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奇怪

錢老闆之黑白講 – 股海浮沉路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9-3-31 08:19:52 | 顯示全部樓層
101, FIRED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FIRED。對一個FIRE性格的人,是有精打細算的特質:

超市均一價大促銷,如何?引流品(吸引人流的促銷品):可樂、衛生紙、沐浴乳、…買不買?廣告可引流,引流品亦可,如果你去只買引流品,當然划算。但開車去到那,再跟其他顧客人擠人,時間的花費,還要吃一餐,…。既然跑一趟了,顧客一般會順便買一些非引流品,而賣家要的就是從其他商品的銷售賺取利潤。

FIRE的特質的人,知道這是陽謀,本身沒對錯,合乎利益者為之。非必要者,不為所動。《助推》的手段,對這些人沒作用,他們很清楚需要的是什麼。

《金錢心理學:打破你對金錢的迷思學會聰明花錢》,《理性中的非理性》對這些人就是基礎常識。

付錢請人打掃房間?機會成本,你有更重要的事?或者只是不想勞動,想紅酒配電影,只為了閒著?如果是後者,作作打掃活動筋骨吧!

對瘦FIRE一族,生活質樸是必然的,我想《斷捨離》系列叢書,對他們也不陌生。

居家裡,有了儲物櫃,就會更有物品堆放;有了衣架,就會有更多衣服;有了舊衣回收桶,人們就會安心的除舊佈新;有廢紙回收桶,就會浪費更多的紙張;…。不懂這些,怎麼當瘦FIRE?

還有,退休生活的安排:健身、瑜珈、日月潭渡潭、騎車環島、馬拉松、鐵人三項、看書、再次就學、寫書、攝影、釣魚、當義工、挑戰經濟版全球旅遊、照興趣來、培養嗜好、…。世界很豐富,體驗不必然要花大錢。

FIRE是做到基本生活無虞。如果有其他需求,可以去打工,這時打工也是一種體驗。當陳奕迅的阿怪也很好。

有些屬性的人就不適合FIRED,比如創業者。如果大家都FIRE,都不會有人去創業了。

還是再回到江波龍的故事,如果當初友人真的拿30萬取得30%股權,而非轉成債權,那他可能更適合去聯合創業。因為已經是股東,其後肯定也會在一次次危機中,成為其中一份子,擔憂的日子可多了,除非當沉沒成本不管。

當年馬化騰因為不甘心損失50萬元創業金,最終創業成功,騰訊興起。歷史雖不能回頭重來去驗證,但我相信即便馬化騰失敗,大概率還是會另起爐灶。

除了創業主,喜歡折騰,有使命感,為工作癡迷,有「工作主義」的那一批,也不適合FIRED。

另一方向,還有一種人不適合FIRE,就是無意識隨波逐流之人,比如拿著救濟不想動的人。

= = =
《理性中的非理性》,[中]鄭毓煌,蘇丹
《斷捨離》,[日]山下英子
《砰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日]近藤麻里惠


馬化騰,「馬喊疼」,於是「螫會疼」,所以「會折騰」。再不然,台語諧音「莫喊停」,夠明白了吧!

就像馬雲,台語諧音「莫勻」,不會均勻一樣。一個不要喊停、一個永遠橋不勻,兩台都是永動機。

就算馬雲退下本家,還是會找事不會當FIRED。當教育家就從「馬云」成為「馬曰」,其實他一直都是馬曰。



 樓主| 發表於 2019-3-31 20:27:22 | 顯示全部樓層
102, 意識生活

使自己有餘閒一定正確。你可以浪費餘閒,做一些無用之事、培養興趣、維持有意識的生活,都很好。但我知道有人有了餘閒就無所事事,坐在客廳看電視,刷手機。這些作為偶一為之,休息休息消遣消遣還無可厚非,但長期如此,過著無意識的生活,有餘閒之時,也不知道該幹嘛!連做做運動健健身起來打掃的念頭都不會有心思。

