣,把他的房子抵押貸款,借了台幣換成100-200萬人民幣,就放中國銀行就做銀行理財項目,理由是他風險耐受度低,採穩扎穩打的策略。雖說如此,然當年這些銀行理財產品也有多到年息7%的,至少5.x%多有。現在銀行利率不行了4%-3%逐年降低,所以,他想換回台幣。(換回台幣,只要不是一次性大筆金額,慢慢地用ATM跨行領,即使有手續費也不會比較差,去對台灣銀行的匯率中間價,其實沒差。)

無論如何,同學這些年錢滾錢經營下來,我預估他約有40%的盈利了,即便人民幣貶值,他還是獲得了不錯的利潤,台幣兩三百萬有了。

理財就是要折騰。這幾年,他因為銀行網路作業業務需臨櫃辦理,自己親自來過深圳三趟。

我比他還折騰,我抗風險度高,人又在大陸,所以,買房!深圳買不起,買東莞。這房五六年下來,價三倍,利200%。但也因為我敢衝,所以P2P踩雷,損失慘重。

我折騰的結果,正負相抵,最終取得的成果,還是比我同學好。

當然,這並不是說,越折騰越獲利,而是如果不折騰就什麼都不會發生,只能跟著通膨消耗,抱怨小日子越來越不好過。

都說到這份上了,那大部分人呢?依然不折騰。

真好。



 樓主| 發表於 2020-1-2 11:34:34 | 顯示全部樓層
104.9,2019.12戰情

錢老板:本金21萬,目前投入17萬( = 打了15發子彈 + 2發待命)。
現總值:182411.49;漲幅:7.301% (以17萬計)

300ETF:3/6 收盤:3.835;12/31收盤:4.096;漲幅:6.806%
50ETF:3/6 收盤:2.820;12/31收盤:3.058;漲幅:8.44%
深證成指:3/6收盤:9700.49;12/31收盤:10430.77;漲幅:7.528%
上證指數:3/6收盤:3102.10;12/31收盤:3050.12;漲幅:-1.676%

以上,看來是我贏過300ETF,但事實是我賣出了,我把分母縮小,所以漲幅好像提高了,但這是假像,對於賣出的,因為賣出後續漲,我反而沒賺到後續。

年末中美談判有譜,深證成指居然趕超300ETF,難得了。

因為小孩學費,不得不又賣股周轉,這是好是壞本難說(賣出後續漲少賺,賣出後價跌少賠)。但另一方面,只要賣出時不是虧損的,算是退子彈而已(我只一次一萬把子彈退出,盈虧續存)。正向來說,如果賣出時是盈利,則退子彈會使得帳面盈利增加;反過來說,如果出倉時是虧損,退子彈會導致帳面虧損增加。

這是為何資金需要深口袋、長期間的理由。你可以隨時可以在高檔好時機獲利了結賣出,但卻不可以隨機被迫賣出,因為被迫賣出的時機不一定是好時機。

12/10因為有分紅,12/11開盤價有降,12/13紅利2876.8下發,算入總值。2/13大漲,當天即填權成功。

總之,從投資ETF以來,沒有太多變化,也沒啥興奮點,就是老老實實的操作。也許股票投資就應該這樣做才對,跟進年代紅利就好。

= = =
補充:
不久前看到了一段话:“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外的钱,除非你靠运气。但是,靠运气赚到的钱,最后往往又会靠实力亏掉。”这是一句毒鸡汤。

另外一句毒鸡汤说:“这个世界最大的公平在于,当一个人的财富大于自己的认知的时候,这个社会有100种方法收割他。”

給各位思考。

 樓主| 發表於 2020-2-5 11:14:33 | 顯示全部樓層
104.10,2020.1戰情

錢老板:本金21萬,目前投入18萬( = 打了17發子彈 + 1發待命)。
現總值:179858.66;漲幅:-0.079% (以18萬計)

300ETF:3/6 收盤:3.835;2/4收盤:3.770;漲幅:-1.695%
50ETF:3/6 收盤:2.820;2/4收盤:2.785;漲幅:-1.241%
深證成指:3/6收盤:9700.49;2/4收盤:10089.67;漲幅:4.012%
上證指數:3/6收盤:3102.10;2/4收盤:2783.29;漲幅:-10.277%

以上,贏過300ETF,但輸深證成指。

這次武漢疫情影響,近日會繼續動盪。我維持該有的操作,也不一驚一乍,大忌!

