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奇怪

錢老闆之黑白講 – 股海浮沉路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21-9-8 13:46:19 | 顯示全部樓層
199, 再來一次

為什麼這樣?好,我們去元大證券查07189P的隱含波動率(隱波)。
https://www.warrantwin.com.tw/ey ... zer.aspx?WID=07189P

你會發現,早6/16隱波就開始動了,7/6-7/14,隱波從最高一路調降回來,導致認售權證的價格沒有動。看!就算你抓準了時機,依然沒轍。

連說公開隱含波動率,不調隱波的元大,也沒好好把握他們的承諾?

還有,買價與賣價穩波差了好幾%,表現出來就是買賣檔差很大!這明擺的對投資人不公平。你想,如果要進場,就要掛高買;如果要退出,就要降價求售。(網站上賣價隱波還故意預設為不顯示,怕人查看嗎?)

好吧!也許元大內部不同人負責不同權證,但我又看了07155P一樣長榮元大認售,也不理想。還有,07220P萬海元大認售,看隱波變化,那幾天也是高到低,一個邏輯!

= = = = = =

8/24/2021,我看定了裕民下山的第三次反彈,打算作空一波。

相應的權證裡,尚佳的、相對時間還長的,07569P裕民元大售,可以入眼。查看其歷史隱波,基本就平在120不波動,這個可以,尾盤0.82買進。

我特別留言給元大──「別降穩波、買賣隱波也別差距。賭輸我認,耍手段我不服。希望元大別讓我失望。」

結果,很快,元大打電話來問了。我就一個訴求,別調隱波!巴拉巴拉說一堆,大家都是行家,理解這層意思。

但真的不會調嗎?我還舉了07189P為例子,質疑對方。

元大對口告訴我,說隱波的變動,也有可能是權證在外流通比例高,由散戶決定了買賣定價,因此改變了隱波值。但這說法我感到懷疑!

是的,如果是散戶自定買賣價格,是會反過來決定隱波值,但同一段時日,三支權證都同步如此?散戶串通大家約好?並且,這種隱波變化也不太像隨機跳動啊?還有買賣隱波差還拉得很開?別說傻話了,這裡元大都無法控制?就算發行的證券100%流通在外,賣無可賣,但掛買回收的價,隱波還是元大自己說了算吧?

不過,我後來再查,有關長榮/萬海等眾認售權證,確實在外流通比例在當時都達高點,幾乎都快賣光了。六七月,對妖股放空,認售交易很活躍。然而一旦籌碼太零亂,證券價格波動就大,想賺到錢,困難!

好了,回到07569P裕民元大售。這次我自己盤算放到第三波破底。意淫一下:如果9/E股價跌到60, 權證是0.88,有賺。如果10/E跌到40,權證1.51,大賺。是否放到11月?再說了。

怎麼估算權證預期價格的?一樣在元大的權證網站的計算器上,輸入股價/隱波/日期即可估算。

股價看運氣,日期也沒問題,時間價值流失也理解,只有隱波是疑慮。只要平台別搞小動作,我輸我贏都接受。

= = =
依今日(9/8)收盤,2606 62.9。07569P 0.94。
隱波=120,穩定。



 樓主| 發表於 2021-9-9 10:58:48 | 顯示全部樓層
200, 打臉二

接著,我打第二下臉。

169期,我說過股票申購。看抽籤運氣,但有中就有保佑嗎?想太多!

我持續一直申了快一年,2021/8/2又中一次,1522A堤維西,認購價50,8/10上市,同時集保匯入。8/10一開盤,立跌5%。

原來這又是一個坑。再次增加經驗值了。*

先不說這種中籤後上市的股價錢景如何,單單股號XXXXA, 某某甲特,並不是普通股,是上市公司融資用的特別股。凡舉這種,大部分的成交量都很低,也就是流動性差。相應的,有可能買賣價差好幾檔,如果需要用錢,買盤低迷,就不得不低價出手。再者,我們簡單查幾個某某甲特,能上市開盤紅嗎?沒有,這哪能像強勢股一上市,連著好幾根漲停。想得美!不要越走價越低就好。(偏偏我隨便挑的幾個甲特表現都挺掉漆的,一路跌)