而且,這種狀態久了,一旦變得沒有餘閒,比如有事要做,就開始擔心。畢竟懶惰久了。

對這種人,有餘閒不一定是好事,最好一輩子工作,如果企業還想要的話。對他們來說退休不好,當然留著工作對企業也不好就是。


最後,有些人設想(比如軟銀孫正義),AI普遍發展之後,大範圍的人力將會失業。我們可能都有機會遇到這一時代的到來。AI工作即可,幫著養人類。

這裡就延伸出“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的概念,也就是政府無條件給每一位公民一定的現金收入,滿足其基本生活無虞。

大家都基本財務自由了,TED演講《貧窮的根源》的理想就完全實現了。但那時的社會,與現在社會可能很不一樣,並沒有像現在這般還有一個繼續向上努力的通道,更多的努力,就可以爭取更多的資源或成就。怕那時資源恆久掌握在AI企業家等相關人手上,階層固化加深,普通人再沒有什麼機會上升,談社會地位也無意義了。

硬把大家FIRED,會不會製造一堆混吃等死的Loser或反社會人士呢?

我認為,做到有意識的生活,就是接下來人類全體要去面對的議題。

這次講演到尾聲,再送個彩蛋。

= = =
《基本收入》,[英]蓋伊.斯坦汀



 樓主| 發表於 2019-4-1 08:25:43 | 顯示全部樓層
103, 經濟機器的運行原理

《債務周期》一書中提到作者與其團隊,分析過去100年的48次債務危機,找到一個極簡版的模型,說明了一個典型的債務周期可以被分為七個階段:早期、泡沫、頂部、蕭條、去槓桿、推繩子、正常化。

【早期階段】,一切經濟運行得宜,蒸蒸日上,債務與收入都上升,但收入高于債務支出。然後熱度增加,借錢擴大投資。之後開始過熱,進入【泡沫階段】,人們對經濟增長很有信心,勇於借錢消費、購買資產,加大槓桿,增加生產;但債台逐漸高築,超過收入增長的速度。然後,【到達頂部】市場狀態非常好,人們心理普遍認為經濟會持續創新高,但開始有人會想停益,有人想要討債了。然後,銀行及債主開始擔心錢收不回來,開始要求履行到期債務,不再延期,不再續貸。

【蕭條階段】,銀行緊縮銀根,這時為了還債,人們開始拋售手上資產,房子/股票等等。經濟下行還會自行強化,價格繼續下跌。而有現金的人,也不願意借錢出去,擔憂收不回來。

然後,隨著一連串的拋售資產,【去槓桿】。呼天喊地,政府介入,增發貨幣、購買資產、降息、發福利券;國發基金、勞退基金,進場救股市。給市場注入資本,增加流動性。

但,政府的作為,短期難以有效果,故被稱之為【推繩子】階段。因為拉繩子有效果,但推繩子卻是施力不討好。政府注入的資金和降息可增加的信貸,很難直接流入生產循環之中。

最終,市場才慢慢的落地穩定,然後才又開始恢復增長,信貸活動正常,回到【正常化】階段。

以上,簡化版的周期循環雖不能真的等同複雜世界的運作,但卻給我們很多啟示。比如周期性,事情往一方發展過頭時,總有力量會拉回來。

就說股市的操作策略吧!

我前面說我是順大勢逆小勢:前者以月~年計,後者以天~周計。這體現在我的具體操作之中了,各位自行觀看。

再想遠,看經濟周期,就是以數年計,比如看經建會公布的景氣對策信號燈。之前三口相聲提到過《第二十八講 閒錢理論》,【買在藍賣在紅】。這又是大逆,這逆勢,看的周期是數年~十數年。

景氣已經敗到底了,耐心等總會有起色,這時見龍在田。有錢,則慢慢投,沒錢靠工作慢慢攢,持續投入。但投甚麼股呢?

再往更久更遠看,還是又回到大順勢,指數長期看漲!這是以數十年上百年計。(如果我們在1802年投資美國股市一美元,現在值約103萬!)

