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ye 發表於 2014-11-3 19:38 
不會爛,很好。
只是在等待妳的續集呢!
如果之前寫的若有冒犯之處,請包涵。以前職業的關係(他現在算幾乎是退休狀態),我的先生接觸過不少台灣的公司,因此我們了解台灣廠商和以色列客戶兩方不同的想法。
約兩三年前,我的先生決定幫在特拉維夫每間出租公寓的房客們,在每間公寓裝上冷氣,因此跑了以色列超市的家電部門。我知道的家電品牌不多,通常是日本或是韓國的品牌,其他像是歐洲或是美國的品牌,我的先生要比我清楚的多。
一整排的冷氣中,我先生看中了Haier這個牌子的。Haier非常的平價,是在預算內。這是我第一次聽到家電中,有Haier這個品牌,不過,當時我並不知道這是來自哪個國家 。
直到某天偶然機會下,看到談到Haier如何行銷世界的影片,才知道原來Haier海爾竟然不是歐美或是鄰近的土耳其產品,而是大陸的品牌 。如果沒有記錯,我記得他們的經營者要重整這家公司時,說了一句類似這樣的話 ----他們的產品連自家的員工都不願買,因此他們必須要改善產品的品質,才能賣得出去 。果然,海爾產品現在是行銷全世界,他們的成功是經過努力的。(我們買的海爾的冷氣,到現在房客都沒反應出現過問題,海爾的品質算是很ok的)
說到這裡,其實是有點心酸的,在以色列的超市家電部門,看得到海爾,卻看不到台灣的品牌。以前我們常自豪品質比較好,卻忽略人家也會迎頭趕上的一天。畢竟競爭是很殘酷的,競爭贏不過,可能就得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每當以色列客人要求產品做點幅度修改,台灣廠商老闆卻完全不考慮時,我的心裡是心急的。縱使修改產品或許要花點時間和金錢,能夠讓產品精進,不也同時可能帶來更大的機會??市場不會永遠獨佔,不創新、不進步,等到對手趕上來,下一步做的一個動作是有可能是削價競爭。在利潤變少的狀況下,我想老闆應該不會說他自動自己的薪水減半,他下個動作可能會做的是如何減低成本。人事成本也是成本的一部份,員工想要加薪變成了遙不可及的夢想。
時薪高3倍! 台青年赴澳洲打工破10萬
不知道我們的企業主和政府,看到這樣的新聞時有何感覺??
就算同樣要賣命工作,與其在台灣爆肝賣命,不如去澳洲打黑工賣命,還可能比較容易賺到第一桶金!!這10萬人中,可能也有不少人才,而我們的人才,竟然要離鄉背井,做的還是勞力工。不想花高薪,是留不住人才的。
相對地,在幾千公里外的資源更少的以色列,他們做了不同的選擇。他們人口少,如果做的是傳統工業,是絕對沒有優勢的。他們很聰明的做了不同的發展,他們天性比較不怕冒險,看重能力,願意花高薪聘請人才,新創公司因而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