疫情總會過去,如果如SARS一般,跌後會回到原本軌道。我現在也不過就是本賺一萬來塊,現在賠了幾百塊。

上次說了,就是老老實實的操作,跟進年代紅利就好。

啊如果疫情不退散,更嚴重呢?新聞看太多,唯恐天下不亂。要真亂了,我也不會是最差的,這些餘閒,本也不影響生活質量。

而這次的事件,使我在台股HTC上的布局,損失挺重,但依然不認為是玩完了,反而給我湊錢再買進的動機。


 樓主| 發表於 2020-2-17 16:37:01 | 顯示全部樓層
115, 應該知道的指標

這次從CPI,GDP, M2,說起。

CPI,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

簡單講,這指標反應的就是你買商品的價格變化。你可以腦中這麼想:CPI就是去年買一斤豬肉跟今年買一斤豬肉的價格比。

當然,豬肉只是其中一種商品,還有萬千商品,總的商品的平均反應。

CPI一般是正值,比如+1.7%,也就是東西一年年普遍越來越貴,其實這是因為錢越來越薄,也就是通貨膨脹的原因。(我強調明確因果,這裡的邏輯鍊條是:貨幣增加,導致貨幣價值降低,不是東西稀缺變貴。)

所以,CPI也可以測度通貨膨脹的程度。

你說不對,我手機、電子商品可是越來越便宜,摩爾定律要不要參考一下?

但我說手機真的越來越便宜?手機會時常改朝換代,推陳出新,新的一年年也是越來越貴。所以,我都買去年新款,從不買今年新款。

你說新的功能更多,性能更好,所以貴。我說,“性能膨脹”也是必要的趨勢,每年產品性能就是要膨脹到位,跟不上就要被淘汰,而“性能溢價”只對個別人有幫助,我無感高性能,不付溢價。

你說通膨是個壞東西?不,這是經濟增長的動力。

通貨膨脹是國家調節經濟的重要手段之一,國家因為印錢,貨幣增加,導致貨幣購買力下降,倒過來說就是東西變貴。

所以,政府溫合通脹,增加資產流動性,是刺激經濟的手段。

下面給各位一個為什麼通膨的文章連結,自己看看。

當然,凡事都有個度,情勢太過就不好,惡性通貨膨脹就是。大家聽過戰爭期間的,一碗麵上午一個價,下午立漲價,要拿布袋裝大把鈔票才能買。搞這種事情,政權早晚完蛋。(如金圓券)


= = =
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CPI)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 ... 5561&fr=aladdin

《通貨膨脹到底為了什麼?》
http://www.sohu.com/a/336423680_114719



 樓主| 發表於 2020-2-18 09:55:47 | 顯示全部樓層
116, 通膨之必然性

你說,不通膨行不行?

如果這社會不通膨,經濟會停滯。對政府來說,最好是慢慢溫和又無感的通膨,使經濟穩步向上。

對我們百姓有何好處?

經濟騰飛,最終還是會通過漲工資,溢出部分利得給到勞動者。

經濟向上大家能看到股市漲,工資也增加了。但如果又沒感覺日子難過,反而加大消費,就容易陷入貧窮陷阱。

你想,勞動者是加薪了,但買東西也變貴了,真的賺了?錢越來越多,但日子也越來越難過。

比如買房,你增加的薪資,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

有些事情細思極恐。這一過程,少數先知先覺者,會獲得更大收益,而普羅大眾都是後知後覺,於是整個社會的財富差距就會加劇。

我們不能被動地等老板來調薪發獎金,才拿到經濟溢出。而是要主動的理財,爭取上位,跑贏通膨。

你說,我政府就是不印錢,不增加資產流動性,不刺激經濟…,就是讓大家維持在一個歲月靜好的狀態,

說好了,大家都不增加財富,物價也不會漲。。。。

可能嗎?

首先,不幹經濟的政府就會被趕下台,全世界政府也不會個個想得跟你一樣,你看金胖子,他家經濟怎麼樣,很好嗎?

歲月靜好也就意味不變動、不進步、不發展、沒創新。經濟停滯的風險,比溫和通膨要糟糕,一不小心,便成通貨緊縮,造成經濟大蕭條,那是個個百姓都實實在在的可以感受到日子更難過的啊!

別想了,溫和的通貨膨脹就是王道,是人類協作的契機,是社會進步的動力,使人人能夢想,個個有希望。下面再給一個知乎連結,有舉例。

這種驅動力,在人類社會中,基本可以視為是定律了。我們想要以個人甚至國家意志來扭轉通膨方向,太難難難難了。

於是,通膨定律推動,導致貧富差距增加,富者越富,這是資本市場的基本宿命。


= = =
通貨緊縮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 ... %B4%A7%E7%BC%A9/529

知乎─《通貨膨脹是什麼?》
https://zhuanlan.zhihu.com/p/79541690
合理的通貨膨脹是好事。

《通貨膨脹的好處與壞處》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88782183888512965.html
好吧!我是促進論者。事實上也一直在通膨。


來個腦洞:
你可以把通貨膨脹與宇宙膨脹連繫起來,看起來宇宙也需要膨脹,來維持這種熵增的穩定趨勢。在熵增的背景下,生命於是以低熵逆熵的狀態發展。

宇宙膨脹太快不行,會散架;宇宙不脹不行,會停滯,無生機,不進化;宇宙收縮更不行,退行退化到一切毀滅。


 樓主| 發表於 2020-2-19 09:27:27 | 顯示全部樓層
117, 你資產的累積贏過人均嗎?