所以,買指數基金(ETF)、買龍頭股(如台積電)、買定存股(如中華電),都是不錯的選擇。

長線保護短線。

然後,長期做,理財是一輩子的事。我的老師,二十幾年前家族分下財產,當年他在美國就學就業,就把錢放在了美國指數基金。他告訴我,這二十幾年下來,他的獲利有三百萬美金!這要怎說,真是天生好命又好運的好人啊!

各位知道了吧!大順大逆中順小逆,周期變化,這是我看到的趨勢。

但是否某一天,到某一時期,比指數還厲害,有一個歷史標誌性衝擊,導致連指數這種長期看漲的,也又有周期變化?

這可能是以百年計的,百年一遇的天災人禍,瘟疫、戰爭、環境、氣候、…

百年一遇的,我還需要去關注嗎?一是我根本無法知道,二是我擋不住也改變不了。並且,我一輩子也不一定碰得到啊!如果真碰到呢?唯有隨機應變而已。

如果真的散光了,最終能保障你的,是你的聰明才智、是你的性格品質、是你的命運氣勢。

你還有審時度勢的能力在,比普羅大眾多一些眼界眼光,知道窮、閒、懶會折磨人的心智,於是能有東山再起的奮起之力,為生命意義再創造使命。

只是旅程有盡,人終將一死,這事躲也躲不了,終會清零,但有意識的過活,也不枉此生了。

這次講演至此。

= = =
《債務周期》,[美]瑞.達利歐。

褚時健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4%9A%E6%97%B6%E5%81%A5/6173821


 樓主| 發表於 2019-4-1 14:43:55 | 顯示全部樓層
104.0,2019戰情

我2/28在3.663清空300ETF,結果3/1, 3/4果然噌噌長了幾天,228那一下的衝動賣出,讓我少賺了5-6千塊,算是被洗盤洗出去了。

(你說228這日子是不是對台灣人有影響?所有特定日子,冥冥之中都會影響人潛意識的行為。社會影響力強了,假想的也會事實化,自證預言!比如13號星期五,只要相信的人多了,假的也會成真。所以看日子這種看似迷信的事,也有倒因為果、值得遵守的價值。只是228對大陸,沒甚麼意謂。)

不過呢,我心理狀態還算平和,畢竟這不是虧,只是少賺。而我錢沒進去,不在利益攸關之中,就更覺得不關我的事,感受也就淡然。

所以,損失厭惡心理要大於沒賺到的失望,我還是屬於大多數人性中的一個。

根據研究顯示,「損失厭惡」與「獲利高興」之差異比為2.5倍,賠一塊錢的壞心情要用賺2.5塊的好心情才可以抵銷。

話說魚尾多刺,我抓也抓不到,吃到刺也藍瘦香菇;我自己看不懂,乾脆休息以待。

雖然三月初那時我認為高點到了該盤整的看法不變,但畢竟大盤又沖上去。3/6看著股市熱絡,天天向上,也禁不住試水一發,3.8進,正式開始啟程。

我就是凡事往壞處想的人,我預感沒買沒事,一買就跌。然後,跌0.1,3/13 3.7再打一發。心想我果然還是要起個頭讓它跌啊!

不過,後面真看不懂,也許是我看太近了。

3/18, 確認了要右側操作,第一步先滿倉,但如何滿?一次20發子彈全打出去?萬一下殺跳水呢?話說領先市場一步是先驅,領先兩步是先烈。我可受不了損失厭惡心理。

於是,一發一發打。如果真的一路漲,這OK,就是少賺了,但也是賺了。如果一路跌,則正好合了自己的意。

這是用理性算計,對治自己的感性缺陷反應。寧可錯過,不可做錯。

所以,3/19起,慢慢進。一直到3/29,共進8發。

以下戰報,簡單比較大盤及ETF

錢老板:本金20萬,目前投入9萬( = 打了8發子彈 + 1發待命)。
現總值:91945.59;漲幅:2.16% (以9萬計)

300ETF:3/6 收盤:3.835;3/29收盤:3.869;漲幅:0.887%
50ETF:3/6 收盤:2.820;3/29收盤:2.819;漲幅:-0.035%
深證成指:3/6收盤:9700.49;3/29收盤:9906.86;漲幅:2.13%
上證指數:3/6收盤:3102.10;3/29收盤:3090.76;漲幅:-0.366%

