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123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張開基

孿生子之間的心電感應和靈魂、命運之謎?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 00:15:01 | 顯示全部樓層
桂子 發表於 2012-1-11 16:48
有没有“命运”或“人生剧本”,这问题很大,回答也容易笼统。嘿嘿,我把它细分一下,拆成不同面向的小题目 ...

如果是新靈;

1.出生是隨機的。

2.沒有命中註定;基因形成的特性會決定部份命運。但是,意外也只是意外;碰上311地震海嘯,那是一視同仁;沒有好命壞命一樣同歸於盡。

3.這類的緣份或孿生子之間只是隨機的小插曲。

發表於 2012-1-13 00:38:56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靈魂是一組有自我意識的能量(波?)。

是有頻率的能量波,如同AM,FM是某種型態的載波。
每個靈有獨有的個性、觀念、智慧、經歷、想法…等訊息會自然紀錄其中。(從成型到目前)

每組獨特的能量波的特性是有某種交流感應的連結關係或力量,所以未來的互動變化訊息也以某種方式自然紀錄其中。(未來)
 
此能量波由於是有智性的,智慧性格觀念訊息會成長變化的,所以對應到的未來訊息也會到時自然的變化更改。(可變的未來)
 
假設的想法而已,僅供參考。

發表於 2012-1-13 06:01:50 | 顯示全部樓層
關於孿生子的心電感應,我是滿認同oilchao 的看法!

我認為心電感應 應該是屬於一種類共振現象
只是除了生物自體的「自然頻率」之外,應該也跟腦波或心念的收發有關吧
以下是親身經歷:
國中時曾經有一次在家裡貪玩結果頭去撞到鐵架,瞬間非常非常痛,痛到叫不出聲音而倒下
在隔了幾道牆之外的辦公室我母親忽然很急的跑過來,發現我倒在地上,她趕緊幫我包紮
我母親當時正在跟客戶談生意,她說她忽然心頭一揪,直覺似乎是我出事了..就直接跑出來看

人家說母子連心,或許跟孿生子的心電感應有著類似的原理吧
單就「心電感應」這個現象來看,可以傳遞與交換彼此的意念
我覺得這是一種人類固有的心智能力

至於自幼分開的孿生子許多都會在成年後有著極相似的命運(像職業、伴侶的特質)
我覺得那是因為兩人有著極相似的基因,所以或許在潛意識中有著許多的共通點
甚至會在潛意識中不自覺的交換著許多意念與訊息(如同心電感應一般)

關於命運與人生劇本:

我相信命運有八成是可以經由許多面向來統計歸納出來的
所以算命就是用這種方式來分析一個人的命運
有相同特質的人就會有著類似的命運
可是我們永遠都有自主意志與生命的自主權

至於人生劇本,就不一定,只有經過輪迴過境室的舊靈會有
而且,也多是像上述的經驗法則一樣,利用統計分析推算出個大概


還是好好的生活比較實在

頭像被屏蔽
發表於 2012-1-13 12:42:55 | 顯示全部樓層
張開基 發表於 2012-1-12 23:59
不用相信「目的論」;

因為,「目的論」是人類心理演化的一種需求;凡事都要給他找個理由,人活著也就當 ...

最喜歡看張老師這樣的文字了----"蚊子甲活著最大的目的就是不遠千里的為了叮我一下;於是死而無憾;而蚊子乙是為了叮妳一下,然後就含笑而逝???"
很痛快!

不過,我也不是認為人生為了「xx目的」而活,只是有時碰上傷心又無能為力的事時,我會一邊哭一邊對自己說些關於"人生"的話,這樣心里好過點.

我以前很喜歡斗數,花滿多力氣自學,有點像是想偷看自己命運一樣.但遇到重要抉擇時,仍然不太會管它,而是看自己想要甚麼.


