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未曾生我誰是我,
生我之時我是誰,
長大成人方是我,
合眼朦朧又是誰.
順治不想當皇帝,想去做和尚。
想來他對這個「我」也很困惑。
順治在位的期間,笛卡兒的哲學叢書其實已經出版,不過我想順治沒能聽到「我思故我在」的論點。
六十幾年後,西方大哲康德出生。康德曾把人類的重大疑問劃分為幾個問題:我能知道什麼?我應該做什麼?我可以期望什麼?人是什麼?
「我是誰?」可說是人一輩子需要去思索的命題。
但去「思索我」是否又侷限了?畢竟理性只占人類意識的一部分(可能還是一小部分),意識的其他層面,知性、感性、直覺…等,是否被忽視了? 更別說人類的理性本身也有其限制。
就如同音樂欣賞吧,拿來做樂理分析,這本質上是否走偏了?
讓我再思索思索,我還在我的腦袋裡。
奇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