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張開基

台灣大學畢業生起薪26K 四小龍最低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4-4-25 10:41:12 | 顯示全部樓層

葉銀華/如何解決「世代淪落」現象?

【聯合報╱葉銀華】 2014.04.24 02:34 am

  
三年前我發現「世代淪落」的現象,即已經明顯存在,而且是社會不穩定的因子;今年三月份太陽花學潮與衍生的社會運動,更深層反映此現象之衝擊。何謂世代淪落現象?最基本特徵是年輕人覺得這一代的機會比上一代少,而且就業品質差、購屋負擔超級沉重。另一特徵世代資源不均,不只這一代年輕人擁有資源遠少於上一代,而且對國家負債的承擔重於上一代,但可能享受退休福利則劣於上一代。

一九七○、一九八○年代的年輕人,不管有無繼續升學,皆有著良好的創業機會、薪資持續上升,同時政府在厚植經濟成長的措施,具備較高的效能。當時,台灣高度經濟成長,大家對未來有著憧憬。

然而,現在年輕人面臨失業率高達十四%的窘境,又需接受低薪的挑戰,而且看到我國實質薪資回落十六年的水準,更要面對遙不可及的房價,遂對未來迷惘,例如:年輕夫妻薪資七萬元,又要養小孩,何年何月才能買得起動輒兩千萬以上的房子。

房價高漲是加速年輕人世代淪落現象的因素!執政黨於二○○九年降低遺贈稅,的確吸引眾多海外資金回台,但是未有配套措施,資金流入炒作房地產,造成都會區房價上漲幅度,令人目瞪口呆。更有人利用人頭炒作,而所得不是不用課稅,不然就是未以實價課徵。根據最新調查,台北市的房價所得比為十五倍,名列全球最高;第二名是香港、第三名是新北市所得比為十二點七倍,領先溫哥華、舊金山、雪梨、紐約等國際大都會。另一方面,我國政府有入帳的負債,包括:中央政府長短期債務、非營業基金舉債、地方政府長期債務,若再加上未入帳負債(包括:退撫基金、農民健保、勞工保險與國民年金提撥不足額),總額超過廿二兆,其尚未加上地方政府短期債務。未來一旦稅收未有增加,政府將面臨財務問題,勢必要提高相關稅負;而人口結構老年化帶來未來年輕人之健保、勞保、勞退與國民年金提撥負擔沉重加大世代淪落的現象。

在上述因素的交纏下,年輕人覺得屬於他她們的末班車(機會)已經開走了,長期下去未解決,將衝擊社會的和諧。政府要改進之處,首先「超高房價」是社會普遍不滿的因素。我們建議政府儘早規畫增加平價房屋的供給,例如:新加坡組屋政策,以及房地產實價課稅的政策來抑制炒房,並且用房地產實價課稅的稅收來支援上述組屋政策,讓年輕人容易買房。

其次,縝密規畫年金制度的改革,降低未來財政問題與年輕人負擔。前年行政院即已經成立改革小組,但是目前尚未提出具體改革方案。要解決此一問題,必須提早面對,透過已退休少拿、未退休多提、合理退休年限,讓大家共同解決此一問題。

再者,近六年台灣投資金額(固定資本形成)有四年是負成長,在經過換算台灣整體實質資本累積在減少,這也是台灣薪資水準低落的原因。接下來的政府要通過兩岸服務貿易、貨物協議,以及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條例,必須擬定可以增加對台灣投資、並讓人民眼睛一亮的好政策。

最後,要改善世代淪落現象,靠政府是不夠的,順應巴菲特、蓋茲之腳步,筆者呼籲成功企業家可以集結起來,透過捐款與提供智慧,徵求創新創業計畫,並輔導其實現,提供更多的年輕人機會。

(本文作者為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



全文網址: 葉銀華/如何解決「世代淪落」現象? | 名人堂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632531.shtml#104#ixzz2zrUimXco
Power By udn.com

