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奇怪

錢老闆之黑白講 – 股海浮沉路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8-10-2 10:35:28 | 顯示全部樓層
七十六,再來一講

再開講。有關ETF的操作,我每月月底會更新戰情,這不會中斷。

先複習股票經。

股票的趨勢變化是一個眾人博奕的宏觀展現,背後還有經濟層面的推動,它不隨機,並且彷彿有歷史軌跡可尋。坊間有很多股票分析軟體,使用不同的技術分析,透過不同的策略,來預測趨勢與指數,以達到賺錢的目的。

先來一個大哉問:
面對於某些股票操作軟體,宣稱他們的策略有必贏的把握,或者標榜說有長期70%的勝率,一定可以幫你賺大錢的云云,不知道你有沒有浮現過一個疑問:如果真可以賺錢,那為何他們不默默的自己賺就好,幹嘛公布給大眾使用?這後頭有沒有什麼不為人知的隱情?

天天在看那80幾台以後的某某投顧老師的節目,跟著明牌在股海中沉浮的觀眾朋友們,也應該曾有這種疑問吧?

這問題的答案有很多,隨便想都有幾套答案。

1. 配合內線炒作,也許是大股東、公司派,或者投機操盤做手、投顧團體,先低價收股,價高後出脫,賺取價差。

2. 糾眾製造大趨勢。製造利多消息,集中資金於市場,抬高價格。先自己進場、然後高級會員、一般會員,之後告知普羅大眾。當然,散戶進場時,便是大戶收割之時。

3. 賺會費/手續費。這比較快,而且穩賺。

有關注股票行情的同學,應該還能想到其它可能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報明牌的人可不是為了要做善事。

就以上三個答案,如果不是炒單一個股,而是玩期指的,那1,2點就說不通,畢竟量太大不是單一或數個基金可以左右。而第3點無論對報趨勢的,或是賣程式的,都說得通。

在書局我們也能常常看到一些炒股聖手的作品,《權證小哥教你十萬變千萬》《波段操作,多空都賺》《MACD戰法99例》《炒股常識一本通》《股票操作技巧》《》…

這些也一樣可以問:既然他們各有獨門絕技,為何不自己留著用,幹嘛公諸於世?我的答案一樣是:所有的技巧策略可用於一時,運氣好時能賺,但沒有天天過年的。賣書賺錢才是直路,也能出名。有名也能有利,名與利本是一家親。

當然,我也不好一竿子打翻所有這類書籍。另外還有屬傳記是的一類,如《股票做手回憶錄》《一個投機者的告白》,或屬投資學參考讀物,如《漫步華爾街》等的,都是早年我涉獵過的書籍。

當然,除了賣弄自己的絕學,我不排除也有要分享大眾做股票的心得,許多網路分享者如是,比如我也是。

我也體會到一個事實:在課堂上,教師比學生其實獲得的會更多。因為教學者必須將自己咀嚼消化過的知識,再重新梳理並深入淺出的講述出來,這相當於再深度的複習一次。如果自己一知半解不真理會,自己也騙不了自己,講出來的通常也不會順暢,受者更不可能聽懂。


 樓主| 發表於 2018-10-3 12:32:44 | 顯示全部樓層
七十七,再論聖杯

其實分享對自己也是有幫助的,花精力把經歷寫出來,有助自己重新檢視並梳理過去的做為。如果輔以概率統計的理論與決策的清晰思辨,理解當中的是非對錯,哪些是運氣?哪些是決策錯誤?單是這些對自己的認知提升就有大幫助。

也許讀者會問:認知提升能做什麼?我們能早知道某某股票漲嗎?

當然不可能,但認知升級後的視野廣大,效果大了去了。我想我說過,如果我早十幾年前就知道房子對理財的重要性,早就在深圳買幾套房了,到現在早就退休了。

我後來跟許多小夥子都機會教育過,我真心認為我到這年紀才看清到現實,可以讓他們提早知道。但多少人也是當談資聽聽,沒有認真去思考,更別說實踐了。

還有,投資理財這檔事別以為這只是為了賺錢獲利(這當然是驅動力啦!),更多的還有對自己的了解。自己重複的坑掉進去多次,為什麼?可能讓我自己去深挖那來自底層心理的干擾與影響。

我們說股票趨勢之預測可以看許多面相 ─ 基本面、市場面、消息面、技術面、資金籌碼面、政策面。比如基本面,看一家公司的財報,營利狀況,反應到一股賺多少,可能的趨勢等等。

但影響總是方方面面的,就算我們把某某股票的基本面、市場面、消息面、技術面、資金面、政策面全都掌握,並且量化了一遍,就能確保漲跌?

