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奇怪

黑白講外十一章 – 齊助教一直講 《奇怪的宇宙觀》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6 08:20:05 | 顯示全部樓層
189,

扌包 兼欠

寫到這裡脫稿了,主題居然跑到講起數學發展來了?

把數學三次危機都說說?然後再來個數論、群論?再講楊振寧如何在量子物理裡,引入群論,導出楊-米爾斯場,從而使後繼者在其基礎上擴展成為量子基本規範場論,一個個量子接續地被預言,然後在量子加速器上一一證實,產生的連串的諾獎得主。。。

而既然說了規範場,好了,整個量子場論是否也說一下,費米子場(實粒子─費米子),規範場(媒介子─玻色子),希格斯場(希格斯粒子),…

對應電磁力有量子電動力學QED、對應強力有量子色動力學QCD、弱力與電磁力結合,稱弱電統一理論;再然後粒子物理標準模型,把強力、弱力、電磁力結合。(當然大一統還沒有…引力沒那容易。當然之後又有圈量子、弦理論)

然後,我再下一次推斷:【這世界就是以數學為基底架構而成的!】

難道你能說不是嗎?甚至一些物理層面使用到的還是數學領域中屬於簡單級別的部分。

我何德何能啊!

有點寫到沒力,先停停。

說要盤點科幻小說、影片、都還沒開張。

還有,時間在各大哲學家的思維裡,究竟是什麼?

這宇宙觀有什麼用?如何應用?

還有,有了這個宇宙觀,基本三觀中的“世界觀”就算建立了。此世界觀又對那另兩觀─“價值觀”與“人生觀”,有無可參考的意義?甚至有無相互可借鑑的關係呢?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真乏了,如同看著Fractal不斷展開不斷的墜落…

暴走了一大段,先歇歇。

不過,《奇怪的宇宙觀》的主體部分都已經整個講到了,也算是功德圓滿。

就這個部分,我就偶爾補充內容。

= = =
《深度:杨-米尔斯理论说了啥?为什么说这是杨振宁超越他诺奖的贡献?》
https://www.jianshu.com/p/6007bbf8e6a8
https://www.jianshu.com/p/9698a2c31a8d

可以上【長尾科技】的微信公眾號看文章,現代物裡學的知識大概多有,而且有內容有深度,不是亂七八糟網上標題黨爽文。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6 08:28:05 | 顯示全部樓層
= = =
扌台 木貢

《時間是否存在?》,嚴伯鈞

###

這不是一個物理問題,是個哲學問題。

問題的關鍵不是時間是否存在,而是什麼是存在?

存在是個相對概念,一定要明確是相對於誰存在。

聲音存在嗎?聲音相對於人耳當然存在,聲音表現為人的一種知覺,但本質上它只是機械波。

色彩存在嗎?對於有視覺的觀察者當然存在。但對天生眼盲者,你跟他說天空是藍的葉子是綠的,是無意義的,因為他沒有色彩的知覺,所以對他來說色彩不存在。

那時間存在嗎?對人來說時間當然存在,它體現為人的記憶。記憶這種知覺讓人感受到時間的流逝。

時間本身並無正向逆向,只是人只能感知熵增,所以我們定義熵增是時間流逝的方向。

對微觀粒子來說,時間與空間沒有差別,時間只是一個座標而已。一個粒子在時間正流的方式下,從A運動到B,在物理上與一個反粒子在時間倒流的情況下,從B運動到A,完全等價。根據狄拉克方程,所謂反粒子無非是時間倒流的正粒子。

所以時間是否存在,先要明確是對誰說的。

###

以上,取材自抖音。居然在抖音上都能刷到說法了,各位還真不必要自個兒去創想。(當然,除非你想的比人家更廣角或更深入。)

不過,知覺也好、記憶也罷,不就是要有意識?所以,時間、空間、物質、能量,存在與顯化,當然都需要有意識的參與。

一切都是意識,好像也有道理。

然後,深入一下,此意識是顯意識,而顯意識又來自潛意識,而潛意識就還在無意識領域。如此說來,一切都是無意識?

一切都是無明嗎?