發表於 2014-4-25 17:23:20 | 顯示全部樓層
g871702 發表於 2014-3-7 11:30
反對這樣的說法

日本 韓國 東協 新加坡  香港 中國周遭國家 哪個不是跟著連結

个人浅见,主要的问题就是“台商”自己,我在大陆工作十三年,切身感受,台商很清楚台湾产业外移,不怕你台湾年轻人不来大陆,刻意压低工资的真的太多了,你往来两岸不需要机票成本哇?台湾政府的政策并不差,大陆政府给予台湾地区的优惠,那更是比内陆好太多了,大陆同胞自己都心理不平衡,这些台商自己赚的盆钵满满,但,懂得或愿意照顾来自台湾子弟兵的老板,有,可惜真的太少了,比起人家韩国企业在大陆的那种团结,多数台商我认为都是相当差劲的。

發表於 2014-4-25 19:21:18 | 顯示全部樓層
g871702 發表於 2014-3-7 09:21
引用於電子報
改善低薪 彭淮南:教育制度須改革中廣新聞網 – 2014年3月6日 下午2:18

鄰居的姐姐將工廠遷回鄉下,起薪三萬,還包吃包住,不料卻找不到工人,因為很多人
不願當藍領,又嫌鄉下娛樂少?最後只能請泰勞,他們可樂壞了,隨便加一下班,一個
月也可領到五萬元,所以年年問還可不可再來!

我先生任職的公司,也在鄉下設廠,據他說工人也都是大學畢業!

教育制度真的要好好檢討!而父母教養小孩的心態也要改,否則大家都搶著當白領,造
成失業率高,而藍領卻要引進外勞,這多諷刺啊!

發表於 2014-4-26 09:25:27 | 顯示全部樓層
585307lu 發表於 2014-4-25 10:41
葉銀華/如何解決「世代淪落」現象?  
【聯合報╱葉銀華】 2014.04.24 02:34 am

蘋中信:正視世代危機之源:高房價(謝金河)2014年04月19日


一場太陽花學運訴求公民不服從抗爭,雖然落幕了,卻撞出台灣社會底層一大串問題,就像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接受《今周刊》專訪時說:台灣到底何去何從?眼前除了服貿,台灣還有核四要不要運轉,貧富不均、土地建商爭議、稅制改革及代議制度失靈的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在童子賢說這話的時候,報紙頭版頭條登出這則新聞:台北買房、世界第一難,這份資料引述了內政部以實價登錄及財稅資料來計算購屋負擔,結果發現台北市房價所得比是15.01倍,勇奪世界第一;房價高得嚇人的香港是14.9倍居次;新北市是12.67倍,居世界第三。這意思是必須15年不吃不喝,才買得起台北市的房子。台灣的房價高,所得低,成了世界奇觀,也讓年輕人對未來失去希望,這是新世代迫切危機感之所在。若政府對這個現象繼續無感,恐怕只有逼年輕人造反。
記得30年前,我剛踏出校園,那時薪水一個月是1萬6千元,那時我看中汀州路靠近台大附近的一幢剛蓋好的大樓,每坪開價5萬元左右,我買下30坪左右的單位,父親幫我付了一些銀行貸款的頭期款,我用薪水付房貸,幾年之內,很快就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
自力購屋天方夜譚
此後,我們碰上股市上萬點,房價上漲,薪資也跟著揚升,讓我們還有餘力再換第二間房子。對照現在的年輕人,月薪22K,面對的是每坪近百萬,動輒千萬元起跳的房子,要想自力購屋,已經是天方夜譚的夢了。
房價高漲,年輕人買不起房子,也引來貧窮化及少子化的崩世代危機,但是政府面對這樣的景象卻使力有限,也讓危機感一天天加深,政府沒有讓資金轉進實業及不合理租稅,是房市飆升的主因。
台灣的房地產飆升,源頭是2008年遺贈稅降至10%,很多台商回台購屋,這些賺到大錢的台商沒有把錢拿去投資事業,而是把錢拿來投資房地產,造成房市一波高潮,豪宅大漲也因此而起。
另一個是台灣特殊的土地稅制,我們房地產稅負遵守平均地權規範,將土地與房地產分離,地主與建商成了最大贏家,建商繳納土地增值稅後,稅負很輕,過去十年房市榮景,建商個個兵肥馬壯,大獲其利。
我統計了5家最會賺錢的房地產上市公司,例如興富發過去6年稅前賺351.83億,稅後315.65億,6年才交了36.18億的稅;遠雄過去6年賺393.06億,才繳了46.31億的稅;華固賺166.35億,只交了10.2億的稅;長虹賺187.35億,才交了7.42億的稅;皇翔賺了108.2億,只交2.73億的稅。而同一時間,統一企業賺了1095.61億,交了525.1億的稅,遠東新世紀賺1095.98億,繳了570.3億的稅。這些傳統產業賺的錢都拿去繳稅,但房地產大賺房市暴利,卻繳了很少的稅
租稅不合理釀炒房不合理的租稅政策,讓台灣的企業都跑去做最容易賺錢的營建業,社會游資也集中去炒房。營建署前署長葉世文說:「過去10年炒房,10個9個賺;炒股者,賺錢只有1成,賠錢9成。」就是最好寫照,但是當社會游資熱中炒房,房價居高不下,年輕人也失去未來;但是,我們的統治當局只能拿奢侈稅來虛應政事,這才是台灣眼前最大的危機。
財金文化董事長

