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奇怪

錢老闆之黑白講 – 股海浮沉路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20-11-25 17:59:05 | 顯示全部樓層
149.1 高風險高收益?

這裡要補充一個似是而非的觀念,高風險=高收益?

我們在平面上畫一十字,兩條線。橫線表風險,左端低風險,右端高風險;縱線表收益,上面高收益,下面低收益。

於是我們有四象限,左下低風險低收益,右上高風險高收益。

低低與高高,不多說,這是普羅大眾一般認定的狀況,大多數的理財項目,宏觀上統計,是這樣不錯。

但難道總是如此?不存在 低風險高收益 或 高風險低收益 嗎?

當然存在!

高風險低收益,本來就有,而且還可能越來越多。WHY?因為大家都認定低收益了,所以風險不應該高才是?於是,你入套了!吸金方看準了這點,把收益放低,吸引怕風險的投資者。所以,並不是低收益便一定低風險。

是的,在合法的有口碑的眾理財機構的項目中,大範圍的統計,風險與收益是相關的,但你還是有可能踩雷。最近就聽過一些理財產品也爆雷了,收益年化4.2%,這只是普通的收益率,還是正統銀行辦理的項目。還有,一些企業債,也有雷了。這些都是原本被認為風險小的項目。

眾多理財方式之間,本就有很多風險收益是錯配的。我的福音計畫一直說ABCDE等級,是用風險與收益來區分。但如果仔細想,D計畫的買房,比C計畫的固收,可能風險更低,收益更高;還有我爆雷的P2P收益是超過10%,但與固收的接近10%,收益差不大,但P2P的風險卻遠遠高於固收。

所以,還是要清楚所謂風險收益比。
那如何不踩雷?分散投資吧!包括項目的分散與時間的分散。

而我們要做的是找到低風險高收益的來投。有嗎?一樣有的。

過去20年,買房絕對是低風險高收益的。當然,最早以前不需要太挑,後來則需要慎選地區。(注意,我說的是過去,現在不一定了。)

而我之後陸續要說的BUG,鑽漏洞的,也都屬於是低風險高收益。

撇除理財的部份,投資自己,就是低風險高收益的。積累智識,擴大視野,建造自己的正循環系統,有飛輪效應就更棒!

再比如運動健身養生,也是一種低風險高收益的事。身體差,老時花錢醫療又受罪,不也是得不償失?

最最重要的,是心理上的修練,這一樣是低風險高收益的。這我不說,自有第四道講師說去。


= = =
就搶講師抄一句:
人須在事上磨練作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王陽明哲學》


 樓主| 發表於 2020-11-26 21:37:37 | 顯示全部樓層
150, 二發票

發票這BUG,我之前也提說過,雖然我沒去履行。

道理也簡單。發票的六獎,200元,每期共開六組。如果你有1000張發票,概率上,有中1200元的機會。

如果你只用1000元的成本,拿到1000張發票,就能確保這遊戲在機率上的成功。

一元發票能兌獎嗎?好像可以。我查網路,看到2017年有提案,五元以下發票才可兌獎,但提案沒通過。

如果說花兩個月時間收集1000張發票,才可能賺200,這事真是勞心勞力沒多大意義。但是,這作為依然有可能中200以上的大獎啊!也就是這事既保底,又有中大運的機會。

再強調一次,這事合法,操作上也很簡單,只是麻煩,又會給人翻白眼。如果嫌麻煩,當我沒說。發票機率賺錢法,早有人如此作為了。

我知道有人會說大量買一元購物袋,這事不環保,破壞地球環境;或拿道德說事,與做善事者爭利,貪小便宜總了然等……云云。但我只問這事合不合法,有在賣也可以買順便拿發票,沒什麼問題。

(如果把環保列為最高原則,則人不可以生小孩,因為人最無環保,衣服鞋子買物汽車出門,全不環保。人類環保是為了人類自身生存,與拯救地球無關,地球不需要人類拯救,人類需要地球,一個合於人類生存的地球,而地球不需要人類,人類才是地球上的病毒。。。好吧,不抬槓!我假設用的是可降解的塑料袋。)

