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四,
P: 很好的自我觀察者。
我想這次我們已經說了許多,同時也感謝各位的分享。運用理性,在生活上的實踐,是我們練習的最好試煉場。
說到飲食,在《穀物大腦》一書中,反對人類吃穀物,認為人類不適合吃。不過我看此書的觀點,在網上爭議很多。就好像吃全素,吃全肉的見解一般,對人身體的好壞,兩方總有許多個人經驗及似可證的數據提出。
低碳飲食、生酮飲食、XX飲食法,一直都充斥在民間。(轉基因食品也是一樣爭議不斷)
對於這些爭論,我還是維持在一個度的掌握,我既不認為全素很好,也不認為全肉可以。原則上,我會先抓主流醫學界建議的均衡飲食法,做為基礎。當然,這也不一定就正確。我相信有些人多素好一點,有些人適合多肉一端,每個人體質些許的差異,而且動態變化,對於好壞,還是自己把握。
我知道有人信誓旦旦全肉之後變瘦,也有人信誓旦旦吃全素會更健康,但那都是個案或短期,長期真的好?對自己是否合適?除非你真的貫徹到極端,否則倒也沒有必要極致地較真,就是均衡飲食,不吃太多就好(甚至偶爾要餓一下,體會久違的飢餓感)。
如果想要減肥瘦身,但僅僅只在飲食上做文章也不對,運動一樣要進行,僅取一道亦是偏頗。嘴饞吃多了就多運動,飲食上總是可以自行調整,不必強取極端。變化也總是動態,測量自己體重、體脂率,調整自己活動的強度。重點是養成並長期保持這種規律的生活習慣,如此也就不需要劍走偏鋒。
(誰的同事花了許多錢買減肥草藥,瘦是瘦了,但健康嗎?如果不改長期的宵夜習慣,朋友叫了就去大吃大喝,這都是枉然。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練武。如果不想動,其他做再多也改善不了多少。)
有一本書叫《生活黑客》,介紹一夥極度理性的怪咖極客,在生活上以自己為實驗對象,進行各種的生活破解,技能升級。就像電子遊戲的攻略般,全然的生活理性實踐者。
他們做的事很多,破解人類運作的生活系統中一些漏洞,比如如何對應商家退貨的技巧;有人以自身來嘗試藥物的有效性,當新時代的李時珍;有人成為把妹高手;有人為生活更有效率,強力調整睡眠周期;有人挑戰極簡主義,50項物品過生活;有人成為某專項網紅達人;還有人為了不受限制與預測,過隨機生活模式。
姑且先不論其是非,在這圈子裡,充滿理性、實驗、系統、個人主義及工匠精神。
我們可以學習黑客們的探索精神,但不必然需要做到他們那樣玩弄過頭的程度。我們的理性,以目前人類進步為根基,最大化運用在時代發展的成果,如現代醫療、現代科技、專家系統、科學思維、衣食住行應用、新心理學、社交人際關係、行為經濟學模型、…等,在生活中解決或改善自己面對的種種問題,不全然接受舊有生活的默認模式,去組建個人生活的操作系統,既不喪也不佛系,也為自己爭取一點掌控感。
我們今天就到這裡。下次,我們主題談情緒管理吧,大家回頭找相關書籍來看,當家庭作業,下次分享。
謝謝大家。
= = =
《穀物大腦》,[美]大衛•珀爾瑪特
爭議網文:
https://www.sohu.com/a/117667403_470063
http://www.doc88.com/p-0817880797530.html
https://www.jianshu.com/p/ad9ce562cf38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377453/reviews?sort=score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377453/discussion/61123135/
…
正反觀點都有。
《生活黑客:系統化生活即其反對者》,[美]約瑟夫.里吉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