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奇怪

黑白講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3-3-21 17:30:58 | 顯示全部樓層
10.6 鏡我

「嗯,根據你的『我』的定義,通過圖靈測試的機器人,也算有自我意識,也算是一個人。」梁老略為調侃的說。

這又回到一開始梁張二老的爭論。

不等張凱延的回應,梁老直接說:「這留給你們自己當作頭腦的遊戲吧!我想今天就到這裡了。」

「不不不,這裡最大的問題是對『我』的定義。『我是誰』,或甚至『我是甚麼』?」張凱延急於回應,看來並不想終止討論。

「人啊我啊!只是頭腦,或是一個人格,或是記憶組合,或是靈,或是一個幻想,…。」梁老說:「每一個,都還沒有真正符合大家有共識的答案。」

這又是梁張二老之爭的源頭。

「這其實也可以理解,連蘋果都不好定義了,是吧!」克爸說著,為二老緩頰,但這又回到語言文字的論點去了。

「我有一個問題,有關自我的意識,為何說動物沒有?」克爸問:「我喊來福,牠會過來,知道我在叫牠啊!」

克爸也機靈,順勢再問下去。

「研究學者有一個判別自我意識的方法,就是照鏡子。」張凱延說:「如果知道鏡子裡的是自己,就認為是有自我意識的,知道是自己。」

嗯,這樣看來狗還不行。

「那種判斷方式,也許靈長類動物經過訓練也做得到判斷,所以牠們就變得有靈性了嗎?」梁老疑惑:「又或者說,能成精?」。

「動物尚且不談,至少對於小嬰兒,一般在一歲之後時可以開始分辨,可以是一重要的參考指標。」張凱延說:「我倒是認為有記憶以來的那個時刻點可以是自我意識的起始,但記憶這指標不好明確。大家不會記得記憶的起始點,那都是片斷的回憶。」

「但是看鏡子與記憶的指標是相關的,只要證明指標相關性,採用明確的指標做為研究判斷,在實證上可以引用的。」張凱延正義凜然的說。

能分辨鏡中是自己的小孩,也可證明他們也有記憶力,能記得玩具放在何處。實證科學家的檢驗方法,可是有根有據不容挑戰的。

「梁爺爺,您認為的『我』是什麼?」克提問話了。


 樓主| 發表於 2013-3-22 19:12:09 | 顯示全部樓層
10.7 我思即我在

「這留給你們自己去想想吧。」梁老看著克提渴望的眼神,還是給了一個回答,說道:「會不會答案既非我思故我在,我在故我思,而是我思即我在,我在就是我思呢?」

哇~ 梁老是在發散問題,還是在取其中道?

「這可不是我提出的,印度心靈大師克里希那穆提說—『我』是思想者亦是思想本身,思想與思想者是同一回事。」梁老說。

「各位可以自己去想一想,這可能並非僅具有表象上的意義,那其實可以是一種很深刻細微的領悟。」梁老繼續說。

「我之內,也許有更加細微的成分,不因為病變、死亡就消逝了?但我也不能給你什麼提示。」梁老告訴克提說:「我不知道。」又一次。

「除了個體我之外,有人談『高我』、講『超我自我本我』、說『大我』、提出『集體我』、『靈魂我』還有『神我、真我』,補特伽羅我。」梁老自己也搔著頭腦想,說道:「那個『我』,可不可以只是純然的意識,而沒有『我的』的成分?」

「這個『我的』的概念,也是造成不自由最大的根本主因啊!」梁老感嘆。

又是自由又不自由的,快把粉絲團給搞昏了。

「時間不早了,我想各位都可以去找找『我』。」梁老說:「『我是誰』這個問題可是人一輩子中的最大的問題啊!這個大哉問,你們可以一直的去發掘,可以越來越深刻,越來越細微,也可以越來越頭腦…」

