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張開基

台灣大學畢業生起薪26K 四小龍最低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4-2-23 03:37:29 | 顯示全部樓層
"教育", 我們的教育沒把求真的精神注入下一代,所謂精英都是"記意容量"較大的一群人.有多少大學都不是問題,只要能產出有用的人才. 神棍,政客,滿口胡言還能呼風喚雨,但大多數人仍深信不已,因為我們都不深入的追究.只有百姓清楚的知道真相方有可能逆轉.

發表於 2014-2-23 03:48:15 | 顯示全部樓層
bc90212 發表於 2014-2-23 03:37
"教育", 我們的教育沒把求真的精神注入下一代,所謂精英都是"記意容量"較大的一群人.有多少大學都不是問題, ...

我不太相信知道真相就能一定逆轉。

而且要怎麼做才能讓百姓清楚知道真相?

網際網路?

利用網際網路傳播?

網際網路是一個管道。

可是很多人對這些沒什麼興趣,大多都只關注自己有興趣的,看個一兩眼,可能就忘了。

所以該怎麼做才能吸引大眾持續對真相的關注?




發表於 2014-2-23 05:01:19 | 顯示全部樓層
求真找真相才不會継續受騙?才有可能逆轉.我個人認為台灣並不輸韓國,也不可能輸. 不信我們等幾年看看.

發表於 2014-2-23 09:24:38 | 顯示全部樓層
  
  脫困解決之道:
1:儘速設法仿傚韓國與美國、歐盟等國家簽訂FTA。
2:不再無止盡的錢進中國。
   據估,台商投資中國資金達台灣一年的國民總所得,有14兆台幣。
   光鴻海一家,即雇用中國勞工百萬人。
   台彎常留中國人口百萬以上。都是中上家庭,具實質消費能力,提振了中國的經濟成長。
3.促進產業研發升級,這方面落後韓國太多。
4.對外投資要分散,不宜一味投資中國。現對外投資80%以上,都在中國。
  扶植中國產業,中國複製台灣經驗,產品低價競爭,侵奪台灣外銷市場商機。
  以前與中國是經濟垂直互補,現在是形成相互競爭關係。
5.鼓勵台商回國投資,仿傚歐巴馬號召海外美商回美國投資的生產策略,端出牛肉,  提高就業,減  
  緩失業率。
6.一樣仿傚美國,啟動第三波產業革命,研發生產創新商品。
7.如此才能吸引國外來台投資。
   2012年外資來台灣直接投資金額,為全世界倒數第二名。






   

   

發表於 2014-2-23 10:26: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閣下所以談都是人人會背的東西, FTA為什麼簽不下來? 為什麼資金會流出?投資何處?生意人唯利是圖,他們算的比局外人精明的多. 難道他們會拿自己的錢去做䘉事? 我有幾個朋友曾經是"肥貓"現都在新加坡,為什麼? 老百姓不提升水準老被政客媒體操控,一直選出不適當的人,當然突破不出現況.

發表於 2014-2-23 11:52:52 | 顯示全部樓層
bc90212 發表於 2014-2-23 05:01
求真找真相才不會継續受騙?才有可能逆轉.我個人認為台灣並不輸韓國,也不可能輸. 不信我們等幾年看看. ...

早期日本的經濟比台灣好
後來台灣也有進步了
但現在韓國由落後到比台灣
還進步的多

日本、韓國的就業及升學壓力很大
我想台灣也不算小,雖然後來大學
增加了不少

就連韓國演藝圈有時也出現自殺
的新聞

其實現在資訊發達,只要有消息就
能夠傳播

一些事情發生的實情或真相,關乎大眾
幾乎不可能會被完全的隻手遮天
當然尹清楓命案這種因牽連太多,最後
找幾個主罪,不了了之的也有

不過就如一些版友所說的,大家重視
的是什麼?

大家都提到一些國家,其實就連澳門也
不少人去打工,因為賭場及八大行業

澳門的年收入其實也是比台灣高

台灣是否也要設賭場及一些八大行業
效法澳門? 或者是不同的想法

著重的除了經濟外,還有完善的社會福利政策
但社會福利政策又牽連到了政治及整體社會制度

不要說政府介入自由經濟市場,會影響市場運作,
真的是自由市場,都沒人為操控或介入嗎?

資本主義說的就是自由經濟,人們經由自
己的作為獲取自己所得。
如果就一些學家所解釋的資本主義,甚至
共產主義,都不會覺得很差,但結果共產
主義,顯然很難讓人們能達到那樣的社會
而資本主義也產生了一些問題

人類在制度中不可能都像機器人一樣
當然又說制度是彈性,但說的不是這個

包括淘空資產的經濟犯,私下掛勾的權與利

這除了經濟之外,是整個社會面制度!

發表於 2014-2-23 17:57:43 | 顯示全部樓層
政府,唯一的工作是興利除弊,
如果目前沒有眼光、能力,至少先除弊,
塑化劑、棉籽油、大浦事件、文林苑、洪案、遠通電收~~~~~有很多事百廢待舉。

換個角度,連顯而易見的除弊都不會,那就不必期待了。

發表於 2014-2-23 20:59:38 | 顯示全部樓層
bc90212 發表於 2014-2-23 10:26
閣下所以談都是人人會背的東西, FTA為什麼簽不下來? 為什麼資金會流出?投資何處?生意人唯利是圖,他們算的比 ...

