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奇怪

黑白講故事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22-5-13 15:40:26 | 顯示全部樓層
老學究

各位同學,道德經是何人所著?

老子,對了。

那老子為什麼要寫道德經呢?

因為老子高興。

我今天要講這個,也是因為老子高興。

道德經裡所提的道德,不是指善惡。現在很多小朋友或拿香拜拜的村夫民婦不知道就算了,但一些號稱知識份子也不懂,這實在說不過去。

前者,是世界觀、宇宙觀;後者,是倫理觀,是價值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已經明白闡釋了道是指自然法則,以及人在此的位置。你可以這麼想:道生一,一種混沌狀態;一生二,陰陽判天地分;二生三,天地陰陽化生礦物、植物、動物,滋養生命;然後三生萬物,物種大爆發。

道是自然法則,那什麼是德呢?

德是規律,或者說是屬性。春秋戰國之前,就有所謂五德。五德其實就是五行,金木水火土,物的五種屬性。

古人說「厚德載物」,這裡的德,就是物德,指物的屬性;也可以說是物性、物的性質。

而後人在用法及解釋上,總是說:重視品德像大地一樣能容養萬物;形容品德像地一樣容納百川;或指稱道德高尚者能承擔重大任務等等。

錯了!把德說成品德去了。

既然道德經都說人法地、天、道、自然。就是要我們臣服,照著天地規律,順勢而為,不瞎搞。這才是有德!別老是拿每個人個別的價值觀來“品”德、評德。

好地,既然要懂道德,就要格物致知,才能明白世界運作的規律,做符合道德的事。

事物上的道理,有事理,有物理。物理,就是物理,不必多說。而事理,比如說進化論,是一種事理,生命運行的規律;近代講基因說;還有現代流行的博弈論,都是事件演化之理。

懂了理,就知道什麼水變油、永動機這些的,不可能!

搞這些,沒道理,也不符合德。

那煉金術呢?ㄟ,理論上可能。在化學反應上做功夫不可能;但在核物理上,可能!

超新星爆炸,有足夠的壓力,煉金可成。但這所需能量太大,現在人類做不到。就算做得到,能量要價比現實黃金高,經濟上不划算,也不會去造。幹嘛花五塊錢的成本去打造一塊錢的金幣?傻了嗎?這不符合經濟學上的事理,不符合德。

倒是人造鑽石是可以的。

物理上我們知道,鑽石就是石頭,純碳的石頭。不管天然石,人工石,都一樣,沒差。

不過鑽石被人為炒作到高價。人造成本如果夠低,有利潤就可行。人為炒作的,事理上,終會崩塌。

厚德載物,金子可比鑽石更厚了。婚慶用金子才是厚禮,不缺德。

所以符合德,炒金子可以,炒鑽石就不必了。

怎麼說到這裡來了?

隨便,老子高興!

老子有道德。



 樓主| 發表於 2022-5-15 15:53:39 | 顯示全部樓層
老學究二

比如我們就說我桌上這粒蘋果吧。它可以給人吃。但我放久了,爛了,人就不能再吃了。大自然自會派出微生物、細菌,來吃食、分解這蘋果。

這符合道德。記住,道指形而上的自然法則,德是具體的規律、屬性。

你們看農村裡,用廚餘、牛糞、枯葉、腐土等自造營養土的方法,不都有發酵過程?就是讓細菌分解這些材料,這才能重新回歸自然,供植物再利用。植物行光合作用,再逆熵生長出果實,又回到蘋果,完成一輪循環。死生相繼,生生不息。

所以,古人看日夜相繼,看一年四季,有大循環、小循環。所以,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也有廿四節氣,什麼時候來什麼風雨做什麼事。

這符合道德!

