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585307lu

醫界五大皆空之冰山一角: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2-6-7 10:05:30 | 顯示全部樓層
一位醫師的見證:
當醫生也自身難保…

◎ 黃淳楷
新進醫師不願意選擇四大科,或是身在四大科中的住院醫師、主治醫師,放棄多年的訓練成果轉走醫美或其他自費開業的項目如減重等等,在醫院中早就不是新聞。
可能因為健保的給付真的包山包海又便宜,因此養成台灣民眾極為糟糕的就醫習慣,很多人逛醫院像在逛百貨公司,今天逛這一家、明天逛另一家,然後每一家都拿一堆藥。醫院對這種病人是沒辦法的,因為依法醫院不能拒絕病人就醫。在甲醫院已經做過的斷層掃瞄或是核磁共振等各種檢查,很多病人也未必會跟乙醫院的醫師說,反正就在乙醫院再做一次,因為健保買單很便宜沒關系。很多住院病人,明明病情就已經好轉到可以出院的程度,卻因為家屬想省自己的麻煩,想說丟在醫院反正有人照顧,帶回家還要自己照顧,所以最好能住多久就住多久。而醫院對於這種病人也是沒有辦法的,因為依法醫院不可能趕病人出院。
也因為健保太便宜,似乎也讓有些民眾覺得醫師都很廉價,可以隨意漫罵踐踏。我曾經在半夜為病情危急的病人做心肺復甦術時,家屬就在旁邊拿著攝影機拍攝,跟我們說要是沒有把他媽媽救活他一定告死我們。在急診也常遇到明明就不是急症的病人,因為醫師在處理其他遠比他危急的病人讓他等待就破口大罵。晚上值班的時候,也常見到病人家屬在護理站咆哮罵我們沒有醫德,為甚麼沒有立即處理他家人的問題,而事實上,我們是根本忙不過來分不開身。也有很多病人,一來就告訴你他要做各種檢查,我如果是本於專業跟病人說某個檢查是沒有必要的,也會被罵沒有醫德等等。
年輕的醫師們,在進入醫院之前大都是有一定程度為病人服務的熱忱的。但只要一進入醫院,這些熱忱就會以不可思議的速度消失。許多本來立志要走四大科救人的同學,進了醫院就發現在台灣要當一個救人的醫師,是多麼奢侈而又遙不可及的幻想。「醫人不如醫狗,救命不如救醜!」這是我在當學生的時期就聽過的一句話,當時只覺得太荒謬了不可思議,但進了醫院實際體會過台灣現今的醫療環境及生態之後,深深覺得這句話實在是為台灣的醫療,下了一個悲哀但真實的註解。 (作者為醫師)

本文轉載自:2012/06/07自由時報電子報/自由廣場

.............................................................................................................................................................................................................

民眾就醫心態不改,貪小便宜的惡劣習性不改;

衛生部門、健保局相關單位,不想方設法根除此一弊端;

醫病關係,醫界的五大皆空,都無緣改善!



 樓主| 發表於 2012-6-7 11:23:33 | 顯示全部樓層
樵夫 發表於 2012-6-7 10:53
民眾就醫心態不改,貪小便宜的惡劣習性不改
這確實是很沒國民水準的事
應該積極呼籲教育部從學校教育體系 ...

唉~家長是表率,上樑不正下樑歪,多少大人盡做這些不良的示範!

學校教育,沒有家庭教育的妥適配合,成效不彰!

朋友中就有慢性病已痊癒,仍長期要醫師開慢性病處方箋,拿到的藥分送親朋好友好友吃。

一人拿藥,眾人吃補。

到處逛醫院,家裡堆積如山的藥不吃,浪費健保資源的人,更是不知凡幾!


補充內容 (2012-6-8 03:08):
附記:本文無意貶抑學校教育的基本功能。

 樓主| 發表於 2012-6-7 12:08:14 | 顯示全部樓層
樵夫 發表於 2012-6-7 11:41
別太悲觀
1.學校教育如果做好至少可以提升下一代的國民水準
2.提升了下一代的國民水準之後,至少可以改由 ...

不是悲觀,至少認識的親朋好友中,他們教育下一代,大體上都沒問題。

憂的是那些日日為三餐謀,無法善盡父母職責,想好好教育自己子女而卻心餘力絀的那些家庭。

當然,學校擔負教育功能的責任,與其成效,迄今仍扮演著極為重要的一環,

無人可予否定!

 樓主| 發表於 2012-6-7 17:54:31 | 顯示全部樓層
〔記者林俊宏、洪素卿/台北報導〕男子仲向明三年前因急性心肌梗塞轉診到台北馬偕醫院,該院心臟內科醫師彭明正被控在做心導管手術時,未告知家屬可能引發病患血管破裂,加上手術當天無緊急開刀房,彭亦無能力治療,僅能由外科手術醫師進行動脈繞道手術,導致仲某延誤一小時治療,後來雖然緊急轉到台大醫院仍不治;台北地檢署認定彭明正醫師有疏失,昨依業務過失致死罪將他起訴。
民事賠償部分,台北地院認定馬偕醫院未善盡告知義務,在今年三月判決醫院應賠償家屬共二百五十七萬餘元。
彭明正:有告知家屬手術風險
彭明正向檢方表示,他有對患者及其家屬告知手術風險及併發症可能,患者也簽下心導管檢查及治療同意書,事先也有會診心臟外科,對於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出現血管剝離或動脈出血等風險,他無法從事冠狀動脈繞道手術,須由外科醫師才能進行。
有醫師聞起訴案:真讓人心涼
聽到這件起訴案、一家醫學中心主任級的心血管醫師直說:「真的讓人心涼、想退休!」該名醫師說,一般心肌梗塞就有兩成的死亡率,心導管手術出現動脈剝離其實是教科書上就有寫的併發症,一旦出現這個併發症,除了緊急處置,一定是由心臟外科醫師接手處理,就算沒有空的開刀房,也不會撒手不管。
彭明正回應說,他在手術前已詳盡告知手術風險,相關處置也已盡心盡力。馬偕院方表示,彭醫師被起訴,馬偕感到非常遺憾,將持續尋求公正客觀判決。

