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玄逸宗 於 2018-7-20 23:19 編輯
用人類學家提出概念,人類社會可分為:
一、個人主義型:社會是用來服務個人(這裡我思考過,應偏指社會福利與教育機制的完善程度為主)。
二、社會中心型:團體與制度的需要為優先,個人需求則為其次。
現在世界上大多數的社會型態還是在第二種「社會中心型」,講的是團體或是制度之間的一種協調,在此種模式下,社會成規(你所指的那種自已會覺得應該要合群的問題)與道德規範(社會絕大多數人都下意識遵守不能傷害他人的原則),都是我們現今社會常見的一種狀態。
老實說,這個問題可以探討出很多不同層面的議題。
因為不管是哪個社會模式裡,都會有個體適應性的問題存在,有些人先天基因與後天家庭教育的關係,所以對身處社會中心型的模式感到不自在或覺得虛偽,而也有身處在個人主義型社會的人,覺得整個社會人與人之間好像過於疏遠與冷漠。
但能說哪種模式誰優誰劣嗎?這沒有一定。
法國一位社會學家曾提出人類是
雙重人的假說(可以在個體與群體間
自由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