 樓主| 發表於 2012-1-13 19:24:57 | 顯示全部樓層

伊朗連體孿生姊妹的悲劇

伊朗連體孿生姊妹的悲劇

伊朗連體孿生姊妹的悲劇

------------------------------------

南方網訊 經過50個小時的馬拉鬆手術,伊朗連體姐妹拉丹和拉蕾雖然成功分體,卻因為在手術的過程中失血過多,終究逃不過死神的召喚。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追述了這對伊朗“姐妹花”凋落手術臺的令人痛惜的經過。

  來自多個國家的五位腦神經外科權威在新加坡當地時間昨天(8日)下午1時30分,把姐妹倆的大腦分開,但拉丹和拉蕾卻先後在下午2時30分和4時逝世。

  這對頭部相連了29年的姐妹,堅持要分體,以便過獨立生活,追求自己的夢想。7年前,她們曾向德國醫生求助,卻因為醫生認為風險過高,而拒絕為她們操刀。

  去年,姐妹倆慕名前來新加坡,希望成功為頭部相連的尼泊爾連體嬰分體的神經外科醫生吳有晶能幫助她們實現分體的夢想。

  這個歷史性的全球第一宗頭部連體成人分體手術,於是在上週日(6日)早上8時35分展開了。

  醫生在7日下午完成腦部血管的繞道手術後,於5時開始了大腦的分割,沒想到才進行了1個半小時,就出現了繞道血管阻塞的情況,拉丹和拉蕾大腦隨時會缺氧,手術無法進行下去。

  新加坡萊佛士醫院8日傍晚召開記者會時表示,當時,手術小組面臨著兩種抉擇:一是立刻停止手術,把姐妹倆送入加護病房,第二就是繼續冒險完成手術。

  結果,院方在徵求了拉丹和拉蕾在本地監護人的意見後,繼續為姐妹倆手術,理由是,要分體、獨立生活,是姐妹倆一直以來的夢想。

  8日下午1時半左右,當手術小組完成分割手術時,兩人大量失血,隨後陷入危急狀況。下午2點,拉丹腦部的血液循環開始出現問題。醫生搶救不遂,拉丹在半個小時後,宣告身亡。

  拉蕾當時的情況雖然危急,卻仍然支撐著,並繼續接受輸血。下午3點45分,拉蕾腦部的血液循環也開始衰竭,醫生搶救了15分鐘,卻沒有結果。

  分體手術主治醫生之一的吳有晶昨天在記者會上說:“看到她們在(手術臺上)掙紮的時候,我們都很難過,雖然我們當時也正在掙紮著(搶救她們)。

  “在過去的半年裏,所有曾經同拉丹和拉蕾接觸過的人們,都被她們真誠的性格,深深感動。我當然感到很難過,不過這就是生命,不是嗎?至少,我們幫助她們完成了分體的夢想。”

  萊佛士醫院主席表示,當醫院接受這個挑戰時,就已經知道風險很高。“拉丹和拉蕾也都清楚知道手術的風險。作為醫生,我們只能盡力而為,其餘的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拉丹和拉蕾決定分體時,原本就有不少爭論,吳有晶認為,這些爭論將會持續下去。不過,最重要的是,手術小組已經盡了全力,有這樣的結果固然叫人感到失望,但手術小組在手術的過程中,對於進展卻是相當滿意的。
7月8日下午2時30分,拉登.比詹尼因大出血死在新加坡萊佛士醫院的手術室內,下午4時許,拉蕾同樣也因失血過多而死亡,為用生命換取獨立生活的悲壯一幕畫上了句號。擁有獨立生活的渴望,沉積了29載,但她們生命的最後一躍,未能衝破樊籬。

  來自新加坡、美國、法國、日本、瑞士和尼泊爾的總共28名專家以及100多名助手參加了此次手術。醫生們先為姐妹倆切開頭骨,隨後,5名神經外科醫生為她們分離腦組織。這階段手術花的時間要比預期的10小時長許多。奈爾說,手術過程中,醫生們遇到了很多血管和其他組織。7日,醫生們完成了手術中的關鍵一步,為姐妹倆共用的一條血管成功改道。這一步驟曾被視為手術的最大障礙之一。