投資盈虧方面,目前是略高於ETF與大盤。

今天4/1再看,果然是又錯過一波漲勢…
慢慢進倉的策略真少賺了,看來沒多賺也是會有小遺憾。
不過右側操作已定,依計畫繼續慢慢補進。



 樓主| 發表於 2019-4-7 23:05:20 | 顯示全部樓層
105, 補充,保險業的本質

我之前說過我對保險的看法就是:為了保障風險而付出的成本,屬於人生風險保障的部分。談投資先避險,而最大的風險是人的生命健康,故而這段透過保險來含蓋。這是保險的本質,眾籌保障眾人。

保險有“度”的概念,不能無限上綱,並且,因應現實狀態的不同,需要調整。比如單身時與結婚後,與有小孩家庭時,保險都需要相應調整。

有關這部分,讀者可以回頭看《三十四,保險》,不多說。

這裡要補充的還是理財概念。

大家想:
買房收租,你還得先買房;買定存股,一樣要先付錢買股;有線電視營運商要收月費,也要把基礎設施架設好;放高利貸,也得先有錢墊出去,還要有非常手段討錢回來;…。

總之,我們無論做任何投資,你得自己有啟動資金,投資才能做下去。(除非你能自行開辦大樂透,收錢賣彩券,之後才付彩金。)

而保險,可是先把你的錢拿走,付出的只是在未來的一紙承諾,沒有什麼成本。各位是知道保險業務員的抽佣高啊!

何況,保險金收這麼多錢,總不是拿來存銀行的。(雖然他們依然用銀行利率算給保戶,連保單借款的利率還比銀行高,這可是自己先付出的錢啊!)。

保險公司只要保單確認,營運起來,就是長期進帳、源源不斷,直接做到了:深口袋、長時間。所有保戶總加起來,錢很多的啊!

話說:身懷利刃、殺心四起。這大錢是要拿來投資,連併購、買實體企業都做得到。險資不手軟,要併吞企業不在話下。於是,險資操作也常被詬病。

巴菲特控股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也是拿著大眾的保險金,到處投資。這可是先吸金啊!先低成本取得大眾的錢來玩,只是人家巴菲特玩得很成功。

萬一保險公司投資經營不善?被玩壞了?
誰倒楣?保戶!(一樣:銀行倒了,誰倒楣?存戶!)

對於一家保險公司,客戶(要保人/被保險人)一定是越多越好,只要基數大,很多的風險都會降低。比如,統計預測準確性高,保費更有競爭力,現金流高,單一個案的大額賠償能力足夠;另外還有再保公司,大家綁一條船上,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再比如,人數太多,已經大到不能倒!

《大而不倒》一書中提到的,在次貸風暴泡中,AIG就是大到不能倒!

書上指出,AIG再保了次貸衍生商品。本來,就是收被包裝起來看似沒風險的金融衍生商品的保金,真沒出事,就是躺著收錢就好。大家一榮俱榮,你好我好大家好。好了,雷曼倒了,股牌效應,一損俱損?誰跟你綁一船上俱損。政府補救,全民買單!

你說政府能不補救嗎?不能!影響的可是全國很大比例的人民啊!甚至還波及世界!難道讓經濟繼續垮台?總要設截止點啊!這就是為什麼大到不能倒!

何況,只要保險業繼續執業,未來還是有進帳的。
(君不知,最早的互助保險制度運作百年,過去估計的未來金額居然還算得挺準!忘了典故出處。)

再加上,他們有精算師,大數據計算,統計。這裡面都有可以微調的選項,能擠牙膏。因此擠出一些周轉金,也是做得到的。

普羅大眾,請看清楚保險業這個本質!

