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賀蘭飛雪

(移帖)靈魂現象之討論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3-22 00:15:0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赫生童子 於 2012-3-22 00:15 編輯
大陆超心理学家 發表於 2012-3-21 23:48
感谢超级版主把争议贴搬在一起。
也谢谢张老师的有疑必复的精神。我从前至后都是非常佩服您的执着精神, ...

恩...恩.......我怎覺得完全跟張先生的討論沒關係。


發表於 2012-3-22 00:20:1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玄逸宗 於 2012-3-22 00:24 編輯

大陸超心理學家:

不好意思,個人"認為"您並沒有看過張老師所著的書籍,晚輩"認為"您看完《輪迴過境室》與《千古輪迴:業報騙局》之後取得「共識」之後再來質疑或評論。

或者就如張老師平時所提的,他歡迎任何批評與指教,針對他的著作提出質疑與看法。

不然現在這種情況只會陷入隔空喊話的誤區裡。

頭像被屏蔽
發表於 2012-3-22 00:34:24 | 顯示全部樓層
Hi, 大陆超心理学家

我想先总结一下你的几个观点:
1.灵学现象只能在小范围、在朋友圈子里发生;但其中是有真实的灵学现象的;
2.特异现象是种深刻的主体体验,但是不是可以客观验证的!(这里的特异现象应该就是指灵学现象吧?)
3.不存在此岸彼岸之别、不存在外在于我们的天堂与地狱;
4存在一个无你无我、无观察者无被观察者的统一的世界。我觉得包括灵魂在内,其实都是“心”的构像,这个“心”是跟宇宙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5.灵魂是“虚无”的。人研究灵魂,是以有形研究无形,没有东西可以用来做是非判断,没有东西可以用来说服旁人,没有什么可以来掌握可靠的规律。

我试着来分析一下——
其中第一、第二个观点,是您工作中的经验所得;第五个观点,是考虑实际科研工作会遇到的障碍和困难;第三和第四个观点彼此是相关的,但我没有看到充分的论据,论证过程有点快。

对于第四点,即“存在一个无你无我、无观察者无被观察者的统一的世界”——这个结论的导出,我想是因为在你的工作中,确实看到了一些以目前的科学理论无法解释的、真实的灵学、特异现象。然后,你用量子力学的理论来解释,结果就有这样一个推论。

而第五点——不存在此岸彼岸之别、不存在外在于我们的天堂与地狱,和上一个观点互为补充,同时还有一个论据,就是“主观性”,即“不同文化下,看到的灵界不同”,还有“异能者出了他们的文化圈子,异能就消失”。

所以,第四、第五点应该实际上是在面对真实存在、而又只能“主体体验”、无法“客观验证”的特异现象时,使用了类似量子理论来解释,然后得到的推论结果。其实,并没有实验,可以直接支持这样的观点。

嗯,这个就是我对你的各种观点的理解。怎么说呢,搞物理的人容易进入别人一般不会进去的“极限的世界”,有一切向极限推演的倾向。

比如说,灵异现象在小范围中确实能发生,但数量极其稀少,而且无法公开表演。这一点是你和张老师基本有共识的。但是处理的方法却迥异——
张老师的态度是挑选和记录那些真实的现象案例,然后分析总结这其中的共性,这背后有一个基本前提态度:就是先“就事论事”,从可见的事实中推导出一些实际的东西;而面对诸如有时“不灵”的状况,有多种假设和解释,其中之一是“亡灵也像人一样会受到各种限制”,比如能量的高低等等。
这个不需要向佛教借用理论,比如什么“一般人即有佛、菩萨果位”等等,不需要这种理论,直接就是很简单的解释:在我们这里,鬼灵的能量通常比人低,这就够了。
而面对同样的现象,您探究它背后那个近于“极致”的为什么,比如它的物理原理等等。这些东西,就像您说的,至少现在无法客观验证,就是无法用仪器、重复实验来精确重现,所以当然也就很难探究那个极致的为什么了。量子理论是一种解释的假说,但未必就是真的。而如果进一步再用佛教的理论套上去,那也许偏离得就更远。

