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奇怪

黑白講外十二章 – 齊助教講不完 《奇怪的人生價值觀》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20-5-24 08:31:17 | 顯示全部樓層
= = =

來一個機率維最簡單的應用,盲盒!
一個商業上的應用。寄送隨機的娃娃公仔。
這跟玩吃角子老虎一般,快中了,差一點,抓住購買者的心。
賣的是驚喜,小確幸。

商人控制小確幸,一組裡一定要有至少一種難得。

有人可以連幾次不中,一數據找出耐受邊界。如果連續幾次不中,還願意掏錢者,商家可以割韭菜。

這些都是套路,你想被套嗎?



 樓主| 發表於 2020-5-25 08:53:51 | 顯示全部樓層
208, 存在即虛無

現實狀態的另一面,是虛空狀態。這事要能接受,就可以觀念升級了。

薩特在巴黎花神咖啡館裡思考杯子與服務員時,便把這事給想明白了。

杯子總是杯子,人不總是服務員,可以改變,可以回到未定態。

「存在即虛無」,在我看,就是回到空性。但人不是回到空性就沒有了,要再出來定義自我,不能頑空死寂,大自然也厭惡真空。

你看,這樣一想,那不明覺厲的哲學思維,就能秒懂!

然後,你就能了解薩特講「存在先於本質」的含意。先有虛無的存在,然後到現實去找自己的本質。因為虛無,所以自由,然後要積極的去行動,創造本質。(不過,一直推論到「他人即地獄」,我覺得就過分了。)

薩特認為,虛無是最根本的,所以人必然是自由的,人唯一的不自由是不能擺脫自由。但這種自由卻是無根漂浮的,令人不安,既沉重又嚴酷!你自由了,然後呢?你有主觀能動性,你自己決定,可是你又不知道應該走的方向,你完全沒有依歸,會迷茫會心慌。無怪乎有人監獄待久了,也不願出來,不敢從確定的牢籠,進到不確定的未知社會。

不騙人,我聽過有人下輩子想當豬,被養被宰,啥也不用想。但就是想當奴隸,想變成豬,借此擺脫迷惘的自由也做不到,那依然是妳自己如此選擇的結果。(當快樂的豬好過痛苦的蘇格拉底嗎?問題是你確定豬是快樂的?)

薩特說:「物是自在的存在,人是自為的存在。」面對一片虛無的世界,人必須自己找自己定位,自己對自己負責!這要多大的心智力才可以啊!

這裡我不多講哲學,就琢磨一件事。薩特說,根本上你必然自由,與第四道講師說法不同喔?

這就涉及到對波函數與坍縮的解釋。在波函數狀態下,粒子有許多可能的,一切未定;一旦坍縮,一切既定!

第四道講師說,真隨機不等於自由。比如說粒子是出現在A區有35%可能,出現在B區有65%,隨機的,也不是你能掌控的。所以,不是你說了算!

薩特說,事件有多種可能性,坍為如何的現實,你自己說了算!

意識可以決定坍縮,但我不知道意識是否可以決定坍縮在哪,也許實驗物理學家可以驗證。我自己的想法是這樣:

宏觀的百分比是以量子學的波動函數為基礎,在數學上推導嚴格得到,只要次數夠多,就會按數學計算的比例來顯示,也就是機率上的大數理論是真的,但這是在宏觀多次上的表現。然而宏觀的結論,不能對單次的結果有指導性作用。在微觀,單次的表現我們不能確定其必然性。於是,單次狀況的發生,就產生了意識可以改變與不能改變的兩派。

我說我的推測,如果意識一直對單次的結果持續大量的施以影響,最終也必然對宏觀的實際結果造成影響,我們於是比較宏觀數學期望值與實際實驗數據,一對比便可知道是否意識影響隨機事件。

這其實就來自我之前講過的RNG實驗,這是超心理學版本的統計實驗。http://www.cwnp.net/thread-10161-1-1.html

結論是:意識能影響。

所以薩特是對的,講師錯了?這也不能這麼說,我繼續細細道來。

= = =
薩特存在主義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8073336.html

薩特36名言
https://www.douban.com/note/644920925/



 樓主| 發表於 2020-5-26 08:45:42 | 顯示全部樓層
209, 宇宙的展開

意識介入,可以使單次的機率傾向於你想要的結果。雖然那影響真隨機,但也不是說改變就改變的。這需要強大的意志力,或者,需要一群人共同的加持。

於是最終,獲得有序結果的案例微少,總歸是趨近那數學期望值。RNG大量的實驗也不過是把數十年來,億萬次數以上的50%提高變成51%而已!

