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奇怪

黑白講故事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22-1-8 13:12:03 | 顯示全部樓層
套路

九世因果之九天玄女仙子宮外,一個少年仔與一大叔在抽菸。

少年仔問:「杰叔啊,為什麼師ㄟ要那女的拿她男人的骨頭作法?」

杰叔:「如果那女的,能打斷那男的狗腿,那男人還能離得開她嗎?」

少年仔又問:「那女的拿不到骨頭,為什麼師ㄟ又說要那女的拿她男人的牙齒?」

杰叔吸了口菸,說道:「如果那女的,能打到那男的破相,我想那男的大概也難走。」

少年仔也點起菸又問:「那女的共無骨頭,也拔無牙齒,那師ㄟ為什麼又說要那女的拿她男人的指甲?一開始說指甲不就好了?」

杰叔撓撓頭,又抽了口菸,說道:「少年啊!你聽好了,學著點。人身上除了骨頭,牙齒,正常還有什麼東西硬?結石骨刺嗎?」

「師ㄟ最後要那女的剪手腳20瓣指甲、屌毛、耳屎等,是要確認那女的還有跟那男的“困作伙”。」

「師ㄟ當然知道骨頭、牙齒幾乎不可能拿到,但總還是要拿一些東西作個儀式,走個過場,才好收錢吧!」

「而且,因為前面鋪墊了,沒有骨頭、牙齒,只拿到指甲效果變差。妳自己沒才調,不成功就不能再說作法無效。當然,師母也會跟女的洗腦教撇步要怎麼留人。」

少年仔突然領悟道:「從準備什麼東西,就開始套路了,成不成,我們宮都沒有責任,只管收錢就對了!」

杰叔點了點頭說:「差不多是這樣,少年ㄟ,多學典,話唬爛也要有道理!」


 樓主| 發表於 2022-1-21 19:49:04 | 顯示全部樓層
潛規則

一件經歷引發我對社會運作中潛規則的思考。

從疫情以來,機場有很多檢疫作為,入境者總要經過一連串關卡、填報、檢測,才能通關入境,直送隔離旅店。但我發現,機場海關對於入境行李檢查似乎放鬆了?這事想想,合理的推測,我大概也明白了。這行李檢查會額外增加防疫困難,容易在整個流程上有漏洞。難不成把打開的行李內部一一個物品整個噴灑消毒水?申報檢查關卡的海關人員,連防護服也得穿吧?

所以這時額外多帶菸酒闖免申報,風險會小。

第二個事情,不記得在哪個網上看過,來自城管的自白。內容當然不可能記住,我大概編一下,意思到了就是:

//街道上擺攤的販子,其實都是我們長輩。他們不偷不搶,作著小生意,只為販賣廉價,賺取微薄,養一家人。

我也知道生活不易,大家都是苦命人。偶爾,我也能看到有心人,一次性地把地上的貨給全收了,感恩!

只要叔叔阿姨伯伯們,不要偷斤減兩與人爭執,我會放下持尺,默默地遠遠地守護。//


你看,站在印著嚴格執法的車後面,本來是執法取締的人員,轉身可能就成為保護攤販與民眾,維持秩序的公僕。

第三件事,也是我最近的發現*。

大概兩三周前,我趕下午三點半要去康定路找一家證券,結果找來找去沒看到,原來我搞混了,那裏有銀行沒證券。但找的過程中,我看到警察在康定路230號**前站崗?是有發生什麼事?

事後知道,沒事。就是那裏鶯鶯燕燕多,後面巷子裡還有站壁的。我住萬華這麼久,居然不知道?真是失查!

這情境很詭譎吧?一邊是警員站崗,另一邊小姐站壁。你說這生意怎麼做?你可別說,生意照做!(我有看到警員對小姐也做詢查記錄就是)

其實我後來想想,有警察也挺不錯的,與城管一般,至少安全無憂。以前半夜在西門町,還有三七仔拿你東西,不讓你走。

你說,不掃黃嗎?***


以上三件事,犯了都是違法的。但屢禁不止?甘脆放開合法化?