好了,8/10 1522A收盤46.8,我掛47沒賣成。。。

我申購的目的,是賺申購的價差,不是要跟該股培養感情、長期放置分股利。結果這一檔,馬上就把我套進去,這坑的我OOXX#$%^&

申購這幹嗎?真要就直接市場上買就好,還更便宜。申購求中籤賠錢?這是神經病!人家巴不得送你中籤,難得的傻子。

價會回到50嗎?誰會幫你解套?反正我是不抱希望。所以,我8/11 45.3即時賣出,不留戀,沒有沉沒成本心結。賠近5000,算是一個經驗。(現在看價格還在43附近,還好賣了)

所以,我又知道一坑了。做為經驗分享,以下幾個申購的坑,不要碰:
[b]認購價低於市價;認購價僅略高於市價;標的股的成交量太低;申購標的不是普通股;是否還有坑,未來再繼續踩。

(其實,這次的坑我是不需要真踩就可以避開的,稍微了解一下甲特就可以了,但我偏偏還是踩了。)

還有,即便你避開坑,中籤後還是有一個風險,就是從中籤到集保,還有一兩周。到時發到你的證券帳戶上才能賣。這期間如果有股價下跌,低於你申購價,你還是賠。這是為何需要拉開申購價與市價的差距,因為有足夠的安全餘量。**

我們以時間線來說,前期為了順利完成申購,大股東申購日之前可能維持股價,然一旦申購完結,放任股價自由活動,會如何?

我要是該申購股的本來市場持股者,看到即將殺入一堆可自由賣出的申購股,籌碼鬆動,容易跌,就會先出場了。

有關申購短期影響股價的狀況,這部份我還沒研究,也許也有特定模式?以後再說。



 樓主| 發表於 2021-9-9 14:01:57 | 顯示全部樓層
200.1, 申坑

= = =
*
好死不死,因為抽到堤維西甲特的關係,中籤通知書寄到家裡了。

財報查核,會計師提出了保留意見──非重要子公司或採用權益法之投資未經會計師查核或核閱。

這是什麼我不知道,有沒有貓膩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110年第一季財報會計師有保留意見,而往年(107-109年度)則完全無保留意見。

一般有會計師會有保留意見的,就至少顯示了一些可疑的“端倪”,這是常識。不管有沒有問題,會計師總要先撇清干係吧!

市場對散戶投資人真是不友好,坑好多啊!

我又查了下1522去年每股盈餘驟降到0.84。今二季度-0.04,由盈轉虧。所以,一旦去查,這股肯定是不該做多的。我個傻子!

一般買特別股,就是要長期放置賺股利為主,如果公司不賺錢,何來股利?

那可以做空1522嗎?嗯…沒權證。現股融券放空也許可以,嘗試下單,但元大沒庫存?唉…算了,已經跌一波了,做空有風險。(今天9/9查,它果然還是跌了。若前幾天20元能空,現在可賺~5%)

= = =
**
像4171申購的坑,我就避開了,因為當時申購價120,但7/28現股還在121。也就1元差價,隨時可能跌破。如果8/3我中籤,8/11拿到股票,我一定幹死!因為當日收盤價117,中籤居然還賠錢!?(不過現在漲回來了,八月營收增的緣故吧?但只要漲超過120,解套的賣壓就會來了。9/9,收119.5。)

6213聯茂,承銷價130,差不多等於市價,一樣的坑,不申購!
然後就想撿漏?8/23股價還低於130,掛128沒買到。算了,那價差也就兩塊。我認為在8/26前它很安全,肯定會維持在130以上,除非聯茂想讓承銷失敗。結果8/26收盤129.5?,這承銷價都沒守住?這是不想承銷?有大利好不想融資?或另有隱情?

《PCB族群現增擴充營運 高技、聯茂今抽籤》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710/5708997

我相信如果我去抽,是一定中簽的。但同樣價格,可以市場直接買,也不需要抽簽。

到9/2才有消息出來,增資65億足數。9/1漲了10元,到142.5,跟增資收足有關嗎?是收足所以漲?或是漲了才收足?