梁老又說了耐人尋味的話。

「梁老先生,我也想知道,為什麼你又說我們是自由的,又說要爭取自由?」阿嘉也問問題,不想錯過這最後的時刻。



 樓主| 發表於 2013-3-23 23:40:57 | 顯示全部樓層
10.8 結語

「你是自由的,這宣稱我自認沒錯,我不像叔本華那麼悲觀。」梁老說:「但你真以為你很自由?」

「不是嗎?」阿嘉不理解梁老的意思。

「這心理學上有一些實驗,可以來加以檢驗。我想老延也可以再告訴你們。」梁老把球丟給了張凱延。

看來這自由一事,梁張二老也曾經討論過。

「那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我應該怎麼過?」阿嘉繼續問,一股腦把大哉問都丟出來。

「這不是你自己的問題嗎?怎麼問起我來了。」梁老說。

梁老起了身,決定結束掉今天的討論,說道:「不講了,今天的談論已經夠久了。」

梁老都起身了,大家也不好意思坐著,也一起站了起來。

「蘇太太等著你們回家吃飯呢!」梁老太太也不知何時冒出來,對著克爸說。

「是喔!」克爸摸著頭腦,略顯靦腆地回應。心裡想著這次回去肯定要被念一頓了。

但其實梁老太太已經有跟克提媽媽打過電話,在克提協助收比薩時問過了克提家裡的電話。不然,蘇太太怎麼會不打電話來找呢?

「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再一起討論呢?」阿嘉還是不甘直接結束。

「改天再說吧!」梁老說。

實際上,梁老畢竟年紀大了,加上剛從美國回台沒幾天,又一整天長時的討論。梁老太太知道梁老體力有限,純粹是愉快於這樣的討論才能如此精神奕奕。

「大家先休息休息吧,以後還有時間的。」梁老太太委婉的結束了今天的談天。

而我們黑白講到此,便暫時告一個完結。


 樓主| 發表於 2013-3-23 23:45:21 | 顯示全部樓層
就這樣吧,林林總總寫了也約有十萬字了吧。
很干擾大家,也謝謝有機會能在這個網站上發表文章。
知道有人喜歡,真的很謝謝。

奇怪

 樓主| 發表於 2013-5-1 17:08:10 | 顯示全部樓層
黑白講二
11.1 續


下午兩點,梁家門鈴響了。

梁老太太開門,阿嘉與克提就在門口。

「梁奶奶好!」阿嘉與克提兩人同聲。

「進來坐吧。」梁老太太慈祥的說。

今天是教師節,學校放假,阿嘉與克提約好了來梁家。實在說,距離上次的會面也個把月了,阿嘉與克提一直想再來梁家。阿嘉想找張凱延,克提也想他爸爸一起來,但張凱延、克爸各自在忙,沒真能湊好大家都行的時間。阿嘉不想再等下去,於是找了克提,大膽的打了電話,梁老太太自然是歡迎他們。

很是奇怪!不是大家對於真理的探索一直都是很熱切的嗎?這麼回到各自的家之後,像是回到了現實世界後,又各自的回到那看似機械式的生活之中,彷彿現實世界與對於人生究竟的探詢是兩回事?

