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daonature

學運領袖在國會備詢台上飆罵教育部長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12-7 08:27:10 | 顯示全部樓層
封建與偽善壓制不了青年熱誠 清華大學學生陳為廷在立法院指責教育部長蔣偉寧,指其對學生參與社會改革處理不當,「滿口謊言」、「偽善」、「不知悔改」,連日來餘波盪漾。尤其有媒體報導偏頗,清大為學生「不當行為」道歉,更有論者以「不禮貌」、「鬧文革」、「言語暴力」嚴厲批評學生,不但模糊訴求,使問題失焦,也在校園及社會引起有識之士極大反彈。這一事件顯示,青年學生參與公共事務的熱誠,不會因報導扭曲而遭到挫折,也不是封建與偽善所能壓制。

論斷事件本質,應從根源說起。壹傳媒交易案引發媒體壟斷、言論集中的憂慮。學生站出來反對媒體巨獸,向政府陳情抗議,教育部發文各大學,要求「瞭解及關心」參與的學生,導致學生及家長恐慌,被指「假關切之名,行校園思想監控之實」。立委因此邀相關各方到立院,陳為廷在陳述意見時痛斥教育部長,儘管部長事後為發文一事道歉,部分媒體及評論大肆修理學生,才是爭議所在。

這些人批評學生,並非從講道理出發,而是訴諸封建意識與假道學。必須強調,包括陳為廷在內的大學生,都是成年的個人,有包括投票等政治權利的公民,他們近年為社會改革與公共事務,從高學費、教育商品化、苗栗大埔、台東美麗灣到反媒體巨獸等教育、環保、言論自由議題,積極挺身而出,不但是史學家余英時所讚賞的「沒有私利考量」、「為維護民主和自由而奮鬥」,也以行動具體證明他們絕非失落或冷漠的一代。

獨立的公民必須為自己的言行負責,接受公評。陳為廷在國會發言,只要看過現場錄影,即使未必同意他譴責教育部長的用語,其陳述意見,以具體事例說明教育部不當,從而導出其評斷,條理清楚,論理有力,禁得起檢驗,事屬公民對人民公僕的監督。如果新聞媒體準確平衡報導,論者查閱現場資訊,即可公平衡理論事。蔣偉寧坦然接受學生作為,並為教育部發文不當道歉,即可印證學生所言,自有其道理。

然而,有人卻拿似是而非的理由修理學生,只凸顯其至今仍走不出封建意識的心結,還要拿來強加於人。學生在國會指摘教育部長,在他們眼中,既違反「長幼倫常」,不合「尊師重道」,破壞「官尊民卑」傳統,實屬「不禮貌」至極。但是,教育部既有錯在先,國會殿堂是論理的場合,不能沒有是非;以封建意識撻伐學生,顯示了他們說理不足以有效反駁,只能訴諸封建意識威嚇,不要說學生難以接受,公眾也看不下去。

蔣偉寧面對學生所表現的自省與包容,顯示他未必「不知悔改」。不過,整體事件有如一面照妖鏡,照出當今社會的不正常。任教於清華的中國民主鬥士王丹的觀察最是鞭辟入裡︰事件照映出「充分表現立場」的媒體病,「對權力者寬容」的社會病,以及「包容中共高官趴趴走、有錢人壟斷媒體、舊體制留下不公正,卻不能包容年輕人不禮貌」的偽善。

偽善既表現在不問是非、只以封建意識制人,也反映在雙重標準。清華堪稱此中之尤,它在陳為廷立院講話之後,「深感痛心」,以聲明譴責他言論不當,向蔣偉寧及社會大眾致歉。相形之下,今夏陳為廷因反旺中案「走路工」事件遭到打壓,該校以係「個人行為」,校方不便表示立場。理當鼓勵學生關懷社會的清華,被指形同權力者侍從,出自這種雙重標準。同樣地,貴為立院副院長的洪秀柱,當年曾以「廢物」、「痞子」辱罵官員,罵人為「狗」的官司且敗訴受罰,如今卻反教訓陳為廷「違反長幼倫常」,立即在網路被調出畫面反諷。

整個事件雖然遭轉移焦點,卻意外突出我們社會封建心態根深柢固,且充斥偽善與雙重標準,有待關心社會健全發展者一起努力扭轉。正本清源,事件因反媒體巨獸而起,這一現在進行式對言論及新聞自由有立即而明顯衝擊,更不容台灣人民掉以輕心。