  6日開始實施持續50多個小時馬拉松式手術前,為姐妹倆主刀的新加坡醫生吳有晶表示,手術可能會使姐妹倆中的一人或兩人死亡,她們也可能變成植物人。但是,姐妹倆多次表示,寧願冒生命危險,也要接受分離手術。
  在醫院大廳內,姐妹倆的數百名支持者和朋友聽到死訊,陷入無限悲痛,幾十人失聲痛哭。“我難過極了,”新加坡人阿爾米拉.張說,“雖然與她們非親非故,我還是無法抑制悲痛的心情。伊朗方面得知她們的死訊後,舉國上下沉浸在悲痛之中。信報綜合消息

  兩姐妹的最後七個半月
  ●2002年11月20日:兩姐妹抵達萊佛士醫院,準備就分離手術可行性接受檢查;
  ●2002年11月22日:檢查開始;
  ●2003年6月2日:院方確定分離手術可行;
  ●2003年7月1日:院方宣佈6日實施手術;
  ●2003年7月5日晚9時45分:兩姐妹顱壓異常,手術迫在眉睫;
  ●2003年7月6日:手術準備就緒,兩姐妹狀態良好;
  ●2003年7月6日上午10時:代號為“希望”的分離手術開始;
  ●2003年7月6日晚8時20分:整形醫生和神經外科醫生打開兩姐妹頭顱;
  ●2003年7月7日上午9時:手術進入第二階段,神經外科醫生準備實施血管改道手術;
  ●2003年7月7日晚10時30分:大腦粘連導致手術速度緩慢;
  ●2003年7月8日淩晨1時20分:神經分離手術進入初始階段;
  ●2003年7月8日下午2時30分:拉丹因大出血死亡,拉蕾情況危急;
  ●2003年7月8日下午4時許:拉蕾因大出血死亡。

2003年7月10日,德黑蘭,世界首例連體分顱手術失敗後死亡的伊朗連體姐妹被分別裝在兩個棺材中埋葬。當人們將姐妹兩人的棺木抬上飛機的時候,一支軍樂隊奏著哀樂,她們的朋友都傷心地落淚。

為了獨立而犧牲生命,這般頑強精神非伊朗姐妹莫屬。2003年7月8日下午,引起全球關注的世界首例成年連體分離手術以悲情結局收尾:手術失敗,勇敢決定“單飛”的伊朗連體姐妹相繼死亡。

   這對不同尋常的“姐妹花”—— 拉丹和拉蕾除了顱腔相連、共用一個腦供血動脈外,身體其餘部位都是各自獨立的。儘管連體給她們帶來了諸多不便,但姐妹倆從小到大已經形成了一種特殊默契,不但頑強走過了29年的人生歷程,還一起獲得了法學學士學位,創造了“人間奇跡”。

   但是,獨立生活的渴望在她們心裏等待了29年,儘管已經被告知分體手術的高風險,勇於追求自由生活的她們還是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單飛”手術。雖然最終雙雙“凋零”手術臺,但她們勇敢、執著、堅強的精神將永遠銘刻在世人心中,讓我們用百合花來紀念她們,祝願她們在天堂幸福。

-------------------------------------
想想;

相同的基因條件,相同的生長環境,相同的教養模式,365天,每天24小時形影不離的生活了29年,卻有著不同的人格特質;最後卻甘願冒著50%死亡的機率,也硬要分割開來;

生活的不方便當然是重要因素;但是,兩姊妹最後冒死的決定還是基於各自不同的人格特質,不同的想法,實在無法繼續「共同生活」下去;

那麼是什麼因素造成她們的不同;

形成人格特質的「先天遺傳基因說」、「後天環境說、教養說」、「後天同儕效應說」遇到這對姊妹時,統統摃龜敗北;

迄今在科學界仍然說不出一個所以然???