但是,這足夠給我們啟發,原來努力多多少少還是能改變命運的啊!於是,只要多數人不努力,少數人越努力越成功,越成功越努力,借以增加機率。

有一個名詞叫【苟且紅利】─只要比一般人多好一點點,機會就會多降臨在手舉得高高的人的身上。

這又是一個基於奇怪宇宙觀的生活應用。

說一些勵志故事:我網上看過一文,大陸三四線小城的姑娘,自學成長升職出國,直到谷歌當工程師,不僅年薪近百倍增加,人生也能感到陽光開闊。我一查,網上類似的有之。這類故事很多,但要耐得住寂寞,持續前進。

每次的抉擇中,選擇一條上昇通道。每次的選擇,都有運氣的成分,也不會次次撞運,但動態演進中,越來越有心得,越來越能自信,就越有機會,因為這不是只拚概率的純然擲骰子的遊戲,也不是一個與過去無關的馬爾可夫過程,站在現在的位置,過去的關係、經驗、閱歷、成績、人脈、…種種,對下一步都有助益,是一個累積的過程。

在每一個抉擇的瞬間,不同的平行宇宙展開,你會進到某個向度的宇宙中生存,其他可能的宇宙回歸空性與未知。

所以人生的過程是一連串的選擇,但選擇後展開的新路途,都與過去的一切有關聯,千萬條人生路徑,你只會走其中一條,至於是哪一條,變因很多,其中一些因素,比如性格可能會貫穿一生,有些因素則只是暫時。人生不是一條直線,有意志者別開生面

加油吧!不會每次都倒楣,最終的成功雖然是小概率事件,但一次次的抉擇也並非都是擲骰子般的純機率。人生不是賭博,改變能改變的因素,增加自己達成目標的機會。

如依演化思維,在自己可控持續裡,加入一些隨機的突變,合適者存,不適者棄。比如今天走一條不同的路,也能給生活增加不同的境遇,擴展機會。或者去關注自己的亮點,某時某刻,也許你碰巧做對了一件事,效果不錯,於是你就去重複去推廣之。

厚積薄發,主動跳出舒適區,嘗試增加未來的可能性,雖然一連串闖關,過關機率有運氣成分,但你相信越努力便越有運氣(雖然有滯後效應,要先努力),這也是在向宇宙宣告你想進入的是哪個平行宇宙,宣告一場現實!


= = =
苟且紅利
https://wiki.mbalib.com/zh-tw/%E ... 4%E7%BA%A2%E5%88%A9

從商科學生到Google設計師:一個臺灣女生的自學成材之路
https://www.jianshu.com/p/1df157924bd4

馬爾可夫過程
https://wiki.mbalib.com/zh-tw/%E ... B%E8%BF%87%E7%A8%8B


 樓主| 發表於 2020-5-27 15:35:21 | 顯示全部樓層
= = =
既相信能成功,也相信現實很殘酷【斯托克代爾悖論】。

斯托克代爾悖論
https://wiki.mbalib.com/zh-tw/%E ... 4%E6%82%96%E8%AE%BA

來碗活力雞湯:
生活非靜態,也不該保持靜態,不要逃避現實,不要迴避恐懼,不要總想萬無一失,生活的冒險與不可掌握性,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去接受萬一,去接納可能,去面對恐懼。管它的焦慮,去他的恐懼,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沒啥好怕的。



 樓主| 發表於 2020-5-29 08:48:06 | 顯示全部樓層
210, 宣告一場現實

《秘密》《吸引力法則》等書已經都說過。釋放無限潛能!

但,講得神乎其技也超乎現實了,我們降十級。

自證預言。當你認為自己很牛B,就會牛B?還不夠,再降級!

當老師覺得這班上學生都是資優生,就會使得全班成績向好,潛移默化中,拉開差距,所謂【羅森塔爾效應】嗎?

一位語言學家把街頭賣花女的語言口音訓練好,並不足以使之變成上流淑女,儀態舉止仍有差。你要使她成為淑女,就必須對待她向淑女一般,處處受尊重與禮貌,然後她就能真的成為淑女。所謂【窈窕淑女效應】嗎?