無論如何,當承銷完成,放任自由博弈,加上9/7將撥券下放5W張承銷的票,我覺得情況將會變糟。這值得放空一賭。沒找到認售,融券放空看看。

9/6, 券空142,9/7 當5W券匯入集保日時,股價平138.5,並沒因為增資撥券而跌。不懂?沒賭對?但至少我沒賠,賺了二千多差價,閃人。

但隔一天9/8收盤,6213果然還是跌到131.5了。當籌碼凌亂,並且已知有5W張的成本是130,可以想像有人會獲利了結。並且,每天的成交張數也遠遠小於5W張,不足以消化,這賣壓能不大嗎?

這是簡單的常識解構。於是我又知道,這可能是一種可以獲利的模式了。(雖然我只是嘗試一下,沒多放一天,少賺7K。)

申購不到的股票,就撥券日前一天空(如果可能融券借券或認售的話),等籌碼凌亂有獲利了結的賣壓,賺它一波。

當然,我也知道,如果放空個股的贏利持續創新高,則還有故事可講,這發動機就不會停。於是,股價也可以續新高。這是變因之一。當然,還有其他不知道的內部變因,公司/法人作價等等。

本來就是博弈,很有趣。我賭空方那邊,烏合之眾繞跑的機率大點。

比如,1529樂士,也是同期增資,9/6下放4W張申購股,12.6。9/6當日直接低開。但兩天光景,馬上回漲。別偷雞不著失血了。

= === == = =
從寫文以來,我好像已經找到很多賺錢的方法了。。。
期待我完本時,達標的那一天。



 樓主| 發表於 2021-9-11 09:33:51 | 顯示全部樓層
201, 打臉三

各位應該注意到了,我在一直折騰。

實際上,這是在利用《生活黑客》工程思維的方法,先觀察、想步驟、做實驗、得反饋,改策略。當然,我知道我的實驗對象──理財、股市等,有其不確定性與概率性,不像一般平常事物或生活習慣的改善等,那麼確定。所以,投資不是我總結後就能找到聖杯,可能需要繼續折騰,折騰一輩子。

但不怕,從福音計畫以來,我已經折騰十幾來年,長期看結果是好的*,所以我才又回到股市上繼續。炒股二十幾年,前面二十年都是瞎折騰。不過前面的冤枉路也沒白走,自己學會了怎麼正確看待種種現象,這都是血和淚的經驗啊!所以偶而也再有聽誰說:看平地一根沖啦;尾盤追漲停、隔日開盤即出啦;三陽開泰啦;黃金交叉啦;開盤八法啦;十字星啦;…。我就呵呵,我都想過走過的路。

是的,我不一定否認,只要多人講,就容易形成自證預言、羊群效應等反身作用。但這都有概率,時而準時而不準,每次狀況還都有一點點差別,你能長期堅守?不懷疑自己?不被來回巴打敗?或者,每次都是在賭?心情總隨之浮動?

調整好心態,知道自己每一次都是在賭,而不是下單必勝,就已經贏過初級韭菜了。然後,知道自己是賭,概率上輸了也不影響下次還這麼賭,不以單次結果論概率,這就已經又進階到良性賭徒心理了(請看72,154,職業賭徒是怎麼贏賭場的?)。再然後,於次次的博弈中總結概率,調整策略,一方面也知道在更高的維度上,也知道無論怎麼調整,也都還有概率,並且,還有小概率的黑天鵝在前面等著,這心態就更健康了。

沒有完美的策略,但有時時相應好的策略。在股市裡,有幾百種賺錢的方法,而我選其一,在不穩中求穩。在群體人性的沉浮中,依規律長期博弈。

雖然我自己也還在嘗試,但好在過去這兩三年,我持續調整的方法好像有個樣子。並且,今年到此,操作成績優於大盤指數基金,並沒有比較差。

我說這方法既不事前預測,也事後不分析。純隨波動起伏,乖離操作。(最近在快手上看到,有人的做法與我類似,談ETF、網格交易、倒金字塔等,我也是ETF,但使用布林乖離;他是電腦程式交易,我是人腦乘勢交易。)

我也說這方法細節操作與程式交易不同,但就算再複雜,只要各種情況面臨,都有對應動作,條列出來,程式一樣是可以寫的,這是多有複雜。

然而,自己又想,天下聰明頭腦一大堆,華爾街那幫人更不能小看。別人就沒想過這樣是可以的?

