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 九月股情
【資金】
現總值:1857603.26。
年度累計本金投入:1458640.04;年獲利金額:398963.22;年度漲幅:27.35%。
本月資金投入:1822382.34;月獲利金額:35220.92;月度漲幅:1.93%。
本月資金池計入18000。
【大盤與ETF】
【股情】
本月A股盤整,各票有漲有跌。占比30%的紅利類繼續陰跌,占比20%的保債類平均表現也沒好。
我實操全跑輸,平均/現有/規劃。。。WHY? 因為自己手欠。
明明上個月我還說不改下半年的策略了,策略忌諱變來變去,抓龜走鱉。
【月報小記】
本月延續了上個月自己復盤的缺失,繼續做怪。我根據股王策略,把幾個ETF下架,換新秀上場。
首先,把同類ETF漲勢差的,換漲勢好的。消費電子(159732)換成UC電子(515260)。
其二,本預想芯片/半導體設備、航空/航空,兩兩同步又不完全同步,冀望透過動態平衡,抓BETA中的ALPHA。這想得美,事實難成。我回測後發現實際上就是兩者的平均數,即便長期能多,也不夠手續費扣。結論就是:買漲勢好的就好,多搞平衡就是手欠。
於是,我二選一,把芯片(588200)加碼,把半導體設備(561980)給撤了,同時換上儲能新秀,電池ETF(561910)。也把航空TH(159241)撤了,換XD有色(512400)。
現在回頭看,果然,下架後半導體設備就飆上去了;航空撤下,也上漲了。新上的電池、有色,雖然也漲,但加起來就是跑輸前者。本來漲差的漲好了,換的反而輸了,實現了抓龜走鱉的預言。
只有UC電子跑贏了消費電子一點,但補不了跑輸的。
而上一波換的,銀行ETF,賠;恆生紅利/港股央企,現在也都跑輸之前的標的;黃金/科技港股漲跌基本一樣,沒必要換,轉換成本也賺不回。只有電信換通信賺了,還好。
總的算,就是白費功夫。
另外,我還有一個亂操作輸的點。股的部位,是一種順勢操作的策略,而倉位管理,又偏偏是一種乖離的做法。順勢與乖離,兩者有矛盾。怎麼把矛盾統一呢?我就不該在左側就乖離,太急躁!漲(跌)的股,續漲(跌)概率大,要等到它不漲(跌)反跌(漲),到右側時才去平衡倉位。太急著去調換,也是一種抓龜走鱉。
要管住手了。
= = =
台股的部分。漲都沒我份,不敢追就算了,還越漲越出。重倉還是中華電,而它偏偏不漲,而其他股我也不敢買。當然我越不敢,就越漲,我也不知道是進是等。
A股的經驗,台股可能水土不服。目前我沒有想法,保守以息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