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奇怪

黑白講外十一章 – 齊助教一直講 《奇怪的宇宙觀》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9-11-18 08:45:12 | 顯示全部樓層
181,

一個小小的粒子,在平面上可能的位置是我們可觀測的距離,怎麼對比?就說這干涉圖形的左右距離只是十公分好了,我們也假定一個電子的尺寸約10的-15次方米。

假設我們放大電子到地球的尺度,那10公分就是100光年的長度,假設太陽系直徑2光年,也就是50個太陽系的範圍。一個小電子,機率落點的範圍居然如此廣大!又可以瞬間坍縮在如此廣闊區域的一點之上,你都沒法去想。

但是,如果你接受機率維,這一點都不是問題。說了,機率維與空間距離無關,可以到宇宙盡頭,但出現在那裏的機率趨近於0. 打萬萬億億億兆兆兆兆次也不會有一次。如果套用費曼路徑積分的說法,到那裏的機率,全部被來回的向量互相抵銷了,機率低到不可能。

那瞬間坍縮呢?說了,機率維不關時間的事。量子糾纏、超距作用再去複習一下。

再說一次:機率維是獨立的維度,不屬於時間維與空間維,所以它對應到四維時空當然有任意門,瞬間移動的功能。

建議各位再想想概率能量海的意象,一個潛在的空性宇宙。即便空性,也沒逃脫數學的掌握;即便未知,宏觀大量上也可被數學預估。


好了,這裡我趁機歪樓講一個可能是編造的小故事。

###

聽說當費曼是一個學生的時候,聽教授講解雙縫實驗。教授告知學生要用波的形式才能得到干涉的圖形。

費曼當即發問:教授,如果是三縫呢?

教授:那就用三縫為邊界條件計算啊!

費曼:那如果四縫、五縫、六縫呢?

教授略顯不耐煩地說:那就用四縫、五縫、六縫為邊界條件計算啊!

費曼:那如果縫有無限多…,也就是沒有了擋牆,那是否要把所有可能的路徑與干涉都算過一遍?

教授:……

費曼:難道教授認為這時的路徑只是一條直線?

###

是的,費曼積分就是把所有路徑算過一遍。不只如此,如果路途中粒子也有可能發生變異,如衰變成兩輕子,或又結合,也必須計算在內。費曼還因此搞出一堆費曼圖。

怎麼樣,所有可能路徑,這太嚇人了吧?還有,難道又超光速了,瞬間跑到月球又繞回來?

實際上,絕大部分的路徑的機率都被來回向量給抵消了,也就是說,跑到月球又繞回來的路徑,這一去一回的合成向量一正一負減掉了。而就算你不對稱的走,彎彎扭扭的走,最終結合的向量一樣互相抵銷。所以,真能被計入,還算可看上概率值的,真的有限。而依最小作用量原理,最終,還真的是那一條直線的機會最大!

至於,超光速?再敲一次你的頭!

現在說的是機率維,干時間維、空間維何事?


= = =
《費曼路徑積分發展的思想》
https://wenku.baidu.com/view/84c45a2c4431b90d6d85c719.html
《路徑積分簡介》
https://wenku.baidu.com/view/33895dc179563c1ec5da71fb.html
《费曼路径积分》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 ... 22202164?fr=aladdin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77221-79424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77221-796611.htm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r=spider&for=pc

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EJ05A5605493QGD.html


 樓主| 發表於 2019-11-18 14:09:57 | 顯示全部樓層

= = =
米且 火暴

是不是啊?愛因斯坦說的,當你無法在問題產生的層面上解決問題,解決方案往往是更上一層。

一個雙縫實驗,用機率維度解說,真 女馬 合理!


 樓主| 發表於 2019-11-19 08:53:01 | 顯示全部樓層
182,

雙縫實驗是一個經典,我必須多說一下。

每一個粒子打出來,最終到平面哪裡?未顯化前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知道概率。

你說,這明擺的就是概率論,機會主義。你抓不到每次會發生在何處。如同跟簽賭一般。

所以,是混亂的?自由的?

不是,宏觀上恰恰是因為大量的實驗進行,機率被確定下來了,也就是說只要粒子們顯化,那必然是符合概率分布的。這反而是很決定論的,動都動不了。

微觀看似很自由,但宏觀根本變不了。有如複雜事件無量之網,石頭哪也去不了!了解了空性,就有超能力?能飛天遁地?別傻了。該幹嘛還是幹嘛去!