當然不能,這依然與當前經濟情勢也有大關聯,比如牛市或熊市。整個大盤都不好,就算有公司真的利好,其股價大概率也會隨大行情起伏。

還有,消息面多是人為操控,善於炒作的公司也會適時發布有利的消息,透過媒體增加可見度,甚至聯合外資/自營商/投顧等,有默契的抬轎(一般來說,抬最後一轎的基本是散戶)。

商業傳言總是真假難辨。如何解讀?一個利空消息出來,可以單純解讀為利空,也可以說是利空出盡,這兩者的解讀可是截然相反的方向。

如2327高點一過,持續利多還不漲;或某某公司,因品質,下架、回收,反而漲?說那是良心企業,利空還不跌?!也有這種的吧!

資金面、政策面,經濟面上的東西,專有名詞等,我也是外行,不深入討論。所以,我們這裡只講技術面的研究,也就是說,我們假定上述所有的一切都是黑箱操作,我們不懂不知道也無法分析,但所有的效應終究會展現到股價上。而股價才是我們最終要抓的數字,我們的獲利也是來自股價的波動。

因此,我們單純看股價的起伏,來預測走勢,去繁還簡。

市面上已經有太多技術指標,趨勢方法,都說可以預測,但那最多只能用概率的說法。然信者會說,就算是概率,只要>50%,長期博奕就有贏面,就可以操作。

繼續思辨,就算我們估概率,也只能抓一段時間來統計,就可能不全面而失真。就算過去都對,未來也還適用?終極來說,如果從程式交易的操作角度來講,也就是在問:究竟有沒有「聖杯程式」?


 樓主| 發表於 2018-10-4 10:16:53 | 顯示全部樓層
七十八,高頻交易

所謂【聖杯程式】,就是一種可以長期執行並可獲利的程式交易。所謂【程式交易】就是將股票買賣的策略規則化,並以電腦程序的方式編寫出來,由電腦代為操作,一方面也確保了「紀律」的遵守。

聖杯不是只有一個,而是數不盡個 ─ 不管獲利高低,只要能獲利,就是聖杯。但我之前講過,我們可以從過去的數據中創造出千百個聖杯,但是否未來還適用?天知道!

一堆人迷惘在程式交易裡,妄圖利用調整及優化參數,透過不同的組合搭配,得到聖杯配方。但其中聰明者,是販賣程序,吸收會員,賺必然的能賺到的錢。

當然,程式交易還有一種保證獲利的方法,叫做【高頻交易】。

股票交易系統既然是人設計出來的,就有空子可鑽。聰明人於是找到空子鑽了進去,用大量高頻的交易,擷取其他投資者的價差,大大斬獲!

最簡單的,是倒買倒賣,擷取買賣中間差價。

『例如京東的股票在納斯達克的價格是(買)43.08-43.09(賣)美元,在巴茨交易所的價格是(買)43.06-43.07(賣)美元。這時,最先發現這一價差的高頻交易公司就可以速度極快地以43.07美元的價格從巴茨交易所買入,然後在納斯達克以43.08美元的價格賣出,賺0.01美元的價差。如果數量是100股的話,利潤就是1美元。
別看賺得不多,但耗時極短,如果多次操作,積少成多的利潤就很可觀。』


高頻交易的操作方法還有很多種,並且在不斷演進。基本上,高頻交易賺的是其他投資人交易的錢,坑人來的。

內容我不多說,請各位參考網站,或看《高頻交易員:華爾街的速度遊戲》一書。
http://www.sohu.com/a/153030589_713476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361652/