如果你正好是便利店店員,這件事就容易進行了,多的塑料袋直接送顧客使用。如果塑料袋漲價變兩元了,總有一元糖果可以買。

雖然政策沒阻止,但我想政府發現真有大量人這麼幹,也有招可對治 ─ 只要少開六獎,組數少兩組,也就無利可圖了。(剛看一下最新開獎,六獎剩五組了,所以,抓漏的機會已經快沒有了。)

另外,有關彩券的漏洞逸聞還有許多,法國伏爾泰,也用彩券勝率的BUG,賺得盆滿。

不過當今社會,再難發現這種漏洞了。


= = =
統一發票領獎,需最低消費金額5元
https://join.gov.tw/idea/detail/ ... 3-978d-b01dc61fb940
2017的公共政策提議,到期未過。建議小川先生,自己去鑽漏洞,搞大了就能通過。

賺錢密技!怪客超商狂買購物袋「分開刷」 自爆:發票月中4000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70930/1022324.htm#ixzz6dw7g8ovh

兩元發票中獎42次 國稅局:店長投機取巧心虛吐回獎金
https://news.tvbs.com.tw/local/682097

启蒙思想家和数学家联手用彩票漏洞发财
https://tech.sina.com.cn/roll/20 ... rcuyvk2184327.shtml

伏尔泰发家史:以彩票围剿政府经济举措致富
https://haokan.baidu.com/v?pd=wi ... 9141780536200696254

用数学破解彩票漏洞 美国一男子10年赚2600万美元
http://news.xmnn.cn/xmnn/2019/01/30/100487034.shtml

多年前,台灣刮刮樂,同樣的出現漏洞…


 樓主| 發表於 2020-11-26 21:56:07 | 顯示全部樓層
寫錯,提案是五元以才可以兌獎。

 樓主| 發表於 2020-11-27 21:33:17 | 顯示全部樓層
151, 三程式交易

大牛皮股,中華電的來回操作。這我也在三口相聲時說過,多年前我自己也親自實驗過。

簡單說,就是對應其股性,採用小逆操作 ─ 1元差價來回買賣的做法。但此操作,投資者需要算清楚是否可以獲利。我自己算過,在2015年中華電90幾元的時候,一次來回一張可以淨賺有600元。投資者如果是VIP,可以跟券商談手續費,有折扣,才好操作。

這事我是人為操作,長期下來總有一兩次搞錯,結果高買低賣反而賠了。2016年之後,我沒有再如此作為,一方面是我沒有程序交易,工作忙時常常錯過,一個月也沒來回幾次;一方面是我當時玩權證賠了沒錢,也就中斷了。

如果現在中華電一張110了,這一元差價的小逆操作是否值得,還是差價得有1.5才值,有玩股票的自己可以去琢磨。

三口相聲時,我同時借副總角色說了反話,說中華電萬一跌了,搞這種小打小鬧的手法,結果被大筆套牢時,怎辦?

這裏其實是有長線保護短線的意味。從中華電一開始,填權後長年看它都是上漲的,只是很慢,也許不一定跑贏通漲,但跑贏定存總是可期的。如果從2011/1月線收盤89.2開始算, 到2020/11的110,十年才22%。雖是一個資金池的慢牛,但如果一直持有,每年股利也有4-5%。所以股價與股利,填權加一起算,其實也還可以。只是大多數人沒耐心,受不了慢。

雖然,我最先前三口相聲時借副總之口說過,萬一跌,長期套牢也是可能。但這世上啥事都可能,我們能把握的只是機率。依中華電,其股性的最大可能就是長期慢牛。(你可以進一步想,是否就是有人進行著這種小逆策略,才使得其股性如此長相?)

如果被套,就懶人投資一直放著,每年拿股利也沒有不好,遲早能解套。再說,通信需求是鋼需,中華電的本業就是收租,這基礎建設早就是穩定在那裏了,除非破壞(戰爭? 如果這樣,錢投那支股都一樣慘)。

說到這,我記起網路上就看過有人倒騰過貨基 ─ 線上買進,線下贖回,但是這麼一倒騰,花兩天的時間,得年化8%。但實話說,這是辛苦錢,也要看當日機會,並且一日一手(100股),一萬元成本也就倒騰出幾塊錢。