也许,真的“存在一个无你无我、无观察者无被观察者的统一的世界”,也许世界的本质真的就是那样的。但是,请别忘了,这个“世界本质”离我们有“多远”,它在哪个深度、哪个层面工作着呢?
看看我们周围的真实世界,而且,请特别看看各种生物,特别是高等动物和人类。
或许,从某些心灵感应等现象,可以隐隐感觉到那个“统一的世界”,但是在绝大部分的人类活动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即使有心灵感应,但影响程度也不大。即使每个人的潜意识都有相通的部分,但每个人的意识都是独立的。这是显而易见的现象。假设“统一的世界”是真的,而且深埋在地心;那么每个生物都有独立的外在形态和行为,都有自身的边界,有自己的器官、组织,这些就是比较表层的东西。虽然表层,但更容易观察,所以更不容易失真。我们这里关注更多的,就是这些不容易失真的东西。

不能说,灵魂(特别是死后的灵魂),因为目前无法用仪器检测到,或者无法在重复实验中获得一致结果,就认为它完全是“无形”的。就把它归到了必须要用“极致”的理论才能解释的东西。即使有些现象和量子耦合等现象非常相似,也不能因为这种相似,就直接套用,不留下任何其它的可能性。


还有,你说,一切都是“心”的构象。这里,这个“心”到底指什么呢?这还是会牵涉到心、物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意识本质的问题吧?既然已经追到这里,何必急着给自己一个结论呢?为什么一定要选择佛教那些明明是从别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理论,套在上面呢?如果把佛教理论作为哲学指导,真的可以解决“心”的问题,那也不至于还留下那么多矛盾啊。所以,为什么不保留别的可能性呢?

發表於 2012-3-22 01:14:18 | 顯示全部樓層
因为在我的观念里,存在一个无你无我、无观察者无被观察者的统一的世界。

-------------------------------------------------------
我不把那樣稱之為「世界」或者「境界」,我稱之為「狀態」;因為這種狀態不是恆久的,我相信釋迦牟尼在「冥想入定」中曾經達到那樣的狀態,我曾經把我自己類似的經驗寫在以往出版的「拙作」中;

如果有所差別,就是;釋迦牟尼認為那是可以恆久維持的一種境界;我卻認為那種「无你无我、无观察者无被观察者」狀態不能守恆。

所以,他自己追求也鼓勵弟子追求,我卻覺得還不如人間「三餐一宿」來得實在。


-------------------------------------------------------
註:我知道Michaella網友也有過類似經歷;或許她可以描述解說的比我更詳盡。

發表於 2012-3-22 08:32:33 | 顯示全部樓層
桂子 發表於 2012-3-22 00:34
Hi, 大陆超心理学家

我想先总结一下你的几个观点:

版主整理的非常好,对各方观点看的非常准确。所以我说在张老师身边确实很有高人。
我从来没有觉得佛学的理论是完备的,是可以拿过来就解释世界的,我也知道自己并没有解释清楚我自己内心的疑惑。我只是觉得,怎么都不对!真的是怎么都不对!这是一个层层嵌套的多重世界。
说来说去,最漂乎能上天入地的,就是人们的思想,那个对自我的肯定、否定,对周边环境的接纳排斥的心。什么正确是非、什么真实与否都是它做的主观判定。所谓客观,也不过只是符合多数人认识的主观判定。这个意识主体,或者“心”究竟是什么,我也不知道。
我再说一遍,我不知谁对谁对,我只知道我们跟我们所批评的对象(除了骗人的神棍)经常了无分别,因为我们都是从那个“我”走出来,打量和思考周遭的世界。我们都戴着一幅与生俱来的眼镜,打量着自己想看和所能接受的世界。

發表於 2012-3-22 08:41:22 | 顯示全部樓層
張開基 發表於 2012-3-22 01:14
因为在我的观念里,存在一个无你无我、无观察者无被观察者的统一的世界。

------------------------------ ...