就算我們知道高頻交易,我們也操作不了,而由此衍生的許多寄生蟲式的灰色操作,在很多國家也明令是不合法的。



 樓主| 發表於 2018-10-5 11:15:31 | 顯示全部樓層
七十九,有效市場假說

回到我們技術分析的話題來。

技術分析的三大假設是*:
1)市場行為涵蓋一切資訊。所有因素對股價的影響都已經體現在價格中,因此不需要對影響股價的具體因素做過多關心。
2)價格沿趨勢運動。該假設認為股票價格變動是有規律可循的,技術分析就試圖找出股票價格的變動規律。
3)歷史會重演。市場運動在圖表上留下的軌跡常常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因此我們可以對過去股票價格的變動規律進行歸納總結。

以上不是我說的,網路上找可能還有更多假設,各個聽起來都很有道理。

循環史觀,鑑往知來。沒錯啊!太多股票分析師確實拿來套波浪理論、葛蘭碧八大法則,頭肩頂/頭肩底型態,也都說得通,但那就是準?我之前三口相聲說過,似而不同啊!

多學幾套技術分析理論,加上一些股票術語,想要做事後諸葛的分析,不難!忽悠者多,被忽悠者眾。

於是另一派乾脆說:股價是不可預測的*。我之前的說過,底下再給連結。

把這部分深入一點,就涉及到【有效市場假說】**這一概念。

什麼是有效市場?

『有效市場是指這樣一種市場,在這個市場上,所有資訊都會很快被市場參與者領悟並立刻反映到市場價格之中。這個理論假設參與市場的投資者有足夠的理性,能夠迅速對所有市場訊息作出合理反應。有效市場假設認為在一個充滿資訊交流和資訊競爭的社會裡,一個特定的資訊能夠在股票市場上迅速被投資者知曉。
  隨後,股票市場的競爭會驅使股票價格充分且及時地反映該組資訊,從而使得該組資訊所進行的交易不存在非正常報酬,而只能賺取風險調整的平均市場報酬率。只要證劵的市場價格能充分及時地反映了全部有價值的資訊、市場價格代表著證劵的真實價值,這樣的市場被稱為"有效市場"。』


說白了,一個有效市場中的標的,當下的價格就是市場有效的合理價,所有揭露的消息、未來的利潤都包含在這價格內了,沒有果子吃。

如果股票市場是有效市場,則股價不可預測,因為未來不可知。而一旦獲知新的消息,則市場價格會快速反應,並把新消息的價值反應到股價上。

如果真是如此,買股票就是賭未知的未來,就是純碰運氣。但股票市場真的是有效市場?

= = =
*基本面與技術面分析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 ... mEYOrvLRPr-5C2pIfEi

股票價格是不可以被預測的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405/14/30832123_643044254.shtml

薛兆丰:股價不可預測
http://www.sohu.com/a/121562338_573501

**
有效市場假說概述
https://wiki.mbalib.com/wiki/%E6 ... A%E5%81%87%E8%AF%B4

有效市場理論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 ... 6%E8%AE%BA/15536118

有效資本市場假說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 ... 87%E8%AF%B4/5346735

什麼是有效市場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73553869.html


 樓主| 發表於 2018-10-6 11:21:53 | 顯示全部樓層
八十,有效市場三級別

是有一本書叫《美麗的運動博奕論》,書中舉了足球博彩的案例,似乎驗證了有效市場假說。

但這事上套到股票市場上,那複雜程序可不是差一級別的而已。假說就是還沒被證實的假設說法,我認為在股票市場上有效市場就永遠是個假說而已,不是真說!

我怎麼這麼篤定?就說消息好了,好消息壞消息,各方解讀不同,對未來的價值評估就不一樣!對消息的估價就不會像足球比賽那樣明白。

再說,有效市場假說分三級別。

【弱有效市場假說】認為,股票的歷史價格成交量等訊息,就已經反應出當下股票的合理價位。技術分析無用!
我們設想一下,如果市場只有一套技術分析,該技術分析預期某股價將落到何價位,市場上所有技術分析的人都如此預期,當然一下子就會讓該股票落到那價位去,那這就會變成有效市場了。

然而,市場上有許多技術分析工具,預測的點都不同,也不是所有人都玩技術面的。加上發動的先後時間,於是眾人綜合的博奕結果,還是使得股價上上下下。

【半強有效市場假說】認為,凡公開揭露的上市公司訊息,都已經反應再股價上了。這意謂著─基本面分析無用!
我們設想一下,如果市場只有一套基本面分析法,該分析就會預期公司綜合的消息,比如營業額,獲利、財報、未來訂單、…,將評估出公司股價合理應落在何價位,而市場上所有基本分析的人都如此預期,當然一下子就會讓該股票落到那價位去,那這就會變成有效市場。