發表於 2014-4-26 11:40:21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redhung 於 2014-4-26 11:51 編輯
knarf 發表於 2014-4-25 17:23
个人浅见,主要的问题就是“台商”自己,我在大陆工作十三年,切身感受,台商很清楚台湾产业外移,不怕你 ...


你說中重點了。兩岸的不滿集中在不思回饋的台商身上。

在大陸,台商賺飽了錢丶享受了好處卻不回饋,造成了好處都被台灣人拿走的即定印象,只能用兩岸都是同胞來自我安慰,期待台灣回歸時,流出去的,透過合併,可以等同於在同一個國家內打轉一樣。

在台灣,台商早已經賺飽了錢了,但是給社會的卻是大部份都是低薪;加上教育一窩蜂盲衝,致使人力資源不平均,教育的嚴重投機,造成了人才市場的産出過剩;還有就是產業外移丶資金外流,就算是回流回來也只不過是熱錢,炒房丶炒股票,資金沒有進入投資面(不要拿郭台銘出來講,他是「少數」眼光看得準又願意行動起來解決問題的台商)。所以在台灣人的印象中,台商賺飽了錢,把錢帶到大陸去投資賺錢,丟下這邊長年共同打拼的基層勞工。所以,服貿一來,只怕出走的産業與資金會更多,變成一個金玉其外丶敗絮其中的的台灣。

而所有實質的利益全部集中在那些不思回饋的台商身上--你們當真以為兩岸合併之後,不思回饋的台商就會乖乖地回饋社會?不,他們只會集中資源等待時機,在大陸如果沒辦法再賺錢了,他們會重演台灣產業外移的戲碼。

這是我看到目前為止所累積出來的想法。

發表於 2014-4-26 12:09:08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蝴蝶 發表於 2014-4-25 19:21
鄰居的姐姐將工廠遷回鄉下,起薪三萬,還包吃包住,不料卻找不到工人,因為很多人
不願當藍領,又嫌鄉下 ...

我也認同,台灣價值觀的一致化,是其中的一個問題。每一個家長都希望小孩未來可以多金或是當領袖(領導),但是問題是資源有限而人類的慾望無窮;每一個人都多金,相對之下就是沒有人多金;而領袖是少數,不可能會有二千三佰萬個領袖。

發表於 2014-10-27 03:35:26 | 顯示全部樓層
g871702 發表於 2014-3-7 11:30
反對這樣的說法

日本 韓國 東協 新加坡  香港 中國周遭國家 哪個不是跟著連結


這些國家連結,台灣沒連結?台灣連結更深!
結果是依賴更重,飲鴆止渴。
香港近年暴露出許多問題,足以借鏡。
早期某些企業是撈到,但獲利的是財團,一般民眾只有相對剝奪感。

發表於 2014-10-27 03:37:32 | 顯示全部樓層
g871702 發表於 2014-3-8 18:27
謝謝您寶貴意見
大部份我虛心接受
而且我也反馬政府不會也不用政策辯護啦 哈哈