物德上,搞出五德五行,金木水火土。你看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剋:金勝木、木勝土、土勝水、水勝火、火勝金。無論相生還是相剋,也是完成一輪循環。

其實重點是循環,古人假金木水火土來做循環因子或節點。要我說,不一定要用五德來比喻,四大,地火水風也是可以。只要你說得通,能變成文化上的語碼共識,再行發展,總能找到可以加以利用及完善的方法。陰陽四大五行八卦十天干十二地支…,把握了循環這本質,就跑不了太偏。不用搞得玄之又玄,眾玅沒門。

所以,人體裡也有循環,這就是中醫的發展了。這符合道德。沒毛病。

人要是死了,塵歸塵土歸土,總要回到循環。最直接的方法,當成肉回到循環之中。天葬可以,便宜了禿鷹,不然給鬣狗,回到大自然的循環。但活人不接受啊!又太麻煩了,所以土葬也是直接的方式。不給動物吃,那就給植物吃。先進行微生物及菌類的長期分解,再回歸土壤。不要搞鐵棺銅棺水晶棺的,這不符合道德。搞人體冰凍重生、死人瞻仰等的,更不符合道德!

現代人沒錢土葬了,火生土,於是火葬就變成再次一級的選項。但就循環來說,這就跳流程了,而且還增加碳排放。前面不管天葬土葬,碳還是鎖死在生物體與土壤裡,火葬的話,碳就直接上天了。有點不符合道德了。

至於海葬、樹葬等,雖然也是回歸自然。但要先變成“養料”,不要跳流程汙染環境。

上次聽說有不孝女,拿塑料袋裝老父親的骨灰,因為火葬場坑賣的骨灰罈太貴。這女子的做法符合道德,父親骨灰之後可以樹葬海葬,但別隨風飄散。

嗯,所以炒碳中和也符合道德,沒毛病。

又想到一個,考各位一下。如果有人吃骨灰呢?你說這碳也鎖定在人體裡了,符合道德嗎?當然不符合,你以為骨灰是蛋白粉嗎?你傻了啊?骨灰就不是給人吃的!還有,爛蘋果也好、廚餘也罷,一樣不能吃,你跟微生物/細菌搶食嗎?請不要跳流程。一跳就有你受的,有毛病!

所以,從道德的角度,亂扔果皮,雖然不夠道德,但比亂丟塑料袋,道德得多,但丟塑料袋又比燒塑膠道德。從循環與跳流程的角度,各位能知道了吧?

還有,ICU的病人,病入膏肓的老人,治療也無法再正常生活,不再有享受人生的可能,家屬硬要維持生命體徵,世俗上稱道德,恰恰是逆天而行最不道德的事!請各位早早立下意願,該死去死,有死有生。

老子有道德。


 樓主| 發表於 2022-5-19 08:21:24 | 顯示全部樓層
老學究三

有同學問: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怎麼解釋?

還怎麼解釋,天地規律,不管什麼倫理仁愛!說過了,道德是宇宙世界觀,不是倫理價值觀。恰恰是天地不講仁愛,世界才順勢而發,生發出世間萬物。

很多人拿這句話來作文影射:看吧!老子都說天地很殘酷,不仁愛沒道德。

大錯特錯!又是把道德與人倫搞在一起的傻白甜。天地與殘不殘酷、仁不仁愛沒半毛錢關係!老子的道德是客觀真實,人倫的道德屬立場觀點。

老子的道德與社會人倫的道德,就不是一回事!講了多少次了。道德講的是規律,不是講規矩。懂了沒?自然規律與人為規矩,兩個不在同一層次,要分清楚。但現代人被社會規矩薰陶或扭曲的太嚴重,老在規矩層面上打轉,忘了基礎底層的規律,所以不符合道德。

逆天而行,最不道德的,反而被當作是道德的,這樣的事情在人類社會還少嗎?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只是智商稅,不夠道德也就算了;不計代價人一定要救活,不捨?痛苦也不捨;要命?這才是最要命的!請不要再折磨將死之人了。

還有,搞一堆禮儀習俗,繁複儀式什麼的,走得太遠,忘了初心,這是在給禮儀公司送生意的,跟道德有什麼關係?

孔子會被老子訓,被莊周調侃,不是沒有道理。

你說,人類社會也不能沒有規矩啊!這話沒錯,但就不能過份拿規矩來指導規律,那才叫沒有規矩,沒有道德!