No,No,No, 可以從執法的角度,鬆緊自持。有需要做動作時,強掃強檢一波。做秀也好,業績也罷,清理結石亦可,使事件維持在最小可控的秩序上,不直接合法放棄。

但這是潛規則,不能明說。明面上說就是違法,都要取締。

有網友調侃豆干厝怕什麼?不怕刮風下雨沒人客,就怕新聞報導。嚴打的時候客官們要長眼,避風頭。善用潛規則。


= = =
*
距離我上一次的發現,大概有40年了。小時候,我曾經在元宵節的晚上不知如何地騎著腳踏車經過,兩旁都是流鶯的小巷子。那是一次大膽的嘗試,但我忘記是華西街的哪條巷子了。就算記得,也早不存在當年情境了。

**
後來在油管上一查,就是有名的鑽石大廈。
有空去走走,就說是去剝皮寮看古蹟,過個馬路就是。康定路桂林路西昌街廣州街繞一圈,有探索精神就走入巷子,有驚喜。
老男人就這樣去繞幾圈,當運動。女人逛街走路不累,男人逛花街也不累。
是的,白天就有,早上都有。晚上的話,去廣州街的茶室再給他逛逛,運動量夠夠的。

***
我無意討論開放紅燈區合法化的議題。各位可以到網上找到許多討論的素材,反正正反兩方都可以辯論的很深刻。

人性慾望中不可抑制的一面、生態鏈的藏汙納垢、暗黑組織的操控、合法後的滑坡效應、未成年甚至幼童;弱勢底層,黑白兩道的共同剝削;想像一下泰國的紅燈區搬到台灣?。。。深思後也沒這麼簡單就是。

最後,我對從業者無任何鄙視念頭,這只是形形色色的人生百態罷了。我不也是猥瑣油膩的中年老司機嗎?


 樓主| 發表於 2022-1-25 09:00:29 | 顯示全部樓層
編劇《IDEA》

現代都會男女。

這是某天半夜做夢,然後五點醒來在床上構思的情節。

** ** **
一對結婚三年,剛離婚三個月的男女。

男的婚前有房,貸款中,婚前協議房子屬男方,也都由男方首付及還貸。

婚後收入先歸各自管理,除房子外,夫妻生活花費AA,之後等有孩子再議。

女的有姿色,但沒錢沒學歷,是工廠文員,一個月5K。

相親是男追女。追得,因為有房。

婚內就有隔閡,其實婚前就因為房子,女方父母,也有意見。

男女婚內,性生活也不順,總有矜持,卡卡的。男外找,女懷疑,但無證。

離婚後,女方食宿自理。以前自給自足,但現在父母老了,養育與醫藥費用增加。

女方也想自己有錢買房,都會夢想。幾番思想鬥爭,終於下海。

前面這些我簡單把男女主角的背景介紹,其中有一些劇情可以鋪墊。

** ** **
一晚,雞頭給女一個地址,男指定她,到點服務。

網約車司機,開夜班。是位朝陽老司機,某區警官的長輩。

女搭過他車,依多年開車經驗,冥冥能猜測到這種“外叫服務”,但各自安好,算是一個開明的司機。

但這次也有點奇怪,女子表現有點緊張迷離,恍惚走神。

司機載到後,下車抽菸,想了很多劇情。黑道脅迫?名人買春?

他抬頭看著樓層,有一家燈突然亮了,陽台上還掛一了布條──出租,電話:137095…。

居然是去了一間待出租的空房?這有詭吧?

結合在車上時女子的反應,司機開始往不好的方向聯想。

於是司機用其身分進了小區,上樓到那屋門口偷聽。


** ** **
重頭床戲

男女重逢,一開始夠尷尬!

女開口:你果然嫖妓!我一看地址就知道!

男辯說:妳自己呢?我是故意點妳的!雞頭給我照片,P過,但我覺得就是妳!

女急了:我可是離婚後才下海的,家里老人要養,身體也差了。這些事,你知道嗎?有關心過嗎?

男:就妳家有老人?

女:那你還有錢玩?

。。。。

司機在門外聽到爭吵聲音,雖然內容聽不清,但坐實了這事蹊翹。於是,報警。

男女爭吵一陣後無語,於是,該做就做吧!做完兩散!

