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to 發表於 2013-1-28 03:24 
有花就有蜜蜂,
卡門真是蕩婦嗎?
如果要說「卡門」是蕩婦或者淫婦的話;那每個「吉普賽女郎」都是!
因為那是她們的民族性;
吉普賽人為什麼要不停的流浪,永遠居無定所?
因為,他們是宗教難民,因為在印度,被回教徒入侵征服的地區,居民被迫改信回教,等印度人反攻又收復這些失土之後,這些人就被當成「叛教者」(背叛印度教),所以,皇帝下令;他們永遠不能住有屋頂的屋子,不能睡在床鋪上。不得從事任何四種姓可以經營的行業,因此,他們甚至比「賤民」還不如,到處受到歧視,不得不四處流浪求生。
所以,他們只好世世代代的睡在無頂無床的帳蓬。甚至住在蓬車中,然後,以占星、算命、乞食、扒竊、詐騙、表演歌舞,雜技,娼妓等等的方式在所有地區或城市的邊緣苟活------
也因此,為了想盡辦法活下去,各種拐騙的方式無所不用其極,所以,貌美的吉普賽女郎用虛情假意和高段的挑情手法來魅惑各種男人,來從男人口袋騙到金錢,同時,自己又照樣可以享受被愛,享受性愛的快樂,何況,閉上眼睛,那個男人又有什麼差別?但是,有些真的是單純的虛情假意,有些也可能確實會有些愛情,但是,每段真愛都非常短暫,因為她們連「愛情」都是天生「流浪式」的,沒有人能要求一個吉普賽女郎從一而終;更何況是特別貌美性感,又擅長歌舞挑情的年輕女子?(「詐騙」和「扒竊」對吉普賽人來說並不是罪惡,那只是一種職業或者謀生的方式,因此用「虛情假意」和「肉體性愛」來獲得金錢報酬,她們是從來是理所當然,絲毫不會有罪惡感的。)
這樣的女子有如醇美無比的烈酒,後勁強,只能淺嗜小酌,不能狂飲,否則不只是會「宿醉」,一旦沉迷還可能致命。
不過,蜂蜜罐邊總是會發現一些死螞蟻的,燭火四週總是有飛蛾的-------------前仆後繼,奮不顧身的大有人在。
沒辦法,這種醇酒肯定比白開水美味而迷人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uJbZ8B46oQ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G-hkNe7ZEk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4bbDQ8jVJI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xsjO0MLfVI
佛朗明哥舞與吉普賽人的悲歌
6月19日
西班牙旅遊014
對於舞蹈我一向不甚了了,對於「佛朗明哥舞」依然,所以在台灣電視上看過一些所謂「佛朗明哥舞」的表演,一直以為和鬥牛一樣,只是拉丁民族西班牙人熱情奔放的民族性使然----
藍色襯衫的男子是歌者
來到西班牙南部「安達魯西亞」地區,在格瑞那達參觀「阿布拉罕皇宮」遺址時,領隊指著對面的山丘說:那邊半山腰就是一些吉普賽人居住的洞穴,今天晚上我們就要去那邊觀賞真正由吉普賽人表演的「佛朗明哥舞」。
晚上,一團16人改搭小巴上山,路並不遠,路卻十分的窄,結果現在都改建成一般平房住宅,吉普賽人並不再住在洞穴之中;
來到一家像小型表演場的地方,有許多各地慕名而來的觀光客,日本韓國的頗多,只有我們一團台灣客;
原以為是大舞台,大家一起看,結果舞台極小,就差不多只能容納五、六位表演者,觀眾席也只能容納四、五十人吧,所以這種小小的表演場地櫛比鱗次的有好幾間,舞者和樂師可以就近「轉場」的。
左起第三位女士是歌者,唱得極好,令人動容
一人附贈一杯飲料,領隊原本說可以拍照不能閃光,也不能攝影動態影片,後來才發現並不禁止的,於是整場兩個團隊接力表演中,閃光燈從未停止,有攝影機的也拼命攝錄。
本來只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欣賞,但是,一位中年的女歌者一開嗓,就讓我怔住了,那是一種無法言喻的千年悲愴的沙啞聲調,時而高亢時而泣訴,立即讓我想到所謂「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古話。
那絕不只是很個人際遇的悲涼淒楚,而是整個流浪民族的滄桑,女舞者的手勢和跺腳以至每一舉手一投足,一甩頭一轉身全都是使盡全身的力量,很難想像一種舞蹈是這般「用力」的,彷彿每一個動作都是最後的句點,但是,卻還是無盡的轉折而已----旁邊只有簡單的吉他伴奏,以及其他團員的擊掌節奏,比踢踏舞更響亮的踏地板聲響在小小的舞台和整個觀賞空間中迴盪著撼人心弦的巨響----
第二場,歌者是一位中年男子,原本在他未表演前還有說有笑,一派輕鬆幽默,不意一旦開場,歌聲由低吟轉為高亢之後,立即就有撼動全場的架勢;
突然發覺「佛朗明哥舞」一點都不歡樂、暢快、也不輕鬆喜悅,反而是像開山鑿石的震撼,像受傷野獸的頑強掙扎,那是千古蒼涼的吶喊和不可遏阻的宣洩-----
不論是歌者、舞者,可以說都是使盡渾身解數,或者說是用了整個生命的極限能量在表演,也許不單純只為了是表演給我們觀賞以謀生,而是他們這個民族一種時時暴動在心底深處不得不爆發式的「宣洩」!
老實說;我在台灣看過電視上那些所謂的「佛朗明哥舞」,嗯----還是不要說那也叫做「佛朗明哥舞」會比較好!不然對真正吉普賽人的歌者舞者是非常不公平的。
回程的車上,心情有些沉重,久久難以平復,後來在一個山腰彎路上,有一對老外要下車看山下的夜景,正好下車透透氣,天空清朗,北斗七星高掛天頂,北極星也很明亮,想想流浪千年的吉普賽人以擅長占星算命知名,望著夜空中的星斗占卜時,有沒有誰算出來這種流浪的民族滄桑果真是不變的宿命嗎?
隔天我再次請教領隊,回來之後又在網路上搜尋,找到了相同的說法,謹供參考:
「-----佛朗明哥舞實際上不是西班牙人所創,而是來源於住在西班牙南部安達魯西亞(Andalucia)的吉普賽人。流浪的吉普賽民族不論到何處,都受到當地人的輕蔑與鄙視,生活艱苦,遠從印度、北非、歐洲一路流浪到西班牙,十五世紀時有一些吉普賽人定居在安達魯西亞。自小能歌善舞的吉普賽人,將艱難生活的憂傷情緒抒發在自創的歌舞當中,這就是佛朗明哥舞的由來,這種傳統藝術一代傳一代,帶來的不是歡樂的氣氛,而是悲傷情緒的宣洩。--- 」
註:幾乎沒有佛朗明哥的舞者,表演時,臉上會有笑容的,所以,在台灣看到一些跳佛朗明哥,一面跳,臉上笑盈盈的,真的是!連佛朗明哥的歷史背景都不懂,怎麼可能得著其中的精髓?怎麼能跳到讓人感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