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學究十
出來冒個泡。
最新聽到一種新的殯葬作法,叫〝可持續殯葬業〞。剛好與我推崇的土葬優先、自然循環的做法,不謀而合。這有道德,值得推廣。
https://mp.weixin.qq.com/s?src=1 ... SlSXdhu4j&new=1
(遺體將放置在容器中,保留四到七周。分解遺體的微生物,主要來自遺體本身。而工作人員做的,只是控制氧氣、氮氣和二氧化碳的濃度,再往容器裡堆滿木屑和稻草,讓微生物把遺體分解得更徹底。同時,遺體容器還會經過高溫殺菌,目的是不讓過程中產生病原體。而且確保土壤沒有特殊味道,聞起來就跟普通的泥土一樣。親友可以安心把土壤帶回去。)
這是把屍體轉化為泥土的一種作法,簡單說就是人體堆肥啦!
不要想成這是對遺體的褻瀆。
首先屍體腐爛,本來自然上就會重新回到大自然,成為微生物、植物的養料。用科技控制的方法,讓屍體快速有效的化為有機土壤,既能充分利用,也減少了碳排放,造福自然界。
親友把土壤帶回去,用作植物種植,從而生長出的植物,可以看做是由已故親人的延續,也更好的紀念緬懷逝者,寬慰生者。因此,還需要去掃墓,上香、燒紙錢、放鞭炮嗎?
而這也相當於是對活著的人完成了一次情感重建。生者的一部分,不因逝者而逝,而因植物生長而延續。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老子有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