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後由 觀心取慧 於 2014-2-17 23:19 編輯
小時候常常被人欺負,過了初中畢業後,高一的生活不要再重複以往,下定了決心要改變懦弱的心態,一個強烈的意念,高中時就開始起了豁然與讓自己冷靜的心態,對於任何事情,喜怒哀樂,就算明天我不存在,又何仿?
這並非是個消極的念頭,而是我認為保持平常心看待事物,不強求,不執著,不計較,不耍弄心機,可以讓自己更容易的達到平靜,同時可以訓練遇不滿或憤怒時讓自己冷靜,冷靜可以讓頭腦思緒更清晰來解決眼前的事情,我覺得很夠讓自己平靜,上下班開車,吃早餐,或是發呆也是一種平靜,隨時隨地無時無刻,其時都在平靜,所以對我而言那時後只要想法轉個彎,就是平靜了。
雖然許久以前久以經存在這樣的豁然心,但隨著年齡增長所面對家庭裡,社會上與工作場合時常出現壓力與困擾的洗禮之後,忘卻了這樣的豁然之心,覺得已演變成週期性的平靜,也就是說某件一直存在的困擾的事件,在這個事件的每天中,有時內心平靜,有時卻忿忿不平,內心稍為負面,就被情緒牽制,過了一段時間雖然問題依然存在,卻又覺得很豁然。
也許是一直想解決眼前自認為無法解決的困難所產生的矛盾,因為平靜不是恆久的,平靜讓心靈暫時舒緩過後,必須再度面對自己的人生,在人生困惑中讓自己調節內心,別將這種豁然平靜之心給遺忘了,所以最近在研究冥想,其中發現專注與停止,專注是一個點,停止是內心所浮現的雜念,我最近常常在午睡與晚上睡覺時,讓自己練習這種拋開雜念的專注力,我漸漸發現若慣之後,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可以提升專注力,這可能是另一種提升,因為專注也是一種平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