第四道講師說要爭取自由,但如果你就free run一次,最後還是會被大量的慣性又給搞回原來的路徑。性格決定命運,你到不了更好的平行宇宙去。

所以,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改變,才有改變可能原有路徑,改變那最可能宿命的機率。不要輕視決定論的強大,只言不行。

不過,如果說要應用那單次機會,那你一樣有1/2的機會打敗賭場 ─ 你只賭一次。

(因為只賭一次,你有近乎1/2的機會,你會贏賭場。我就贏過澳門葡京賭場。許多年前,與老婆去澳門一日遊,馬祖廟、大三八、砲台、…,趕時間到處逛,當然賭場也是景點之一。進賭場換了籌碼,到處看,選了骰盅賭桌。第一次玩,我很猶豫,看了好久,就下手壓了一次。我記得我就壓點數4,壓100,結果4有出現,賺了200葡幣。然後,再次猶豫之中,被老婆喊要走了,去吃蛋塔。好吧,收手!我應該是當天少數贏錢走人的一個。)

而如果,你對量子學深表信心,那還有一招 ─ 玩量子自殺。怎麼玩我就不指示了,我總是會在你自殺成功的平行宇宙裡,至於你是否證明了量子自殺的正確性而到其他平行宇宙得了永生,我真不知道。

好的,我再回過頭來說,每當疊加態坍縮而分裂出不同的平行宇宙時,也不妨害在大量機率疊加後的統一性。也就是分裂無數的宇宙之後,其實最終都是一個結果 ─ 每個宇宙大量宏觀的機率分布是趨同的。

再說一次!

在空性裡,未顯化狀態時,是可A可B的疊加態機率波,顯化後是有A有B粒子態的兩平行現實宇宙。

(註:機率波屬於空性宇宙,粒子態對應現實宇宙,波粒二象分屬空與色,不是又A又B;不同粒子出現在不同位置或顯出不同狀態,才是A或B。空性機率波疊加態,是未定態;色界粒子離散態,是確定態。

然,就量子論來說,A態、B態、疊加態,都是一種合法狀態,數學上都有確認的表示式,只要你不糾結疊加態很詭異就好。量子計算機就利用了這樣的特性 ─ 好吧!這也是把量子的自由性活用的典範。)

因為大量的疊加,總體機率分布的結果,幾幾乎乎就是決定性的,所以,也就沒甚麼平行宇宙。或者說,兩平行宇宙的那個石頭,本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

當然,這是對一般事物的結果論。如果分裂的平行宇宙是在你人生的重大選擇處呢?比如,選學校、住所、對象、職業、…。

是否常常後悔:如果當初我要是去那家公司…;如果當初我不眼瞎嫁給他…;早知道我就…。

你應該問自己,在那種重要時刻,怎麼老是選擇錯誤?還有,妳就算不嫁給他,就能找到對的人?還是又吸引到另一個錯的?是內心/外在因素導致?也許你在另一平行空間裡也一樣後悔。

= = =
《原生家庭》,[美]蘇珊.福沃德
一位女士受原生家庭“有毒”的父親影響,長大的伴侶選到的不是懶鬼、混蛋、就是癮君子。

《TED: 選擇的困惑》,《選擇的悖論》,[美]巴里•施瓦茨
要想做到明智的选择,施瓦茨教授建议了11个方法,它们是:把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选择上;主动而不是被动的选择;成为满足者,足够好就行了;不要太在意机会成本;做不可逆的选择;有意识地感恩;告诉自己不后悔;为适应做好心理准备;控制过高的期望;减少社会比较以及利用规则和习惯帮助自己减少选择。


 樓主| 發表於 2019-11-19 09:46:14 | 顯示全部樓層

= = =
臣卜 木曹

霍金說:當我聽說薛定諤的貓時,我就去拿我的槍。
我想他不會是想做量子自殺實驗吧?

要我漸凍,趁我能動,必扣板機…



 樓主| 發表於 2019-11-19 09:59:06 | 顯示全部樓層

= = =
車侖 辶回

從機率般的自由,到總體概率決定性的限制;從自下而上,量變到質變,突變整體論推出的新穎性,到自上而下的影響底層規律,追求著更高層次的自由。。。

又一個恢弘的螺旋向上。。。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0 10:03:45 | 顯示全部樓層
183,

我前面有留了一個伏筆,在講蟻人到量子領域時有特別打引號。

所以,想像一下你像蟻人一樣縮小進入量子領域,有“意識”地看著這極其空蕩的地方,經過一刻刻,一下東冒出一粒,一下西消失一顆,隨機的毫無規律可言,熵何以言有序?時間何以有方向可言?