也就是,自己覺得行,別人也覺得你行,機會增高!但,這還是有點過分了。

當你把自己認為是有錢人,就能變成有錢人?NO!
好的,當別人也把你當作有錢人,你就能是有錢人?好像也沒這麼容易吧!
(當有人酸葡萄說你有錢時,內心不要嫌棄人家,他在協助你創造現實。)

是的,從有錢/沒錢的未定疊加態,到現實的定態,意識按理是會起到作用。但自己的心智沒這麼強大,但如果再加上別人的加持,就能穩穩的心想事成?

有一個【創造者悖論】說,你在設定目標時,越是宏大的計劃,越有機會獲得成功。取法於上,得乎其中;取法於中,得乎其下。這種說法聽聽就好,有些人成了,不以為通例。

重點還是在於“現實”的宣告。在沒有太有“變現能力”之前,我們“合理的”去宣告。但不是宣告就完事了,要確實符合宣告的方式去做,並相信宣告正在實現。

《新第四道》裡說的,成為想成為的人。宣告後,要用實際行動去支持自己的宣告。但假裝微笑,笑著笑著就真開心了?我看不夠。

參考錢老闆的做法,想像自己HTC會回歸榮耀,股價回到1000元。現在還不太現實,但他先寫在他的文章中,宣告它。並且,他還用實際行動,持續的買HTC不間斷。

當然,他也不能傻傻地做。他作了觀察,HTC VIVE一直都是他所看到在賣場/展覽中有的VR設施,可說是標配了。內容、生態都慢慢成長中。他相信有很多人在為此努力著。5G時代的到來,有VR的一份,而VR起來,有HTC的一份。

當然,這依然是場賭注。錢老闆的朋友,另一個老股民就說過,對經營層的不信任,公司前景再好也無望。所以,被HTC燙過,從此不買。

一場笑話?想得太美?

事件發展的flow…,深深體會、細細品味。讓時間發酵,做時間的朋友。所有事件的成形顯化,都有它自己的節奏。

我相信只有消極的自證才是容易的達成的,如果你想開展一個失敗、懶散、忌妒、謊言的世界,成功率應該可以大幅增加。但是,能安逸嗎?那世界可能使人更加難過。


= = =
羅森塔爾效應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 ... 4/760838?fr=aladdin

窈窕淑女效應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674859042771836907.html



 樓主| 發表於 2020-5-30 09:48:00 | 顯示全部樓層
211, 開啟宇宙的正確姿勢

舉幾個開啟宇宙的正確姿勢。

一、網文:《馬雲一段趣事的啟發:比能力更重要的,是你的底層系統》
https://www.jianshu.com/p/b00f2b43f34a

這文章中,你可以對一個尚是默默無聞的馬云有一個新的認識。

雖然本是講宇宙的展開,但價值觀肯定也影響。你的此刻的不同選擇,影響著未來時空線。

如果你是像馬云這種人,那恭喜你。如果不是,但你身邊也有這類人,溫良恭儉讓,但又積極,也不是傻傻地悶頭幹,那跟著這種人也很OK。

二、《逆商》,[美]保羅.史托茲
除智商、情商外,作者把面對逆境的能力叫逆商。本書提出逆商的理論基本,逆商指數(CORE模型:掌控力、擔當力、影響度、持續力),及如何提高逆商(LEAD工具箱)。
一個人的逆商高,遭遇壞事有更好的應對,于是就把自己引向不同開展的宇宙。

三、《原則》,[美]瑞.達利歐
作者認為,我們可以像看待機器一樣看待生活/管理/經商/投資,極致求真/極度透明。書中有500多條原則,幫助我們保持開放心態,看清現實,正確評價人事,進一步深入認識自我,實現不斷成長。

四、《活法》《幹法》,[日]稻盛和夫
貫徹做人做事的正確準則,做正確的事,誠信、… 從幼兒園就知道的人性品質。沒有正確的工作觀,也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稻盛和夫還追求神性,工作現場有神明,只要自己虔誠的努力,上天也會幫你。

五、《掃除道》、《生活的哲學》、《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斷捨離》、…
不再一一簡介了,書太多了!