對,就是幾塊錢的事!但各位別以為就幾塊錢,懶得去搞。只要母數夠大,也是很可觀的,這比浪費時間每天刷抖音看頭條聽小說打手游,拿幾毛錢補貼還要有意義。

傳統的高頻交易,也就是在賺那一檔0.X毛間的買賣價差利潤。只要做的筆數足夠多,就有錢賺,而且還不小。於是,在知道這招漏洞之後,接著一堆人搞。然後就是比網速,花大價錢牽專線光纖,快速地把報價搓合的中間差價有效化,把不同市場發出的買賣價差給迅速補上。誰的程序抓到機會,搓合得快,誰賺。簡單想想就知,如果不能大賺,誰還花大錢去拉一條只快一丟丟幾毫秒的光纖專線?(後面我補充仙股的做法,直接在人家的平台上交易)

程式交易就是要運用在這類保證必賺無風險的補洞身上,這才是真正的聖杯程式。而我中華電的小逆,運用程序,只能算假聖杯。然雖偷浮沉,但總有水喝。


= = =
百度打“貨基套利”,便有一堆網文。

现金管理:T+0货基套利的几种方法
https://guba.eastmoney.com/news,gmxx,584729104.html

这样套利,货基年化收益率竟然达到18.48%?
https://zhuanlan.zhihu.com/p/38613383


 樓主| 發表於 2020-11-28 21:54:40 | 顯示全部樓層
152, 四新股申購

這事不算是漏洞,是公開大家知道的套利做法。但也由於是公開合法的套利,大家一窩蜂,藍海變紅海,反而中籤率低。

新股申購,在大陸叫“打新股”。

股票市場上,各券商多會有新股申購的,網上操作也很便利。

抽籤如果抽到,拿到新股就立刻賣出,不要等看看會不會再漲。我們的目的是打新,只賺溢價,保持單純賺中間差價的目標達成,關心則亂。實際上,我觀察一般新股發行後的股價走勢通常是跌多漲少的。

如果買不到,可不可以在新股匯入集保時做空呢?使用認售權證?我基本沒看到,只看到部分增發新股的標的有做多的認購權證。顯然,這些認購做多最好少碰,新股入場稀釋,股價易跌不易漲。(但這只是機率,不是百分百)

我大略看了一下元大證券辦理的申購,平均每月可抽籤申購的約10筆,溢價差從幾千、幾萬到十萬以上的都有,中籤率也許不高,但我已經著手做實驗了。未來有新的資訊再分享。

先舉一個十月份的新聞:汎德永業中籤率僅0.26%,抽中現賺13萬!



0.26%,1/384的機會,一次20元,成本=384x20=7680。(0.26%相當於抽384次才中一次,並假設我一次性共抽384次,只中一個,所花的成本。)
機會成本為7680, 一旦中籤13萬,就算新聞說得誇張,我們把溢價打對折,也是一個極好的機會!

如果想要增加中籤率,就把平時不買股票的父母、爺爺奶奶、三大姑五大伯七大叔八大姨的,通通辦人頭帳戶,專門為抽籤。

注意,申購新股可不是彩券,打新股如中籤幾乎是必賺的。雖也有例外,但我們算機率,一百次才賠幾次,也不虧。記得拿到新股即賣,就能最好地鎖住溢價。

而彩券是越玩越完,自從我算了彩券機率,從此解脫,不再買彩券了。

有人说:炒股就是中产阶级交的智商税,彩票就是穷人交的智商税。我認後面這句,統計學可以證明;前面那句,我不認,我還不甘心。

= = =
A有關申購,雖然我還沒有掌握中籤比例,我先假設這事是一個公平的電腦隨機抽籤,不妨礙我們可以先做做夢。

假如一般中籤率是5%,也就是1/20,抽20次中一次。而你家的七大叔八大姨夠多,於是你有20個帳戶可以參予抽籤。

每一個帳號要有10萬本金,做為持續滾動參予申購的預扣款(未中籤會退)。於是,你共需要準備200萬本金。

根據機率,理論上每一次你會都中一個。而你的成本是20人次,一次20,成本400。

那中籤有多少溢價差呢?不一定,幾千幾萬到幾十萬都有。我們不多說,講4000是少的了。

成本400,溢價4000,這是10倍!

那一年有幾次呢?我看從9月底到11月底,有23次!如果照這頻繁程度,一年超過百次!(有說2019年有130次)

如果一次能淨賺3600,一年就是36萬。200萬本金,年化收益18%!