 樓主| 發表於 2019-11-30 11:02:12 | 顯示全部樓層
190, 閒聊

機率維中,疊加態是合法狀態,然一旦到現實四維時空,疊加會坍縮,出現在機率波分布中的可能出現的位置,於是狀態呈現,既成事實。事件成立就不可逆,並且已經記憶。

接受了機率維,許多奇怪的量子效應,都可以獲得解釋。波粒二相性、雙縫實驗、量子糾纏的超距作用、量子隧穿效應等,很好理解。連路徑積分這種把所有可能的路徑都算過一遍的詭異做法,也很好接受 ─ 這其實就是在算總的可能機率而已。機率維,什麼都可以發生,但要回現實宇宙,要落地,要有禮數。而在宏觀狀態下,幾乎就是決定論的。

然而在現實四維時空,疊加態就並非是合法的狀態。怎麼說呢?沒有一個確定的世界,人們不安爽,意識要的就是確定性。但我希望大家在心中接受疊加態是合法狀態。

接受或理解這個有啥好處?可大了!可以發展量子計算機。半導體的開始也是基於量子學原理。

就跟樂透一樣,在未開獎前,頭獎號碼組就是在機率的可能狀態之中,雖然概率是給定的。時間未到,尚未呈現,頭獎號碼就還在未定的虛空疊加中,這你可以接受吧?當然,疊加總要坍縮,你要是不開獎,就暴動了。

獎一開,機率坍縮,頭獎號碼出現,確認!我們不知道為何坍縮在28號而不是12號,反正每個號碼都有一樣出現的概率,並且都是定數,沒有誰比較特別。(腦洞:論改變機率分布的可能性?心念?搓牌?特異功能?)

有關機率是給定的,是怎麼給定?跟我們如何設計抽獎規則有關,總的是38個號碼?還是42個號碼。中獎號碼一組是5個號碼或6個號碼?…等等。

以抽獎辦法的比喻,其機率可以用概率論的方法求得,而對應到宇宙,微觀物理規則也有一套概率的計算方式,都寫在量子力學裡了,只是數學語言寫出來就跟天書一樣,我們看不懂。(實話說,連樂透的概率都搞不透了。就那金句:數學不會騙人,不會就是不會。)

疊加態是未定態,不也是不二態嗎?它要嘛疊加,要嘛疊加。疊加的相對也還是疊加。


 樓主| 發表於 2019-12-2 11:04:08 | 顯示全部樓層
= = =
突然想到,樂透號碼之間,有沒有糾纏現象?

如果概率上,12號與28號同時出現的機率有相關性,則頭獎組合的概率將因為糾纏而改變。

舉一個誇張的例子,如果12與28總是同時出現(或總是互斥),那就表示一些組合是必定同時出現(或不可能同時出現),因此會失落許多頭獎可能組合,組合總數減少,不需納入考慮。於是,我下單12號就必選28(或必不選28),可去掉許多包牌組合。

若真如此,理論上只要找到足夠多糾纏的數字,無論兩兩糾纏、多組互纏、複雜纏繞,只要能刪除足夠多的組合,其餘包牌就會必贏。而只要包牌的成本小於最後獲得的獎金,這就可以玩了。

這事交給錢老闆去琢磨。


 樓主| 發表於 2019-12-5 13:40:13 | 顯示全部樓層
= = =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沒有障礙,疊加狀態。

有關心念改變隨機現象(如RNG),請參照《齊助教又講》,介紹有關《意識宇宙》一書內容的片段。
http://www.cwnp.net/thread-10161-2-1.html

意念影響的也許並非現實宇宙的實物,而是機率維(空性宇宙)概率出現的分布。也就是,顯化物你影響不了,但尚未顯化,處在疊加態的機率出現比率,比如從50%-50%,改變為40%-60%,這可能可以。不保證每次都可以往自己想要的方向顯化,但已經增加其出現概率。

《意識宇宙》一書可不是泛泛而論,人家可是進行雙盲大量硬實驗所得的結論。


 樓主| 發表於 2019-12-23 17:44:42 | 顯示全部樓層
191,

= = =
禾斗 扌支

也許有一天,AI電腦人有意識可以同你講話了,然後你告訴它,你的時間是離散一步一步,步進的,但每一步極為短暫。它信嗎?我想它會說:我怎麼沒感覺到?

