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過」很多人的生死簿內容(註:因為在「觀靈術」的法會儀式中,只要成功進入的,有不少人會渴望看到自己的「生死簿」,有些可以如願,有些會被各種方式阻擋,有些看到的為了記住內容,會逐條唸出來,而這些成功進入者都會留下錄音檔案,所以,我不可能親眼看到,只能從錄音帶中「聽到」),其中包括三毛的;
其他人的因為我無法一一分身去追蹤紀錄「結果」如何,但是,「三毛」是名人;她的「生死簿」和後來的人生際遇相比對,有正確的,有改變的,在「生死簿」中,她的壽元是84歲,但是,她是48歲那年過世的;我在「靈界的自殺亡魂」二書中有公開寫道:「自殺」純屬自主意志的行為所致,跟命定無關。
依據我長期的研究;不是每個人都有「生死簿」。
最重要的是;「生死簿」的內容只是綱要,並非鉅細靡遺的「日記本」;只是一生故事大綱,不是分鏡表,而且也不是絕對不可以改變;有一種特點,越是信之不疑的,或者比較缺乏自主意志,一切隨波逐流,逆來順受的,就越接近人生劇本。
但是,人一定有「命運」;
「命運」的形成包括:「基因」、「大環境」、「小環境」、「教育」、「個人自我要求」、「偶然意外」、「信仰」、「其他」。
1. 「基因」:父母基因、種族基因:包括膚色、體型、容貌、健康狀況、智商、特殊疾病、缺陷、種族特質等等。附帶母體懷孕期間因為吸煙、酗酒、吸毒或者心情過度悲傷、憂鬱、沮喪、經常氣憤、疾病垂直感染等等因素也會造成對胎兒發育的影響。
2. 「大環境」:出生在和平、富裕的國家和貧窮、戰亂的國家;出生在文化、道德水平高的地區和以詐欺、扒竊為生的流浪民族中,或者宗教的不同;命運一定不同。
3. 「小環境」:家庭教育,父母的關愛程度與教育方式。
4. 「教育」:指正統的學校教育和社會環境教育(包括宗教教育或愚民教育)。
5. 「個人自我要求」:個人志向、興趣、自覺的學習和自我認知的訓練。
6. 「偶然意外」:直接的重大傷病意外(包括傳染病)、天災、戰亂、家庭意外(至親的遽逝或重大傷病、經濟條件大落差的改變)等等。
7. 「信仰」:不同的宗教信仰會形成不同的生命觀。
8. 「其他」
命運的作用很強,因為,年輕時期之前懵懵懂懂,大都是順其自然,所以會被命運牽著走;等有了「改變」觀念時,通常都差不多是壯年以後;何況有人是堅決相信「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的;有些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有些是想要改變,卻不知道從何處下手的--------於是,命運就變得影響力非常強。
但是,「本性難移」,只是「難」而已,不是「不可移」;只要自主意志力夠強,又有勇氣承擔變動過渡期的痛苦磨難,命運還是可以大幅扭轉的。
註:負面來說;「自殺」也算一種強力扭轉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