所以,保險就是保你必須要的!並且要理解,這些就是要付出的,時間過了,你沒出事,就是保險過了期效,它已經保障你過去的一段時間了,而你也已經買單,這不是還要拿回來的錢。保險種類只要不是本金還是可以回收的,保費就能低。而且,你也不需要擔心萬一保險公司倒了,錢拿不回來。因為,根本沒有拿回錢的問題。

= = =
《大而不倒》,[美]安德魯.羅斯.索爾金

延展閱讀:
薛兆豐,保險的基本運作原理。
https://www.jianshu.com/p/17f800ff6157

保險三個基本前提:一定是隨機的事件;一定是獨立的事件;而且是不相關的事件。
https://www.jianshu.com/p/51f3a936dafc
未來一致性收入的保障。

不是保險的保險:失業險、養老險,是社會補貼。不是商業可自行持續的制度設計!
https://www.jianshu.com/p/5b754b7b1041


 樓主| 發表於 2019-4-9 17:16:57 | 顯示全部樓層
106, 百歲人生

另外,癌症險我認為依自己的狀況應該可以不保。

癌症是眾病之王。我們被教育成癌症就是絕症,但似乎越來越不是如此。

每年體檢,癌症早期可以篩查出來,初期癌症很大可能被治癒或提升生存率(我就認識一些原位癌朋友)。加上自家家族沒癌症病史,生活作息,壓力水平,職業風險,按理機率偏低。這裡有個人生活作風問題,有遺傳因素、有環境干擾、有隨機演化的機率。

還有,癌症的治療:化療、放射治療、手術、靶向藥物、基因療法、免疫療法,…,也許未來有契機,把癌症慢慢轉變為一般疾病或慢性可控的病,跟它和平相處。

癌症雖仍是眾病之王,但已見希望曙光。也許我們在有生之年,癌症不再是絕症,而退化為與高血壓、糖尿病一般的慢性疾病,這時請問癌症險又算是什麼呢?

大概率我及家人用不到癌症險,生活作風、壓力情緒、家族遺傳等都相對低,現在保的就是屬於進化中隨機會發生的身體細胞變異;還有,活得太久,發生的機率也會增加。

不過鑒於目前癌症還是病王,既然已經保了,就不多做反覆。尤其是我家那三個無憂無慮的女兒,給她們買終身醫療帶癌症險,到20歲繳清,算是爸爸給她們的基本保障。之後她們續不續附加險費,改不改保單,加不加項目,她們自己決定。爸爸最多是給她們風險認知的概念。

其實,幸福快樂地生活,本身就會少很多無謂的病症。到了這年歲,知道瞎折騰真的沒啥XX好處。欲望低,好吃好睡好健康,心情平順,少吃多動,對養生有幫助,而且不花錢。有錢老闆養小三,爽了一時,但後頭總會有紛紛擾擾的事,總會要承當因果。抓蟲癢屁股,成本很高的。


醫學的進步,都說人會一直趨近活到物種的極限 -- 120歲。
為什麼說人類的極限是120歲,有三個理由:
1.        人類歷史上有證可考的最長壽人士是一名法國女性,享年122歲。
2.        法國博物學家Georges Louis Leclere de Buffon得出一個結論:物種壽命是生長期的5-7倍。人類生長期18歲,18x7=126。接近120。
3.        美科學家Leonard Hayflick發現,人類一生中細胞平均分裂次數為50次,每一次分裂產生的新細胞的平均存活為2.4年,50x2.4=120.

所以,在我可見的年代,可能百歲人瑞就會大幅增加,甚至我自己就可能活到一百歲。《百歲人生》不是夢。

怎麼規劃自己的老年生活?人生格局變化、分段式人生、職業生涯、終身學習、理財、養生、…。總不能就是養豬當於閒魚吧!

但更直接的,這會對社會有什麼衝擊?老年化的社會,年輕人會如何看待?政府的養老基金?背負養老重擔?老人變毒瘤?

自己把養老的規劃做好吧!老了沒錢被丟來扔去,活得一點尊嚴沒有這就不好了。

或者,相信AI改變世界?全民有基本收入,無生活問題?

好了,這又回到意識人生的議題。

= = =
癌症: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9%8C%E7%97%87/151056?fr=aladdin

《百歲人生》,[英]Lynda Gratton & Andrew Scott.