轉貼自2012/12/07自由時報


發表於 2012-12-7 08:31:02 | 顯示全部樓層
別忘了偽善與說謊的源頭
記者鄒景雯/特稿

看到最近台北政媒圈的若干現象,相信不少人終於能夠比較理解,何以毛澤東會啐罵讀書人是「臭老九」。這當然不是一竿子打翻所有人,而是現實中確實經常會發現一些無良之輩,對事之見解連基本邏輯也不顧,甚至前提不對就兀自推導,最後還對錯誤的結論滿堂喧嘩,這種老九,在科學進步的今天,還真讓人見識到什麼叫做魯迅筆下的愚騃荒昧。

例如馬英九,他勸陳為廷「道歉有時會更有力量」,請問這句話是否適用於馬英九自稱當年曾在美國特使克里斯多福來台時,包圍圓山飯店的「不禮貌」行為?又如王建煊說:「如果不能尊師重道,反而羞辱老師,絕非孩子之福。」請問陳為廷羞辱了哪位老師?教育部長是老師嗎?這位監察院長是不是連基本官僚體制與公民權利的知識都不具備?

「中國功夫」中有一招,就是像現在找到一個點,就鋪天蓋地抹黑潑糞,期冀達到轉移焦點、掩蓋主題的效果。但是台灣公民千萬別忘了,這件爭議的原始問題本質是什麼?陳為廷何以會質疑「偽善」與「說謊」?原因在於不少大學在接到教育部的「關心」簡訊後,非常神效地清查校內所有參加反壟斷抗爭的學生,而且還製成了成員名單,有學生甚至還被約談,這些都是鐵證如山的事實。不論這些臭老九如何把一個學生鬥臭鬥垮,這個事實都已磨滅不掉。

蔣偉寧在立法院為著一則簡訊所發出的恐怖效應公開道歉,表示他知道教育部做錯了,如果馬英九與王聖人還不知道,或假裝不知道,社會該怎麼看待這種政治菁英?蔣偉寧接續又採取了善後行動:首先發函各校澄清並未要求學校清查學生名單,強調學生參與公共事務是學習的延伸,不應有任一學生因此遭懲處。第二,開始調查各校是否還存在將「不得舉行集會遊行」、「鼓動學潮」列入懲戒的校規。至此,學生到國會備詢的階段性目的已經初步達陣。

那麼,一些臭老九還在鼓譟些什麼呢?話說:做了又做錯叫蠢,錯了又不認叫瞎,認了又不改叫驢,改了又不服叫爛。到底是哪一項?大家看著辦吧!

轉貼自2012/12/07自由時報

發表於 2012-12-7 08:34:57 | 顯示全部樓層
清大95師連署 聲援陳為廷轟校方道歉失當 副校長拒回應
2012年12月07日 陳為廷(右)在立法院嗆教育部長蔣偉寧(左)引發各界討論。中央社【林師民╱新竹報導】清華大學部分師生抗議校方對陳為廷事件擅發道歉聲明,要求學校道歉的風波持續,迄昨該校已陸續有95名教授等教師,在學校人文社會學院刊物《基進筆記》發表的「抗議清大校方不當聲明」連署,向校方抗議,應對此事處理失當道歉。不過對此清大副校長葉銘泉昨表示,校方絕對重視他們的意見,已積極溝通中,暫不回應。



--------------------------------------------------------------------------------

清華大學連署的教師至昨晚截稿前,包括社會所教授、中研院政治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徐斯儉、清大人類學研究所所長林淑蓉、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吳泉源、社會學系教授李丁讚、姚人多及大陸民運人士王丹等95人,約佔該校640名教師的1/7。《基進筆記》執行編輯、清大碩士生魏揚昨說:「教師連署人數持續增加中,可見師生不滿校方不當聲明的氛圍高漲,學校不應再避不回應。」


學生正籌劃下一步
前天300多名師生在梅園聲援陳為廷,批判「清大精神已死」,昨校園暫時恢復平靜。由於學生抗議和教授們的連署都沒得到校方回應,抗議學生正籌劃下一步行動,預計將事件始末刊於新一期《基進筆記》上。清大電機系碩二生王同學說,目前校內師生已凝聚出一股怒吼聲浪。


「已無法維持民主」
清大教授連署的聲明內容主要是,清大校方針對陳為廷同學以公民身分受邀到立法院對「教育部長發函關切反壟斷學生」備詢發言內容,所發出代表清華校方對陳的行為不當指責及對社會大眾的道歉聲明,他們無法認同,認為校方已將清華淪為一個無法維持校園民主自主、無法尊重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高等教育場域,因此提出嚴正抗議,要求校方對此事處理失當應有所說明及道歉。