是啊!你怎麼沒感覺到。
= = =


有關離散,人的感官也是離散的嗎?
嗯…沒感覺到。

但實驗可知,人眼對於1秒24禎(甚至更少)播放的離散靜態圖片,就可以腦補成連續動畫了。

相較於人工智能,人的感官弱爆了,甚至連快速離散的能力也做不到。

(人類最有才的是腦補能力,所以學得比AI快,但卻也比較不準,還常被情緒左右。比如,看到鬼!)

但以上說的只是我們視覺對離散非連續的畫面的反應不能及時,分辨不出離散,這並不代表我們接收畫面本身也是離散的,對吧?

但,事實上感官接收本身可能也還是離散的。

看轉動的車輪,打轉的電風扇,我們很清楚為什麼會看到“反轉”現象,解釋也很明確。我們看到的上一幕與下一幕之間的差異,正好是“略慢”,如調整好轉速,也許我們還會以為車輪不動呢!

那請問,這"一幕一幕地"不就是離散接收的嗎?

我們的行動、感知、意識,要有斷點,一個一個的接續。眼珠的自主移動就是證明,一步步的(這部分請自行證明,或回頭看《黑白講》2.21)。

就算從眼根、眼識到知覺、意識一連串不停歇的輸入處理,最終的“定形”總是要有一個斷點。如同文字串接總要時不時打個句點,才好再繼續掰。

這一連串處理中只要其中一步是離散的,那整個知覺過程就是離散的,這沒問題吧!

總之,想要意識到,那必然就是一個完成的念想,即便是電光火石之間,也是個完成式。而念頭雖飄忽,一下東一下西,也總要暫定,它就是離散步進的,如同眼珠移動。

= = =
《人眼识别的帧数》
https://my.oschina.net/wangsifangyuan/blog/879400



 樓主| 發表於 2020-5-8 10:57:26 | 顯示全部樓層
192, 量子計算機

上次說量子糾纏會改變機率分布,如果我們再擴展一點,這事也與量子計算機的運作原理有關。

透過糾纏態,把N個量子比特疊加態的概率兩兩乃至多組糾纏一起。然後,一旦啟動退火,立即開獎。也就是相當於同時於2的N次方的可能性中,立即坍縮給出一組唯一的答案。這要是傳統計算機,就得一一計算到找到答案為止。

有關量子計算機的介紹,粗淺的機理,各位可以自己查看Youtube, Google, … 我則是在B站, 甚至抖音、快手上,都能找到。(比如,李永樂也有做量子計算的介紹。)

深入淺出的介紹我是做不到了,因為我得認識得再深一點,才能用自己的語言把它描述出來。本來想,再想想,算了。

雖然量子計算細節的機理我不清楚,但我相信它是真的。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沒有障礙,疊加狀態。疊加狀態是真有,也真是合法狀態,不然量子計算機就是一場大騙局。

因此,對世界更深一層的認識,一百多年前已經揭開,經過了這麼久的醞釀,也終將雲開見日?

如果量子計算機都出來了,人類怎辦?

沒怎麼辦,量子計算機也不是萬能的。

= = =
李永樂,量子計算講解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I5NzQzMDczMg==


 樓主| 發表於 2020-5-8 13:52:32 | 顯示全部樓層

量子疊加態與糾纏態不相同。

李永樂講解中打這樣的比喻。
一對兔子,公母狀態一起糾纏。若測得某一隻為公,將導致另一隻為母。此為糾纏態。
而疊加態是指,兩隻兔子的性別,本來都是各自可公可母。


 樓主| 發表於 2020-5-9 10:41:40 | 顯示全部樓層
193, 意會

無論量子計算多快,給出來的依然是“可計算問題”,一樣處理不了無理數乃至無窮小大的問題。

無理數,無限大小,虛數等,可以當數學符號,可意會可推導可帶入符號運算,但不可以計數之。

現實有理數宇宙是不完備的(可數的),實數域則是完備的(不可數的)。前者可數,可理解;後者不可數,無法窮盡。

因為現實不完備,我們總是可以持續演進,因為我們總能從實數域持續獲取,不可窮盡。

當你把“藝術”數字化,生命力呈現在現實中,有其娛目規趣,悅耳音律。但即便詩詞、歌賦、美術、雕刻、小說、神話、…,有其內在規律可被總結,但藝術本身依然有生命,持續在創造中,繼續豐富現實世界。