更有可能的是,這方法又是一場遊戲一場夢,到頭來一場空,白搞,零和。哪一次來個大空頭,直接打回原形?(跟瑞達利歐早年經歷一樣)

寫作復盤有好處,因為構思過程之中,會辯證地去看問題,可以回顧自己是否有想得太美的地方。透過不斷的反問,打自己最大的臉,直至豬頭!

好吧!至少目前還可以。但我開始有了危機意識,因為八月開始,我發現一些缺失。本著「贏就守、輸就變」的原則,要有一些調整了。


= = =
*好結果或許也還是運氣,處在時代的風口,抓住了尾巴。
*如果看好中國國運,就繼續折騰吧!


 樓主| 發表於 2021-9-30 17:49:48 | 顯示全部樓層
2021.9, 九月戰情

【資金】
現總值:931465.36;本月加投入1W。
年度累計本金投入:896693.10;年獲利金額:34772.26;年度漲幅:3.88%。
九月份本金:938758.59起算;月獲利金額:-7293.23;九月份漲幅:-0.78%。

【大盤與ETF】
年度
上證指數:20/12/31收盤:3473.07;9/30收盤:3568.17;漲幅:2.74%
深證成指:20/12/31收盤:14470.68;9/30收盤:14309.01;漲幅:-1.12%
上證50ETF:20/12/31收盤:3.634;9/30 收盤:3.231;漲幅:-11.09%
滬深300ETF:20/12/31收盤:5.287;9/30 收盤:4.935;漲幅:-6.66%

月度
上證指數:8/31收盤:3543.94;9/30收盤:3568.17;漲幅:0.68%
深證成指:8/31收盤:14328.38;9/30收盤:14309.01;漲幅:-0.14%
上證50ETF:8/31收盤:3.138;9/30收盤:3.231;漲幅:2.96%
滬深300ETF:8/31收盤:4.879;9/30收盤:4.935;漲幅:1.15%

【戰績】
本月底加1發子彈,十一長假放貨基漲息。
年度還是保持全贏,但月度我全輸。原因是傳統藍籌表現好,創業板類股本月差了,而我ETF的成份配比趨向後者。

【月報小記】
八月底,我說我發現我所選ETF的涵蓋面不夠廣。於是調整我池水,九月再加入8個,於是手頭增加到34個標的。

好了,加入的標的,如鋼鐵ETF、新能源ETF、高端設備ETF、碳中和龍頭ETF、、電池ETF、中證1000等。顯然都是上月的靓仔炸子雞,在相對高點,容易下殺。果不然,表現本月差了。

以上,創業板指差,調池水也差,這是我複盤本月表現差的兩個理由。

在對的時間選到對的股票真的很難。急著進場/退場,不一定好,節奏不好抓。

還有一個大問題,我選擇的交易量大的ETF,它們內含的成分股究竟是什麼?我以前都沒在意?這事不對!

後來把每個ETF的前十成份股列表,結果對比一看,重複性很高!果然,各基金經理英雄選項略同,這變相導致我在部分大家都看好或一定必選的明星個股上加倉很多。

連50ETF與300ETF的前十持股名單內,有5個都一樣(貴州茅台、中國平安、招商銀行、隆基股份、中國中免),一半都重複了。。。

重倉在明星精選股不一定不好,但池水雜魚少,會使我涵蓋面變低。ETF需要再減裁,但我目前還沒好的想法。

罷了,目前已經調池的標的,再持一個月。如果還是差於大盤指數,是該考量再調整。


 樓主| 發表於 2021-9-30 18:12:38 | 顯示全部樓層
= = =
對了,本來考慮十一長假把貨基上的部分資金拿來國債逆回購,但10W基底,年息3%,七天的利也沒到30,手續費5元。想想還是放在貨基好了。

今天是節前最後交易日,貨基預期也會有七天的生息,結果就反應到貨基當天的價格上了。

於是你會想,如果昨天買今天就賣,不就賺了?不,今天賣也得等到節後才能拿到錢,一樣要等七天後。

但如果昨天買貨基,預期今天漲,賣貨基,但是馬上轉入國債逆回購,再賺一波利息,這樣好像也可以。

我是不是又找到可以套利的BUG了?