然而,市場不是只有一種分析法,大家都消息的解讀也不一樣,只要沒有共識,股價就不一定非要如何,但如果公司年度一定獲利,大家普遍看好,一般是會漲的,只是漲多漲少不好說。

【強有效市場假說】則認為,即便沒有公開披露的內部訊息,也已經反應在股價上了。這也意謂著,內線消息無用!
這只要想像,除了前幾個知道內幕的人,就會動作讓股價變化到該價位。對其餘人來說,已經是有效市場了。

但,知情者也不一定知道股價應該落於何點,也並非一定有能力炒作。

連弱有效市場都有質疑了,半強/強有效市場假說就更不會成立。

= = =
關於有效市場的一個有趣比喻:在紐約人潮來往的大街上,地上有張100美元的大鈔。有效市場專家不會去撿。為何?這麼多人都經過大街,都沒有看到?憑甚麼就是你看到?那一定是多次被人檢了又丟了的假鈔。
紐約大街是個有效市場。


 樓主| 發表於 2018-10-7 10:21:44 | 顯示全部樓層
八十一,大眾心理學

好了,我們再想:如果說股票市場是有效市場,則股價不可預測;但股票市場就算是非有效市場,也不能就說股價可以預測吧?

邏輯上對吧!如果股票市場是有效市場,就沒必然的果子可吃。可就算股市是非有效市場,我們也不一定吃得到果子。(只有提前知情消息,並知道對股價產生影響的少數人有機可圖,他們在一小段時間內把價格拉到位。)

但無論如何,“股價一定不可預期”這個口算是開了。最低標只要強有效市場假說不成立就可以。(你不會真以為知道內幕消息的人賺的比較少吧?)

而實際上,我甚至認為股票市場連弱有效都達不到。

綜合以上,還有認為股價的波動不是純隨機,而又有所謂【分形有效市場假說】的提出。一個複雜混沌的系統,其波動還是有序的,有規律可循的,而人類社會也是這樣的複雜系統。

但在股票市場裡,頂級菁英群很多,聰明人更多,就算股票是無效市場,他們也會快速的讓它有效化。而你也不是官員、企業老闆、掮客、…,擁有權力或掌握重要訊息,憑什麼就是你撿到100美金?

高頻交易員找到系統短時差漏洞,快速弭平差價,使市場有效化。但那背後還需要建構快速網路及電腦系統,那空子不是留給散戶的。

所以,散戶能作的是對賭 ─ 與其他一樣站在門外不得其門而入的廣大玩家。但玩家裡還是不乏專業級聰明人、有錢人、職業操盤手、…,懂得人性,提高賭率,能從盲目從眾者身上,再刮出一層油來。

為什麼還是有空子?因為人性因素不是全然理性的,趨勢理論圖形的歷史相似性也側面反應了大眾心理的變化有一定的規律。我沒讀過股市大眾心理學,這裡頭或許還有值得深挖的,有機會我再分享,先給一些研展閱讀連結。

= = =
延展閱讀
股價到底可不可預測?
https://www.jianshu.com/p/6645c461c5ec

股市的大眾心理學,你中槍了嗎?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r=spider&for=pc

烏合之眾─學習大眾新裡解析股民群體心理特徵
http://guba.eastmoney.com/news,gssz,660921035.html

股市心理學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17/0107/19/363181_620792187.shtml

《股市大眾心理解析》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 ... /9782798?fr=aladdin

《動物精神》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824134/

《非理性繁榮》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 ... /3632733?fr=aladdin


 樓主| 發表於 2018-10-8 14:33:49 | 顯示全部樓層
八十二,忘掉沉沒

人性常常是不理性的,而不理性的行為一旦被識別出來,就形而上地變成了新的知識,就會被其他人理性的運用。面對新消息的出現,有人會過度反應,有人會慣性反應,也有人會反應遲鈍。比如大漲後,常會有拉回,再盤整消化籌碼。一檔股票創高新後,常穩定下跌;還有大跌時,過度下殺,再來個反彈。

這種大概率重複出現的現象,就容易被熟悉者識別出來,並依此來牟利,於是這種新認知很快就又會反應到股價上。大漲時,專業作手放空;大跌時,作手抄底。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