 樓主| 發表於 2019-4-10 15:02:25 | 顯示全部樓層
107, 補充,我為何不投資黃金

黃金我不投資,為什麼?

一 買賣價差。(但買賣外幣一樣有價差啊!)
二 是投資沒利息。(那買股票也沒利息啊!除非你賣空,或者借券給人賣空。)
三 是說稀少也不稀少。(看各國政府金本位存的就不少。)
四 是看趨勢,很慢。長期說,它也就那樣。是否跑得贏通膨?難說。

你說一、二,外幣股票一樣如此,但外幣投資有利息,股票買賣也就手續費,算不上大差價,但黃金又有價差又沒利息,兩缺點它都有。

(例:台銀買進一公克黃金NT1277, 台銀賣出則是NT1293。算一算,差價1.25%。我股票買賣一輪總的手續費/交易稅也不到0.4x%)

那定存都沒有這些缺點,所以定存囉?也不是這樣。定存利率太低,趕不上通膨。

股東問為什麼伯克希爾不投資黃金。巴菲特說,金價在50年前是30多美元,現在是1600美元左右。而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價50年前是十幾美元,現在已經12萬美元一股了。

很多這樣的舉例,當年投資黃金、定存,現在是多少;另一方面,投到基金、股票,現在多少。但各自解讀小心倖存者偏誤,我當年投某幾檔股票,現在是壁紙。

我連鑽石也不看好,它之所以還是有價,是社會結構與交易網路轉化出來的結果,是想像出來的。但回到根源,它就是硬一點的石頭,礦產也不少。*

那你說:錢不也是想像出來的?在和平的年代,各國政府穩固,現金為王,錢幣的價值有政府掛保障,要是擔心本地政府,那存大國的,美金/人民幣/歐元也行。

只有戰爭年代,黃金比較好用,鑽石也能贏,因為紙幣變廢紙了。所以,在動蕩時期,黃金能避險。這也能部分解釋黃金走勢總是與美金走勢反著來,也所以黃金應該要抗通膨,或者說以金為本(黃金本位,誠實貨幣),黃金是測算通膨的標準:比如十年前1.0美金可買多少黃金,現在1.2美金才買得起等量黃金,美金貶值了,對黃金購買力低了。

然,情形不盡然就如此直接了當,變因還很多;只有全球性惡性通膨,黃金才有機會大漲抗通膨。而如果是太平盛世,黃金可能還抗不了通膨,因為反過來說,日子好好的,我幹嘛買一個不增值的資產?如果通膨可控無感,即便真有通膨,只要天下太平,也不會驅使人們存留黃金。

一定要有那種要完了完了的壞消息。

比如,2008金融危機,美國救市,寬鬆政策,加印貨幣,預期通膨,美金貶值;2009歐洲債務危機;貨幣貶值;股市崩盤;英國脫歐…;一系列重大壞消息,才去投資黃金。

2009-2012年黃金確實大漲過。
https://www.zhjtong.com/goldlishi.shtml

= = =
《羅輯思維:為什麼鑽石這麼昂貴?》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403/12/52221680_826141824.shtml

通膨與黃金的關係
https://wenku.baidu.com/view/1dc0a955f01dc281e53af018.html


 樓主| 發表於 2019-4-11 14:22:45 | 顯示全部樓層
108, 係金ㄟ

我大嫂,小時候當年從西貢市(她總不說是胡志明市)逃離,家族是有錢人,有黃金、寶石、首飾等,才得以逃出。

所以好吧!你夠有錢,留一些黃金保底,無可厚非。但財不露白,以免…。
(我怎麼想到媽媽嘴了…唉…)

但如果你要投資黃金,還傻傻地在金飾店裡買,那我就不知道該怎麼說你了。那叫黃金消費,不是黃金投資。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451977

有錢人想留一點實體黃金避險當然可以,做為保值與應急之用。但這一定是很長期的事,也別想利息。就當作買來放,而如果要埋,當然要埋金幣,不要埋錢幣,尤其埋紙幣。

如果短期炒作,那買黃金類股,ETF等紙黃金就可以了。台灣銀行的黃金撲滿好幾年前我在12XX賣了,現在回頭去查,還是12XX。

如果黃金長期總是上下波動,那還是可以玩乖離套利,比如1200以下買進,1300以上賣出。一年做一個來回,也是8%(需要扣除買賣差價)。但我真沒把握,並且黃金走勢似乎也沒有像指數一樣,有長線保護短線的勢頭。(長期至少要跑贏通膨吧!)