你說,香不香?

但這是我呆萌的發財夢,如果中籤率只有1%,年化收益就低至2%,那意義就不大了。
也許這個市場,已經被太多人競爭,而太有效化了。

= = =
B除了申購,還有個【競價拍賣】?這個哥也不懂,可以再做了解。

C 元大告訴我,我HTC的證券,可以網上出借,這可賺利息。

看!又有新玩意。這世界有趣得很,只要你去發掘。

= = =
有關新股申購,網站都有資料,請自行研究做功課

股票申購真的穩賺不賠嗎?你還要注意這5點,才能降低風險!
https://tw.news.yahoo.com/%E8%82 ... A%AA-060900975.html

股票申購教學:如何參與股票抽籤?提高股票抽籤獲利率
https://medium.com/%E6%87%B6%E4% ... %8E%87-4d978a90b117




 樓主| 發表於 2020-11-29 21:40:03 | 顯示全部樓層
153, 五信用卡

這不算BUG,只是有好處。

部份人辦過信用卡,我到現在也還各留有一張台灣/大陸的信用卡。信用卡消費晚付款一個月,這規則本來就是要吸引人使用信用卡。但可千萬不要落坑,不即時還款,甚至借錢循環利息,去透支自己的未來。

我說過,自從辦信用卡,二三十年來,我都沒有被循環利息過一次!我寧可去做不可描述之事,也不會傻傻地被銀行循環利息。

信用卡還有一些額外的好處,比如現金回饋,回點小錢;比如積分兌換,我一年可換些小東西;比如刷機票有旅遊險;比如貴賓室;比如托車服務;…。各種卡提供的服務各不相同。甚麼年費?只要刷夠金額或筆數,免費的啦!

說到信用卡的保障,我就說說另外衍生出來的BUG。

很多年前,新聞上報有人辦理上百張信用卡,為了要拿到辦信用卡的禮品。

新聞是以負面的角度切入,認為年輕人怎麼總是想這些鑽漏洞,貪小便宜的做法來。但要我說,只要她能做得好,勞心勞力又有所得,這規則的洞要鑽也沒有什麼不行。

還有,通過信用卡還款可延時的規則,挖東牆補西牆,挖男強補女強,可以暫時取得一筆不用利息的資金。。。這作法我就不建議,萬一翻車,得不償失。

最後,說說獲取班機誤點保險的漏洞,前段時間大陸新聞有。一些信用卡刷機票,也有這個保險項。

這就是專門挑容易誤點的航班,買這些班機,拿取誤點理賠。故事內容我就不多說,自己看抖音。聽過一年能有數十萬?!

網路評論上罵這些人,但只要不犯規,比如拿人頭假冒,我是贊成的。我可不是在教人使壞,換個角度想,鑽漏洞,也同時督促了班機如何不人為誤點,遇到不可抗力時規則如何完善?

很多年前,大陸班機誤點頻繁,我確實也拿過幾次誤點理賠。有一次也補過華航的,我記得是三千元,我那時還拿機場的憑證跑到台中,直接臨櫃辦理。

當年就已經想到有這種漏洞,但我並沒有去做,說真的,這需要有錢有閒,還要賭航班、賭機場、賭天氣、賭運氣、…。一樣要做大量調研,找到最常誤點的,算出風險收益比。

現在,要找到誤點4小時以上的班機,難了!這不是很好嗎?一個有漏洞可鑽的無效市場,被有效化,不誤點。

換個角度也可以說,透過這個規則,使得飛機誤點情況得以大量改善。所以,這是個可鑽漏洞的爛規則?鑽漏洞者都是毒瘤?


 樓主| 發表於 2020-11-30 17:07:08 | 顯示全部樓層
999.10 2020.11戰情

錢老板:本金投入43萬。
現總值:457821.78;漲幅:6.47%。

300ETF:19/3/6 收盤:3.835;11/30收盤:5.031;漲幅:31.186%
50ETF:19/3/6 收盤:2.820;11/30收盤:3.473;漲幅:23.156%
深證成指:19/3/6收盤:9700.49;11/30收盤:13670.11;漲幅:40.092%
上證指數:19/3/6收盤:3102.10;11/30收盤:3391.76;漲幅:9.338%


11月操作得很亂,因為我開始挹注很多資金入場。嘗試買一些非貨基、指數、黃金類的ETF,跨出目前三駕馬車的型態。

在大量挹注資金,增大母數;黃金大跌;試進場亂槍打鳥亂操作;等三大因素的作用之下。我的獲利實在很難看!