但反而因為爭吵,把各自的心結給談開了。兩人既然談開了,也就放開。放下各自的矜持,小別勝新婚。

男人本帶套。做得太猛,套子掉進去了。女方很是討厭,但現在他是客人,也不能發飆。

男子點了事後煙,看著女的慌忙,戲稱:懷孕我負責!

他們之前三年,一直未能懷上。

又一下子,兩個熟悉的陌生人,反而再次無語。

女子看著房間,也有一點恍惚。少了很多,場景不一樣了。沒有了床前掛的大幅結婚照,不是三個月前熟悉的房間。

女問:你為什麼不住了?

男:因為家里突然剩我一個,也很單調。放租,自己去住員工宿舍,便宜又不用通勤,房貸多少也補一點。

** ** **
外面大聲地敲門!

男女都嚇了一跳,怎麼回事?

一開門,警察在外面,要查房!

女的弱弱地說:我們是夫妻。

警察鄙視,要身份證還沒有。太多疑點了吧!這房子就不像有住人!

尤其這女的,明顯作雞心虛。

女方明顯害怕惶恐,看向男子。

男子正要說話…

因聲響大,驚擾到隔壁,鄰居探頭來看,問:陳先生陳太太,好久不見。怎麼了?

這下警察傻了,朝陽司機也納悶了。

真的是夫妻?其實是前夫妻,但鄰居並不知道。

** ** **
後來,他們復婚了。有了小孩。男的娶妓?其實大家都一樣,都有暗黑面。

主軸有了,接著就是鋪陳整個劇情。有愛情、溫情、搞笑的元素。

作個夢都能作出一場戲劇。


 樓主| 發表於 2022-1-28 09:55:41 | 顯示全部樓層
被害者思維

Dear Jacky,

對於扭曲客觀事實,疊加上情緒猜測的語句,真的要小心。

打電話沒接?打電話不接?

一字之差,裡頭所承載的訊息卻是很不相同。前者是客觀事實的描述,後者卻隱含著猜忌。

我不能下定論說沒接電話者就是故意不接,因為確實有可能他正在忙其他事,開車、開會靜音、洗澡、…,很多原因。就算是你確實知道是他掛斷拒接,也可能是被迫不能接。你也有沒接電話的時候吧?

所以話一說出口,到底是沒接電話的人有惡意,還是你有惡意?

我之前說過:能用常理解釋的,就不要用疏失推理;能用疏失解釋的,就不要用愚蠢推理;能用愚蠢解釋的,就不要用惡意推理。越往後推裡,不僅是對人的苛責,也反映了自己內心的不堪。

一位員工連續遲到三次,或者交代的事,一忘再忘,錯誤連篇。

他可能是專注在其他事上,或一次次的意外、忘事、不理解、甚至愚蠢地揣摩上意而不得。但你會認定,他是故意的,就要跟領導作對!

不要這樣,這樣是把事情往壞的地方去發展,不是敵人都被你轉化為敵人了。只說客觀事實,不猜測動機,不談態度與價值觀。非常的論斷要有非常的證據,直接面談才能確認。

** ** **

然而,以上都不是我要對你說的重點,這裡影響你最大的是,你要避免用“被害人”的口吻說話?

因為潛移默化中,你就真的變成了受害者。人心不古、社會不公、世界不義、…,都往你身上套。

這不就是你自己想要的?這種被害者思維方式不就是你心中的種子,在你心裡生根發芽,你會用這樣的方式去想、去回應、去決策、去行動,於是就得到相應的果。你成功地把自己【被害者化】。

榮格:你的潛意識正在操控著你的人生,而你卻稱之為命運。

慎之。

共勉!
Peterson

 樓主| 發表於 2022-2-25 16:13:45 | 顯示全部樓層
道與術

Dear Ricky,

本來我沒打算要發言的,但看看大家來來回回的討論,我想我還是說兩句吧!