對了,就是“意識”,如果沒人看,量子出現消滅,沒人知道,也可以說就是潛在空性。除非你看或測,不然,虛的。

量子學最弔詭也是最被詬病的地方就是老拿小尺度不可思議的現象,直接推廣應用到大尺度的物體上。

比如薛貓又死又活,比如月亮不看時它不在。

羅偉立先生的圈量子理論,講到後面也說時間不存在,我認為也犯了一樣的毛病。

時間不是不存在,而是你停住了它,只在潛在的空性裡看到機率波的變化分布,而忘記回到現實宇宙。你不觀察它,機率潛在、虛空一片,但你不回來嗎?你不回來,我們怎麼好好說話?還在神遊?口扌白 口扌白 口扌白!!!


講金句上癮了,再來一句:
【時間是意識的載體】。

(什麼!?大腦才是意識的載體吧?  =>喔,如果腦死了還有意識,那大腦就不是。)

(那時空扭曲,與意識有關?  =>不,飛船上或星球上,時間變慢是不同外部參考系的觀察,對你依然有自己的生理時鐘,你不覺得時間慢,你的主觀時間依然存在。你的意識還是依附在那時間上。)

這話怎麼來的?

從金句【機率變化,時間顯化】來的。

沒有意識參與,顯化個啥?

好了,所謂「顯化」就暗示著「有意識在看在感受」,不然算什麼顯化?有主客之分,才有顯化的概念。

另外,顯化也可以說成「現化」「限化」,自己琢磨一下便知。雖然絕大多數狀況下,現象不以個人意志轉移,物理規律已經給了最大機率的可能性。

時間、意識、都是顯化的必要條件。

時間的方向,即意識的趨向。很湊巧,宏觀大尺度下這方向也是熵增的方向。

至於還有沒有其它方向,我們後頭盤點科幻再說,但這不能直接下結論就說時間不存在。

怎麼樣,羅先生說的,我就是能把他掰得更完美自洽。

另外一種說時間不存在的理由是因為時間的離散性,一刻一刻的,不是連續流逝的。所以,世界總是一幀一幀的,一串的集合,哪來的時間?

這我就要指出另外的案例了 ─ 電腦的運作。

計算機及數字電子產品,有一個心臟脈搏,即振盪器,提供內部參考時鐘,這也是系統同步一致的運行基礎。(CPU, DDR, Flash與其它周邊元件,無論速度多快,原始的參考就是那石英晶體振盪的本振頻率。)

這就是電腦的時間,一步一步的進行。

怎麼知道下一步要幹嘛,這已經寫在CPU與Flash的程序裡了。說到底主機板上都是一堆01的組合,但這些01是怎麼在這電腦主板平台上變化,是有架構有順序的。也是一層一層往上。(請參考《齊助教還講》93計算機)

計算機的程序是人為設定,那現實宇宙的程序是甚麼?
>>>是物理規則。

這一刻與下一刻,是有因果關係的,性空緣起。

空性的機率性,量子力學給出規律。然而在大尺度層層卡卡無量之網的機率總合下,下一刻是什麼幾乎就是必然的。

那你說離散的時間不是時間?離散的空間沒有空間?(確實,維新派,不,是違心派,不,是唯心派,是這麼說,一切都是意識。)

= = =
《量子退相干》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 ... 2/720071?fr=aladdin

退相干時間
先說退相干,疊加態之粒子受到周圍粒子的狀態,其疊加態隨時間逐漸消失,由微觀性質的疊加態退化到宏觀性質的確認態。
而量子的相干性因為與外部環境的粒子發生量子糾纏,故隨時間的退相干,這花的時間便是所謂退相干時間。
德國,漢斯.澤賀 1970.。 法 阿羅什 1996證實退相干效應,得2012諾貝爾獎。

一旦退相干就是事件成立,不可逆。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0 10:16:33 | 顯示全部樓層

= = =
禾斗 扌支

也許有一天,AI電腦人有意識可以同你講話了,然後你告訴它,你的時間是離散一步一步,步進的,但每一步極為短暫。它信嗎?我想它會說:我怎麼沒感覺到?

是啊!你怎麼沒感覺到。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0 10:31:47 | 顯示全部樓層

= = =
犭王 尸
。。 吊

你開始意淫,那宇宙的物理規律是誰寫的?對吧?

不需要冒出上帝,我們談八維時空時,無數不同宇宙,有不同物理規則,在二級無限大的領域裡展現。

當然,你還是可以說,一切都是上帝恩典。。。

自然才是?你說:一切都是自然演化的!
沒事,你的自然就是我的上帝,只不過大家用詞不同而已。
廣義上,大家都是教友,請安了。

不,我啥也不信,我只信自己!