接著我們說說GDP。

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是指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或者說國民創造的總財富。要深入東西太多,比如GDP的核算還分生產法/收入法/支出法,我們也不懂。但無論怎麼算,總有人民收入或支出的成分,也就是與民眾賺到的錢有一定關係。

那是不是把全國一年創造的總財富,除以總人口,得到人均GDP,就是社會每人平均的收入?簡單說,人均一年創造的財富,就是我們平均的勞動所得,就是我預期賺到的錢?

當然沒有這麼簡單。勞動所得只是GDP的一部分,GDP也有重複計算,一產業鏈從原料、製造、銷售各環節都會創造GDP,但最終產品只有一個(比如一台汽車)。再比如,你我互相買賣,你付我錢,我也給你錢,GDP兩邊都算,但你我實質收支相抵了。

人均GDP與人均收入不一樣。GDP已經重覆計算了,拿來除人口,每人拿一份,看起來每個人都賺得盆滿缽滿?

按照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开的信息,2019年公布的2018中国GDP总量约为90.03万亿元,人均GDP约为6.46万元人民币,GDP增幅为6.6%。而同期中国人口可支配收入约为282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稅後所有收入)才是人均實實在在拿到的,比人均GDP少很多。

每年GDP的絕對值意義不大,重點在GDP的相對值,也就是增速,就是我們常可以看見的報導,大陸今年GDP 6%之類。GDP意義在於增速,看到的是宏觀經濟持續增加上揚,也是政府可被看見的政績。(GDP不是越高越好,虛胖可不是肉)

如果全國創造的總財富是增率是6%,而個人年增淨資產是3%,就是你創造的價值少於全國,你跑輸了GDP,就是沒有抓到社會總體的紅利。

你也可以用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絕對值來對比自己的年淨收入,這對比的是你一年賺到的錢是否在平均值之上。(我一家五口,就我一個賺錢,還要乘以五,壓力啊!)

至於拿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率來比對你自己的收入增率,是在看你一年調薪幅度(與其它收入的增率)是否高過大家的增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每年增率,與GDP步調一致,也接近。)

還有一個指標,人均純收入,這是人均可支配收入減去開銷的結果。你要花得多,純收入就少,自然總資產的積累也就少。

我們以總資產來看,取GDP的增率對應自己的總資產增幅就夠了,這是一個總結果,已經反應了你實際收入,納入了你留存下來的年純收入。

= = =
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 ... 1201&fr=aladdin

《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是一回事吗?》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058788527757201187.html

《为何总有人分不清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的区别?他们是真不知道吗?》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r=spider&for=pc

《GDP越高越好吗?》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073546824396812268.html

人均可支配收入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 ... B6%E5%85%A5/9866975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纯收入的区别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2258999.html



 樓主| 發表於 2020-2-20 10:34:04 | 顯示全部樓層
118, M2

接著說什麼是M2。

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加上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以及其他存款,它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通常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变化和未来通胀的压力状态。

貨幣,狹義講就是錢、現金,紙幣與硬幣。但M2不是實體貨幣。

既然有M2,當然也就有M1, 而實際上有M0 – M3。

流通货币M0=流通中的现金;   
狭义货币(M1)=M0+活期存款(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广义货币(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M3=M2+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


中國宏觀經濟動不動就是以萬億為單位,人民幣最大面值才100,每年要印多少?實際流通的現金不可能那麼多。

那為什麼貨幣派生出這麼多?