講什麼情比海深、人定勝天、破壞自然、戰勝病毒、…,先把世界的底層規律搞清楚再說。

為了捍衛尊嚴而死?你這叫道德?失戀就要跳樓?結束生命?你在破壞生命規律嗎?

武松打虎,反給老虎吃掉,這種死比較道德吧!

什麼?獅子咬人,就要打死獅子?救人才道德?自然界的道德不是這樣子的啊!

搞得老子不高興了,今天不講了。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老子有道德。

 樓主| 發表於 2022-5-23 08:33:01 | 顯示全部樓層
老學究四

大家把道德經當天書看,搞得玄之又玄,到處神秘化,又錯誤解釋,所以我嫌之又嫌。我就是閒的,所以才出來說兩句,祛祛魅。道德經那有這麼玄學?這麼難懂?明明就講天地自然的基本道理,要人知道如何自處,並順應這自然規律於人類社會而已。哪是什麼神秘語本、占卜預言之書。老子明明是人,偏偏成神了?

兩個學生來問。

一個A問:道德如果就是指自然法則,那殺人放火也符合自然規律,殺人就會死,放火就會燒,很物理啊!很符合道德,對吧?

另一個B問:既然我們崇尚自然的生活,順應天地,那我們不就應該維持在狩獵採集的時代嗎?你想,馴化小麥、狼狗,在當時不也是很違反自然的嗎?

你看,兩位同學一個說幹什麼都可以,一個說做什麼都不行。兩個人一左一右來挑戰我。我看讓他們兩個打一架得了。

第一個A同學恰恰說對了一件事─道無處不在。

到處有自然法則,這事很平常,一點不神秘。如果我說物理現象到處都有,現代人會覺得我很白痴。但怎麼一說「道無處不在」,就讓人覺得境界好高?(反而,問為什麼到處都有自然法則,這才是高。愛因斯坦就問:宇宙居然是可以理解的?)

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沒事會飛升,成仙了?那才是不符合自然規律,沒有道德的。超級英雄裏沒一個有道德。超人不死,壞蛋不止!

但A同學,物理現象只是這世界底層的遊戲規則而已。你就在自然裏,不可能違反自然法則。什麼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你就自嗨去吧!你要跳流程,世界自然會給你相應的反饋。你有一天也會被殺,活活被燒死,這也符合你要的物理道德。

而B同學,天行健,自強不息。天地運作,循環反覆,是動態的。每一種循環之上,還夾帶著不同循環,環環相扣,持續變化。並不會總在返復歸零,而是無窮變化。

要你這麼說,就不是人類要不要進入農耕時代,是連人類也不應該出現吧?再往前推,宇宙就應該維持在無的狀態就好,搞什麼妖蛾子,是吧?

自然界是一場開放的無限遊戲。人類順應環境演變,利用它也做反應,恰恰才是道德的表現。重點是,我們知道循環的道理,不要太跳流程,每種變化都會有相應的反饋,就受著吧!

人類發現穀物可食,種子撒地可生長,於是種植,這事本身沒毛病。但農耕這事把人類鎖定在土地上,有好有壞,本無定論。至於狼狗,跟著人類有骨頭吃,所以互利合作。結果走到現在,狗也算賭對了,人類崛起,基犬升天。

還有人說,是小麥、貓狗、雞鴨馴化了人類,拿物種在地球繁衍的總數說事,這聽聽就好。

對了,仿生學,這就是符合道德的應用。乃至於現代有人引進化論來對商業社會做成功學的指導,這也是案例。

老子當年道德經的旨意,不也是觀照天地運行的規律,告訴人類社會要學著天地作為,那也是一種仿生態學。

不作為、跳流程、走捷徑、亂節律,躺平什麼都不幹與放縱什麼都幹,都不符合道德。做天地自然人,要絲滑。

養個室內植物,就知道要澆水,結果把植物給溺斃了。不懂得流程,不道德。

老子有道德。


 樓主| 發表於 2022-5-28 09:05:43 | 顯示全部樓層
老學究五

又有同學不服來辯,說: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於是質疑我只講「厚德載物」,只說「天行健自強不息」,故意把君子去掉?

