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中年李安的奇幻漂流2012年11月27日
李安導演的新片《少年PI的奇幻漂流》首映周末,在全台拿下6500萬元票房的第一佳績,並在香港、中國、印度票房奪冠,也在北美拿下第5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細膩含蓄講究細節
李安的電影就像藝術品,總是出現繁複而多層次的含意。《少年PI》是部充滿隱喻的片子,可以看作勵志片、動物感情片、魔幻寫實片、心理分析片、宗教片、冒險片、災難片……隨觀眾個人喜好的重點定義此片。一部能讓任何觀眾都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和認知詮釋的電影,還不豐富飽滿嗎?
故事改編自文學作品,所以在驚悚的冒險中,總透露出似有若無的人文氣息和哲學的智慧。這是李安電影的特色,曖昧含蓄,柔腸百轉、溫暖又絲絲入扣。從《推手》開始,《喜宴》、《飲食男女》、《理性與感性》、《臥虎藏龍》、《綠巨人浩克》、《斷背山》、《色,戒》,都可看出李安的細膩含蓄以及對細節的講究。
《少年PI》的敘事結構類似《海上鋼琴師》,內容有部分回應康拉德《黑暗的心》,包含野蠻的反撲與文明的脆弱。猛虎與男主角的衝突與和解,象徵野蠻與文明衝突後的共存,推翻二元對立的觀點,最後猛虎不回頭堅定地遁入森林,其無情的表現,使救了老虎一命的男主角對老虎的無情,痛哭失聲,他原以為老虎至少會回頭露出有感情的眼神看他一眼。文明馴服「野蠻」的他者後,總期待野蠻會感恩圖報,隱喻著殖民者認為野蠻的被殖民者理當感激他們把野蠻人帶進文明一樣。男主角印度家庭的父親相信科學,嘲笑迷信,在生活困難後舉家移民加拿大而出現船難,隱喻著後殖民的迷惘以及對殖民者的複雜情緒。
野蠻不欠文明的情
小船上的猛虎也救了PI一命。若非猛虎,PI不會在恐懼的驅使下積極求生,可能早已灰心放棄而死在大海裡。落後的野蠻種族,並不欠文明人類的情,故也不需要在分手時表達感謝。老虎冷漠地離去是全片的畫龍點睛。
轉載自2012/11/27蘋果日報
...................................................................................................................................................................................................................
何不早日一睹為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