說得極是,你總得信個什麼,我思故我在,你思故你在,去它私的。教友您好。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1 08:18:33 | 顯示全部樓層
184,

好了,有關科學上對於時空的說法先談到這裡,接著談談哲學上的概念。

哲學上說的時空概念也一樣,我們不要只是自己想,要先去參考相關書籍,這些可能古人早就想過的問題。我想我很有把握我現在想的,古人也有想過,甚至想的還比我深刻。

另一方面,學習任何知識,我們千萬要避免偏科,當某件事我們想從哲學上了解,也要從其他學科,如物理學、生理學、心理學、社會學上也去查找,多方交叉調研檢驗,才好有更為確定的答案。

網路上的資源很多,多看看,不一定必須要買書、跑圖書館。現在相對的知識服務APP也很多,要善用現代科技。

比如,你路上看到一朵花,不知其名,手機拍張照,立即可以查找,APP後台AI比對,秒秒就能幫你找到答案。也於是,你能知道更加深入的訊息。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大街小巷裡,就有許多你不明瞭的事物。

《搜索的喜悅》一書的作者就從日常生活中找到許多可以提問的問題,透過網上搜索、調研,找到相應的訊息,進而交叉比對,深入淺出,得到確實的答案。其中,我們除了可以獲得相對正確的知識,也可從中得到滿足感,成就感。

更有甚者,透過搜索查看Google Earth上的衛星照片,居然還可以發現,牛也有感知地球磁場的能力!此結論還發表於國際重要期刊上。

回過頭來說,哲學上的思索,特別要與科學的說法互相驗證,如此說事,也較可令人信服。

古老的哲學問題 ─ 忒修斯之船,一條船多年累月,修修補補換木板,到後來連最初的木板都被換完了,請問那還是不是同一艘船?

這問題到了現代,你也可以問,人體一年換掉98%原子,那我還是同一個人嗎?

去找找哲學家的不同觀點,亞里斯多德說是,功能與意義大於材料。霍布斯也繼承其思想,認為其結構型態一致,依然是該船。而洛克認為舊船到新船不具備時空一致性,所以不是。

如果你站在唯物的立場說不是,其實直觀上也沒有問題。但這是一種還原論的思維,我們也必須思考到整體論的突現現象。船還好說,人就難說了,物上有人格、情感、意識、記憶、思維、精神等層次,不是簡單的原子組成物而已。

然而,這各個高階組成部分,也不是一直再變化?時間一長就差距拉大,昨日之你能等同於今日之你?你能說小時候的你與現在的你一樣嗎?不一樣!差十萬八千里,但算同一個人嗎?

但就算你不把自己當小時候的你了,社會也不允許。之前的你幹過什麼,都是你的紀錄,得概括承受照單全收。

這裡除了哲學、物理、生心理又要多了社會乃至於法律層面的考量。

我無意繼續這哲學提問一路延展下去,只是做為一個案例,給大家知道,多方廣泛吸收,專研深度挖掘,都會有新的展開。

學量子的,把世界全當作量子,這推論是否有點太隨意了?
只要湊出量子,世界完成了?沒有更高一層次的結合與規則嗎?


= = =
《搜索的喜悅》,[美]丹尼爾.羅素
現實世界豐富多彩!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1 14:30:28 | 顯示全部樓層

= = =
金昔 言吳 ?

《回到2049─我是誰》S01E20
「我」不是身體、大腦、記憶、甚至不是意識,是個時間連續體。這個在考量多方說法後(身體、基因、大腦、數據、意識),就有一個相對可考察的定義。
這個有機會可以再展開來說。

最近迷上了看天文/物理/哲學/科技/數學/生物/心理/…小視頻,比如數學的【3Blue1Brown】,水準很高,youtube上找得到。我在大陸,只好靠B站的油管搬運工,在B站上看。

很建議大家上去看看!

Youtube打量子力學、疊加糾纏、相對論、黑洞、光子、…,視頻多得看不完。有中文字幕的熟肉的也多有,不擔心聽不懂。

不用自己遐想,瞎想。對於那些已經被證實,可以不必再次繞進去。你也因此能增進知識,不鬧笑話。當然,自己的思辨能力要有,網上不乏有如同我這種滿嘴跑火車的文章、視頻。但好的專業級網站確實也多有,值得一看。

看過吸收消化後,去建構自己的宇宙觀吧!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