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redhung

觀六祖壇經與現今社會學佛習性對照劃記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4-8-20 18:56:2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redhung 於 2014-8-20 19:03 編輯

所以該是每日自我反思,自省吾身,而不是追求思想永空;思想永空,與石頭何異?

而功德,依六祖壇經所解(這還是佛教經典,還不是其他宗教的經典):
功,就是下功夫,是屬於外顯;而德,就是內涵,屬於內隱;內外一致,屬於真性情,是謂真功德。而非現今大眾普遍所理解的福報功德之功德。

發表於 2014-8-20 21:43:4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April1589 於 2014-8-20 21:47 編輯


我可以給個小建議嗎?

樓主貼了這麼一大長篇的禪宗公案,能不能換個方式,
只擷取您要討論的重點文字;這樣會不會比較效率省事。
對想拜讀您發文的網友看下來也不會疲勞轟炸;
還沒讀的人,也不會望文生畏!

一點想法,勿見怪..........

 樓主| 發表於 2014-8-20 23:59:3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redhung 於 2014-8-21 00:19 編輯
April1589 發表於 2014-8-20 21:43
我可以給個小建議嗎?

樓主貼了這麼一大長篇的禪宗公案,能不能換個方式,

因為個人也算是後進。為免有網友言斷章取義,故長篇大貼,尚請諒解。
而且大貼目的不單只為禪宗公案--如果單為禪宗公案,自然三言兩語即可現在下真意。
劃記部份尚標了當今學佛背離佛教祖師祖訓之怪現象--至少是在下目前所認為的背離。

刺史又問曰:『弟子常見僧俗念阿彌陀佛,願生西方;請和尚說,得生彼否?願為破疑。
師言:『…迷人唸佛,求生於彼悟人自淨其心所以佛言:「隨其心淨,即佛土淨。使君東方人,但心淨即無罪;雖西方人,心不淨亦有愆。東方人造罪,唸佛求生 西方西方人造罪,唸佛求生 何國?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


發表於 2014-8-23 10:09:40 | 顯示全部樓層
April1589 發表於 2014-8-20 21:43
我可以給個小建議嗎?

樓主貼了這麼一大長篇的禪宗公案,能不能換個方式,

個人贊同這建議
留個原始連結,只需擷取要討論的部分即可,想看完整文字,回原始連結看即可

發表於 2014-8-23 21:41:46 | 顯示全部樓層
redhung 發表於 2014-8-20 18:56
所以該是每日自我反思,自省吾身,而不是追求思想永空;思想永空,與石頭何異?

而功德,依六祖壇經所解( ...

这位大大,我学临济的,多交流

 樓主| 發表於 2014-8-23 22:00:3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redhung 於 2014-8-23 22:02 編輯
陈蝶衣 發表於 2014-8-23 21:41
这位大大,我学临济的,多交流

不敢,我沒有學過佛經,這篇是我在本站看到四庫全書連結後點去看六祖壇經的,所以在佛教正式來說是連入門都沒有,真的要說是算無差別流派的(開玩笑的)。

在看完六祖壇經一大半之後有感於有許多段都跟現今社會有關,是滿重要的點,所以才劃記標示起來,但是要解釋與表達的話,我還不行;因為閱讀的大意是看得懂,只是部份的字詞不會,所以難以澈底詳細解釋;不過,我認為這在理解六祖壇經時應該大致不成問題,因為六祖的學識也沒有很好,但是智慧很好,所以六祖所說的話應當相當淺白,如果太咬文嚼字、引經據典的話,有可能反而自迷其途。


發表於 2014-8-24 00:33:59 | 顯示全部樓層
redhung 發表於 2014-8-23 22:00
不敢,我沒有學過佛經,這篇是我在本站看到四庫全書連結後點去看六祖壇經的,所以在佛教正式來說是連入門 ...

不错啊,,能理解六祖的安心法门.


理论看完就要实修,才知道事物的真相,无论风动心动,其中肯定是透过事物看本质......本质,不在文字和思想里,,,想想,,太难了

 樓主| 發表於 2014-8-24 09:53:46 | 顯示全部樓層
  宗復問曰:「黃梅付囑?如何指授?」惠能曰:「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宗曰:「何不論禪定解脫?」謂曰:「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宗又問:「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師講涅槃經,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
次日,韋使君請益。師升坐,告大眾曰:『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復云:『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為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諦聽,吾為汝說──善知識,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終無有益。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彼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


故學佛最主要的就是明白自己的本心本性,也就是所謂的佛性;而現今學佛從求解脫、修禪定,一直到求(福報)功德,皆已偏離佛教「明心見性」的根本之法,更迷障的是一心以為口唸幾萬次阿彌陀佛或唵嘛呢叭咪吽,就會從肉身直昇天人、仙、佛,而不知內修;心性是包在自己之內,即使變成天人、仙、佛,心性依然是包在自己之內,心性不改,只會逐漸地把極樂世界變成第二個地球;然後呢?然後再來否定自己是身在極樂世界,又開始求解脫、求生「真正的」極樂世界。

本來不太想這樣分散PO的,因為會佔用更長的空間,不過看起來這樣子PO會比較明瞭。


 樓主| 發表於 2014-8-24 10:53:28 | 顯示全部樓層
陈蝶衣 發表於 2014-8-24 00:33
不错啊,,能理解六祖的安心法门.

「安心法门」是啥?沒聽過這個耶。
實際修正自己的言行思想總是會有難與易的時候,每個人遇上同一個狀況時的感覺都不一樣,內心就會有難與易的感覺。不過,最困難的大概就是從心裡面限制了自己的思想與行動吧?內心的限制就會綁住行動的執行。

 樓主| 發表於 2014-8-24 19:38:25 | 顯示全部樓層
  何名『摩訶』?『摩訶』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嗔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諸佛剎土,盡同虛空。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
  善知識,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
  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約『摩訶』。善知識,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
  善知識,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了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來去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
  善知識,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行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稱國王,終不可得,非吾弟子。

這段我有點看不太懂,我知道是在談心量的廣大,也知道六祖要人別一聽到「空」就拼命挖掉思想去打坐,挖掉思想去打坐,又自覺自己偉大,六祖說這樣子的人所知道的是邪見,不能跟他談論這方面的事。這不就像是目前流行練禪坐嗎?什麼都不能想,只能腦袋空空坐在那裡,不能思考。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