又質問:道德是講天地間的真自然,但人倫的情感不也是自然流露?怎麼人類的情感就不道德了?故不舍親人暴屍荒野/棄屍街頭,不能接受被鳥食,被狗啃,這不對嗎?主張天葬,難道是要人類返回動物界?

。。。
唉,挑戰的好多,請排好隊。

首先,前一問。同學,你在故紙推還是陰謀論?我不是說了,天地自然的規律,及人如何自處。所以,君子應如是。

我說物德,君子不應該學學物理,少搞一些物理邊界外的假道學?很多民間科學家不都是落入這個深淵?

君子講理,首先物理。

是的,君子不是東西,人不講物德,故說品德,於是一陣對號入座的推演。。。

意義在文字上漂浮。

妳老子高興,話說得在理講得通,大家也信妳,那也可以。

我可不管,我要有自己的意思甚至意境,至少要有所啟發。

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

第二個問題,我舉莊子。

莊子喪妻,先哭,後鼓盆而歌。有沒有人情?有,必然有!故心情要顧,連動物也會表現出憐泣哀鳴之情。

然後呢?活人還要生活度日,重新出發吧!動物也一樣。

動物無力為至親之死而有所作為,故只好放棄屍體,回歸自然。但人可以有所作為:感情的餘溫存留,延展到作為上,有喪葬儀式;昇華到信仰上,得靈魂長存。這些都可撫慰生者。

然不管如何,這些都是為了生者,與死者無關。活人不只是東西,不說物德,但死人只是東西,不說品德。身後名也不在屍體上。

屍體無論如何會腐爛,會回到自然循環之中,你擋不住的。而你硬要用科技手段阻止、凍結於當下,就不自然,就不道德,這才叫汙辱屍體罪!甚者,生死人肉白骨,大逆不道!

天葬,你可以不接受,但有人接受,還是最高級別的葬禮儀式。而如果直接把死人丟恆河河葬呢?你汙染環境先,這不道德。

道德經當時的年代,當然只能拿最原始露骨,與生活最直接的來比喻。硬要說道德經主張返古,退回原始狀態?這就過了。

我們不以古非今、師古挫今,也無須棄古揚金、賤古貴今。參古博今、惜古習今、邁古超今,可矣。

佛空,道有,儒在人倫;佛者超脫,道者自然,儒者深情。

這是我的看法。

不多說了,老子有道德。


 樓主| 發表於 2022-6-2 15:47:55 | 顯示全部樓層
型變

Dear 萊恩,

前段時間,老板要你把你手上一大客戶,找人慢慢接手。你覺得奇怪,老板為什麼要這麼指示,動機是什麼?

於是我和你直接電話老板。老板說,因為客戶佔公司的比重增加了,這客戶要好好對待,內部找一人,帶著他一起對口。一方面帶人,一方面有backup。。。

巴拉巴拉的講一堆,說服不了你。你對應客戶,風評還好,客戶滿意度也不差,工作也有業助對應,工作量不致於需要兩人share.

這事以前沒有,老板突然這麼說,你覺得事出有因必有妖?你在擔心什麼?

是客戶老板跟他咬耳朵?是他懷疑你什麼了?或者怕你想離職,拉走客戶?

你又說你沒有要另起爐灶,老板沒必要擔憂。

你懷疑他懷疑你,他還懷疑你懷疑他懷疑你呢?

而可能你們彼此知道,又心照不宣,各自有懷疑?

所以,老板要你把業務分擔給別的人。不能讓你一把抓?裏頭有鬼?

我總認為,業務端面對客戶的佣金總總,去處理的人,長期的薰染,常在湖邊走哪有不溼鞋?是吧!加上客戶量大而財務面卻又長期沒賺到錢…。好吧,這也是我的猜測而已。

那你怎麼面對老板來的這種“關切”?