這也給我提了醒,要有自己的步調與節奏,不然就是跟自己的錢過不去。

2020/12/31股市收盤,我2019-2020這一輪會收官。

現在對於2021年如何操作,還是一片混沌,要撥開迷霧、確認邊界、訂定方位、拉出主軸、分配資金、調整步調、應變策略、…,給一整套自洽的邏輯體系。

至於怎麼選擇如何操作,我2021正式開展新一輪股海跳水後,再彙報。


 樓主| 發表於 2020-12-1 21:11:42 | 顯示全部樓層
154, 六贏過莊家

這BUG我之前也提過,我還說我大哥跟著台灣賭王一同征戰過澳門、濟州島、美、俄等世界各地的賭場。(當年我還是中學生,有次他拿回俄羅斯套娃回家,神神秘秘的,不知道搞啥?)

具體記牌,拼大牌機率的做法我不細講了,各位看電影《決戰21點》,或看《戰勝莊家》之類的書籍。台灣賭王戴子郎,也出過一本書《擊敗莊家》,這書也是我大哥給我的,神神秘秘地,搞得好像傳家寶似的。

賭王就是看到這BUG,一方面也是被負債逼的,走上這條快速致富的道路。

我不講細節也是因為全世界都知道這BUG後,這個洞就被填堵了,沒機會了。

那現在的“賭團”都怎麼做呢?

他們吃賭場給的優惠。

賭場為了吸引人流,對一些累積大額賭金流水的VIP客戶,提供了許多優惠。比如住宿折扣、免費餐券、表演項目等等。這些優惠都是可以轉手變賣的。

於是,賭團組織這些VIP客,拿到優惠,轉手賣出,得利!

可賭場也不是傻子,拿優惠也有最低要求,即,必須要賭超過多少錢的流水。

我們舉個例子吧!比方說賭10萬美金,有價值1萬的優惠之類。VIP賭客把優惠變賣,但也必須過場賭10萬才可以。

所以這些團夥還是得去賭場玩。當然吃住自理,不用優惠,一般在拉斯維加斯有租房。

接下來的問題便是,如何過水10萬,又能不至於賠錢?

這事說來也容易,就是分開賭,比如說賭大小,兩人對賭,一人押大一人押小,最後兩人就是不輸不贏。

那如果不止是大小呢?比方說我們翻撲克牌,1-6小,8-13大,7就是莊家通殺。這種條件下,也一定有一個只押7,機率低賠率高的選項。賭金只要也跟進概率的比例押注7,最終一樣做得到不輸不贏。

不同玩法有不同概率,具體賭法具體對付,只要保住賭金,最終即便輸一點,只要不超過優惠,就是賺了。運氣好說不定還能贏一點。

當然,當我們說機率時,條件是賭的次數一定要多,機率的效果才會顯現。所以一定要分散資金,在長期的博弈下,取得不勝不負的成績,也算辛苦。

賭團同時必須以熟人成團,萬一有人定性不佳真賭上了,或著拿著賭資跑人,這些都是風險。

賭場就算知道有蹭優惠吃的賭團,也不能如何。賭博本來就是有輸有贏,沒道理客人到賭場還必須輸的。說到底,賭場為了人氣,也只能睜隻眼閉隻眼,不然沒優惠或優惠小也沒人來。如果我們說優惠必須實名,這些人也一樣不會去了。

好了,以上看起來就是屬於一種黃牛的行徑?但這也是一種賭場與VIP賭客的博弈,總有一個均衡點。

說到黃牛,我們接著就直接說說黃牛。


= = =
《擊敗莊家》,戴子郎,東佑文化,2001/4初版

 樓主| 發表於 2020-12-2 14:19:10 | 顯示全部樓層
154.0

可別以為都是些偷奸耍滑、貪小便宜、搞小聰明的人在鑽漏洞。被譽為信息論之父的香農,也曾經研究過破解輪盤賭。他們買到一台舊的輪盤機,觀察統計小白球運動軌跡,把計時裝置藏於鞋底,訓練腳大拇指計數。。。。