陸游說: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思想等待思想者,思想本在空性宇宙中。數學宇宙中、理想國度裡,它就在空性宇宙等著有緣人,把那優美的旋律,真善美的意境,透過有緣人的意會,顯現出來。

《悲劇心理學》一書中,作者朱光潛認為,悲劇是一種藝術形式,而欣賞悲劇是一種審美活動。

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他在分析悲剧的审美快感时提出了冲突说。黑格尔是一个极端的泛理性主义者,认为宇宙本身就是理性的,他就试图从道德角度分析悲剧,认为凡是悲剧人物的遭遇,都是因为面临一种理念的冲突。比如忠孝难两全,那么选忠选孝,都是悲剧。而悲剧人物之所以会面临这样痛苦的选择,是因为人本身是不完美的,理念本身也是不完美。所以,悲剧的不可避免,其实正是宇宙中理念是不完美的这个永恒公理的体现。这就是崇高感的由来。黑格尔把悲剧审美快感的来源,解释成人物的理念冲突和永恒公理的体现。

理念的不完美?悲劇了。有了有理數無理數的概念,對以上說法,就能有所意會。

= = =
《悲劇心理學》,[中]朱光潛
悲劇就是一種審美地看待命運的藝術。面對無法改變的命運,透過悲劇,將苦難合理化,將傷心平復,將情感淨化,找尋生命意義與生存價值。

《千面英雄》,[美]約瑟夫.坎貝爾
作者從眾多神話故事裡,提煉出所有英雄之旅的套路,也就是一種規律。
我們可以把這些套路,也當作是我們生活會經歷的苦難過程,視為人生指南。



 樓主| 發表於 2020-5-10 13:05:26 | 顯示全部樓層
194, 時空

有人說:「真理就是對規律性的總結。」這句話本身只是對真理的定義,不是真理本身。如果我們認可真理是對規律的總結,這規律又是來自何處?規律的背後又是什麼?一樣問不完。最後只能是是相信,說:本來如此!

康德於是對先天知識進行了思考。

康德的先驗時空觀說,時間和空間的概念僅僅是我們的感性形式所具備的。時間和空間都是先天的,所有“有序”的經驗都包含了它們。(記得這個有序二字,此定義了我們時間的方向。)

沒有它們,人類的感覺不能變為知覺。人類的認知形式,還無法不依賴時空概念的經驗存在,此超越我們意識範疇。

空間、時間,與我們的意識本就是一體的。

於是我金句:【時間是意識的載體】。要擴展一下:【時空都是意識的本徵】,是人類感性認識世界的形式。

它們的規律,也就是數學規律,便也是先天的、絕對的、必然的,絕對可靠。
在我們的意識範疇中,數學即為真理。(康德認為數學是「先天綜合判斷」。)

過去一般的認為,認識因對象而產生,人以感性與理性機制,將對象置於秩序關係之中,於是形成現象的認識。

現在,我們知道自己的感性認識有局限有規定,於是知道必非因對象而產生認識,而是因認識而構成了對象,對象因認識而產生。

我們能有的是對現象的認識,對象物自體並不可知。

看著星辰大海,印照在我的意識之上,而我的意識,卻也有著先天的形式與局限。這先天的意識本源,還是小我嗎?這支撐時空宇宙大一體,與因果緣起法則的,是誰的意識?


= = =
《數學是先驗的嗎?》-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7020561
評論:数学是一种先天知识,是一种纯粹的,不依赖经验而获得的知识,换句话说:它自身就是存在的原因,不依赖外物。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