六、還有,許多成功企業、名人的話語。
GOOGLE的不做惡。善良比聰明,長期來說有效用。至少路不會走偏。

打開不同宇宙開展的正確姿勢,不是空想,而是行動,提高自己的認知,遇事處事,向前走,邊走邊看,終生學習。

我相信讀者能找到更多的宇宙開展的方式。比如,很多天使投顧投的都是創始人,因為他們相信創始人的品格智識等底層能力,才是成功背後的關鍵,有機會能帶領一場風華,這是天使們開展其財富世界的方式。

但各位,看名人傳記,也要有一定的辨識力,成功往往還是有運氣成分,但把運氣忽悠成自己是先知,就不對了。我相信各位有分辨力。

越真實越有力量。


 樓主| 發表於 2020-5-31 13:33:32 | 顯示全部樓層
212, 時間觀

既然說到我奇怪宇宙觀裏的時間的應用,除了意象上表達為世界的展開,錢老闆說的應用是站在未來的時點,現在就去趨向於可能已知的未來性。

比如他看好VR/AR的應用,於是投資到相應股票,等著發酵。但事真的會發生嗎?發生了又真如他預料嗎?這些並不知道,所以也要時時關注調整方向。

而就我奇怪時間觀而言,凡過去與未來皆不可得,有的只是現在。當然你要較真,也可以說現在一剎那就過去了,現在亦不可得。但我們時間顆粒度不需要這麼細密,從宇宙史來看,人類史已經是一剎那了!我們就定這輩子至少是過去可追溯,未來能開展的時段。

我再次把奇怪時間觀解釋一次:

時間是意識的載體,有意識到則有時間,沒意識到則沒時間。


物理上,時間的箭頭與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熵增方向一致。WHY?我們人類的時間意識如此。但這是歸納的結論,嚴格說不是真理。理論上(啥理論?圈量子論),時間方向也可以是熵減/熵固定或熵變化不定的方向。

回望過去,【祖父悖論】不成立。

回到過去,殺死自己祖父,於是你不出生,這悖論不可能發生。因為只有現在,過去是現在狀態成立的最合理表達,故退行開展,一定有你祖父。

也就是說,過去是現在決定的,而非過去決定現在。比如,根據現在挖掘出土的恐龍遺骸,過去曾經存在孔龍的可能性最合理。(量子力學版本請見惠勒的延遲實驗,人文哲科版本請見人擇原理。)

面向未來,一樣有【預言者悖論】。

某預言大家,預言茶裏芒果會死在海邊,偏偏茶裏芒果有句名言:「如果我知道我會死在哪裡,我就不去那裡。」所以,芒果一直到死,也沒去海邊。預言失敗!

如果明確知道未來會如何,而還跟未來對著幹,那預言當然會失敗,這便是預言者悖論。所以,預言者必須把預言放到罐子埋土裡做成時空膠囊,同時不可以告訴任何人,像《神秘代碼》那樣才能準。說出來就不靈了,當這種預言家真沒勁。

佛洛伊德的無意識理論也一樣有預言者悖論的意謂。首先,如果無意識是正確的,那第一個悖論便是 ─ 既然是無意識,又為什麼會被我們意識到?好吧,照第四道講師說法,覺知是光,照亮黑暗,把無意識區變得不那麼黑暗。而本來理論說無意識的影響控制,因為被我們意識到了,有可能警覺,改變行為,這使得我們又變得不那麼受無意識層的影響。這個結果“反諷地”使得佛洛伊德的說法又變得不那麼絕對。

馬克思預言資本主義會倒,但資本主義知道了,就改革做調整,避免了崩壞,所以現在還在。這也是一種預言者悖論。

還有,【觀察者效應】、【聚光燈效應】或【霍桑效應】,被觀察者知道自己被人觀察,就會改變自己行為與反應,也跟預言者效應有相近趨向,可視為一種弱化的預言者效應。

小預言家可以準,一旦出了名,大家都知道去避免,關注度增加,意識性提升,發生率會降低。(蝴蝶效應系列電影?嗯…,不足以舉例。)


那麼問題來了:
【預言者悖論】是指事情不如預期而走向反面;而【羅森塔爾效應】卻又是事情往自己相信的方向進行。

誰對?都對,但也全錯。未來的變數本來就多,請自行想想各自適用的場景。

未來(及過去),是現在最合理的展開。這種世界觀是開放的、變化的、動態演進的。

在時間中,有所變,有所不變;變中有不變;不變中又有變;變化裏有相同之處,不變裏又有不同性質;就這樣循環反覆,螺旋向上。


= = =
網上說的預言者悖論,一般是指預言者對自己的事的預言不準。我這裡的定義不一樣,一件預言一旦被說出來,可能改變未來,甚或走向預言的反面。


 樓主| 發表於 2020-6-1 08:35:45 | 顯示全部樓層
213, 演化思維

對於一個開放且動態變化的世界,要避免自己落入固定思維的陷阱。

舉三個例子。

1800以前,文人問一個農夫,讓他想像一個皇帝的優渥生活。於是農夫左思又想,說:皇帝肯定有一把金鋤頭。

1900年代,記者調查紐約的車夫,詢問他們理想交通工具?嗯,要更快的馬車。

2000年初,一張百元人民幣面額實在太少,大陸土豪到香港買金飾,需要拿著一袋的人民幣到櫃台結帳。所以,隨著生活富裕,通貨膨脹,中央行應該發行面額更大的紙鈔?現在呢,且不說大家都用移動支付不錢包了,連DCEP都出來了,根本上紙鈔印製都不再需要了。