也許阿嘉、克提還沒真正邁入那人生洪洪的潮流之中,還能保持對生命探索的熱誠。

照例,阿嘉帶了伴手禮—一袋鳳梨酥。兩人便在梁老太太的招呼之下,坐在長沙發這邊。

「老頭子,他們來了。」梁老太太對著房間說,然後到廚房去了。

梁老也緩步的到了客廳,看起來應該是剛剛午睡醒來,精神還不錯。

「吃飽了吧?」梁老跟兩位打了招呼。

「嗯,我們吃完飯才從家裡出門。」克提說。

「今天就你們兩人嗎?」梁老問,想再次確認。

「是啊!我舅舅,蘇爸爸都沒空過來。要我跟您問聲好。」阿嘉說,同時把鳳梨酥放上了桌。

「哇,鳳梨酥啊!」梁老倒是看了眼睛一亮。

梁老太太端了茶出來,說:「老頭子,鳳梨酥可別多吃了,多注意身體。」

「來,大家喝茶。」梁老太太邊說邊放,克提、阿嘉點頭不好意思。

「老太婆沒事也坐下吧,一起聊。」梁老先生說:「今天老延、蘇爸爸都沒來。」

看樣子,人數不多,梁老先生便想抓老太太來湊數。

「嗯,你們聊吧!我老太婆不懂。」梁老太太客氣的說著。

「妳就坐下吧!就當你是老延,看看能說說什麼的。」梁老倒是不放棄。

「好吧。我先聽你們聊吧!」梁老太太知道梁老堅持,就也一起坐了下來。

於是梁老先生,梁老太太各坐一張沙發椅,阿嘉與克提坐在長沙發。基本就如上次座位的安置了。

「你們想聊什麼呢?」梁老問。

「自由。」阿嘉直接說了,單刀直入、簡單扼要。這問題可是困擾他一個多月了。



 樓主| 發表於 2013-5-2 22:08:23 | 顯示全部樓層
11.2 利貝特實驗

「我們想知道,我們是自由的,還是不自由的。」克提補充。

梁老慢慢的喝著茶,像是在思索如何鋪陳跟他們說明這個議題。

「老延不在,沒有他來幫我提供詳細一些的資訊,我只能就我的一點印象來說。
你們把我說的當作故事聽也可以,詳細的資料你們得自己去找,自己來思索其中的意義。」梁老說。

沒錯,梁老只負責說實驗結果所產生的意義,對於實驗內容與數據,他沒這麼精確。那不是他的工作。這些實驗,以前總是用來與張凱延做討論的議題。

「第一個,利貝特實驗,這在腦研究領域是個著名的實驗。」梁老說:「利貝特也是一位腦神經的專家吧,他在好像是80年代的時候,做了這麼一個實驗。」

梁老思索了一下,說道:「利貝特把量測腦波的頭盔及量測手關節的設備接在受試人員的頭及手上,然後請受試者看著一個由綠點快速轉動於圓盤上的時鐘。他告訴受試者,她可隨意的按下桌上的按鈕,但要求受試者注意到『決定』按下去的時候,綠點的位置,才隨即按下去。」

「實驗結果是在按下去按鈕的前0.55秒,腦波就有了反應。」梁老停停走走的說。沒有張凱延的幫忙,梁老確實需要花點時間。

「所以是從『意識』要按,到按下要0.55秒…」,克提自己模擬想像,說:「好像有點久。」

「孩子,你還真是敏銳,這時間確實『久了點』。」梁老笑著說:「但腦波出現卻非關『意識』。」

「受試者當時有紀錄,之後報導她決定按下時的綠點位置,這時間是在按下按鈕之前的0.2秒。」梁老補充說。

「五分之一秒,差不多…」克提與阿嘉都各自的模擬了一下。

「這其實容易證實,再做另一個實驗,當看到燈亮,立刻按鈕,就可以知道人的反應有多快。真的差不多是0.2秒。」梁老說。

「所以,實驗顯示了一個事實:在你決定要按之前,腦波已經準備好了,只是你不知道,等你知道時,也就是你的『決定』被你意識到時,是在那之後的0.35秒,然後,你又花了0.2秒按了下去。」梁老說。

聽著梁老說,大家也思索著這其中的意義。

    腦波反應     知覺決定   按鍵
    -0.55s               -0.2s          0s

「實驗的顯示,與我們一般會認為:先有決定、之後腦波、再來按鍵,顯然是不同的。」梁老說。

「利貝特實驗,可是一般討論『自由意志』的心理實驗中最常被提出討論的。」梁老再說。


 樓主| 發表於 2013-5-3 22:35:30 | 顯示全部樓層
11.3 關鍵零點幾秒

「後來又有一個實驗,好像是幻燈片的實驗,受試者一樣戴著電極,被告知可自己按鈕跳幻燈片。利用相同的原理,這次實驗者在出現腦波之時就提前幫受試者跳幻燈片。受試者驚訝的感覺到,好像機器能知道自己即將的行動。」

「現在好像有人進行新一代遊戲機,是用腦波感應的。看到畫面,要移動物向左或向右,腦波會有相應的「方向反應波」,機器讀到,便可相應做出反應,以控制遊戲的操作。」阿嘉興奮的說:「還不到量產上市,但也許快了。」