如果是我,我的作法很簡單,照老板明面上想要的方式去做。這沒有什麼。最後,就是把客戶交出去我都樂意。

這裡的重點是:無論別人怎麼懷疑你,只要自己不懷疑自己,行得正坐得端,就沒甚麼好憂慮的。自己的能力在,也不過是換個客人服務罷了。

我自己很乾淨,所以我很簡單。無欲則剛,我不需要彎彎繞,也沒有小久久。直接了當的做事,很簡潔很清楚。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

我就知道一些業務,跟客戶交相賊,拿回扣的回扣,被收買。所以對報價、交易過程,損害公司,動作變形。於是面對問題與質疑,總有一堆奇葩的理由,或者過度的維護對方,如何讓人不懷疑?

做人何苦為此扭曲心境,你說是吧?

坦誠相對恪守道德。
問題是,你乾淨嗎?

Peterson

你以為我在第一層,其實我在第五層。

你以為我正準備橫渡大洋,其實我已經繞了一圈。

你以為我走錯方向,其實我已縱橫經緯。

你以為我剛到月球,其實我早抵木星。

 樓主| 發表於 2022-6-13 11:01:13 | 顯示全部樓層
老學究六

問:您說道德經很簡單,但我覺得它很難很深刻。它內容好像不只是您說的只有天地自然的成分,事實上也有人倫道德面的東西吧?或者可以說,對人倫社會能有所借鑑吧?


道德經不美嗎?能與之對話嗎?能不能把它以藝術來看呢?
同學,這世界不缺美,只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它除了簡樸地述說天地自然的真實之外,有沒有人文的東西?是不是也有其觀點?

是的,你可以從中領悟出一段,闡釋出一段屬於你的道德經。

其實即便儒家、法家,也是知道道德經內涵的。比如說《荀子天論》有云:「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這就如同天地不仁的涵義。

他們也會衍伸自己的領悟,比如荀子有關治國的方針,在《荀子•王制》講了一系列的綱領性意見,其中有一句話是「才行反時者,死無赦」。意思是說,一個人的才幹、行為只要違背現行體制和主流價值觀,那就該殺。

依我們現在的價值觀,對嗎?

關於道德經,你可以與它保持距離,好欣賞它;可以並行流動,好融入它。重點不是它帶給你什麼,而是你自己感悟到什麼。

而當你做到這事,你又更進去了一點,是不是就又更自然了呢?

理解,是人類獨特的認知和生存方式。對藝術真正的理解,是把自我迷失沉浸在藝術作品之中,消除審美對象和審美主體之間的主客對立,實現與之的遊戲互動。真實的融入自然,感受生活。

加達默爾在《真理與方法》說:要真正理解世界,人類必須抱著友善、開放、合作的態度,彼此對話、分享、調整,共同構建出對於世界的認識,並讓這種認識生長。

正確的理論,一定是邏輯自洽,但邏輯自洽的,卻不一定正確,還需要經受檢驗,
歷練時間的考驗。

而《道德經》也已經歷了幾千年,能傳承這麼久,自有其道理。從中找到你自己合理的表述,說出你自己的道理,活出自己的感悟。

但請不要總結出聽似高大上的廢話,我就看過有人讀書後總結出一句:…儘管如此,但有一點我們可以大膽地確信,那就是,只要有人類,歷史就會繼續下去…

只要有人類,歷史就會繼續下去。。。廢話。。。還不如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還有,要注意排比句,押韻的對仗的駢文,都有加深印象套話之嫌。這些特別設計,搞韻腳、排偶、成語、順口溜、俏皮話,等等,不一定真有道理,或總是適用,你自己要思辨。

比如說:
凡之所學,皆成性格;凡之所成,皆因性格。
逢人不說人間事,便是人間無事人。
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
偷情一時爽,全家火葬場。
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凡有血氣,皆有爭心。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道不同不相為謀。
以德報怨。

。。。

 樓主| 發表於 2022-8-6 21:44:45 | 顯示全部樓層
老學究七

問:老師您好,想請問您有關故紙推、經典詞章、古文典籍等,對現代的我們有甚麼借鑑意義?我們不談對中華文化對凝聚民族共識的作用,不談詩詞對藝術性情的陶冶。除了考古/語文/歷史等研究,對現代人來說,這些過時的資訊,似乎實用價值低?


