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十五,風險評估
我們就算算P2P的獲利概率,A家有年化15%利率的項目可投,B家年化8%。乍一看,當然投A家,但A家風險高啊!然而,你找不到任何訊息有說A家不好的,這是廢話,沒有倒之前,沒有人知道,A專門找馬甲托兒在網路上大力宣傳棒棒棒。我們又不神通廣大,老闆的背景、資金狀況我們也都不知曉。甚至於,A家還提出有國資背景的證明,把人都給矇了。這時,我們回歸基本面,做功課。去清查不同P2P公司之間利率的差異。年化利率要與銀行先做參照。如果高於銀行投資理財項目3-4倍以上,說沒風險都是騙人的。總有機構專門做P2P排名,去看排名靠前的。當然,你或許也會懷疑,排名靠前的是不是靠錢的?但實際上去比一比,前幾名的利率真的都比較低。所以,找前面的,總是相對安全。
據說大陸P2P倒了三分之一,或有拖延不付本息的、保證的利息少了等等。
我們盤算,30%的可能性我能拿到15%利得,20%的可能性得利減少為8%,20%能拿回本金,其餘30%踩到地雷,玩沒了。
獲利概率 = 30% x 1.15 + 20% x 1.08 + 20% x 1 + 30% x 0 = 0.761,這真不該投。
說實在的,挑排名靠前的,風險才可控。我自己雷過,現在只投第一名的陸金所*。到目前,仍維持剛性兌付的紀錄。
假設一資投項目年化為8%,陸金所息少一半的風險10%,陸金所關門的風險5%但無息還本,陸金所跑路血本無歸的風險2%(因為陸金所有險資背景,知名投資方眾多。如果第一名都倒了,那這金融創新就是在給中國打臉了)
(83% x 1.08) + (10% x 1.04) + (5% x 1) + (2% x 0) = 1.0504, 也差不多可以了。
你問:所謂的風險就是這麼瞎掰的嗎?
我說:所謂的風險,就是自己做功課後的判斷。因為自己去了解了,能理性分析,給出數字。而不是人云亦云,或盲目投資。
誰知道準不準?但這個做為如果能使我們去理性面對投資項目,至少能避免掉明顯的坑 ─ 比如,幾年前南寧的老鼠會,免費旅遊請君入甕。(請自行網上查)
註*
台灣當然也有P2P,但我沒研究。現在投資渠道多了,古早前的就是跟互助會。當然有聽過跟會錢滾錢賺到的,也有遇到被倒會的。其實這些只是換種方式,進行著相似的金錢遊戲。
另外開腦洞的想法就是打帶跑,明知是龐式騙局,但我就搶頭香,搞幾個月,我就走人不玩了。這是否具可操作性,請自行拿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