對於一件事情,我簡單的用兩個層面來看。一個是決策面,一個是執行面。

決策面這一邊,我們追求的是“做對的事情”。在執行面那一邊,我們把握的是“把事情做對”。

以我們目前討論的這一件事情來說。工程這一邊主張的是前者,做對的事情。而採購端是從執行面來說,把事情做對,或者說,避免事情出錯。

兩個都有道理。但我還是希望能先追求前者。如果前者真的沒有辦法推動下去的話,那我們才來把握後者。

如果我們真的把前者做下去之後,那在很多管控方面都是直截了當,非常簡單,有利於避免很多錯誤的可能,這個我想大家不會有異議。還可以避免廠商混料,甚至於給我們次級品而我們不知道。

而如果我們採用的是後者的方法,那麼除了我們要想出一些奇招之外,還要把握很多方方面面的執行問題。比如說AOI沒有辦法幫我們卡關;比如說倉庫、生產、維修都有可能混料;再比如說採購這邊就必須指定廠商要使用專用物料…。

前者是從制度/系統下手,後者是在設計/指定/人為管控中避免。前者簡潔有力,後者得時時注意。兩者是不同層次的作業。

這與小米雷軍所說:「不要用戰術上努力,去掩蓋戰略上的懶惰。」其實是一個道裡。

舉一個誇張的例子,十年前選擇「買房」,是在做對的事;選擇「努力工作」是在把事做對。兩者的結果顯然很不相同。

不過,社會上總在強調「反求諸己」「天道酬勤」,而忽略了「選擇道路/走對方向」的重要性。我們不總是知道道路/明確方向,所以我們只好把握做事努力。但是如果我們知道怎麼做才是康莊大道,就不要慣性地還在「閉門練內功」。

我還是希望我們做對的事情,不落於下乘。真推動不了廠商(客戶)改,才來考慮如何避免我們內部人為做事不出錯。說到底,不同層次的努力,彼此並不衝突。

而你說,業界都是如此,所以慣例才是對的?我們自外於業界習性,是錯的?實話說,我如果是供應商我也不同意推動改,幹嘛給自己使絆子呢?

對錯各自有尺,我如何強求人做我認為是對的事?除非我是顧客。而這個案例上,我們就是。

我們做人做事,還是要有所追求。求道先於求術。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求之不得。

Thanks,
Peterson


 樓主| 發表於 2022-3-13 13:41:04 | 顯示全部樓層


我在想我是什麼?

我是我身體嗎?那就會遇到忒休斯之船的哲學問題。我身上的細胞,再也不是小時候了,不知換了幾輪,長得也不一樣了,那我還是我嗎?

我是我的身分、性格、記憶、特性、或者種種綜合之體嗎?想來也不是,沒有一個代表我,算綜合權重的組合也不是。而且這都是會變的。

那就是大腦神經元連結的3D拓譜囉?假如大腦神經元一生不死,連結網路不變?

不,就算刻印後一生不變,總還有新增的:學過騎車,大腦連結就會增加;學會游泳,技藝增加、記憶增加、大腦拓譜也增加。狀態改變,那之前之後的差異,也不再同一。

還有,剛出生的我大腦神經元多,到小學後的我,根據大腦成長理論,神經元有過剪裁。那請問,小嬰兒的我與小學後的我,還是同一個我?

人會成長、也會沉淪,就算許多性徵有延續性,也會動態變異,改變後的我,就不是原來的我了,是故也是因緣和合。自我同一性?總要抓住什麼做依歸,這是維持最後自尊的幻想,根源是對死亡的恐懼。

無我嗎?不,時時有我,我思故我在,但這是一個變化之我。但也別走岔路,想我腦中小人,玩我的我的我的遊戲。

既然只是變化之體,我就不是長存的,即便真有過去世,有來生,那也是一個能識,沾染外界的顏色後,所承之體。若真有轉世,上一世的我,也不是現在的我了。

剝離了這些身分、性格、記憶、技藝,比嬰兒還嬰兒的五色不分、五音不辨、五味不爽,就找到真我了?

那能識,是不變的?

不是眼耳鼻舌身,不是攝受想行識之各所能識。是各所識之所能,各官能之潛能,是先於經驗/超越經驗的,是知識的知識。是心之所能識?無心則無所能知幡動的感應?

拆解物質到最後,原來是能量。而能量本質上是一種力,或相吸或互斥,感應互動。然而,物質與能量是一體兩面的吧?