以上,都犯了線性類推的錯誤。柯達怎麼死的?做再好的膠卷相機也打不過數碼相機啊!

於是,錢老闆要預測未來,不是找那些變化的,而是不變的,也就要找那些還可以被線性預測的事務。比如手機通訊系統,1G,2G,3G,4G,5G,越來越多/越來越快/越來越寬/越來越… 的趨勢不變,那6G呢?上天當衛星了,趨勢如何?(可覆蓋面越廣)

要提高估計準度,我們還可以增加觀察維度,做相應預測。比如用衛星,上帝視角去看。

用衛星查看區域二氧化碳濃度,便可對照觀察封城前後的差異;觀察南北極冰圈大小,便可知全球氣候趨勢;投資公司用衛星查煉鋼廠的溫度,可預知鋼鐵產量的變化;衛星紀錄大賣場的停車數量,可知銷售情況;…

(說到這,我又想起牛羊的研究了。透過衛星照,大範圍觀察牛羊群的朝向,因此知道這些動物對於地磁方向還是有感知的。)

還有,宏觀的去看用水用電量、垃圾產生量、照明、空污、…,不同的維度下,挖掘出新資訊,甚至開創新視野。大數據就是這麼挖掘有用的資料,驗證現實,預測趨勢。

好了,雖說如此,但現實是我們一般人可以獲取的資訊有限,而就算你能擁有無限維度的資訊,有上帝視角,你也很難從中抽絲剝繭,挖掘出有用並足以預知未來的訊息。再說,資訊也是有保值期的,時間也是保貴的資源,花太多時間收集整理分析,終於成功“預測”了昨天的股票走勢、前天的準確天氣,也沒用。多而無當,反受其亂,還可能造成選擇困難症。

所以,許多時候,我們只能用有限理性,用較少的能量與時間,做一個高明又不失有效的決策。

= = =
DCEP
https://baike.baidu.com/item/DCEP/1113487?fr=aladdin
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是中国版数字货币项目,即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是中国人民银行未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是DIGICCY(数字货币)的一种。

另外,洞察未來的案例,還有商業世界的平台觀、生態觀。土壤、氣候、演化、多樣性、萬物開展、野蠻生長。這我不參和,錢老闆去講。


 樓主| 發表於 2020-6-2 08:36:46 | 顯示全部樓層
214, 決策與選擇

在一個充滿變化的世界中,我們又該如何做決策與選擇呢?

人生道路上,有一些基本能確認的,比如學歷,一個大學畢業生,基本在社會上存活度OK,這是大概率的事。僅個別有把自己人生搞爛的大學生,也一樣僅有小部分成為成功人士,那都是屬於鐘形曲線的邊緣人。

所以,參考把握一些大概率的條件,可以做為人生鋪路的基礎。反過來說,有一些事人生中最好別碰,比如賭、毒,這大概率注定悲慘。

對於人生職業,能做你喜歡的事務,有追求的目標,我愛這行於是幹這行,窮其一生,是幸福的。但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於是比較好的做法是 ─ 先給自己一個社會基礎起步,多方嘗試自己的興趣所在,培養“做一行愛一行”的能力。人會變,邊走邊看,總是在路上就好。《心流》裡有句話講,樂趣不在於你做什麼,而在於你怎麼做。

而對於命定的出生,確定的過去,沒必要困擾。對於必然確定的未來,也不必加以焦慮。對自己的死亡,做好準備。


給一些參考書,對於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情境,做合理有效的選擇/測度/決策。

《簡捷啟發式》,[德]格爾德.吉仁澤
該書提出ABC「適應性行為與認知中心」。主張不花過多的時間精力做精準的評估,而是一些簡單的方案來做高效的決策。

一個看得順眼的候選人更容易當選;一張熟悉的股票更容易獲得收益;一支著名球隊更容易奪冠;…

他們的研究顯示,運用更多的能量所增加的準度,不過是從準度數十百分比的基礎上再增加個位%數而已。

熟悉的著名的股票,也就是有名聲有品牌價值的公司,比如Google, Amazon, FaceBook, Alibaba, Tencent, Apple,GAFATA,這概率當然較高,它們的長期收益也是公測中公認較好的策略。