 樓主| 發表於 2021-10-30 11:11:35 | 顯示全部樓層
2021.10, 十月戰情

【資金】
現總值:940117.42。
年度累計本金投入:896693.10;年獲利金額:43424.32;年度漲幅:4.84%。
九月份本金:931465.36起算;月獲利金額:8652.06;九月份漲幅:0.93%。

【大盤與ETF】
年度
上證指數:20/12/31收盤:3473.07;10/29收盤:3547.34;漲幅:2.14%
深證成指:20/12/31收盤:14470.68;10/29收盤:14451.38;漲幅:-0.13%
上證50ETF:20/12/31收盤:3.634;10/29 收盤:3.304;漲幅:-9.08%
滬深300ETF:20/12/31收盤:5.287;10/29 收盤:4.981;漲幅:-5.79%

月度
上證指數:9/30收盤:3568.17;10/29收盤:3547.34;漲幅:-0.58%
深證成指:9/30收盤:14309.01;10/29收盤:14451.38;漲幅:0.99%
上證50ETF:9/30收盤:3.231;10/29 收盤:3.304;漲幅:2.26%
滬深300ETF:9/30收盤:4.935;10/29 收盤:4.981;漲幅:0.93%

【戰績】
年度還是保持全勝,畢竟之前累積的差異多。
本月表現與上述參照系比持平,小贏小輸。月底結果只是打平。
上月說過,我的持股傾向創業科技類股,所以理應把新股、創業板指,有代表性的小型股指、創指ETF也納入比較。以前沒想到,現在月度就不比了,直接做年度至今的比較,如下:

創業板指:20/12/31收盤:2966.26;10/29收盤:3350.67;漲幅:12.96%
科創50:20/12/31收盤:1393.03;10/29收盤:1396.2;漲幅:0.23%
500ETF:20/12/31收盤:7.043;10/29 收盤:7.895;漲幅:12.10%
1000ETF:20/12/31收盤:0.938;10/29 收盤:1.075;漲幅:14.61%
創業板50ETF:20/12/31收盤:1.247;10/29 收盤:1.505;漲幅:20.69%
科創板50ETF:20/12/31收盤:1.434;10/29 收盤:1.45;漲幅:1.12%

相比於我年度到10月底的戰績4.84%,可以看出,我輸面多。

大盤指數我不能作什麼,如果只考慮我可以買進的各指數ETF─50ETF/300ETF/500ETF/ 1000ETF/創業板50ETF/科創板50ETF等,假如我年初開始平均資金,並長期持有它們不動,結果平均的收益是5.61%。比起我年度的操作戰績還好。

所以,看起來我白忙了。


【月報小記】
九月調整池水,到十月的操作戰績,似乎還是不理想。不過,本來股市整體走勢也不優,所以平均來看,短期也不能蓋棺定論。

就做到12月吧!

我現在考慮是否不要再搞這麼大的池子玩了?單純就玩各指數ETF就好,反正結果也沒比只作指數ETF好。

因為2021也僅剩2個月了,目前取得的交易資料,足夠多也有代表性,是時候開始復盤我的操作,以便調整明年的策略。

又是一輪的細查與反思,繼續寫作以為記錄。


 樓主| 發表於 2021-11-1 11:00:20 | 顯示全部樓層
202, 缺一

接201上一講,我提到八月時發現有些問題缺失。

缺失有二,一個是我前面提過的:好像開始跑輸大盤了?漲時沒跟上,輸時一樣輸,這就是一個端倪;另一個是我意識到:對下殺的個股,我攤平,所以籌碼多,但因為弱勢,所以獲利少;而對上揚的個股,我高出,所以籌碼少,獲利比例也變小。

對這兩缺,我怎麼對治?

第一個缺失,我沒跟上大盤,主要就是我有一些權重股沒有,房產、保險是其二大的,還有小的,如家電類等。

正好趕上創業板各股弱,資金往這些傳統股跑,所以,一方面,我側重的創新科技類弱,沒贏;另一方面房產/保險等權重帶著大盤指數漲,我沒,輸了。

這事提醒我要看我ETF池,是否應該洗一洗了?酒、消費、食品飲料、中摡互聯網、科技、通信、…。

我思來想去,房產/保險/家電等,我還是不看好。房產/保險,可能都是幾日行情,之後又會熄火。那就是跌深反彈,迴光返照而已。我保有銀行ETF,證券ETF兩金融類的做為防禦,加上黃金ETF,還有最後的貨基,可以了。