總之,對我而言,黃金長期漲得慢,不是我的菜。又其上下波動的幅度小與頻次低太無趣,連乖離都不值得玩。買賣價差又比股票手續費高,放長也沒利息收,我嫌棄之。投資項目百百種,我不需要找一個不符合我性格的來困擾自己。

這個黃金杯,適不適合投資人喝,自己看著辦!

黑天鵝到的時候,是能買黃金。但黑天鵝飛過你抓得到嗎?如果你能知黑天鵝將到(沒看錯,不是灰天鵝),也抓得住,那為何要投黃金?還有更高收益的標的,直接放空不也更快?學學塔勒布的《反脆弱》吧!

(當然,這裡也有其他驅使黃金漲的理由,比如中國想增加黃金儲備。但這種機會我是抓不住的。)

= = =
《黃金投資新時代》,[美]James Rickards



 樓主| 發表於 2019-4-12 10:38:26 | 顯示全部樓層
109, 稀金

黃金、白銀、鉑金等貴金屬,對我來說一樣。因為要補充這段,查了白銀、鉑金的十年走勢圖,也是吐血的走勢。
https://www.zhjtong.com/baiyin_lishi.shtml
http://bojin.icaidao.com/

但除貴金屬外,還有所謂稀有金屬,可就不一定了。

中國有稀土,都含有稀有金屬,工業上軍事上都是有大用途的。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 ... /1617162?fr=aladdin

《決戰元素周期表》一書中就指出,越能掌握元素周期後面元素的國家,越有軍事實力,所謂打仗打的就是金屬的運用程度。

工業上,合金的用處很大。鋁加一點鈧,就不會軟趴趴;要增加永磁體的電磁特性,要加镝;鈮可用來製造合金、超導體,同時親生物性強,人體不會對鈮敏感,人機一體能用到,俗稱金屬肉 …

一些高端軍事武器上,也到處都有這些稀有元素的身影。F-35的螺絲有加鈹;雷達信號加強有加鎵;有鉭電容;…;如果沒有這些稀金,人類武器的水平會退到50年前。

既然是稀有之物,長期看,應該會越來越稀少,那不就有投資價值?

並且,這些元素的回收還很難!

電子產品內都有許多稀有物質。舉Iphone為例,內有65種元素,但有的也就幾毫克,向粉末一樣散落不同零件內,回收成本遠遠大於買新的。

由於稀有金屬在地球上的分布很隨機,產量又小,有可能很集中於某區域,一般來說只有大國,面積廣大者,有機會有,也因此可以壟斷來源。

而國土面積廣大者,也基本都是大國,所以有關稀金就成為大國之間博弈的籌碼。中國稀土儲量世界第一。

然而,這些本來是大國交易或地下黑市交易的有色金屬,有些已經股票化了。所以,一般大眾也可以投資了。

書上舉了一例。2010中日釣魚島衝突,中國籍船長被日方拘留,中方限制日本稀土供應,價格大漲。(我查600111北方稀土股票,果然2010年-2011年創歷史最高)

問題是,這種價格起落,屬於大國博弈的,我能預期嗎?

我沒有研究太多,我自己想:
政治敏感度高,能知道內幕?能揣測政治高層人物心思?或者能從某一事件得到因果關係,知道稀土要漲了?或者我是一個麻瓜,是被割韭菜的?

哪一種機會大?我想我是最後者。所以,這依然不是我的菜!

我想普羅大眾一般跟我一樣。如果聽聽台灣談話節目就想炒作?呵呵!