中國阻撓,FTA當然任何一國也簽不成,你不會不知道。
台灣面臨今天的窘態,政府無能,是為主因。
產業經濟政策錯誤,刻意鎖進中國,台灣小經濟體因此被磁吸入中國,
造成產業空洞化;
邊陲化的台灣,依要素價格均等化原則,台灣勞工薪資會向大經濟體的
中國看齊。
這是台灣上班族薪資停滯偏低倒退到16年前的主要原因。
企業短視,不重視研發,以提升產業附加價值,只想依賴中國,
再加上政府縱容,資金遂一發不可收拾的移往中國。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韓國幾近破產,當時向國際貨幣基金借貸600億
美元,政府勵經圖治,興利除弊,非但產業在國際揚眉吐氣,外債早已還清
,截至2013年12月外匯存底高達3464億美元。
至於所謂的新加坡投資成功案例,更加印證一頭熱投資中國之不可恃。
中國經濟已急遽降溫,生產過盛,往昔的世界工廠,即將淪落為世界災難。
此為一些海外經濟學者的看法。

廣東近幾年,因中國產經政策調整,大批台商倒閉。
其他地區情況也是大同小異。

現在中國很多台商中小企業,急思遷移轉進離開中國。

請再深思,政府為何要急著要通過服貿,及緊接著的貨貿。


發表於 2014-2-24 00:34:01 | 顯示全部樓層
台灣什麼都想作,什麼都作不好.什麼都想學,什麼都學不像

發表於 2014-2-24 08:18:00 | 顯示全部樓層
擁抱全世界 向中國說再見
終於有人願意說真話了。國發會主委管中閔近日坦承,「早就不認為還有亞洲四小龍這件事」,他說,「新加坡國民所得早已超過台灣一倍以上,他們不會覺得和台灣站在一起;韓國是G20成員之一,經濟實力已經要挑戰日本,眼中早就沒有台灣」;香港掛在中國巨龍身上,飛起來也看不到台灣,「台灣自己要看見自己面臨的困境」。更慘的是,工商協進會理事長駱錦明直言,現在開發中國家一直在進步,台灣要更努力,否則連「亞洲十小龍」都擠不進去。

近六年,經濟甭說與其他三小龍比較,早就與世界脫隊了;出口與經濟成長連續三年低於世界平均值,前年外人直接投資排名世界倒數第二,甚至不如北韓。而根據IMF統計,去年新加坡、香港、南韓人均GDP分別為五二一七九美元、三八七九七美元、二五○五一美元,台灣是二一一四一美元;失業率之高亦是台灣排名第一。可見其他三小龍是已開發經濟體,有如飛龍在天;獨獨台灣還在原地踏步,加上來勢洶洶的東協、新興市場,相形之下我國恐怕只是在地上爬行的小蛇罷了。

悲哀的是,四小龍崛起於一九七○年代,當時台灣以近二十年的兩位數經濟成長,曾位居四小龍之首,被譽為經濟奇蹟,當成新興國家發展的典範。之後,中國採取開放政策,在沿海地區設立經濟特區,亦多師法台灣成功經驗。孰料,今日我國竟停滯不前,不但被三小龍拋開,更有許多後起之秀正在急起直追。回顧歷史,以台韓相比最令人感嘆。台灣人過去愛稱台韓為兄弟之邦,自居為兄,而南韓為弟,此固為溢美之詞,但就當時的經濟狀況,卻也符合實情。當時我國人民對韓國人處處展現出強烈的優越感,而今安在哉?一九九○年時,台灣、南韓的人均GDP分別為八一三二美元、五八九三美元;到了二○○五年,南韓人均GDP一六三○六美元,首度贏過台灣的一五二七一美元,去年更拉高到二五○五一美元對二一一四一美元。在出口方面,韓國原先落後台灣,但一九九五年南韓出口額一二五○億美元,超越台灣的一一一六億美元;到了去年,台灣出口三○三二億美元,南韓五五九四億美元,幾乎只剩南韓的一半。

南韓成功的故事,最值得台灣反省借鏡,因為雙方出口產品有七成雷同,又是激烈的競爭對手。而南韓成功之處,並不在於它的考驗比台灣少,一九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有賴IMF紓困數百億美元,南韓才得以免除破產的命運;但南韓卻從慘痛的教訓中推動產業轉型,發展品牌,如今3C、汽車、家電、造船都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近年來,文創產業更掀起一股旋風,偶像劇、偶像團體所謂韓流,幾乎橫掃全球。反觀台灣卻無法忘記昔日的榮光,仍以代工為自滿,產業大量西進中國,做著跟在台灣同樣的事,沒有進步,既不能為本國創造就業,也欠缺附加價值的提升。最近甚至遭逢中國崛起的科技業挑戰,前途岌岌可危。

其實,近年來挑戰雖多,但台灣人相當優秀,不必妄自菲薄,只要努力的方向正確,經濟仍有再起的希望。吾人期待的是︰一、執政者不再空口說白話,要做到產業升級與製造業回流;二、任用優秀的財經專才,而不是亂搞親信政治;三、落實社會正義,改善分配不均,促成機會與起跑點的平等;四、追求真正的全球化,而非用冒牌的中國化抵充,也就是不再向中國傾斜。ECFA的簽訂已證明無助於台灣經濟的轉型與成長,服貿協議不能一錯再錯,必須向中國說再見,擁抱全世界,才是台灣經濟的希望所在。

總之,「四小龍」、「六三三」、「黃金十年」,都沒有實質內涵,只剩精神上的自慰。執政者若不能看開這些「錯覺」,仍以詐術治國,恐將鑄下大錯。

摘錄轉貼自20140224自由時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