目前應該還沒有明確的觀點出現,歷史和地理因素以及現在趨勢,難啊~~

發表於 2014-10-27 18:14:04 | 顯示全部樓層
先聲明我不懂經濟,但是因為生活在以色列,多少會看到一些文化的差異性。還有我的文章表達能力很差,常常會詞不達意,請大家包涵。(以色列其實也有不少的問題存在,下面資訊並非要讓大家認為以色列的經濟或教育什麼都是美好的。)

小時候常聽說,共產國家買東西要用糧票我第一次真正看到糧票卻是在以色列這個非共產國家。六十多年前的以色列,是個窮國家,一樣要靠美援。(那種麵粉袋做的衣服,以色列人說不定也有人穿過。) 當時買東西還有使用糧票,這些糧票我先生家有保存下來,所以我才有機會看到。也就是說,當時的以色列狀況大概和六十多年前的台灣差不多 (起跑點是差不多同一條線)。

但是,今日的以色列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以色列的最低薪資,我知道的時候已經達到一千美元,這還是最低的薪資。
失業時,失業金可以領六個月,依照當事人的薪資比例去算。
老人年金,正常狀況每個月約是七百美元,有些人有些特殊狀況,可能可以領到約一千美元。
生產不但免費,嬰兒出生後政府會先給一筆奶粉錢,之後每個月收到些許育兒費,直到小孩十八歲為止。

以上是一些以色列的福利資訊 。請不要太羨慕,因為以色列的稅金也很重。

最近還有兩個話題,是我經常看到的: 以色列的新創公司和以色列的教育。

不少人認為,以色列的學校教育造就了以色列人的成就就像有人問我是不是研究塔木德,小朋友就會變聰明或是將來就會致富。

我並非教育專家,或許我的見解會有誤,不過我還是想說一下自己的意見。如果是不認識的人問我,我會委婉回答如果是朋友問我,我的回答會很直接 ---研究塔木德,不如學塔木德精神或換一顆腦袋。這並沒有嘲笑之意,而是大家在追求這些的同時,已經先忘我們自己的優點,還有社會整體環境的狀態。盲目的追求是不會有好的效果的。

以色列的小朋友,從出生的生活環境就和我們有差異,思考模式也是不同於我們。舉例來說我們常說"囝仔人,有耳無嘴"。以色列的小朋友,從小就有發言權,大一點的還有習慣性辯論。在家中一起用餐時,我經常看到我家老子和他的幾個小子在辯論。一辯論起來,老子是沒有權威的,完全是不分老子或小子,每個人都有權發言。我家老子若是辯輸了,不但不惱怒,還會很得意地稱讚他家小子比他聰明。所以,他們在學校很敢發言,在職場也是如此。權威,在台灣,是從小在家中、到學校、然後一直到職場,都是離不開的箝制。

最後再舉一個跟薪資有關的例子。

我家的二公子,一個月在找新的工作。他的目標之一是薪資要比以前再好一些。聽到他的希望薪資時,我有點嚇到了他的目標是年薪約三百萬台幣,已經高過一大票的以色列經理人員的年薪。好了,問題是,他的學歷只有高中,連大學都沒上過。

如果我家二公子是生在台灣,
他的父母親會不會告訴他,目標不要那麼大,找個穩定一點的,最好是終生職的工作就好了。(找不到的話,街上賣雞排也行啦)
企業界看到高中畢業的履歷,會不會直接丟垃圾桶,順便還嘲笑一下,這樣的學歷也敢痴人說夢話。

可是,生活在以色列的我家二公子,履歷寄出後幾天的第一個面試就錄取了,薪資竟然真的高過他們公司的經理人員。不僅如此,上班幾天後,他又收到一家條件更好的跨國大企業的面試通知,讓他有點扼腕。他們企業要的是人才,不是擁有學歷的庸才,企業也很清楚,不提供高薪是留不住這些人。

整個社會觀念,若無改變,要談改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知道這樣的話題大家是否有興趣?如果大家想要多了解一些差異性,那我再努力多寫一些。雖然寫文章對我來說是有點困難的。)




發表於 2014-10-27 23:14:24 | 顯示全部樓層
sabimama 發表於 2014-10-27 18:14
先聲明我不懂經濟,但是因為生活在以色列,多少會看到一些文化的差異性。還有我的文章表達能力很差,常常會 ...

     謝謝妳的分享.我覺得很重要. 也看得懂.期待後續.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