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熱動力學
這裡需要做一個熱動力學(即熱力學)的背景知識補充。這部分取材自維基百科。
熱力學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3%AD%E5%8A%9B%E5%AD%A6
熱力學第二定律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 ... C%E5%AE%9A%E5%BE%8B
永動機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0%B8%E5%8A%A8%E6%9C%BA
熱力學可以總結為四條定律。熱力學第零定律定義了溫度這一物理量,指出了相互接觸的兩個系統,熱流的方向。熱力學第一定律指出內能這一物理量的存在,並且與系統整體運動的動能和系統與環境交互作用的勢能是不同的,區分出熱與功的轉換。熱力學第二定律涉及的物理量是溫度和熵。熵是研究不可逆過程引入的物理量,表徵系統通過熱力學過程向外界最多可以做多少熱力學功。熱力學第三定律認為,不可能透過有限過程使系統冷卻到絕對零度。
熱力學第一定律指出第一類永動機 ─ 即不需要外部供應能量可以一直動的機器,不可能實現。第二定律表述熱力學過程的不可逆性 — 孤立系統自發地朝著熱力學平衡方向 ─ 最大熵狀態 ─ 演化。同樣地,這相當於在說第二類永動機永不可能實現。
第二類永動機 ─ 一開始由外部吸取熱能(比如從海洋、大氣乃至宇宙),讓機器動起來,之後便無需外部能量自己一直運作。比如做功產生熱,熱再拿回來作功。但此第二定律宣告: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吸收能量,使之完全變為有用功而不產生其他影響。此即是說,這個循環總會耗散掉能量,機器會越來越沒力。
永動機不可能實現,所以《末日列車》電影裡的那列車,就明顯違反了熱力學。屏除唯心世界的可能,至少硬梆梆唯物式的機器,不能違規。
熵(ㄉㄧ),物理上的含義是「系統微觀粒子的無序程度的度量」。熵越大越無序,也是熱力學平衡的方向。
值得一說的是,由於熱力學自身的局限性(它僅適用於粒子很多的宏觀系統,它把物質視作「連續體」,不考慮物質的微觀結構),因而在熱力學自身範疇內,第二定律只能作為「經驗定律」而不能得到解釋。
當然,既然是經驗定律,就有許多對定律的詰難,比如馬克士威妖、洛施密特悖論、吉布士悖論、龐加萊始態復現等。
可以發現的是,這些詰難其實都是利用微觀下粒子行為的模式,恰恰是宏觀下的熱力學不能解釋的。這也可看做是量子力學、動力學與熱力學之間的不協調。
而從層次的角度來看,大量的微觀統計,恰恰就是宏觀現象的展現。所以,如果要對定律進行解釋,需要藉助統計力學的方法。引用熵的統計力學解釋(波茲曼關係)結合熱力學定律,可以對較為典型的不可逆熱力學過程進行分析,從而得出對熱力學第二定律的解釋為:「孤立系統的自發過程總是從熱力學機率小的宏觀狀態向熱力學機率大的宏觀狀態轉變。」
說得直白一點,就是統計上趨勢如此。為什麼如此?就是機率高啊!如果不是這樣,這宇宙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
說了以上這麼多,要知道上一段拉達智三位的討論就是在說物理上「熵變大走向無序」與「生命明顯是有序的」這兩事上有衝突。而事實上地球並不是一個封閉系統,因為有太陽的能量持續的供應,所以為物理上的有序發展創造了可能性。反過來說,如果在物理層次上都不可能,更高層級的物質態生命的發展就不可能發生。
如果把太陽系當作一個孤立系統,則太陽早晚會不再供應能量、整個大系統最終還是往無序發展。
那如果更大的系統呢?比如宇宙。於是就有了「熱寂說」。這各位自個兒看,說法不一。
熱寂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3%AD%E5%AF%82
最後,這裡要貼一下「龐加萊始態復現」,因為這「機率概念」對之後的對論,有理解上的幫助。
1892年,昂利•龐加萊證明了這樣一個定理:
孤立的,有限的保守動力學系統的組態在足夠長久時間後可回復到任意接近初始組態。
即龐加萊始態復現定理。
1896年,恩斯特•策梅洛引用這一定理對於熱力學第二定律進行詰難,認為熱力學與動力學不兼容,並似乎得到了普朗克以及龐加萊本人的支持。針對這一觀點,波茲曼引用漲落的概念調和熱力學與動力學,認為復現是依靠漲落實現的。據他估計對一個有10^18個(標準情況下,約0.037ml的氣體所包含的氣體粒子數)粒子的系統,復現時間的數量級為10^10^18 (易見這個數字過分龐大,以致對於時間單位選取是無意義的)。而宇宙的年齡約為10^18秒,因而可見,龐加萊始態復現定理對於一個宏觀熱力學系統是沒有現實意義的。
數學機率上的可能,在物理現實上實踐不出來,沒有實質上的意義。這觀點可先記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