雖然缺失,但缺口不大。如果整個八月來看,我除了跑輸上證指數,其餘對照組,深圳成指、50ETF、300ETF,我依然贏。

我在八月戰情有說,陸續要調整池水。但回顧9月初,我換水的動作太扭曲了!也老是在高點時做轉倉換手的動作。

我說過八九月輸大盤的理由,我認為是我所持ETF裡屬創新股多,屬大盤指數權重股少。而風水輪流轉,資金重新回到已經跌多的權重股了,所以一退一進之間,我輸給指數。但我自己又細思,真的是我想的那樣?如果只是猜想,有那麼一點不確定,就不要瞎扯!

我必須一個個抓出來,究竟各ETF所投股票是什麼。於是,各股中報出來,查一番整理各ETF前十持股,發現了問題。。。。

我以為我很分散,但卻很集中!?

比如,消費ETF, 酒ETF,食品飲料ETF,各前十名,最多有30選股,但實際總計只有16支股票,因為有重複,各ETF的前三名持股基本一樣,後頭排名也只是相同股的持股比例的順序調換而已。選股的相似性太高!

那我所規劃的分散風險,就是一場意淫!?

還有,我以為XX龍頭ETF是選該版塊中最頂尖的,但XXETF就沒重倉行業頂尖的嗎?比如軍工龍頭ETF/軍工ETF,重倉的前三股都一樣,而後面還有一樣的。兩ETF的操盤經理,英雄所見略同,前十中有六個一樣。

所以,單純看XX龍頭ETF,沒有意義,是一個迷思。我上半年作軍工ETF轉軍工龍頭ETF,想得很美好,頭部企業與置後企業會分化,所以龍頭股一定比小股票漲多還抗跌。現在一看它們各自持股,這裡根本沒有所謂龍頭不龍頭,一眾ETF一定會放入行業前幾大,必須加持的股票名單。這是廢話,如果是台股ETF,台積電是一定要放的,一個道理。

所以,我又再次被代號名稱給誤導了。

對於第一缺失,對治的方法就是,去除重複,並且增加沒有的ETF,擴大涵蓋面。但經過九月的洗禮,我這想法似乎又不見得那麼正確,會導致池子太大,交易太頻繁,想法我後面解釋。



 樓主| 發表於 2021-11-2 09:27:45 | 顯示全部樓層
203, 缺二

接著講第二缺失。對下殺的個股,攤平,籌碼多;對上揚的個股,高出,籌碼少。前者弱勢,押多;後者強勢,少持。

這個缺失與策略有關,就是使用乖離的做法必然會發生的情形(定投或網格交易其實也一樣)。本來預期就是股價會回歸均值,漲多的跌,跌多的漲。

這是本質上的特性,除非改策略,否則本就如此。我自己思維,選乖離策略也與我性格有關,不喜歡輸,是由損失厭惡造成的心理障礙。

我們不能只想得到乖離操作的好處(攤平成本,等微笑曲線解套;來回操作獲利好於長期放置等),而不接受乖離帶來的壞處。

有的人性格喜歡追漲,就做順勢;有的人性格厭惡損失,就做均值。

而客觀事實是,不論乖離操作或是順勢操作,都與各股的股性有關,並且總是順中有均,盤久積勢,不管是從縱向股價區間窄寬縮放去看,或是橫向時間區間長短來瞧。把順勢調寬了看,也是會回歸均值;把盤整拉開了瞧,箱體震盪後也有趨勢確立之時。就看你怎麼調整運用技術指標。

如果是單一個股,若股性波動高,漲跌變化大,容易使乖離操作失效,則順勢操作更佳。而選一籃子股的ETF,已經作了多股平均,這漲跌幅度自然會變小,使用乖離操作理應更為適合。

好了,第二個缺失是本質上的,改變不了,但有一點感覺,總有一些標的,乖離不好使?即便已經是一籃子股票平均的ETF。

是的,真有一些與布林八字不合的ETF,未到高點就下去沒賣出,低點又讓買到,後又下殺,成本墊高,股價又於低檔時建立波段,達低檔區相對高點的賣出條件,致使高買低賣。這樣來來回回,不僅沒賺到乖離,還白繳了交易規費及印花稅。

你可以說這是技術指標的參數沒調好,才導致與股價波動不合拍。但怎麼樣才是好的參數?股性難道不會也隨時間變化,波動率有所不同?如何能做到時時最優化?如果經常性的變動參數,無疑又是陷入過度擬合,程式交易的泥沼裡?