專業操盤者投機別人的投機,對賭人性的偏好依附、追漲殺跌。

群眾人性之宏觀表現,就如波浪起伏,似乎有一個「規律」。而研究股票漲跌規律的技術分析,就又與分形有效市場合成一氣。看長線波段有ABCDE波,zoom in到短線看也有ABCDE波,與分形相像,諸如此類。

但如果複雜系統這麼容易給技術分析者抓到趨勢,那人人都精通技術分析就都大賺錢了,但實際上也不是。(如果真是這樣,則這也會又變成另一個有效機制,之後一樣誰也沒果子吃。然後,在這基礎上又產生新認知,又有人運用新認知繼續玩遊戲…)

技術分析過於死板,要加上一些調整,彌補似而不同的問題。有人認為AI/大數據能夠趨近,利用大數據分析作Twitter用戶的情緒統計來找跟股價的相關性,就是一種嘗試。

這次我想先說到這樣了吧!

但最後我要問各位一個問題,用以測試你的理性與否,適合不適合玩股票?

試想一情境,你手上有十張股票,但一直下跌,最後實在跌得受不了,你賣掉八張。如果賣掉後,股價開始漲了,你是高興還是鬱悶?

答案是:你該高興,因為你手上還有兩張。股票漲,你的資產就增加。

但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就會很鬱悶。為何?因為我居然在低點賣了八張,然後它漲了,真是$%^&*^$#()…

這類人很奇怪,如果股價繼續下殺,沒想自己兩張還在賠,反而在慶幸自己先跑了八張。

由此能知道人性中的認知偏差 ─【損失厭惡】情結吧!

你賣的決定不一定錯。股票一旦賣出股價就與你無關,賠了就是沉沒成本,沒有價值。

真正有價值的是現在握有的。過去已逝,眼光要放在現在及未來。

有關這些思維誤區,介紹各位一本書:《清醒思考的藝術》,書裡梳理了52種常見的思維錯誤。

這次講述先到這裡。



 樓主| 發表於 2018-10-31 17:53:35 | 顯示全部樓層
75.8 戰情八

錢老板:本金20萬,目前投入17萬( = 打了17發子彈 + 0發待命)。
現總值:150563.03;跌幅:11.43% (以17萬計)

300ETF:3/7 收盤:4.040;10/31收盤:3.205;跌幅:20.67%

50ETF:3/7 收盤:2.871;10/31收盤:2.496;跌幅:13.06%

深證成指:3/7收盤:10904.98;10/31收盤:7482.83;跌幅:31.38%

上證指數:3/7收盤:3271.67;10/31收盤:2602.78;跌幅:20.44%

= = =

還真是光輝的十月,全球股市都遭殃!這種事我沒少碰到過,就不又貼金說是自己的帶雖功力提升了。(雖然貼金是真貼金)

這次說說台股,10/11大跌。

本就嗅到的機會,在10/1那周也真的下手買50反1(00632R),結果是我沒有資格買…(未簽署「槓桿反向指數股票型ETF」風險預告書)。

而因為我沒有辦法買50反,就找了數檔關連台股指數的認售權證(當然也有標的是50反的權證)。我10/9之前都是有機會買的,但就是沒動作,平白讓機會就流走。

但這還不是最嘔的,最心痛還是損失!(損失厭惡心理)

我滿手HTC,腰斬!(我不看好HTC手機,但看好VR,慢慢買,一直進了兩年。結果VR時代晚到,也許還要兩年。)

不過,我就嘔了一天,有進步了。

因為崩盤,我也看出哪一隻權證才是好權證─不會玩價差防火線設護城河。於是就選定認售07998P,10/12買進。

是的,我依然看空,台股萬點行情過去了,跌勢還在,未見底。但買權證就怕橫盤,時間價值被耗光,果然上下橫盤。10/19再次加碼07998P。

該權證一直到10/24我全賣了,因為台指一早也是跌百點,後來居然平盤了!想想應該又開始盤了,權證不宜久留,於是便賣了,略賺NT8000多。沒兩周時間,+14.8%。

我沒時間看盤(這是玩短線權證的硬傷),不然回漲幾十點我就會先賣了,能多賺一點。

沒想到10/25居然又狂跌200多點,估算少賺2萬。但誰知道又馬上狂跌?請回到決策與結果的教學,兩者不能直接等同。

看,10/26開盤又是跳空百點,跟坐過山車一樣。但當天很快就又回到平盤上下,留了引線。

雖然幾次看空做空都有獲利,但小利補不了大損,就過過手氣。目前依然看空全球股市。

那既然還是看空股市,我為何還買多?300ETF,HTC?
好問題!現在講理由就是在瞎扯,等2020年回頭再看,看能不能證明了?