能識是種能力。能與所,主與受,不是也必須彼此依存?感知需要感知者與感知物。有能卻無所識,只是潛力,沒對應,不發動。比如說,有看的潛力,但沒眼睛無所依附,又沒幡可看,也依然看不到。這時,你能說確有觀之能嗎?

好吧!我們不糾結這個。

好了,如果說最後的意識之能,是阿賴耶?如來藏?無善無惡心之體?隨便。人人都相當,那就是一體的吧?宇宙大能意識?

但就好像你把物質剝離到最小量子,中子/質子/電子,沒有一個電子是不同的,數學形式都一樣。但我們能說,這宇宙其實就只有一個電子嗎?費曼的老師,惠勒,就這麼以為。

硬要說的話,電子是物質粒子但也是能量體,那是一種感應的能力。但宇宙如果只有一個電子,那它跟誰相互感應?潛能就只是潛能而已。但如果量子可以同時彌散在不同各處呢?分裂自己跟自己玩遊戲?呵!量子的世界,我不懂。

那知道這個,對現在的我有任何指導意義嗎?就Let it go? 反正一切都會回到源頭?哈!我可沒這麼放得開,豁得出去。

那找次第遊戲來玩玩?
《厲害了我的哥》
http://www.cwnp.net/thread-11819-1-1.html


 樓主| 發表於 2022-3-19 09:34:30 | 顯示全部樓層
文字指紋

AB兩國對峙,局勢緊張。B小國領導為了避免衝突,同時保障自身利益與人身安全,秘謀使自己姪兒─某企業負責人─趁其到C國跨國商務出差時,暗中聯絡A國駐C國大使。

A國自然歡迎B領導秘探前來秘密串謀,如此A國便能知B方的實際作態,提前知道B牌,可事先調整部屬與外交對應,佔先機有籌碼。但A國同時也不相信B探,如果是反間,反使A國混淆,誤判情勢。

當然,B探所帶消息,說B領導並非民粹情操下的傻子,當然知道B在對峙下也是以卵擊石。然B國之政客,激發民粹,內部綁架,騎虎難下,B領導無法明面和談,只能以通敵的形式,連此隱匿管道,避免事態往惡劣方向發展,無法挽回。

為取信於A國,B探指出B領導將於公開講話中,說出「黑色休克」四字,以為信號。

領導公開講話,說到「黑色」二字不算多,但也屬平常。但若說到「休克」這醫學用語,實屬很少。而如果同時用上,則基本沒有,這也是很怪異的用法。

於是之後,便有了新聞稿:「上周,趙委員提了一個黑色幽默的議案,但我認為這一點也不幽默。這會使得行政機關無法作業,這應該叫做【黑色休克】。。。」

為了使B探能經常出國,A促使C國某企業與B探之公司有商務合作,因此B探就需常到C國商訪,並假C國商務出差為由,密接A使。從此,AB之間有了一個隱秘對話的通道。

而「文字指紋」也時而出現於AB雙方領導的公開講話。AB雙方對接者也許只給一段平白無奇的話語,但AB領導對稿一字不差的講述,即為訊號。

於是乎開啟了AB互動對戲的模式。B方強硬做死,A方卻沒有動作,AB雙方就這麼演著,頂著紅線,卻並不真正出格的共舞。這既演給AB政客看,也演給全球覬覦的國家看。

其實,大家都在鋼索上跳舞,或互持或相踹,底下動作可多了。

在哪不是一齣戲?觀眾這麼歡?


 樓主| 發表於 2022-3-26 16:25:14 | 顯示全部樓層
人性

女兒們,爸爸今天告訴妳們一件事。

做錯事,要道歉。我知道妳們可能會很害羞、怕被嘲笑、被傷害,但是妳們還是要勇敢面對。

勇敢不是不害怕,勇敢是即使很害怕也依然選擇去面對、去做為。害怕但還是走出去,才是真勇敢。

有些人做錯了,因為不敢認錯,反而還變本加厲去做更錯的事,來證明他沒有錯,用以掩飾自己的錯誤,一錯再錯。其實,這種人的內心,是十分恐懼和扭曲的。

一個有同理心的人,是能理解這種行為的。更甚者,一個有慈悲心的人知道:所有的攻擊,都是一種求救。(但爸爸這麼說,可不是要妳們不管不顧,一味撫慰攻擊者,成為聖女。妳們要懂得保護自己。)