但開始感覺到:標的似乎不應該全抓,而是抓適合乖離的ETF?比如綜合指數類ETF?

我選用的是布林指標,我單獨在細說一下。另外,除了以上兩缺失,還有一直以來,我也沒有去降低我交易的頻次,幾乎每天都有交易機會。雖說這可以對治手癢,但事實上的交易成本也是會跟著墊高的。這事也得納入考量。

我需要細查,累積10個月的交易紀錄,從中找到現象,總結經驗。


 樓主| 發表於 2021-11-3 08:56:15 | 顯示全部樓層
204, 布林

根據百度百科:
布林線指標,即BOLL指標,其英文全稱是“Bollinger Bands”。布林線(BOLL)由約翰•布林先生創造,其利用統計原理,求出股價的標準差及其信賴區間,從而確定股價的波動範圍及未來走勢,利用波帶顯示股價的安全高低價位,因而也被稱為布林帶。其上下限範圍不固定,隨股價的滾動而變化。布林指標和麥克指標MIKE一樣同屬路徑指標,股價波動在上限和下限的區間之內,這條帶狀區的寬窄,隨著股價波動幅度的大小而變化,股價漲跌幅度加大時,帶狀區變寬,漲跌幅度狹小盤整時,帶狀區則變窄。

詳細的解釋與運用,請自行研讀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 ... /3325894?fr=aladdin

簡單說BOLL的定義就是:收盤價短期水平與長期平滑移動平均值的差。
而其指標主要參數就標準差及寬度。
標準差與中均線:5-300日 (一般定20日均線,即可視為一月均線)
寬度:1-10 (一般定2)

BOLL利用統計學原理標準差求取其信賴區間。
買賣原則
1.        BOLL利用波帶 可以顯示其安全的高低價位。
2.        當易變性變小,而波帶變窄時,激烈的價格波動有可能隨即產生。
3.        高低點穿越波帶邊線時,立即回到波帶內,會有回檔產生。
4.        波帶開始移動後,以此方式進入另一波帶,這對於找出目標值有相當的幫助。

好的參數調整,可以使股價上下波動維持在波帶內,正好頂在波帶上下邊界線,以中均線(比如20日線~即往前追溯一個月)的移動,股價在此中上下振盪,為最佳視界。

一些股性牛皮時,股價波動就在中均線上下,也不碰到上下界,這不好。需要調整參數,比如寬度。而股性波動率劇烈時,時不時動不動就衝破邊界,或形成頓化。這時也需要調整參數。

但每一個股的股價波動率(股性)是不相同的,就算同一支個股,股價波動也是隨時期變化的,總不能一直調整參數到最佳。

一個不太對位的布林區間,會讓操作者在股價未達最高(低)時就賣(買),也可能錯過最高(低)點而沒有去乖離。

那我們應該給每一個個股選一個最佳的搭配參數,使得股價變動範圍卡在BOLL波帶之間,形成“最佳視野”的狀況囉?

理論上是這樣,但很難有一支個股總是能卡在最佳視界狀態,即便各股有其股性(波動率),但這會變,時而搭配,時而錯位,總不一定,只能差不太多。而大部分的股票波動,定標準差20,寬度2,都還算適合。本來布林乖離區間也是動態滾動變化的,一旦波動率變小,布林帶也會縮窄。

所以,不是對每個選股去調參數,而是定好標準差/寬度,只找適合的個股來做(即股票波動率較為恆定,不大幅變化者)。而這種做法,找到契合的標的,比找到會一路漲,前者可能還賺得比後者多。(比如有色年漲幅32%,新能源車58%,但我在有色的得利卻高於新能源車)


= = =
BOLL既然是算標準差/信賴區間,很自然想到就是做為乖離操作的工具。但真的如此嗎?可不可以拿來做順勢?

比如,我們把參數調到鈍化嚴重,股價經常沖出上(下)界到超上(下)區,於是,抓鈍化發生之時買進(賣出),就是一種順勢操作。

但這又與移動平均線的順勢操作相當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