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JEREMY

改變人生,10個多喝水的理由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11-3 07:05:43 | 顯示全部樓層
凡事過猶不及,需喝多少水,隨個人身材體重而定,不足時,身體自會以渴了等方式提醒我們該
補充水分了。
不必礙於成規或所謂專家的說詞,勉強自己每天喝上3、4千cc的水。

發表於 2014-7-7 02:14:16 | 顯示全部樓層

喝水讓代謝更旺盛

喝水讓代謝更旺盛作者: 文/陳詩婷 | 常春月刊 – 2014年7月6日 下午2:41


相關內容



人體70%由水組成,飲水的目的不但在於解渴,最重要是水與身體輸送各種養分、排出廢物、調節體溫、改善體質及治療疾病等方面息息相關。
根據研究指出,人類可以連續17天不吃東西,但是,卻不能2天沒有喝水,由此可知,隨時補充足夠的水分,是維持人體正常運作的關鍵。
大家都知道,水是構成人體的重要成分,約占人體體重的50~70%,血液中含水量更高達90%以上,其參與血液、淋巴液、激素製造與分泌等重要的過程,可以說人類從進食開始,到吞嚥、消化、運送養分,以至排泄廢物等,各個環節都需要水的幫助才能順利進行。問題是,你知道該喝多少水?又該選擇哪種水喝呢?
水喝不夠,健康亮紅燈
人體一天的排尿量約有1500c.c.,若再加上汗水、皮膚蒸發的水分及排出的糞便等,每日流失的水分大約是2000~3000c.c.,因此,每日補充的水量,建議應在此範圍之內。研究指出,若水分補充不足時,失去體重10%的水分,就會釀成健康問題,而若失去20%的水分,則會直接造成生命的危害。
至於哪些疾病與水分補充不足有關?專家指出:「幾乎百分之百!」可以說是人體所有的疾病,小至感冒、皮膚彈性度、便秘問題,大至慢性病、癌症等,都與水分的攝取息息相關。
然而,多數人喝水多半是因為口渴才想到要喝水,其實口渴時所補充的水分,只占身體需求量的2∕3,遠遠低於身體所需的水分。所以,隨時補充足夠的水,保持體內水分的平衡,對於身體的健康有顯著的重要性。
酸性體質,常感到疲勞
除了隨時喝足夠的水之外,喝對水其實也相當重要,市面上琳瑯滿目的瓶裝水,有標榜含天然礦物質、高山泉水、無污染深層水源、鹼性水、小分子水等等,到底哪種瓶裝水才最適合人體?
大家都知道,萬病由酸性體質而起,健康的人血液pH值為弱鹼性,大約介於7.35~7.45之間,剛出生的嬰兒,血液pH值就是屬於弱鹼性,但隨著年齡越來越大,攝取酸性的飲料、食物,生活起居的不正常、精神或肉體的緊張,以及外界的環境污染等等,使得體質逐漸呈現酸性,健康狀態也隨之變差,而這些警訊都離不開與身體的酸化有關。
也因此,該如何改變酸性體質,便成了許多民眾迫切的需求。但要想改變身體的酸性體質,僅僅靠改變食物的攝取是遠遠不夠的,專家指出,由於人體70%是由水組成,要改變酸性體質,建議飲用弱鹼性水,尤其是容易被人體吸收的小分子水,更容易於滲入人體細胞。
喝水可以吸收最重要
弱鹼性水可以平衡體內的電解質,如果人體血液呈現酸性的話,各種生化反應都會減慢,毒素也會因此累積,相較於鹼性體質的人來說,酸性體質者常會出現疲勞、棈神不振、四肢無力、思維遲鈍、胃酸過多等問題。
此外,正常水分子團約有13至15個水分子組成,稱為大分子水,研究發現,大分子水較不易吸收,而且容易造成腸胃腹脹的現象;若是將弱鹼性水分解成溶解力強的5至7個小分子組成的水,稱為小分子水,這種小分子團水與人體的體液相當接近,更容易於滲入人體細胞,能快速補充因為缺水而造成的細胞酸鹼失衡,腸內微生物的活動也會變得比較活潑,人體的新陳代謝會更旺盛。






 樓主| 發表於 2014-11-12 21:59:50 | 顯示全部樓層

別讓 [ 水 ] 偷走了健康!林杰樑醫師教你,怎麼喝水才健康

發表於 2015-2-9 12:16:28 | 顯示全部樓層

喝水學問大!最佳建議時間大公開

https://tw.news.yahoo.com/喝水學問大-最佳建議時間大公開-050204286.html
喝水學問大!最佳建議時間大公開作者圖文提供/人類智庫 | 華人健康網 – 2015年2月8日 下午1:02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人類智庫】【等口渴再喝水就晚了?】
拿1張紙貼在鼻子上,不到1分鐘,紙就溼透,說明你呼出去的氣全帶著水分。所以,在炎熱的空氣下、乾燥的冷氣房裡,人有很多時刻都在不知不覺中流失水分。

