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電影放映的最後一天看了3D版
電影力度很夠,看完一直跟朋友討論電影的涵義…
這部電影厲害的是,十個人看完有十種心得,而且看到的點都不一樣!
這個人心裡相信什麼,電影就映照出什麼!(因相信而真實)
是自然獸性跟道德人性的拉鋸戰…
我喜歡第一個故事(奇幻美好,沒有瑕疵的pi)
但是我傾向相信第二個(吃人才活下來的pi),畢竟現實上在遠洋漂流食物很難取得。
即使是第二個版本,我都認為與人性性善不衝突,就算真的吃了人,但是那是能理解的。
即使pi吃了人,我覺得他是在百般掙扎下做出決定,那就證明他有良知。
如果自殺在文明法律裡是犯法的,那麼有食物(人肉)能吃,不吃而死真的就比較合乎道德嗎?
(但不是很多人能接受,有個例子,安地斯空難生還者 吃人肉求生存:
http://tw.epochtimes.com/b5/12/1 ... D%98-%E3%80%80.html )
但是如果殺了仍想要活下來的人,我認為還是違反道德的。
至於為什麼要先說美好版本的故事,可能是(1)面對自己做出心靈無法原諒的事,因此為保護自己免於崩潰,記憶將之合理化、美好化 (2)第二個故事太駭人,對於文明世界的人來說一定無法接受。
若船上是一群善良的智者,那我想船難故事可能會變成:理性討論誰自願犧牲,或者同意抽籤決定,彼此都好好的道別。
只能說,現代文明社會資源豐富,不用擔心威脅生存,甚至佛教徒能夠選擇吃素不吃肉,可以堅持自己的信仰。
有一天資源稀少時,為維持生存,彼此發生衝突時,要先滿足道德人性還是自然獸性?
很殘酷但是我覺得是可以討論的,就像:戰爭,比少年pi情結更加殘忍,但是現實仍然有人可以維持一定道德的高度去發動戰爭?
這部片李安提出了:信仰的本質。人沒有信仰,無異於野獸。但是信仰跟神是否真實存在不衝突…信仰也不是為了得到利益,沒有信仰,人在最艱難的時候,一定活不下去的,信仰讓人保有一絲希望,讓人相信人有善性。信仰是可以有彈性,資源短缺時堅持吃素會害了性命。信仰任何神~信仰大自然~信仰抽象價值都沒關係,人因為有信仰、有道德,人才是個人。
爬文時看到有人提出了不錯的點-->
李安說過的一句話: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
如果這句話是李安對那部電影的下的註腳,或許他拍這部想要說的是: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隻李察派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