「我們說自不自由這事,從這裡出發,如果有一人戴著一精密的『腦波儀器帽』,他可自認為『自由的』行動。但觀察者都可以在他行動的零點幾秒前準確的預測得知,請問,這個人算是自由的嗎?」

「NEXT,關鍵下一秒!」阿嘉心裡疾呼。但少了克爸,阿嘉也興奮不起來電影的接龍遊戲。

「精密的『腦波』測試儀器帽可以都知道人想要幹什麼嗎?」克提疑惑。

「沒錯啦,這思想場景的前提是假設知道腦波的模式就知道該人的思想行動。」梁老說:「也許人腦複雜到無法精確判定,但這裡只講理論上的事,或邏輯上可能的事。這是思想實驗一般性的做法。」

「對了,舅舅曾經說,有人在研究腦波視覺化,建立資料庫,試圖由腦波觀察人正在做甚麼夢。」阿嘉說。

果然,張凱延不在,許多現階段的實驗進展沒能可以立即更新。

「可是,那才零點幾秒而已。能說他不自由嗎?」克提繼續的問。

「不要小看這零點幾秒,它的意義在於,在你知覺到『之前』,其實腦袋已經準備好要幹嘛了,你只是『被告知的』。」梁老說。

「還有,地震也不能提前預測。但也不能說它是沒有原因、無中生有、隨機發生的吧?」梁老說:「故說,你的行動,總有個原因,即便不知道,也不表示沒有。而腦波的顯示,明確的表示了有個前於你認為『自由』決定的原因。」

「而如果凡事都有個原因,都可以推因朔果,知一推二,知二推三。理論上,可一直推估。至於人腦太複雜、世界是無限的反應與組合因而做不到預估,那是技術上的問題,不是理論上的問題。」梁老說。

「但不是說量子的不確定性可能打破這種決定論的說法嗎?」阿嘉急著問。


 樓主| 發表於 2013-5-5 20:37:48 | 顯示全部樓層
11.4 全球腦的量子躍遷

「是吧!但在經典的世界裡,也就是在我們的尺度之上,經典力學的威力可是很大的。準到小數點後十幾位不成問題吧?」梁老說。

好像是,普朗克常數是10的負34次方。

「那0.000…1的不確定,可有大影響?」梁老問。梁老又用他利害的000快速帶過法。

「有!」克提立刻反應,好像大聲了點,隨即小聲的說:「蝴蝶效應。」

「不錯喔!一點點誤差,最終導致大的變化。」梁老按讚了一下。

「另外,腦袋裡一小小的意念,最後可改變整個的環境,也是可能的。」阿嘉也說。

「沒錯,那腦袋的意志原本只是一小電流的能量,最終卻形成巨大的世界改變,確實可能。」梁老也對阿嘉按了個讚。

喔,這不是量子腦的假說來的?張凱延不在,梁老立場改變了嗎?

「不過啊,這樣的自由度我依然認為是被動的,但宏觀上來看也許可以與那個稱作『全球腦的量子躍遷』的行動做比喻。」

「全球腦的量子躍遷?」阿嘉與克提聽都沒聽說過。

「這是我兩年前從一本書上看到的。」梁老開始回憶說:「有一個組織好像叫做『布達佩斯俱樂部』。」

這時,梁老太太起身,走到書櫃。

「把每個個人比喻為一個神經元,則全球人就比如是一個擁有70億神經元的大腦,彼此溝通著信息。」

「地球是一個生命體,而人類便是附於其上,生死與共的頭腦。」梁老比喻說:「於是,便有了所謂『地球意識』的說法。」

喔!這是繼人類意識、宇宙意識之後,又有的新意識。真有意思。



 樓主| 發表於 2013-5-6 23:56:43 | 顯示全部樓層
11.5 巨變動力學

「說到底,組織的成員不乏諾貝爾獎得主、科學家、精神領袖、經濟學家、音樂家、哲學家、作家、藝術家、政治家等各界的菁英人士。」

「他們有一個很有創見的看法,叫…」梁老一時想不出來。

「看書吧!」梁老太太把書直接給了梁老。

「咦,這書還在啊?我可沒有印象了。」梁老說。

梁老太太可是善解人意第一的氣質夫人。

此時,阿嘉也用他熟悉的資訊取得管道—上網,來查找有關資料。

「好,這叫『巨變的動力學』。」梁老直接開書見真章。

「大凡一個巨變的演化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累積、醞釀期,第二階段是轉變、引發期,第三階段是臨界、混沌期,第四階段是大躍遷或大瓦解。之後又回到新一層次的第一階段。」