數學家在賭場的各類賭具上,撲克、輪盤、骰鐘、吃角子機、…,都研究過如何破解,賽馬、球賽、彩券、刮刮樂、…也都一樣。

對這些精通數學的鬼才,物理、統計、誤差、正態分布、標準差,通通不是事。

也別以為那些“鑽營”的事都離我們遠,看接下來的黃牛事例,就可以知道很多都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可以說只要有交易,有規則漏洞,有無效性,就有這些事。

很多正當生意的初期,不也是這樣走出來的?
很多現代習以為常的見解,在過去不也是欺師滅祖的?

世界就是這樣演化著。

= = =
《完美博弈》,[美]亚当•库哈尔斯基
这本书讲了几乎所有的赌博手段,从21点到赛马到足球到刮刮卡。

《戰勝一切市場的人》,[美]愛德華.O.索普

天才數學家的秘密賭局
https://baike.sogou.com/v75980104.htm

澳数学家破解轮盘赌秘密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70078cf60101ax61.html

 樓主| 發表於 2020-12-3 15:52:46 | 顯示全部樓層
155, 七黃牛知規則

這裏說的黃牛,可不是指簡單的倒買倒賣,搞那種一票難求熱門的火車票、電影票、球賽、演唱會入場券等等。如果還停留在這種“票販子”印象,得升級認知!

另外,黃牛也不是純然出國買免稅貨品,回來倒貨,或如空姐幫人國外帶貨,如此簡單了。

黃牛,是對規則漏洞最敏感的一群,如同惡狼在薅規則制定者的羊毛,所以規則制定得不好,被嗅到機會的黃牛發現,就會有一場撈錢大戲。

黃牛可能大家都不屑,但在我看,他們可是地道的生活黑客啊!

這裏我舉我看來聽來收集來的各種案例。

+ + +
左手轉右手

早2010年前,當我還在福音C計劃時,糾結於是否投固定收益,年化~10%。因為一次至少50萬100萬之多,一般要鎖一年,所以很擔心。

信托機構理財專員告訴我,她的客戶,銀行經理級別的,在200X年時,可以依其職務身分,向他任職的銀行拿到相對低的4%的貸款。而他把這4%貸款,轉手放到14%以上的固收(200X年前,固收14%以上都不是事,而且還保剛性兌付。),這樣一貸一放之間,相當於無成本年化直接套利10%!

真的是GOOD OLD DAY啊!

現在已經少有10%年化了,而且不保證剛性兌付。

+ + +
銀行的內保外貸

银行的内保外贷也存在套机。以前,某公司拿出1亿元存在国内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2.5%,其在海外子公司,利用母公司所在银行开出来的人民币备付信用证,向海外银行贷款等值外币,贷款利率2%以内,子公司拿到贷款后结汇成1亿元人民币,再以2.5%存一年定期,可以套利3%。后来存款利率下降,就变成购买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本质上是根据不同市场存贷款利率的差异进行套利。如果设计合理,还可以同时进行汇率套机。

缺點:匯率風險。

+ + +
一個銀行雇員的實述

我是银行从业者,身边充满了很多套利者,从2014年前的民间贴息银行承兑汇票套利,到13年14年利用人民币升值的内保外贷套利,15年底外汇管制时即期和远期汇差套利到现在的错币种进口信用证贴现套利。我每年见证着一群亿万富翁的诞生,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市场敏感度远不是我们银行所谓的专家可以比拟的。随着监管的严格和利差的缩小,套利产品的设计也越来越复杂,一般都涉及2-3个币种和业务产品,都是资金黄牛教我们操作业务,真心佩服那些游离在制度边缘的高手们。


