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春幸 於 2018-2-1 00:45 編輯
迷鹿大,有些话我不知该怎么表达。我跟你很多观点近似,但有一些地方不同,我想说说不一样的地方。
你对灵魂和意识的定义,我且不说,我说说“灵魂学”——因为涉及到“学”了,那就是一门学问,而如果是学问,起码要在通常的意识、理性层面让有兴趣的人可以理解,可以有共同的认知基础进行讨论。这个讨论本身的体现,一定是理性为主的,但它的内容可以是含有理性和意识以外的东西的。这个不要说是在现代社会,即使从古代传下来的禅修还有各种身体实修,虽然有师父带领,但更根本的也是有理性的成框架的理论步骤和哲学观点作为基础。而这些步骤啊、哲学啊,理论啊,都是要靠理性来整理的,都需要意识的参与。中国、印度的各种修炼法门也不脱这个范围。就算这里的文章,要让人看懂,也是要让人的“意识”去明白。所以,意识的理解是一个重要基础。当然,会有意识、逻辑一时难以明白或解释的部分,那就明白地记录,存疑或者索性标注上“暂时不知道”。这些资料留待以后的自己、他人去研究、去解决;这样是比较靠谱的一种进步方式。
灵魂学,有理论部分,也有实证部分,实证甚至可以是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身心上验证的,也可以在我们周围的人身心上验证,而这个验证甚至可以造福我们目前的生活,乃至可以影响我们的未来。好的验证传又可以佐证相关的理论,这样理论传播出去,会影响大众的观念,我们后代的观念。我虽然并不以发展、传播“灵魂学”为己任,可我对此有深深的兴趣,这是我的心头所爱。也许我的灵魂学和你的灵魂学,定义是不一样的,但我们会有互相交叉重叠的部分,若是能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肯定是好事。若彼此不相容,那就在这些问题上标个“矛盾”的记号,接下去再看别处呗。实在没有共通之处,那也是各自去求各自的进步了。
我以前和张老师的分歧,当时有一些我也难以总结明白,现在想来有些是意气,有些是态度,有些我还不明白。这些分歧有些现在还在,包括观点、意气、立场;但我有了一些新的东西,其中有些还和这里相关,所以我也想回来看看,这里有什么新东西?大家会不会有什么同步?关于当年为什么喜欢这个网站,我倒记得一些,其中两点是:1.这里的观点,当时张老师的观点算是“清新脱俗”,而且我可以自在说出自己的想法(我记得自己在旧站里的第一篇发言,是关于“进化”,呵呵,不过和张老师后来说的是有不一样的,没有他那么有组织、没他那么逻辑完整;我具体说了什么,我也已经忘了);2.这里有一种温暖,象家园,这个现在想来,可能反倒是那些平常不太说话但特别有心的人,贡献得更多。
探讨灵魂问题的时候,会有很多争议,因为涉及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生死观,涉及宗教。我也曾跟人论战过,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这次春幸刚刚来到这里的时候,也是一通争执,呵呵。我想说的是——即使有人说这次经历是“附灵幻觉”又怎么样?作为学术问题,本来就是列出可能性,然后一一去伪存真的过程。只要不涉及人身攻击、人格贬损,没有强势而别有用心的人想要控制他人的思想,那这些争辩,都没有什么。
说回这次你们的经历,如果不是进入某个灵界,只是外灵造景或蝶衣版主造景,就是说,这个境界不能长久地留存,他们出来后就会幻灭,而里面的“人物”也都只是投射;那么会有一些矛盾和不合理的地方。
首先,如果是外灵造景,那这个景不小,还要两个人同时看到;这些造景的“灵”的动机是什么呢?我很喜欢三毛,她最后自杀了,据说她是有被“阴的”诱惑的成分。那么,造这个景给蝶衣和Michaella看的灵,他们干嘛不和蝶衣好好沟通,说一些诱惑的话,让他们迷恋的话?
其次,如果是蝶衣版主造的景,那不好意思,我认为他可能没那么强。他的手指着M时是颤抖的,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和他练靈子术有感,但是他的灵体的手用力抓着M,而肉体的手在颤抖,说明这个动作在灵和肉两方面都花了他蛮大精力的。然后他本身对西方基督教背景灵界不熟悉,他要以过去自己去过的地方、熟悉的地方造景,岂非更说得通?
第三,如果是有外灵帮忙,领着他们去那个境界;那……又怎么样?既然无惧鬼神,既然这个灵界还不错,那就算接受了这个帮忙又如何?如果觉得自己没有,那就没有。“西装人”的性质,我们现在无法确定,假设他是一个有独立意识的灵,那进入那个灵界就是“西装人”这个外灵的帮忙。那,就谢谢“西装人”。无惧鬼神,但也不用和所有鬼神为敌啊。
还有一些技术性的分析,也许到了白天,我写在另一篇帖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