------------------------------------------------------------------------------------------------------------------------------------------
本文轉載自:自由時報電子報2012/06/07


心導管手術糾紛,馬偕醫師遭起訴

發表於 2012-6-7 19:02:28 | 顯示全部樓層
585307lu 發表於 2012-6-7 12:08
不是悲觀,至少認識的親朋好友中,他們教育下一代,大體上都沒問題。

憂的是那些日日為三餐謀,無法善盡 ...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需要並重,需要一起配合。

最近開始看一本書,覺得很好看。

沒有邊界的教室

http://www.books.com.tw/activity/2011/02/kaihsin/

發表於 2012-6-7 19:15:11 | 顯示全部樓層
585307lu 發表於 2012-6-7 17:54
〔記者林俊宏、洪素卿/台北報導〕男子仲向明三年前因急性心肌梗塞轉診到台北馬偕醫院,該院心臟內科醫師彭 ...

我贊成醫療行為去刑化!

1. 病人的自覺才是正途:醫生與病患建立互信基礎,與醫生充分溝通,覺得不放心那就不要看,不然就找別的醫生看。 沒有人給不好的醫生看,自然就沒有不好的醫生的生存空間。 不好的醫生就會想辦法改善讓自己成為好的醫生。

2. 任何醫療行為一定都存在不可預知的風險: 既然這樣,要怪醫生嗎?

發表於 2012-6-8 01:21:29 | 顯示全部樓層
早期的醫師還有仁心道德,現在年輕的醫師,很多都只是希望趕快賺錢
畢竟投資了那麼多的時間與金錢甚至精神
而且衛生署還計畫把醫師平均薪資拉到20萬內
因為大學教授也不過這個待遇
加上健保的虧損,輾轉也是從醫師身上剝削
所以,醫師當然要出走
也難怪造就了現在醫美自費市場的鼎盛(不過也快衰微了)

看過很多不肖醫師,枉顧病患身體健康
所以建議大家看病,還是找稍具資歷且有口碑的
而大病手術,請各位務必多比三家
千萬別成了醫師的實驗品

據我觀察,某宗教醫院,即將超越長庚醫院的規模與業績
打著宗教慈悲濟世,揮霍著社會善心捐款,利用無知的志工
其實內部之醜陋不堪入目
沒錢有困難的人生病是否能免費就醫?
志工家屬是否能優惠就醫?
是否取之於民還之於民?

發表於 2012-6-8 01:33:00 | 顯示全部樓層
DIPPER 發表於 2012-6-8 01:21
早期的醫師還有仁心道德,現在年輕的醫師,很多都只是希望趕快賺錢
畢竟投資了那麼多的時間與金錢甚至精神
而 ...

幾個月前坐火車,遇到一對夫妻帶著一個念國小的孩子。妻子述說在嘉義的親戚,某次經過某個茅草屋,被裡面的一尊神像給呼喚,後來就成了這位神像的代言人。 幫其行醫濟世,遇窮人沒錢,不收醫草藥的錢,還給錢讓其坐車。往生後,直接在廟裡當靈繼續行醫。

發表於 2012-6-8 01:37:08 | 顯示全部樓層
daonature 發表於 2012-6-7 19:15
我贊成醫療行為去刑化!

1. 病人的自覺才是正途:醫生與病患建立互信基礎,與醫生充分溝通,覺得不放心 ...

醫療沒有百分百的
問題出在法院,不在是否去刑
現今的法院判決完全取決於法官的個人心證
而且這些法官高高在上,無人可駁斥
明辨秋毫,快刀斬亂麻的法官少之又少
誰耐得住一審再審

而其實在醫療糾紛時,會由醫師公會指派人員與衛生主管人員組成醫療評鑑委員會,來初步判定醫師是否因個人疏失所造成的,在將報告送法院,通常醫評會都會站在醫師端較多,故醫師其實不用太擔心
但是,有些醫師實在是很離譜,有些醫師濫用藥,甚至還有喝到爛醉在開刀的,還有些醫師消毒觀念超差,病人不感染是抵抗力強,曾聽過有位神經外科醫師幫車禍病人手術清除腦中血塊,卻因為X光片放錯面,造成左右顛倒,於是處理了沒事的一邊,出血的另一邊沒處理,於是病人本來還有救,卻因此錯失黃金時機,最後醫師被判賠一千多萬

發表於 2012-6-8 01:40:47 | 顯示全部樓層
daonature 發表於 2012-6-8 01:33
幾個月前坐火車,遇到一對夫妻帶著一個念國小的孩子。妻子述說在嘉義的親戚,某次經過某個茅草屋,被裡面 ...

有點神話,還是小心點是好,要明辨是非
其行為也牽涉醫療法
衛生局不會坐視不管的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