+ + +
餐飲業

我从事餐饮行业。举个餐饮这方面的栗子(比较长,确有其事,有耐心看完的可以回想下)。多年前美团外卖、饿了么为了培养顾客消费习惯,同时获取更多的商家入驻,采用了外卖订单高额补贴的营销手段——每一笔订单商家都会获得一两元的补贴,同时顾客会获得五到十元的高额补贴。这就催生了一批吃靠补贴为生的黄牛组织,与商家商量好后,用专门的一个虚拟地址下单,商家见到该订单默认空单,并后台确认配送,以赚取平台补贴。黄牛甚至不需要另付商家费用——商家在赚取好评的同时,平台的补贴也让商家获得了现实利益。通过登陆网页不断切换账号下单,只要在饭点手指头勤快点,月入轻松过万。更有眼明手快的黄牛甚至直接招收学生兼职专门进行这类操作,在美团饿了么烧钱大战的短短数月,赚得让人眼红的发紫。后来美团饿了么取消了网页下单的补贴,但黄牛也还是见招拆招地又赚了不少,直至数月后补贴降低至两块以内,同时取消了对商家的补贴,黄牛操作成本过高,同时商家失去了配合的动力,这票黄牛风波才渐渐消散。这里还有个比较有趣的地方,在黄牛最疯狂的那段时间里,甚至商家也是黄牛,商家与商家相互串通,在饭点过后(店里不忙时)使用类似手法刷单,获取补贴,一天五六十的额外收入也很轻松。类似的栗子很多,在滴滴打车推广“预约打车”期间,司机每日接3个“预约订单”,即可获得50元现金奖励,夜班司机每天过夜里互相发半夜出行订单,供其他司机完成任务,大家一起赚取补贴现金。


+ + +
電信業

国庆期间,某通信运营商推出充200元话费返还200元购物券的活动,于是黄牛就利用规则的漏洞,来套取利润。

具体操作是,给黄牛200块,他给你充400块话费,凡找到来充值的人,就给代理费20块。也就是你给黄牛200块,黄牛再掏200块,给你充值400块,然后黄牛再给代理20块,即黄牛总共掏出220块,但黄牛会得到一张400块的购物卡。

黄牛拿着400块的购物卡,去买售价400块、但进货价至少要350块的充电宝,再以320块卖给一些商店。因为比进货价都便宜,很多商店都愿意购买。

最终,黄牛付出了220块的现金,却很快得到了320块的回报,净赚了100块钱。不要小看这100块,他通过代理的方式放大了自己的套利能力,在节假日的几天之内,可能就会净赚几十万。


+ + +
我所在的电信行业有一个黄牛套利案例:运营商年底需要冲量冲业绩,就搞了个活动,交280元宽带费,送280元花生油,活动时间一个月。这时有一个代理商马上交了28万元,受理了1000部宽带(那时实名制要求不严,一个身份证就可以办理无数部宽带),然后拉回来两车28万元的花生油,马上转手20万元卖掉,办理的1000部宽带,从运营商那里套取代理费每部160元,共计16万元,当场获利8万元。活动期过后,那1000部宽带,以每部220元的价格打折销售,在大约三个月的时间里慢慢销售掉,又得22万元。运营商知道后要查处代理商的套利行为,但活动没有具体规定,加之运营商也确实需要冲量完成任务,最后只得不了了之。就这样,代理商付出28万元获利30万元。直到现在,运营商每到年底,还有些类似的活动,大伙们年底领福利去啊。


+ + +
健身會所

私人教练在俱乐部做活动时低价把课买下来,不仅业绩提升赚取奖金,还可以等以后新会员买课时把课低于现有价格转让给会员,新会员会很乐意,教练也赚到钱了。

風險點:萬一人氣不佳。


+ + +
微商规则套利

前些年,微信三级分销很火;有人是这样玩的,用两个微信号买两个商品,自己做自己的一级,然后用一级号去发展下线(比如一级下线返利20%,二级下线返利15%,三级下线返利10%)然后他每发展一个一级下线获利是百分之三十五,每发展一个二级下线获利百分之二十五,没发现一个三级下线获利百分之十;获利远高于正常的玩法,只需要发展三个人就赚回一份产品钱首先就赚了,因为他第一份产品是正价,第二份是等于八折;然后等于花百分之七十五的价格购买了两份产品;然后再往下发展更多的一级下线,利润率都是远高于正常玩法;除了三级下线外,赚的都远高于其他人!对于有把握发展很多人来购买的那些人来说,几个月赚几十万的大有人在,商家也喜欢,他也赚钱,可谓双赢!这个案例应该也是合理利用规则来套利的黄牛了吧!