妳們還小,但實際上很多大人也都還在兒童階段,我們稱之為「巨嬰」。他們也一樣,做錯了,不敢面對,不願道歉。他們反而學會了用更誇張、更學術、更隱晦、更暴力、更扭曲的種種方式,來證明他們是對的,並藉此來維持自尊。

於是久而久之,巨嬰們通常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走不出去。只有世界繞著他轉,符合他的觀念,他才會認為是安全的,可接受的。

爸爸知道妳們現在不懂,但爸爸還是希望妳們慢慢了解人性,並理解這個由種種人性所組成的複雜世界。了解它,但不成為它。如果妳們有能力,可以選擇融入、選擇寬恕、選擇殺或不殺都可以,那妳就是自由的。

不急,連我都不是自由的。我只是比妳們多了一些感受,而進行觀察與反思,體會與理解罷了。


 樓主| 發表於 2022-4-1 15:54:2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心

老二,姊姊說妳太容易入戲,害妳連聽爸爸講比較真實的故事,都不敢了。

玩健身環,打木箱害怕到不敢玩;看個遊戲劇,緊張到把自己矇起來;連看動畫片,男女相愛,妳也害羞的躲進房間;但看搞笑的,妳卻也是笑得最大聲的那個,笑到旁邊的人都會覺得妳太誇張了。。。

姊姊說,這些都是演的、假的。妳反應太強烈了。

妳自己也疑惑,看鬼片時,同學都在笑,但是妳只有害怕。明明很恐怖,妳不懂她們為什麼笑?


她們的反應沒錯,但妳也是對的。

我印象中聽過看過一些訪談或文章:

有一舞台劇(李國修的?),演的是男女感情爭吵離婚的戲碼。本質上是一齣悲劇,但有著喜劇的外核。某一女演員(郎祖筠?)也是觀眾,接受採訪時說到,當周圍觀眾都在笑時,而她卻在觀眾席上哭得很難過。我猜,要嘛這位女演很容易入戲、要嘛她自己有過親身經歷。

一位著名的日本藝伎,每次表演完,都會在後台大哭,其他人還要安慰她。她難道不知道戲劇是假的?但她的感情卻是真的。

一名影帝,阿爾帕西諾,在電影《女人香》扮演了一位眼盲了的退役軍官。他以正常眼睛的模樣來揣摩瞎眼的狀態與習慣。影片殺青後,他還“眼瞎”了一段時間。


老二,妳有一顆滿盈的共情同理心。這是妳的本心,是妳優美的品格─善良、單純、直擊、樸素、真情、實意、…。妳不只是入戲深、帶入感強,同時妳也保有為他人的念想─當妳獲得糖果時,也會想到姊姊妹妹,會幫她們多要。

一般人現在已經失去純真,只有看《美麗人生》這種深刻又淺顯的電影時,才懂得感動。

但有一天,妳也會跟其他同學一樣,不再把自己帶入情境,到了視假不當真的階段。那時妳會多一點自信,不再畏畏縮縮掩飾自己的情感,怕自己跟別人不同,怕自己被別人知道,被別人議論。

妳看,姊妹都不敢玩的海盜船,但妳卻可以很投入地去享受刺激。妳生理上不恐高,心理上也知道安全,所以不擰巴。

雖然妳總有一天會一般化,但我還是希望妳不要忘了妳有的本心。而以後妳長大,如果還有一顆不安的心,找妳妹妹,她能療癒安妳的心。真的,我都能被她安心。


 樓主| 發表於 2022-4-4 12:11:05 | 顯示全部樓層
急驚風與慢郎中

那天我們有了一次少有的爭執。在去醫院的路上,妳跟我抱怨我都不關心孩子們的狀況。

爭執的主因是因為老二持續低燒,體溫老在37.3度上下,不能去學校上學。為此,我們也帶老二到過醫院檢查,驗血驗尿,通通沒有問題。我們這次去醫院是打算直接住院再一次做深度體檢,而我卻表現得不輕不重事不關己的樣子。