张老师,我觉得您这样说,又太偏颇了:释伽佛究竟达到一个什么境界,这只有他本人知道;现在的佛经都是他的徒子徒孙们记录和写下来的,而人所描写的东西,也都只能是自己勉强描述、而为他人所意会,这里面首先就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的。
其次我觉得您把佛学理论指责成“顽空”了,其实佛学也强调“妙有”啊。一个空空的世界跟我们有关系 吗?再说,佛学狡猾把说:所谓佛法即法佛法是名佛法,就是请各位不要以定见来看待它啊。佛学又说:世间万般法皆为佛法,所以吃饭睡觉、生儿育女,也不离佛法三昧,也可以是禅的境界。
入世或者出世,这里面原本就没有高低之别啊。佛学的东西其实貌似自相矛盾,却是可以自圆其说的。

頭像被屏蔽
發表於 2012-3-22 12:55:53 | 顯示全部樓層
大陆超心理学家 發表於 2012-3-22 08:32
版主整理的非常好,对各方观点看的非常准确。所以我说在张老师身边确实很有高人。
我从来没有觉得佛学的 ...

Hi, 亲(这是“淘宝体”,希望你喜欢,不喜欢我可以换称呼,呵呵)

我想你可能有点不愿做“聚焦”的工作,就是不太愿意把自己的关注点定在某个层面上。因为如果一旦关注点集中聚焦在某个层面,那么肯定会损失其它信息。但是,如果观察世界时,不做“聚焦”的工作,不集中关注力在某个点或层面上,那么看到的世界会非常混乱的。而且,不集中关注力,是出不了成果的。

——怎么都不对!真的是怎么都不对!这是一个层层嵌套的多重世界。——这话我很理解。同时,可以看到你心中有个假定,就是世界应该是简洁统一的,不该这么不对。

物理学家从爱因斯坦起,就一直想要出“大统一”理论。可是,如果所有物理学家都只关注“大统一”,那物理学也就完了。所以,或者先把这个“统一”的理想收在心里,然后弄个可以ZOOM IN和ZOOM OUT的视角镜玩玩?

不好意思,我特别喜欢看别人的心思,这有时是个坏习惯。也许有时让人觉得居高临下。不过,我没有坏心眼。

亲,既然你都给过“好评”了,那欢迎你继续看看《轮回过境室》的介绍,再体验一下吧。


發表於 2012-3-22 13:03:26 | 顯示全部樓層
所谓佛法即法佛法是名佛法。
---------------------------------------------

您打錯字了:原文是:「所谓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釋迦牟尼曾經鄭重聲明:我一生從未傳授佛法,後世人有說我傳過佛法的,就是謗佛。

您說的「即心是佛」是佛教由達摩傳入中國的那支,名揚後世的「禪宗」,但是,最後從原本不立文字,反而變成了「繞口令」的「口水禪」。

釋迦牟尼講的是「真空妙有」,結果後世信佛的地區都是一窮二白,什麼都沒有。

---------------------------------------
不曾下水,只是遠遠看著游泳池,說冷說熱,怎麼可能會比已經游完坐在池邊休息者的感受更實際呢?


發表於 2012-3-22 13:19:43 | 顯示全部樓層
兩個小和尚在爭執:

甲:旗在動!

乙:不對!是風在動!

師父:你們都不對,是你們的心在動!

---------------------------------
統統不對;是風在動,旗跟著動,心也一起動!

這種狗屁師父,也敢受十方供養,算了,別浪費糧食,還俗耕地去吧!

發表於 2012-3-22 13:46:48 | 顯示全部樓層
呵呵~天下皆知美而美.斯惡己.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己.
尚書中的[皋陶謨]九德.與金剛金又有何關連..留給有心人去探討.
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如果每個人都認為某項論調是真理就會引起它的反效果出現
又每個人都認為什麼是好.這個好到後面也會成非好
當然金剛金是名狀態還有其他解釋
我就不提了.
釋尊由阿含致法華~可看出其轉變.又為何說我不曾說一句法
似乎也洞悉了什麼.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