許多人認為既然不渴,為什麼要喝水?這是一個迷思。千萬不要等到口渴的時候才喝水。當人察覺到口渴時,已經是缺水的最後一個警訊,即當你感到口渴時,其實已經缺水一段時間了。
身體缺水的10大警訊
1.口腔乾燥,舌頭腫脹。
2.小便深黃色。
3.便祕。
4.皮膚缺乏彈性。
5.心悸。
6.肌肉痙攣。
7.頭暈目眩。
8.疲憊。
9.眼睛缺乏淚液。
1.感覺過熱。
水在調節體溫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一旦感覺過熱,身體就會透過出汗降低溫度;一旦脫水,就會停止出汗,並出現身體過熱的現象。
【人一天該喝多少水?】
人一天平均需要喝2500毫升的水,這些水分別來自於哪裡?
1500毫升的水分從飲食中攝取,加上人體原本的水分,共約1000毫升,便是總水量。1500毫升大約是2.5 ∼3瓶礦泉水,有人說喝不到這麼多,原因是什麼?
因為沒有建立良好的「飲水習慣」和一個良好的「喝水時間表」。一般人吃飯是有時間表的,一到中午12點,不管餓不餓都會去吃飯。但沒有人想到,在早上10點或11點時,不管渴不渴,都要喝1杯水。
【每人一天飲水時間表】
在這裡提供一個「飲水時間表」,也許不符合你原有的習慣,但最好確實執行。這個時間表可依照個人喜好改變,不過有兩個原則絕不能變。
1.晨起喝1杯溫開水:除非你有咽喉炎或醫生囑咐,否則不用在水裡加鹽或其他東西。在早上喝鹽水不值得提倡,因為晨間血液黏稠度最高,最不穩定,早上喝任何添加鹽、油、糖的飲品,都不如白開水安全。
有人問,早上習慣喝一杯蜂蜜水呢?喝淡蜂蜜水是沒問題的。因為濃淡不同的蜂蜜水,在緩解便祕上並沒有太大差別,而前者可能導致攝取糖分偏高。
2.睡前喝1杯白開水:這是為補充睡眠時流失的水分,甚至有夜尿習慣者,在如廁後也可以喝一點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這兩杯水,在某些時候可以成為「救命水」,減少偶發的致命風險。
除此之外,每隔2∼3小時,就要喝1杯200毫升的水,且要1次喝完。為什麼要1次喝完?有些人喝水的習慣,是在感到口渴時才拿起杯子,喝個一口,口渴緩解後就放下杯子,這一口水雖然可暫時緩解口渴的感覺,卻無法滿足全身缺水的細胞。
所以專家告訴我們,要一次喝200毫升的水,可以慢慢地、持續地喝。這個時間表並不難執行,只要對生活中的細節多加留意即可,這些細節也會決定你未來健康的走向。
【白開水為何是最好的飲料?】
生活中最常見的水有4種:天然水、礦泉水、白開水、純水。
在討論這4種水之前,先談最近十分流行的鹼性水。據說鹼性水十分健康,能對抗體內有害的酸性物質。然而,這種鹼性水真的健康嗎?
現在許多商家抓住人們追求健康的心理,刻意炒作一些所謂的「高科技」話題,實際上,這種水與其他水區別不大,胃酸是酸性的,鹼性水流到胃裡後,也會被同化成酸性,所以毫無意義。
【飲用水的注意事項】
飲用水有以下幾個要點:
1.水源要安全:因為水管年久失修,經常會發生管道老化、生鏽、長黴菌等情況,水源自然會受到汙染。
2.先淨化水源:為避免飲用水遭到汙染,要先讓水通過淨化裝置,取得相對乾淨的水燒滾,再放涼到約30∼40℃,這個溫度是最接近人體的溫度,也符合人的生理需求、水的活性需要,尤其適合中老年人飲用。
注意事項:隔夜水最好不要喝。
純淨的水相對而言不太受歡迎。因為很多人覺得純淨水沒有營養,如果喝多了,很容易造成微量營養素和礦物質的缺乏,很多人寧可選擇礦泉水。
3.瞭解喝水的目的:喝水,並不是為了營養,如果想靠喝水來補充礦物質,不如吃1個饅頭或1碗米飯。水主要是作為載體,溶解其他營養素,讓營養素在身體裡順暢地流動。水中含有的礦物質的確可以發揮一點點營養作用,但影響微乎其微。
喝純淨水時,根本不用擔心會造成營養缺乏。只要水是安全的,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都可以放心飲用,千萬不要被似是而非的說法迷惑而浪費金錢。
【健康小百科】
如何判斷喝水是否足夠?
1.不再感覺口渴,且眼瞼豐潤有光澤。
2.尿液變得清澈。
本文出自人類智庫《吃對3餐吃出健康》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