還有一種反趨勢是:隕石。

太空有許多可能的元素。在地球上雖少,但太空中卻存在許多。

一旦技術進步,探勘隕石成為可能,只要利益大於成本,則就可能當礦產。

一旦成真,某稀有金屬的價格可能就直落,但這至少是幾十年之後的事了。

好了,稀有金屬這塊,我不專業,這菜我不該吃。

補充這些,只是給各位知道,市面上有太多我們可以去了解的投資類別,也許你也能在石油、大豆、豬肉、被動元件、原物料、醫藥、…各種商品、各個板塊中,找到合於自己操作的項目,也許你就身處於某個行業之中。

巴菲特喝可樂買可樂股,孫女玩iphone,買蘋果股票。他也是在生活中去找可以投資的標的。(當然肯定有研究,不是頭腦一熱就投資)

我看重VR的前景,所以投HTC,雖然還在賠,就用長時間、深口袋的策略,希望2020年能看到曙光。

= = =
《決戰元素周期表》[美]大衛.S.亞伯拉罕



 樓主| 發表於 2019-4-13 11:10:01 | 顯示全部樓層
110, 補充,消息說

股市一直是走在經濟之前,是前置指標,非置後性指標。

三個月後有訂單,股價現在便漲!這果樹夏天預期會長滿水果,現在就有價!

股價是會把未來可能性算到現在的。這溢出的利益,如果一下就被反應到股價上,這就是有效市場了(請回顧《七十九,有效市場假說》)。

訂單要三個月才開始交貨,是否延期?品質是否有問題?各種變數…都不知道。但那沒關係,就是有人會估算接到大單,會挹注EPS多少,在對比行業的EPS股價比,馬上得到該股價應該漲到哪,再添油加醋一把,哇!一個非有效市場的消息出爐,挖掘到賺錢的機會了!趕快趕快,趁沒人知道趕快把股票買了,在形成有效市場之前;或者說,就讓我來把它有效化!

甚至於都不用有訂單,才不過剛剛接觸某大客戶,彼此還在談,下不下單都還沒譜,股價就開始動了。

財經記者、80台後的某某副總,不都熟悉這套路嗎?嗅消息與八卦記者挖秘辛也不遑多讓。

故而,公司裡的員工明明消息更準確,但就是老看不懂公司股價。公司老總可能也會摸不著邊,怎麼股票會漲成這樣?有賺這麼多嗎?這就是置後性思維了。

股價一開始,有時有內幕消息露出,開始買單進場;有時股價先上來了,也需要補消息說理由,做事後的解釋。所以是消息先還是股價先?這是互相拉拔的。

真的假的,靠不靠譜,成不成真不重要,有夢最美。預期比事實更重要!只要大家都相信就可以了。

然後,如果真的上來,夢成真,很好。夢不真也沒關係,泡沫破了,最開始炒作的玩家還是能賺錢走人(當然也要承擔泡沫吹不起來的風險)。

了解到股市先於實體經濟復甦,是投資者必須要有的認知升級。你問,這無疑是倒因為果,如果經濟並沒有真的上行,股市先行上漲錯了呢?錯了就錯了,在打回來就是,常常都嘛這樣。

而且,如果說市場全面上揚,就真的會倒回來推動著經濟真的往繁榮的方向去自我實現,因為各行業都有資金挹注,能放手計畫發展,然後員工有錢領,前景看好,也會增加消費,進一步擴大需求。並且,公司可能也會配合勢頭,把財報修得漂亮一點…。

這真得是自證預言的典範!

這與經濟下行期,越縮越緊,自行強化一樣,只是兩者方向相反。

所以,市場是錯的,人們總是興奮過度,又悲觀過頭。所以,我們玩乖離。價值投資。

所以,市場是對的,人們總是興奮過度,又悲觀過頭。所以,我們玩順勢。坐順風車。

對於消息面,我就給各位一個琢磨:
利多消息多到漲不動了,利空消息多到跌不了了,那就差不多到頂(底)了吧!
然後,利多來不漲還跌,利空到不跌還漲,利多出盡/利空出盡,泰極否極,就差不多要反轉了。

我HTC就是買早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