陳為廷臉書無回應
《蘋果》昨沒聯絡上陳為廷,陳的臉書也無新的發言;但陳昨凌晨將梅園活動照片、影片等連結分享至臉書,吸引數千人按讚,有數百條留言,黎姓大學生力挺說:「我為這個禮貌的新聞感到可恥,我為你感到學生的驕傲!」鍾姓畢業生說:「勇敢的清華人,學姊以你們為榮!」但也有不少批評聲音。萬姓網友說:「一個人都沒『禮』了,還有什麼資格講『理』?」
人文社會學院院長蔡英俊昨表示,陳為廷個性敢言,勇於發表自己的論點,這是好事,不過因這次事件發生在立法院,大家對於程序是否恰當都沒經驗,校方急著發出道歉聲明,的確缺通盤考量。

轉貼自2012/12/07蘋果日報


發表於 2012-12-7 08:37:36 | 顯示全部樓層
是什麼讓學生憤怒(許又方)
2012年12月07日 教育部長蔣偉寧在國會殿堂上遭到反媒體壟斷學生代表怒嗆「偽善」、「說謊」,並公開要求他向學生們道歉。此事引發輿論極大的爭議。筆者仔細看完清大學生陳為廷在立院的發言錄影,其言詞的確犀利而直接,若我是教長,當下聽來也必覺十分難受。但深入省思,或許我們更應該問:是什麼原因讓大學生們如此憤怒?
僅僅只因教育部一個奇怪的發文舉動嗎?不,在我看來,學生們的憤怒其實是對政府長期施政不力、官員顢頇無能的絕望反應。簡單來說,在一群自以為是卻能力有限的「大人們」管理下的台灣,並沒有讓年輕一代的學子感覺未來充滿希望,反而令他們陷入失業、貧窮、難以翻身的焦慮中。經濟不振是事實、薪資福利倒退是事實、房價物價學費不斷高漲是事實、財富分配嚴重不均是事實,國債高築、財政瀕臨破產也是事實,最要命的,整個政府拿不出策略解決問題,更是事實!



--------------------------------------------------------------------------------

民生低迷忍無可忍
試問,如果一個年輕人對未來沒有希望,又看到原本該做點正經事的官員們只顧「草船借箭」、「穿林而過的風」地耍嘴皮,高喊改革忙砍一般受薪百姓的退休福利、卻完全無視政府長期浪費公帑才是造成國庫空虛首惡的癥結……,誰不會憤怒,甚至破口大罵?
教育部不經審慎思考就發文要求學校「關心」學生的行徑固然可議,但蔣部長遭學生嚴詞「訓斥」,除了自做自受外,相當程度而言是在替整個無能的政府受責。
學生們對國計民生的低迷、社會公平正義的持續流失已經忍無可忍,於是捉住一個可以宣洩的機會,大聲地喊出他們心中最沉痛的憤怒!所以,該難過、警惕、向學生們道歉的,不只教育部長,而是整個政府!


作者為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轉貼自2012/12/07蘋果日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12-7 08:40:46 | 顯示全部樓層
所以我說了,要做就做大的,揭竿起義!
學運領導在國會橫衝直撞,算甚麼勇敢,一介莽夫罷了,當學運領導,沒格,沒智慧!
他要搞清楚他的身分,他不是立委,沒資格在國會飆罵官員!
不能打著學生身分、學運名義,就可以無限上綱的幹所有事!

如果陳為庭的行為是對的,那是不是所有的人民都可以在國會飆罵官員呢??
那選立委幹嘛??

發表於 2012-12-7 08:44:1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585307lu 於 2012-12-7 08:45 編輯

清大︰僅看聯合報標題就道歉 95教授連署不認同校方

清大學生陳為廷在立院嗆教長,清大未釐清就急著道歉,引發教授不滿,學生也發起弔祭清大精神之死的抗議活動。(記者洪美秀攝)
〔記者洪美秀、湯佳玲/綜合報導〕清大教授發起連署,聲援陳為廷為反媒體壟斷在立院直指教育部長蔣偉寧「說謊、偽善」,被聯合報以頭版批評「不禮貌」事件,昨天已有九十五名教授(近全校教師人數六分之一)參與,表明不贊同學校所發「道歉」聲明。

主秘坦承未看學生發言全貌 是技術誤判

清華大學主任秘書簡禎富昨天首次坦承,事先未看到陳為廷在立院對部長蔣偉寧的發言全貌內容,在第一時間就發聲明稿,是技術操作上的誤判,他會針對此事自請處分。另有教授質疑校長陳力俊「躲起來」,簡禎富說,校長陳力俊認為應多聽取教授的想法與學生意見,暫不對外回應。

