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 敘事邏輯四
接下來,我們把標的看向0050。一樣是除權填權後的長期月線。
長期看漲,買來當儲蓄,這沒問題。太多存股達人也有推薦(當然也有人選最近比較夯的其他ETF)。我同學打算退休前慢慢建倉0050,作為退休後的經濟支持。
0050顯然也不需擇時,長期定投策略即可。而在這基礎上,還有沒有可進一步優化的可能,如同2412?
我們踩著技術指標來分析看看。
WHY還技術?前面不是才說技術指標是顛倒因果的分析?而三口相聲時也說,技術騙線時有發生,根本上也抓不到何時被騙。
是的,沒錯。這都是我多年來被股市按在地上反覆摩擦買來的經驗,但我要說的是,短線中線,來回打臉,時而有之,但長線,不太騙人。因為大趨勢除了有通膨效應的加持,還有經濟周期的背景展現、黑天鵝事件衝擊影響、政府政策的調整應對、世界局勢、對市場資金、信心的長期作用等。長線趨勢極難被市場操盤手所操弄,而短中線的波動乖離,總會在長期被回歸價格均值。
再者,0050是一籃子優質股票的組合,有平均意味,似大盤而勝大盤。想要翹動股價變化,需要長期巨大的資金,在長期+多股+量大+均值狀態下,技術要騙線,扭轉趨勢,難度高。
我們看不復權的長期月線,重點只看長期均線。
60月均線(即五年月均),從2008開始體現,至今就是0050市價的底部支撐。除了2008金融危機有整年低於60月均下,其他時段僅短暫低於此線。隨著長期股價墊高,到了2020之後,60月均都是瞬間觸抵,時間窗口很短。
所以,策略上,如有閒錢存股,先累積等低於60月均下買進,比長期無腦定存要好。
但其實也有例外,比如2016下半年,有閒錢不存股,硬要等60月均下,就可能等不到,即便2019等到(其實還差一點),其市價也比2016無腦買入時高。等於錯過了2017/2018兩年配股配息。
那如果我們看120月均(10年月均)呢?不就能更低價買進。是的,如果看十年線,能有更低進貨價,但不一定等得到啊!等不到就不存了嗎?只能說,如果真有120月均下的黃金坑,而你還有閒錢的話,就大膽買進。
讓我們回頭把這招套2412看看。答案是不適用。因為就算等2412幾年等到60月均下,那時市值都高於幾年前無腦定存的市價了,難道幾年不跟進嗎?(自行回顧2412月線圖)。即便改月均為1~3年均,也沒必要。2412依其股性,就是一年一玩的票,與0050畢竟不同。
= = =
與0050比,2412更平滑,長期看趨勢更可加以歸納。50支股票的平均居然比單一個股的波動還大?是的,沒看錯。因為2412本質是收租,就債券(收息)比它平穩。就算金融危機會拉低其股價,也會在兩三年後回歸均值,重新回到它自己的上升趨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