那麼你說呢?


註:孿生子是研究人類「人格特質」異同最好的素材,但是,在作研究和思辨時,一定要盡量多方面的蒐證和思辨,想想;為什麼孿生子有這麼多的雷同,卻又還是有所不同,還是各自有獨立的人格和想法;甚至幾乎先天和後天都幾乎「完全相同」的條件因素下,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頭像被屏蔽
發表於 2012-1-13 22:09:51 | 顯示全部樓層
关于孪生子问题,我是这么想的:自小生活在一起的孪生子更倾向于培养出不同的个性和人格特质,也更容易走出不同的人生道路;相反,自小如果分开的孪生子的话,更可能有雷同的性格和经历。

生活在一起的孪生子人格有差异,是因为每个人都希望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另外,即使在一起长大,环境也不可能一模一样;而这两点可能也是有关系的。

先说每个人希望自己有独特性。美国曾有一个调查统计,是关于家庭中弟弟妹妹们对哥哥姐姐们的模仿。当时的调查结果是,较小的弟妹们会主动做出和兄姊们不同的行为,如果兄姊中有人滥用药物,弟妹反而不太会去碰。先不说这个结果是否准确,我觉得从道理上是讲得通,为什么每个人从小就要保持自己的“独特性”的——
设想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就是“资源”,每个孩子为了争取到足够的资源,就要保持自己的独特性,以提高自己被辨别出来的机会,提高自己被关注的程度。这么说有点残酷,但反过来说,父母如果想照顾好每个孩子,也必须把他们的特点都区分开来,这样才能记住哪个孩子需要哪种特殊的照顾,因此父母、家长其实也在鼓励孩子们表现出不同。
普通的兄弟姐妹尚且如此,作为相似度极高的孪生子当然更是如此了。如果父母分不出他们来,那也许其中一个会被连续喂两次奶,而另一个也许就会被饿上一顿。
所以,我想,不管灵魂是否真的有某种类似物理作用的“排斥”,不管“我”是否拒绝被“复制”,基于现实的考虑,每个人为了生存、为了得到足够的资源,都得和别人有所区别。

而我认为外界环境也不是一模一样,跟这个也有关系。前面提到,父母家长必须区分出孪生子谁是谁,才能更好地照顾他们,此其一。其二,如果不是连体婴儿,那一定是有长有幼。虽然他们出生可能只相差几分钟,但是传统意义上的哥哥与弟弟,姐姐与妹妹的区分仍然存在。被称作哥哥或姐姐的那个,因为被当做哥哥或姐姐看待,所以行为上就会趋向于哥哥或姐姐;而弟弟妹妹因为被当做弟弟妹妹看待,行为上就会比较象弟弟妹妹。在我遇到过的孪生子中,确实如此。

从小一起生活的孪生子,因为要保持各自的独立性,所以会有意累积那些小差异,所以可能导致到一定年龄后彼此出现较大的不同。

而分开的孪生子,反而更有可能有类似的表现。第一,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有非常接近的“频率”;第二,他们彼此“思念”。我不知道原理是什么,但是自幼分开的兄弟姐妹们,心中会有很大的缺憾,还有对对方的“思念”之情,这种力量非常强;这个是我在一些例子中看到和感受到的经验。对于孪生子,影响应该更强烈,所以从小分开,反而会让他们有些雷同的经历吧,我推测。

發表於 2012-1-15 09:53:2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benjamin 於 2012-1-15 10:11 編輯

我覺得各種生物目的都一樣,

就是活下去,繁衍下一代,試圖爬到食物鏈的頂點

這論點好像之前張大也說過就是

所以海豚吃沙丁魚,蚊子叮我,雙胞胎死也要分開

似乎都可以用這理由解釋:

活下去,繁衍自己的下一代,再進化,脫穎而出

遺憾的是,自己身處公門,看到上面的長官為了達到上面這目的,做出很多卑劣的事情...

而人生其他目的,應該就是自己或人為賦予的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