《選擇的價值》,[美]卡斯.桑斯坦
可以主動選擇並非一定是好事,有時可能會浪費時間,占用認知資源。
選擇過程也有成本,如果適度選擇“不選擇”,生活更美好。

《深度工作》,[美]卡爾.紐波特
應該關注什麼,應該忽略什麼,這種選擇,也決定了我們生活質量。

《選擇的悖論》,[美]巴里.施瓦茨
為了減少選擇的苦惱,可以嘗試採用“足夠好”的標準做決定,而不要執迷於“最好”。
對於各種可選項,沒有什麼最優選項,滿足極可。
(可回頭參考【麥穗理論】)

《選擇》,[美]希娜.艾揚格
人類離不開選擇,這本是進化過程中必須時時面對的課題。選擇是一種原始的欲望、是一種個性的表達。

《簡化》,[英]愛德華.德博諾
一個把什麼事都搞得很複雜的人,恰恰是不懂事物的本質的菜鳥,真正的高手化簡。

《眨眼之間》,[美]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
薄片分析法,運用潛意識,刪繁就簡的能力,從大量信息提取關鍵信息,並用關鍵信息做高質決策,快速決斷。但潛意識(快系統)容易受到各種偏誤影響,故也需要慢系統的理性介入。

以上各書裡的案例,有許多生理、心理、集體、社會的背景研究,也就是說可以視為到目前為止較簡單有道裡的世界運行方式。所以當然也有其可適用性,可以為我們開展世界較好的參考工具。一句話,總是多看書,去理解世界運作的方式。

人生會經歷一次次的選擇,而你的一次次選擇中,都在強化你將變成誰。時間不等人,一切皆有可能,沒有什麼必然。或者說一切皆是必然,但是在各自不同的平行宇宙中發生。

糾結往往來自於不確定,把你的聰明才智,帶上時間的維度,知往鑑來,於是就有了智慧。記得,沒有最好的選擇,而是我們選擇之後,把它變得更好。

洞悉未來趨勢,跟進未來性發展,利用未來的資源。可以讓自己處於優勢,與未來契合。


= = =
金句: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努力,不是奮鬥,而是抉擇。

極簡決定法:
買與不買?不買。
去或不去?去。
吃還不吃?不吃。
說也不說?不說。
給予不給?給。


 樓主| 發表於 2020-6-3 08:32:45 | 顯示全部樓層
= = =
延伸參考:

《歷史的教訓》,[美]威廉.杜蘭特

從歷史中總結規律。

第一条,地理塑造了文明的底色,随着科技进步,这些因素会被交通和信息产业所接管。
第二条,生命就是竞争,即使合作也是一种竞争。竞争的终极形式是战争,国家在战争中表现得如同个人一样贪婪、野蛮,如果没有比国家更强大的保护性群体,人类文明会倒退。
第三条,生命就是选择。人的自然禀赋不会平等,社会要维护的是法律和教育的平等。
第四条,生命必须繁衍,自然喜欢庞大的种群基数。人是财富的源头,人口是政治经济中最确定的因素。
第五条,历史是一个不看肤色的色盲。种族不是区分标准,而是准备阶段。
第六条,文明是增加文化创造的社会秩序。文明进步需要:经济的供应、政治的组织、伦理的传统和知识艺术的追求。
第七条,人性基本不变,积极的人性和消极的人性,都是历史的统一体。激进和保守都有价值。
第八条,道德在依据历史环境做调整。
第九条,财富的集中和再分配趋势不能选,能选的是调整方式。
第十条,文明成长的源泉,是能回应挑战的天才智慧。


雖說以上都是很長期很宏觀的,但我們可以下沉到與自己有關能把握的條件,因勢制宜,為自己所用。或至少維持一個大局觀的心理,不要怨天怨地怨別人,文化國家社會如何如何不好的針對我,陷入一種“總有刁民想害朕”式的狹隘思維。

歷史的宏觀長期演變,決然不是一兩個人一兩件事就能驅動所有一切,是所有一切與關係之間的無量之網的震動、傳遞、蕩漾、反彈、交織、結合、共振、…,所形成的態勢。而我們就在其間駐足、流動、反抗、被迫、趨使、分叉、異質、同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