同學有禮貌,客氣了。但開風氣不為師,我老子不老師,更不是道德天尊。許是我乖張了,學無長幼,你達者為先。合於道,然後你可以張揚。

先說歷史研究,當然有借鑒意義。有關人性的部分,變化不快,自古人性的劣根性總在,歷史經驗總能讓人醍醐灌頂。

務虛,認清事物的道理,透過現象看本質。不需要太樂觀也不必過度悲觀,讓自己豁達,達觀。

但不要一味地務虛,實務的道理要把握。讀書,要有自己的意思。不要只是停留在道德古文之上,守成而不迎新。

比如: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有常規解釋,可以有條件有限定的運用在生活中許多方面。比如我們知道選擇困難症,知道斷捨離,知道不忘初心、知道把握重要的。但就人類文明來說,依然在辨證前進,不能故步自封。

《道德經》歷久彌新,必有所獲;《黃帝內經》仍有啟迪,但需修校;《本草綱目》,是舊藥方,要進步才行。

你不需要尊重經典裡所說的道理,你要尊重的是客觀事實。依法不依言,一味的依附經典所說,反而是邪道。變化是常態,要有批判性思維。

西方哲科思維,必然也是要參考的。不要沒吃透,就先選邊站。事實 > 觀點 > 立場。

《哲學著作》歷久彌新能有所獲;《進化論》長期修校,更有進步;《循證醫學》,踏實研究,造福人群。

越是本質奠基或形而上的,越是能穿越歷史。當然,你也可以說它虛虛渺渺不可證偽,能多方解釋,故可穿越時間長河。

現代優勢在於資訊量大,研究方法日新月異。現代進化論的事理,說起來,那也是順天合道,呼應自然道德的。

大宇宙天人合一的整體論思維,不固化守成,也要了解近代思維發展,進化論的思維、概率論的思維、博弈論的思維、計算機思維、…

我們從游牧文明、農耕文明到工商業文明。道德經可不知道這樣的文明進展。後工業文明之後呢?生態文明?我不知道,古文獻也不會預知。所以是否還有指導性?我想道德經是最奠基型的,會有指導。

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


 樓主| 發表於 2022-8-12 16:54:31 | 顯示全部樓層
老學究八

問:我明白無論說「道」、「太一」、「宇宙本源」、…,涉及到根本上的。無論是神學、哲學上的說法,都沒辦法明白。此處應與留白,道可道非常道、言語道斷、不可說,甚至不可思議,心行處滅。於是,人想要依己意解,便是各人有各人的感悟,無法證偽。層次太高太虛無太形而上。而若下一層次,說到運行規則行為現象,進入科學層次,可觀察可討論可證實證偽。但此層次若像經典之模糊言語,總是辯證,正話反說,除了給人耳目一新清新脫俗之感,一旦形成思維慣性,又會陷入另一端的思維疲勞,感覺原來又是一場看似高深的語言遊戲而已。

是的,萬事萬物不有孰優孰劣,凡事也都有兩面性。在時間長河中,在演化發展上,只有當下的合適與否。於是,我們又可以從古文中找到適合的「金句」,去加以闡釋,為己所用。

我覺得,要是總是模糊處理,各人有各自的解釋,那所謂經典,是不可被打敗的。現代的一切進步,我們都可以從故紙推中找到相似。於是就有:看吧!某某經早就告訴你了。或者,又如巫術、傳統心理學等,不可證偽,怎麼說它都對。當科學歷經千辛萬苦,神學早就在山頂上等著了?


