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馬太效應
好了,這次我講演差不多到這要結束了。理財的路是一輩子,自然我也還要再走下去。
比較高級的理財投資還有很多,希望各位自己也能去挖掘。
我們問什麼商品最能上漲?
有稀缺性的 ─ 比如字畫雕刻藝術品。
什麼樣的投資最靠前?
創業、天使/風險投資。
大老闆賺錢的機會為何多?
人脈、資金、通路、渠道、消息、可登高一呼吸引團體來協作。有錢有號召力的,自然有人找上門,報發財之路。
有錢,跨門檻高,即便放貸,能獲得的利息也高於一般。比如固定收益信託。
以上,是一種順向之趨勢,也是馬太效應*,越有錢者越有賺錢機會。
有資金者,佔有優勢資源,策略單調,便可獲益。而弱者的戰略就是在考驗其創造力了。
而均值的作為,劫富濟貧/濟弱扶貧,多是政府的政策作為,比如納稅、遺產稅、排富條款、低收入補助…等,乃至宏觀的改善城鄉差距,修築下鄉公路等。
富人思維是順勢而為的,富人一直找高概率的機會。這裡有提供文章連結,再次說明富思維與窮思維的不同。
概率權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401/12/39844846_642053078.shtml
*馬太效應: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 R4MlpQKKLwgZ3sDcBoO
馬太效應的名字就來源於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
從前,一個國王要出門遠行,臨行前,交給3個僕人每人一錠銀子,吩咐道:「你們去做生意,等我回來時,再來見我。」
國王回來時,第一個僕人說:「主人,你交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10錠。」於是,國王獎勵他10座城邑。
第二個僕人報告:「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5錠。」於是,國王獎勵他5座城邑。
第三僕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1錠銀子,我一直包在手帕裡,怕丟失,一直沒有拿出來。」
於是,國王命令將第三個僕人的1錠銀子賞給第一個僕人,說:「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這就是「馬太效應」,反映當今社會中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即贏家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