人體溫定37.3為發燒線本來就不一定,這是統計,總有人在正態分布外。但妳說得沒錯,老二並不是出生後總是體溫高,也是一個月前才高於37度後,被學校退貨。

所以,我們去給她做了檢查是必要的,也是要找出她是否有感冒有傷口有細菌或病毒感染等等,但是就沒有。再說都一個多月了,她天天都很正常。後來又因為疫情停學,大家全在家上網課,也沒影響學習。

再說,溫度計也是有誤差的,各種不同測試差異大,更何況人體全天不同時段體溫也不一樣,上下一度很正常。

但妳急了,耳溫槍才換電池,測我們都是36點多,就老二37度多;水銀溫度計測她也是37度,難到對比都有問題?還有,學校誰管全天不同時段?只要超37就退!萬一學校再次開張,我們家女兒難道一直在家?

我認為醫院開個證明得了,不用大驚小怪。妳立刻回復我學校不會收,我都不知道。好吧,要做全身深度住院檢查就做吧!

其實,問題不只在老二的低燒上。袁老師因為老二的鼻子過敏,打噴嚏影響上課秩序,要家長帶小孩治療鼻炎;因為作業有錯字或考試不符合要求,老師又點名老二等種種…,妳因為老師提及老二,而煩躁。

妳說小孩因為鼻炎很難過,因為成績很苦惱,我都不知道不作聲沒反應不行動。我們孩子有問題,但我好像是局外人。

我們的孩子有問題嗎?仔細思索,妳與老師二人都不是為了孩子。老師是為了上課秩序與班級績效,妳是為了不想老師煩。妳自己都說了,只要孩子不被老師說話,考20分妳都不會在意。

妳說我只有理性,沒有感情。不溫不火,才是讓人最受不了。唉…,為了要有煙火氣,把自己搞成火藥桶嗎?

我每天晚上陪孩子們睡,講睡前故事,教生活事項種種。我教老二不要玩自己的鼻子,過敏就帶口罩。

說老二鼻炎?其實是過敏而已,早上睡起有溫差就會,我就是如此。沒需要特別需要治理。重點是帶口罩不玩鼻子,嚴重一點我們有過敏藥,這樣就好。不要太關注在鼻子上,它會自己適應或療癒,不需要過度醫療。我要不是老想拔鼻毛、挖鼻屎、擤鼻涕、捲黏膜…,要一個“乾淨”的鼻子,我鼻子就不會老過敏。

其實,我小時候的問題比現在小孩還多還嚴重。我皮膚不好,有汗疹,還狂抓癢,指甲都是黑的,皮膚都爛了。也被霸凌過、也有學習不好被處罰過,甚至我到國中之前我父母也從沒有教過我刷牙,後來才自己知道;而念高職後也才知道不能十天都不洗頭。我從小不講衛生不愛乾淨沒培養好的生活習慣,可能受排擠自己都不知道,但不也過來了?這當然很不好,不應該如此,但我只是舉極端的例子,事情沒那麼嚴重。

六年前,我被倒了50萬人幣,心頭之亂的,天都要塌。現在回頭看,也不過是一場雪花,沒事的。把事情拉長放久,其實沒那麼嚴重。避免落入「近因效應」的陷阱。

我當然不會把這文章給妳看,徒增困擾。看與不看,情況也會慢慢地好轉。

這不是,因為妳心急,把我的情緒也帶上來了,害我心煩要再測老二體溫,結果甩水銀溫度計時太急躁把它摔破了。因為收集碎玻璃及毒水銀要小心,才使平復自己心境。隔一天,老二又不小心把另一水銀計也摔破了。。。於是我們買新的水銀計,然後耳溫槍妳也又再買了一把,冥冥中打破了死循環。

新的水銀計及耳溫槍,老二怎麼測都是36.x,有時還比老大老三的溫度還低。這下,不用去醫院住院檢查了吧!

我們改變了什麼?沒有,就是換測試工具而已。舊的耳溫槍現在測還是37度,但不影響心情了吧?

這場由老二扮演的“低燒超人”的戲碼算是收場了,我們只要好好感受這生活彌散開來的波動脈律就好。然後生活會再安排下一場戲,我們就在一場場戲中排練,把自己練成更好的人。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