同學,你有深刻的見解,挺好。

我來分享一個故事:

1744年,蘇格蘭長老會的兩教士,亞歷山大•韋伯斯特及羅伯特•華萊士,想眾籌募捐幫教會裡去世神職人員的遺孀及孤兒提供補助。教士沒有祈禱求助上帝,而是用了當時剛剛流行起來的一種演算法-概率論,找愛丁堡大學的數學教授,柯林•麥克勞林,用概率論的方法來計算處理。分析上參考他們那時另一位統計學家-愛德蒙•哈雷,發表的相關統計報表-統計了人們出生和死亡的年份,所算出的概率報告(比如:某個20歲的人死在某一年的概率是1%,而50歲的人是1/39)。

他們就根據這麼一個當時的人口的統計數據來測算。然後計算出「保費」,讓教會裡的人共同年繳出錢建立資金池,來運作「蘇格蘭教會牧師遺孀及孩童撫卹基金」。

根據計算,1765年這基金將有58348英鎊,而事實上,經過20年,帳戶上資金是58347英鎊,也就差一英鎊。

《兩個教士創建了最大保險公司:他們沒有問上帝,而是找了數學教授》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215/21/10197897_534865604.shtml

人類種群特有的階段性事理,用概率論,死亡率統計,保險,對應現有人類社會所呈發的現象。

你說老子怎麼可能想得到這些?佛家開悟,講明心見性,看到真相,然後能算概率?能造計算機?

人類的科技進步,是一連串天才的接力,並集眾人之力,長期積累來創造開展。

計算機思維裡的遞歸方法,博弈論思維裡的最優及平衡,…。要能說明原理,計算到精確,甚至設計預測。這不是古代經典,故紙推能推出來的吧?

觀日月星象,氣候規律,是能為己為用。但若一味仿生,仿鳥類想飛天,也造不出飛機。

所以,我不會偏頗,大喊古方秘密、古方最優,以古諷今。我向來認為,人性變化慢,但科技發展快。肉體跑太快,靈魂跟不上。而古文有人性的部分,多少可能參考。

然總有人感嘆人心不古,想要回歸古時候。但就算全世界都這麼想,真能走回頭路?時間就一個方向,不然呢?回不去了,也不應該回去。要以發展演化的角度看問題。歷史上有什麼復辟是有好下場的?就算復辟成功,也回不了舊時情境,物可是人必非。同江就不能過二次,也別被沉沒成本給左右了。

還有,物理、事理的理,都離不開去梳理底層的因果關係。宏觀物理除微量子外,較小受到意識影響。可量化可計算可模擬可設計,除非複雜度增加。

但植物、動物、人類,逐步受意識行為的影響。複雜程度遽增。因果關係的梳理,也有難度。但人類一方面又太會去找因果關係了,於是過頭了,在沒有關聯的地方,強制相關;在沒有因果的地方,強加因果。就是迷信/陰謀論發展的契機。拿著古文金句亂套,也是之一。

但是,你提出的感慨,對許多人來說其實不成為問題。就我的觀察,太多人不知道多維度多角度看問題,不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甚至也不懂辯證、沒想到凡事都有兩面性。

就說我前幾天幫小孩買早餐吧!老大想要巧克力三明治,於是我給她買了巧克力醬三明治,給其他人買火腿蛋。然後,她又覺得火腿蛋的很好吃。。。。

選擇,也是一種放棄。想要A,也代表要放棄非A。這不就是兩面性?想要又要還要,做得到嗎?

科技再怎麼進步,那最根本的事理,變過嗎?

老子有道德。



 樓主| 發表於 2022-8-19 10:30:29 | 顯示全部樓層
老學究九

又一個同學來問,要我說說對中醫西醫的看法。你看,又丟來一個送命題!

兩個就不是同種范式,你說怎麼比?