教授連署書發起人社會所教授沈秀華表示,發起連署的念頭很簡單,就是質疑學校為何會發此聲明,她認為學校是站在一個「家父長」的權威下發出聲明,這與教育部發出「關心」函用意相同,表面上是關心,其實是要彰顯「權威」。她希望校方能說明聲明稿事件原委並公開道歉,才能讓教授、學生信服。

清大學生組織基進筆記學生吳泊樹對主秘簡禎富承認學校發出聲明是誤判一事,認為這凸顯出學校是應少數媒體做出機械式的反應,學校應做出正面道歉,並回應學生對「反調漲學費」、「反媒體壟斷」等訴求。

簡禎富說,當天他是在國外看到聯合報的標題(編按︰未說明是實體報或網路報),認為學校應對此情況做出回應,於是請秘書室擬稿,並經他與校長看過後發出的,後來他有機會看到陳為廷等人在立法院的全部過程影片,了解此事件造成學生、社會大眾正反兩面聲音的爭議,他坦承學校未掌握全部的情況就發出聲明稿,是技術操作上的誤判。至於教授們發起的聯合聲明連署,學校予以尊重,也已透過管道希望與這些老師對談。

退休台文所長陳萬益說,陳為廷在立法院的表現可圈可點,他不認為這是文化大革命,但學生對白色恐怖的害怕是真實的,學校不明就裡就發聲明,實在不應該。

前校長陳文村︰學生關心公共事務是好事

前清大校長陳文村說,學生關心公共事務是好事,自己沒看過陳同學質詢的完整片段,就部分媒體片面報導同學辱罵教長的話,想必部長心裡也不好受,或許語氣緩和點,同樣能達到論述目的。

他認為,清大發出代位道歉聲明,應該是多方考量,自己已不在校長其位,難以評論對或錯。但如果他還是校長,會不會為同學態度道歉?陳文村停頓好一陣子後說:「沒那麼確定會不會道歉。」

轉貼自2012/12/07自由時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12-7 08:54:40 | 顯示全部樓層
小明一天天長大,看著同學把玩著流行物品,自己也想要,但是長輩給他的零用錢卻沒有增加。
他把訴求告訴長輩,長輩認為他根本不需要更多的零用金。小明一再地提出自己的需求與抗議,嚴苛的長輩不給就是不給。或者長輩只顧著自己享受優先,忽視小明增加零用金需求。

試問,小明可以在大庭廣眾之下,對著長輩說;你很爛、你很自私,都不增加零用錢。你不配當我老爸老母! 給我滾!

如果連基本的做人道理都不懂,談什麼最高的價值??  空中閣樓,虛華不實!

發表於 2012-12-7 08:55:32 | 顯示全部樓層
李家同校長多勇敢?
◎ 吳海瑞

九二一地震時,李家同任暨南大學校長,第一時間他帶領了全體師生棄埔里而去。當時因任教而定居埔里的家妹,把讀國小的孩子帶回娘家,夫妻專心幫忙學生、鄰里處理善後。她說,她的學生(國中生)也出來幫忙扛屍體。而李校長那些年輕力壯的「大」學生需要保護,他的理由是考量學生安全,而那時暨大根本沒有立即的危險。

只看到安全,基督徒的他,大愛、小愛都不見了。強調人文、關環的良師,竟忘了機會教育;教育學生如何接觸眼前活生生的土地和人民,學習如何幫助別人共渡難關,體會同理心,走出校園見證人生的無常與苦難。李校長甚至連給他們的機會都沒有。他當時還抽時間寫信給在獄中的陳進興(白曉燕案兇手),表達寬容,卻不知可以成立暨大服務團,實踐口中的博愛,告訴學生,自願留下來幫忙的,可以學到、看到、體會到什麼,可能失去的又是什麼(如課業的受教機會;以及學校可能的補救等),但他沒有。

如今用挑釁的談話(甚至是扣帽子方式),去質疑學生的行為,實在很難與過去充滿溫暖、寬宏的筆調相連結,難道真善美只存在於自己框架內的事務或散文故事的篇章裡,框架外的現實生活,就該如此冷漠或張牙舞爪嗎?說、寫、做的行為斷層,不也是另一種不良身教?(作者為企業經理人)

轉貼自2012/12/07自由時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12-7 09:49:05 | 顯示全部樓層
不要扯那麼遠! 就事論事,論那則影片的正當性!

發表於 2012-12-7 16:44:11 | 顯示全部樓層
陳為廷不卑不亢,訴求合情、合理、合法,何錯之有。
陳同學是一面照夭妖鏡,照出那些官員的原形。

陳為廷與蔣偉寧,當 天都是立院委員會受邀的備詢者。
真相很簡單:
蔣偉寧說謊、偽善、不知悔改。。。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