「物質、生物演化、氣候、社會文明都可以套入這種宏觀的模式之中,透過分叉進行演化。」

「比如,物質從夸克、光子、原子、分子、大分子、原生動物、多細胞、生態系統到社會文化系統。」

「人類則是哺乳科、舊大陸猴、古人猿、猩猩、能人、直立人到智人。」

「沒進化成功,就是猴子、猩猩、古猿、尼安德塔人了,不是繼續在那階段,不然便是滅絕了。」

「如果說文明的進展則是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放牧耕種、農業時代、封建時期的中古時代、工業化、後工業化的現代。」

「這裡,不是只有進化、停滯或崩解而已,並且從時間來看,發生巨變發生的時間也越來越快。」

梁老照著書的內容,講述了一段。

「這其實在上次老延提出『突現』的觀點時也類似。」梁老抬起了頭來,說道:「突現也好,躍遷也罷,個別的量,總要有潛能存在,累積一定的數之後,才能在集體宏觀上造成變異。」

「這裡,自然提到了氣候、溫室效應、海洋溫度、環境汙染等諸多問題。而你們剛剛各自提到的『蝴蝶效應』、『小意識大影響』等,也都算其中。」

「我來說說。」阿嘉想要發言了。


 樓主| 發表於 2013-5-8 11:40:38 | 顯示全部樓層
11.6 意識的提升

「布達佩斯俱樂部宗旨: 發展行星意識,促進人類的精神和文化進化,保護地球生態環境,以避免發生全球性的生態災難。」阿嘉說。

「全球系統遵循複雜系統演化的非線性混沌動力學。這類系統的演化有四個階段,我們現在已經接近進入第三階段的門檻,即接近系統發生突變的臨界狀態。一旦越過這個臨界狀態,系統便不可挽回地跌入第三階段混沌,隨後第四階段便接踵而來:要麼引發大災難、大破壞、大瓦解,要麼引發大突破、大轉變、大躍遷並進化到一種新的更高的文明。」阿嘉參照著網上資料說。

看來,阿嘉今天是想要取代他舅舅的角色。雖然並非真能取代,但透過網路,他也可以發揮。

「說得很好。」梁老再讚一個。

「這是一種進化,也是往更複雜的結構、更高度的文明去走。但要避免趨向瓦解崩落的處境。」梁老說:「於是,他們急於呼籲要提升人類的意識」。

「這物質層次的變化,即便已經難以捉摸,但還是可以進行預測。就說氣候好了,我們知道要預測一周天氣準確度也許不高,但預測明天天氣總還是有一定準度的。即便加上那氣候變遷、蝴蝶效應,也能知道變化比以前劇烈的趨勢。」

「那叫量子的不確定與混沌的不穩定,即便預測不準,但算自由嗎?是被動的被迫接受的現實而已吧!」梁老說。

「我們可以依據量子不確定原理,來駁斥決定論;再來可以以放大化後混沌不穩定性來質疑可預測性。」梁老又細說:「但我們來想想,就說量子腦的量子不確定好了,理論上決定論不能完成掌控了。但那只是一種機率上的不確定性。如果不知道,等它發生了,腦袋電子脈衝流竄,到了高層次上的知覺了。」梁老停了一下,再說:「我們知覺到,然後跟了那個既定但不知為何發生的腦波來行動,這算哪門子的自由?」

梁老結語說:「這並不同於我所講個人的自由。那自由是要出於主動的,是有活潑的、生動的品質啊!自由的自由度,可不是交給這機率上的未知來隨機的予以接受與認命的。」

這可是在個把月前,梁老跟張凱延爭論身心靈的時候所提及自由的意思了。 照梁老的說法,不是決定論的,也不代表就是自由的,這難道是宿命嗎?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