有一本著名的书叫《货币崛起》,里面讲了一个哈佛大学 MBA 学生的课堂实验,整个地还原了这个过程。

课堂上,让一个学生代表央行,其他几个学生代表不同的银行和储户。央行规定:所有的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是10%,也就是说每个银行要留出存款的10%来应付储户的提现要求。那现在央行发行了100美元作为咨询费付给课堂的这个教授,然后教授作为储户就把钱存进了一家银行,银行必须留10美元出来,那剩下的90美元就可以全部贷出去了。有个同学就拿到了这90美元的贷款,但他不会把钱揣在自己的兜里,他又把这笔钱存在了另外一家银行。那么和上家银行一样,这家银行也要遵守这个存款准备金率的规定,留10%出来作为存款准备金,就是9美元,剩下的81美元可以贷出去。然后这个过程可以不断地循环下去。假设所有的银行都按照央行的规定留10%的存款准备金,最后我们社会上流通的资金会有多少呢?猜一猜,一定比你想象的要多。
一笔100美元的存款,按照10%的存款准备金率流通,最后可以让我们整个社会流通的钱达到1000美元。平时在新闻里你总是听到,基础货币(M0),广义货币(M2)这种词。在这个例子里,100美元就是基础货币,1000美元就是广义货币,央行发行的这个货币就叫基础货币,在10%的存款准备金率下,通过商业银行体系的循环之后,社会上的货币供应量扩张了整整10倍。这个倍数其实你算一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10,所以也叫货币乘数。

好了,现在有了这个概念以后,你就知道了,如果央行觉得市场上钱太多,或者太少,它完全是可以通过调节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货币乘数的。比如说现在钱多了,就要收缩一下,央行把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20%,那货币乘数变成了多少?0.2的倒数应该是5。所以同样100美金的基础货币,现在市场上流通的钱变成了500美元,比1000美元整整少了一半。同样地,要是央行觉得经济过冷了,就放点水,然后把存款准备金率给降低,降低到5%,那市场流通的钱现在变成多少了?2000美元。所以说降准就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也就是央行给经济放水。那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就意味着收缩。所以现在你就明白了,为什么降准大家都欢天喜地,因为市场上钱变多了,投资机会也变多了,大家的机会都变多了。
(摘自香帥的北大金融學課012)


你看,不需要多印錢,央行透過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簡稱降準),就可以使廣義貨幣增加,增加貨幣流通性,也就是俗稱的加槓桿!


= = =
广义货币供应量
https://baike.baidu.com/item/M2/121?fr=aladdin

《M0、M1、M2是什么?货币供应量解读》
https://www.jianshu.com/p/6d2ef2d5dd7f

M0,M1,M2,M3是什么意思?和房价暴涨有关系吗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r=spider&for=pc



 樓主| 發表於 2020-2-20 21:44:36 | 顯示全部樓層

補充:現金流

【幽默经济学】《小镇旅店屠夫妓女的现金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71c2d050100sjsn.html

《什么是现金流》:这是炎热小镇慵懒的一天。太阳高挂,街道无人,每个人都债台高筑,靠信用度日。这时,从外地来了一位有钱的旅客,他进了一家旅馆,拿出一张1000元钞票放在柜台,说想先看看房间,挑一间合适的过夜。就在此人上楼的时候,店主抓了这张1000元钞,跑到隔壁屠户那里支付了他欠的肉钱。屠夫有了1000元,横过马路付清了猪农的猪本钱。猪农拿了1000元,出去付了他欠的饲料款。那个卖饲料的老兄,拿到1000元赶忙去付清他召妓的钱(经济不景气,当地的服务业也不得不提供信用服务)。有了1000元,这名妓女冲到旅馆付了她所欠的房钱。旅馆店主忙把这1000元放到柜台上,以免旅客下楼时起疑。此时那人正下楼来,拿起1000元,声称没一间满意的,他把钱收进口袋,走了……这一天,没有人生产了什么东西,也没有人得到什么东西,可全镇的债务都清了,大家很开心。


 樓主| 發表於 2020-2-21 08:21:15 | 顯示全部樓層
119, M2干我何事?

再說一次意義:

M0:与消费密切相关,其数值高代表老百姓手头宽裕、富足。
M1:反映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代表着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0。
M2:同时反映现实购买力、潜在购买力;流动性偏弱,反映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


那對於我個人,這又有什麼意義呢?

如果廣義貨幣供應增加,就是央行對貨幣的增發,也是政府為了刺激經濟的一種手段。

這個貨幣增加,當然會使得在個人手上(或存於銀行)的貨幣貶值。買東西變貴了,也就是通貨膨脹,CPI增加。

所以,M2對我們民眾而言,就像是被割了一把韭菜,剝了一層皮,只是我們沒發覺。

怎麼辦?增加自己的財富來因應囉!

不過M2是虛擬的,靠債務與信用擴張機制來達成,不是真實印鈔來實值增加。所以,不能說M2增加而你的錢沒增加,相對你的錢就縮水很多。M2也會減少,也不能說你白賺了,是吧!


= = =
不過不能全然說M2增加,一定通膨。我們也聽聽不同聲音。

《为啥当前中国的M2一直在增长还会发生通缩?》
https://new.qq.com/omn/20180302/20180302G0LP3R.html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