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唐先生

人死後,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可以通過冥河?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4-6-3 18:52:47 | 顯示全部樓層
daonature 發表於 2014-6-3 18:40
靈界空服員,這個有趣。
卡戎老人是啥?

希臘神話中,卡戎(Χάρων,又譯作卡隆),希臘神話中冥王哈得斯的船夫,負責將死者渡過冥河。注意不要和喀戎(Χείρων)相混。(喀戎是一個人馬)

天文學上,他的名字被用來命名冥王星的冥衛一。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8D%A1%E6%88%8E

發表於 2014-6-3 18:56:20 | 顯示全部樓層
赫生童子 發表於 2014-6-3 18:52
希臘神話中,卡戎(Χάρων,又譯作卡隆),希臘神話中冥王哈得斯的船夫,負責將死者渡過冥河。注意不 ...

謝謝,我只知道馬卡龍。。

發表於 2014-6-4 02:28:26 | 顯示全部樓層
daonature 發表於 2014-6-3 18:40
靈界空服員,這個有趣。
卡戎老人是啥?

這不是在廣義靈魂學和先前討論冥河的帖都有

發表於 2014-6-4 03:52:0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JEREMY 於 2014-6-4 04:12 編輯

反問一句:
人活著的時候,該知道的是如何讓自己或有能力幫助周遭親友....學習提昇看穿人事物不滿意的挫敗.
經由經歷進化自我身心智慧的感知...無論是感情工作生活;還是信仰有神鬼天堂地獄靈界世界...或許最終一切歸無?

只有如何安心生活的呼吸睡覺吃飯;才是生死傳承的課題!

至於死後的世界...不論是擔心或猜測?
是否只是多餘的????????????






發表於 2014-6-4 04:23:07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JEREMY 發表於 2014-6-4 03:52
反問一句:
人活著的時候,該知道的是如何讓自己或有能力幫助周遭親友....學習提昇看穿人事物不滿意的挫敗
進 ...

我認為這也是一種可行的生活方式。就像蝌蚪在水裡預先知道變成青蛙時的生活一樣,不管他知不知道青蛙的生活型態,最重要的是先過好蝌蚪的生活,蝌蚪長得不好,變成青蛙時也會生活的很辛苦的。預先知道青蛙的生活,只是用來輔助確認現在的蝌蚪生活有沒有順利進行,有沒有走錯方向而已。如果越聽越混亂的話,不如就單純過好蝌蚪的生活就好了,變青蛙的生活等真的變成青蛙以後再說吧!

發表於 2014-6-4 11:48:01 | 顯示全部樓層
想到一個說法,首先你並不會知道你會往哪條路徑去靈界,這攸關心智能力的強度,
因為你可能是用走的,用坐汽車,坐高鐵,坐飛機,甚至自己飛過去,
那碰到的"冥河"當然應該長的不一樣,

自己的心智能力會讓你判斷到底過的去過不去,
我用走路來形容好了,冥河當成是在你我眼中的水溝,
當然同一個水溝會因為自我能力不同而顯示不同,
可能看見可一步跨越的小水溝,有大一點可以奮力跳躍過去的大水溝,
還有一種會在心中直接感覺不可跨越的超大排水溝,
或許這就是靈體本能就可以知道可不可以跨越過的界線,
當你自己認為"可能"跳得過的時候,而非輕鬆可跨越的時候,
那就是墜落冥河的開端,當然最後也消失在靈流為終點。

發表於 2014-6-4 18:01:15 | 顯示全部樓層
jameswu 發表於 2014-6-4 02:28
這不是在廣義靈魂學和先前討論冥河的帖都有

我一向很不用功,有些內容我還沒看完,論壇討論有些我也許漏看了。
你是好寶寶。

發表於 2014-6-4 19:32:44 | 顯示全部樓層
JEREMY 發表於 2014-6-4 03:52
反問一句:
人活著的時候,該知道的是如何讓自己或有能力幫助周遭親友....學習提昇看穿人事物不滿意的挫敗.
...

對的!

對於我的家人來說:「靈魂學」還比不上我用心炒的「蛋炒飯」,但是她們非常支持我的任何興趣和研究。

所以,「靈魂學」只是更深入了解生命的一種方式,並不是人人都有興趣,也不是人人都必須知道的;

即使沒有任何信仰,只要順應自然,安分守己的過日子,把自己今生的「生命銀行」經營得有聲有色,或者至少非常上軌道;那麼即使完全不知道或者根本不相信「人類」死後,還有長長久久續存的生命型態,仍然會有很好的去處。

相反的,有宗教信仰,卻又執迷在「輪迴」觀念,或者誤以為捐款作善事就會有功德有福報,更甚至把生命中太多時間花費在宗教事務,譬如拼命去拉親朋好友及陌生人入教,一天到晚在唸經拜拜,或者從台灣到大陸四處瘋狂的去追著上師跑法會,自己的家庭責任統統等閒視之或沒有盡到責任,全家一團亂-----

這種人如果只是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虛情假意的在作功德,那只會被羈留在冥河此岸,或者再來輪迴人間,若是因為過度沉迷在宗教信仰,使得家庭經營的非常失敗,或者教養出社會敗類,那麼死後的去處必定不好。

所以,人生在世第一要務是把自己經營好,把自己的大家庭及小家庭都能經營完善,假設行有餘力有興趣了解死後的生命種種;那麼這是比較好的。

如果受限於個人環境,或者地域的限制,無從了解到死後的生命型態及靈界的狀況也無妨;因為既然去處不錯,身處其間時還是能夠慢慢了解的。

發表於 2014-6-6 23:29:11 | 顯示全部樓層
張老師所講的道理,就好比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就是這個意思吧!

發表於 2014-7-31 01:31:41 | 顯示全部樓層
redhung 發表於 2014-6-4 04:23
我認為這也是一種可行的生活方式。就像蝌蚪在水裡預先知道變成青蛙時的生活一樣,不管他知不知道青蛙的生 ...

這個比喻很貼切!心領神會!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