+ + +
超市

我曾经在澳洲最大的超市Coles做大数据分析,分析过注册会员的积分累计行为。曾经就有“黄牛”注册了上百张会员卡,因为超市做促销活动的时候,会给每一张会员卡发购买送积分的优惠,这名“黄牛”用不同的卡购物赚取积分,然后去超市用某一张卡退货(超市无法检验积分是否来自这一张卡),积分就只从那一张卡扣除(调查中发现这一张卡是负积分),其他卡的积分都还在。也就是说,这名“黄牛”通过买货退货就轻松赚到大量积分,而积分又可以换购物卡,再以低于市面价的价格卖掉购物卡以换得现金。这个发现让我们超市快速修改了会员注册规则,从此避免了类似的套利发生。


+ + +
微軟

微軟最早期賣XBOX,為了獲取足夠的市占率,把遊戲機低於出廠價銷售。結果,套利者在零售市場掃貨,再賣回OEM代工廠,於是同一批機器,就在市場反覆流轉,微軟反覆補貼,做了冤大頭,又沒有市占!


+ + +
蘋果

我在苹果公司工作,可以分析一下内幕,黄牛导iPhone是有组织的活动,有专门的人负责预约购买名额(这个人是技术大牛只赚预约费用,技术含量很高的活,据说当年iPhone4他一个人光凭预约就收入千万,黄牛提供不同人的身份证号码,然后预约成功后他们带着自己的身份证去零售店购买产品,使用的是黄牛提供的信用卡或现金,然后这些人可以每天得到50-100的好处费(根据市场价格的高低来决定),黄牛拿到产品后会在内部圈子叫价,比如iPhone7 plus 128g 官方价7188,市场价格都要8000以上,接手黄牛在加价卖给消费者(因此价格还会更高),上海有个大奥数码商城,里面就像股票交易所一样,每个商家都会给出自己的报价,然后互相之间博弈,如果你认为短时间货源紧张,你可以高价吃进待价而沽,前几天被炒到2w就是这个原因,风险就是如果市场突然有一批货进来,价格就会直接降低,据说2w元进场的黄牛(据说是新手)因此损失百万所以跳楼自杀了,股市高位进入你还可以等待回升,iPhone的价格是不再可能再次恢复最高点位的,因为苹果公司会不断供应市场新产品,一开始看不起黄牛觉得他们没素质扰乱正常客户购买产品,不过越来越觉得他们也是市场中对商机把握最敏感的一群人,他们强大的组织能力和现金流让他们可以在任意有价值的地方发现金矿,“黑客”真是一语道破天机,他们虽然不受欢迎但是也是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让组织或公司改进服务,而且有时候会取得多赢的局面,下次有机会给大家讲讲关于黄牛如何通过iPhone地维修政策来攫取超额利润的。


+ + +
電話外匯交易

有个研发人员开发了电话外汇交易系统。电话询价,电话交易。结果套利者打电话进来,询完价,选择购买,但是先不输入密码。用另一部电话不断重新询价。发现价格升高了,第一部电话用刚才锁定的价格立刻下单,获得差价,然后立刻卖掉获利。程序猿是规则制定者,也是最重要的“被套利”对象。


+ + +
IC銷售

10多年前,2G山寨手機大流行,當時我老婆都到深圳華強北去買幾十台手機帶回給台灣親友。山寨機大銷時期,主芯片肯定十分搶手,供不應求。缺貨!主IC銷售業務與代理商勾結,囤貨。如果買家要用原價,給各種理由,交期就拖半年一年的,山寨機這種快銷品,等半年黃花菜都涼了。如果有人加價拿貨,自然交期提前。據說IC價格從10幾20幾30幾的漲。代理與銷售,囤貨過水調貨,隨便一單撈幾十萬美金不在話下。這種故事總是相似的重演,三年前MLCC大缺貨,不也一樣嗎?

這也是一種供需不均衡造成的短暫市場無效化的案例。我們沒在那條鍊上,這錢賺不到。但,我可以放空國巨吧!時機要抓準了。


黃牛的案例太多,各位也自行尋找,刷新三觀。

黃牛是找到規則的漏洞,並且利用之。但其實更高招的,是可改變規則,制定規則,讓別人照著你的規則行事。比如5G標準。


= = =
以上諸多案例,取材自《劉潤五分鐘商學院》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