你看電影《阿凡達》,西醫與中醫就有點像到潘多拉星球的人類與星球上的原住民的差異。

有這麼一說,西醫的底層邏輯,就是科學范式的實踐,鑽研的就是症狀的因果,來什麼對治什麼,對抗思維;或阻斷因果鍊條,切斷思維,症狀不出現就是病好了;分科細緻,專科醫療,是還原論、因果論的范式。

中醫講循環,做的是調理,四兩撥千金。只要人體機能正常,組織運行系統調和,自然啥病沒有。是整體論、調和說,天人合一的思維范式。

一個人病懨懨,西醫說你沒病,中醫可能說你不順,西醫認為無症狀,但中醫認為有證候;當然,反過來也可能,西醫說你得治療,中醫說你尚可尚佳。

西醫像把利刃,中醫好似刮刀。一個極具侵入性,一個相對溫和。各有所長,不有孰高孰低。硬把中醫往科學范式套,那就直接把中醫憋死,就是偽科學。但也真的有很多偽中醫,把中醫給痿了。

事實上,中醫不是偽科學,它是非科學。

要問中醫經不經檢驗?要看病人療效,這還可以。一提要進行雙盲檢驗,就不免落到循證醫學,科學範疇的方法論上,這確實是難點。部分案例可成,但要做到全面性就難。你說要把安慰劑效應給排除,這是科學思維。安慰劑如有效,那也是藥,中醫不排斥。

身心是一體的,身影響心,心影響身,在中醫這不分開,在西醫就是要進行雙盲測試。一旦雙盲,只關注單一藥效,只針對生理機能,排除身心與個體的差異,把所有其他的變因給掐了,恰恰不再整體了。而中醫對同一病兆,僅具一般普遍性。因為每個人情況不同,可能用藥就不相同或藥量有差異,再說,中藥藥方所配藥劑多,不是一味藥,而是複方藥,也難單一化標準化。(所以因此不同倆中醫師之引理不同,解釋空間很大,定性不定量,給藥劑量不同,治療方案不同,難怪容易被詬病。加上醫術不高/心存惡念的偽中醫,雪上加霜。)


又有一種類比,說中醫像相對論,掌握的是大整體的宏觀尺度的,相對論是大宇宙,中醫對身體是小宇宙。而西醫是量子論,器官/微生物/細胞/激素/基因…,越搞越小越精細。連分科都細化到病人搞不清楚掛哪科。

但這類比不好,人家相對論也好,量子學也罷,都是哲科思維范式下的產物,跟天人合一沒啥關聯。硬要說,可能弦論與中醫比較對得上號。弦論自有一套對宇宙萬物的解釋,都是弦/環,震動不同型態不同,多維,然後用數學的方法試圖箝套入現有物理知識,到現在不可證明。而中醫也是自有一套循環體系,大循環小循環或陰或陽,對應人體的種種,箝套進去。

也所以,又有一說。循證醫學是一種歸納法,透過大量案例、對比、雙盲來找關係定因果;而中醫是一種演繹法,先有理論然後實踐。其實要我說,或許中醫是先演繹後歸納,西醫是先歸納後演繹,中西醫都有演繹及歸納的部分。當然,數學體系也有先公理再演繹再實驗的步驟。

以上,我胡亂說的,先自打嘴巴。我不是醫生,我說不上話。所以,我一律改淡色,想看的,自己反白。

(請自行搜找中醫與雙盲實驗的相關文章,正說如:《中醫不害怕科學上的雙盲實驗》,《雙盲實驗不能證明中醫》;反說也要參考,有更多,不須舉例。說中醫不科學本來就多多的。)

對於新冠醫療,中西醫也各有所長。中醫把人體機能鞏固,自體免疫系統來對治病毒;西醫發明疫苗,讓免疫系統事先學習,認識病毒模樣。都挺好。

你硬要掰扯,說病毒何其多,變異何其快,疫苗防不住,唯有自立自強;西醫也會說,那老人小孩,免疫能力低下,有基礎疾病,非一時調理可解之人如何?
又說,發展疫苗速度慢,新病毒逃逸快,打鐵還需自身硬,自體免疫才是王道。於是西醫再說,打過疫苗者,即便還是感染,症狀較未施打者輕微,病死率也低。。。

我無意為此來場世紀大辯論。對我來說,只要能治病,哪管他中醫西醫藏醫巫醫。

老子有道德。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