只有一個心理要建設好:無視沉沒成本!當有一天,真的自己整個賭錯了(比如HTC沒救了),該斷要斷得乾脆!



 樓主| 發表於 2018-11-30 21:27:59 | 顯示全部樓層
75.9 戰情九

錢老板:本金20萬,目前投入17萬( = 打了17發子彈 + 0發待命)。
現總值:152377.67;跌幅:10.37% (以17萬計)

300ETF:3/7 收盤:4.040;11/30收盤:3.235;跌幅:19.92%

50ETF:3/7 收盤:2.871;11/30收盤:2.474;跌幅:13.83%

深證成指:3/7收盤:10904.98;11/30收盤:7681.75;跌幅:29.56%

上證指數:3/7收盤:3271.67;11/30收盤:2588.19;跌幅:20.89%

= = =

與上月差異不大,其實11月我錯過幾次來回,沒時間看盤。

我上次說,台股萬點行情已過,目前趨勢向下。既然我自己都如此相信,不做點動作,就顯得我的相信不真誠。

股票不要看太近,容易被迷惑。我10月底說看空之時,台股正是反彈,看似觸底回升之際。這態勢好,就等著這逃命波。

於是,11/8台股開盤又再次頂上1萬點,曇花一現後,就慢慢回落。時機到了,於是馬上找了幾檔認售權證,選定04349P與04363P放空台指與電子。

運氣不錯,11/9,台股又是下殺百點,於是,我安心地續放。11/13又再次下殺,於是心也就定了。雖然尾盤拉上來,但我期待續跌。

不過大盤看來不符合我期望, 之後一周多一直盤。一旦盤,對權證就不好,時間價值每天流失。
       
11/21 如同11/13一般,又是跳水後慢慢回升,留一長下引線。看來又要盤了,所以,我尾盤就賣了。

大盤指數雖然跌,但不多,加上盤整時間價值損耗,獲益不大。電子指跌得多,收益好些。

總的投入5萬8, 賺6千9,收益+11.8%。

後來大盤11/29也有一瞬間又到10000點,但我當然不可能抓到那瞬間,而且我認為就算再跌也是緩跌,買權證扣到時間價值損失,也沒有賺頭。

以上,我近期以來,做空三次都賺,如果我自己感覺良好,就把自己當大神了?

錯了,這就只是賭博。我這邊賭贏,那邊輸慘,依然是在做苦工。唯一值得欣慰的是HTC終於回升了,損失快速減小。

 樓主| 發表於 2018-12-30 21:51:51 | 顯示全部樓層
75.10 戰情十

錢老板:本金20萬,目前投入19萬( = 打了19發子彈 + 0發待命)。
現總值:163904.28;跌幅:13.73% (以19萬計)

300ETF:3/7 收盤:4.040;12/30收盤:3.059;跌幅:24.28%

50ETF:3/7 收盤:2.871;12/30收盤:2.286;跌幅:20.38%

深證成指:3/7收盤:10904.98;12/30收盤:7239.79;跌幅:33.61%

上證指數:3/7收盤:3271.67;12/30收盤:2493.90;跌幅:23.77%

= = =

熊市未止繼續跌,果如我預期。

視盤勢動態,我只是照著自己的規則操作。12月我依然錯過幾次來回,沒時間看盤,子彈大概也要打完了。

我一直說台股萬點行情已過,12月初最高還到10148。12/3-4有兩天的時間可以再次放空。但我忙,也會想我是否真猜得對?那時中美貿易似乎有轉機?

然事實還是照我預期,沒繼續空,殘念。

一切繼續,等著行情回歸。希望近期自己不會要用急錢,這就破壞了長時間深口袋的策略。這在盤跌的行情中,是致命傷。一旦離場,便注定損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