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夫愚見,害人不淺!
今天在聯合報上又「偶然」讀到號稱「天才」的「楊定一」短文,主題是「完全的療癒來自內心徹底轉變」,其中大部分內容都是泛泛之言,沒有什麼太多可談可議之處,倒是在結語中,他寫道:『「打開」的心胸是一顆充滿憐憫的心,憐憫與愛是宇宙中最強的統─力量,它比任何力量都還能戰勝所有病痛與困難』。
真的奇怪?這樣的人怎麼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呢?果然還真不是「普通天才」!
他對宇宙到底了解多少?他會不會以為宇宙跟他家的客廳一樣大?
為什麼動不動就要把自己那一點點可憐的管見擴大解釋去包羅整個宇宙?他知道宇宙是什麼嗎?
(註:我個人承認對宇宙了解的極少極少,不過,我絕不會用自己主觀的見解去說宇宙一定是這樣或一定是那樣)。
之前他曾經寫過:
「宇宙的基調是『慈悲』!」
假設如他所說:「----憐憫與愛是宇宙中最強的統─力量,它比任何力量都還能戰勝所有病痛與困難」。那麼釋迦牟尼的憐憫有讓他戰勝腹瀉嗎?(釋迦牟尼最後是因為狂瀉不止而死),耶穌宣揚博愛,有讓他免於被釘上十字架嗎?
當地球面臨「黑洞吞噬」或者「星系吞噬」的『困難』時,『憐憫與愛』能不能戰勝?
一個人承認自己無知或者孤陋寡聞不是丟臉的事,尤其在面對浩瀚的宇宙之時,沒有人會因為你不夠了解宇宙而嘲笑你,但是,當一個人自以為了解整個宇宙時,或者動不動就把自己的井蛙之見套用到整個宇宙上去時,那才是最可笑的事。更何況是一個公眾人物,在大眾媒體上發表任何言論時,更應該戒慎恐懼,以免誤導社會大眾。
--------------------------------------------
現在的報紙因為經營越來越困難,很多的廣告,很少的內容,真的有時不小心都會讀到一些無聊的爛文章;
好幾年前,曾經在聯合報副刊讀到一位台灣本土知名作家「王x興」的隨筆短文(連載很長時間);其中有許多可笑的內容;因為根本難以接受,所以趕緊選擇「遺忘」,不然真想去函聯副質問----
依稀只記得其中有一句:
『肯定毒蛇猛獸是邪惡。』
真的是無知又主觀的「村夫愚見」。
地球上的任何「毒蛇猛獸」都是一種自然的生命型態,只是在進化的過程中發展出它們各自不同的求生之道,有什麼邪惡不邪惡呢?人類現在可以用更高明的方法來捕獵任何一種「毒蛇猛獸」,不論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慾或者作為其他用途,人類是不是因此比它們更加「邪惡」呢?
真正奇怪的偏見,也是愚昧至極的謬見。
這種文章內容也能被刊登在大眾傳播媒體上。真的是害人不淺而已。
這樣的人可以獲得文學界的讚頌,真的是荒天下之大唐。
這類的村夫愚見,如果只是街談巷議,酒後胡言,那是個人自由,笑笑就罷,但是,公開發表在大眾傳播媒體就該受到公評和嚴厲的譴責。
-------------------------------------------
註:請不要因此誤以為我否定「慈悲、愛、憐憫」,其實正好相反,我非常肯定,而且在人類的社會中,如果沒有「慈悲、愛、憐憫」的同理心,那根本不是人!
「慈悲、愛、憐憫」是人類社會中最好的「黏合劑」和「潤滑油」,可以有效的結合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化解許多來自生物本能的對立、競爭和狐疑猜忌。是讓人類社會趨向和諧、圓滿的一種美德。
但是,我們同時是社會人,也是自然人;人類的社會把我們和自然界比較危險的那面作了一些無形的區隔,通常只要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大群體中,「慈悲、愛、憐憫」是人與人之間善意的對待方式,甚至可以擴及一些對人類也願意釋出善意的其他物種;譬如我們會飼養貓、狗當作寵物,有些人像寵子女一樣的愛憐牠們,牠們絕大多數也都願意放棄一些野性,用人類的相處方式與我們和平共存,同時甚至也能懂得「慈悲、愛、憐憫」,也回報給主人類似的情懷。
但是,「慈悲、愛、憐憫」只適合於人類的社會,絕對不能無限上綱的擴大到整個自然宇宙中去;
我們都知道一般透明膠水可以用來黏貼紙張,樹脂白膠可以黏合局部木料傢俱,快乾膠可以黏合大部份的塑膠,AB膠可以黏合輕量的金屬或者石塊----潤滑油可以用來潤滑機械中活動或經常旋轉的部份,譬如馬達的軸承。
但是,發現快要山崩了,能夠用任何膠水將崩裂部份黏合嗎?發現大橋快要被洪水沖斷時,用大量AB膠能保持橋不斷裂嗎?發現地球自轉變慢,倒進幾百萬噸的潤滑油,能讓速度回復正常嗎。
這是兩回事,不只是規模不同,性質也不同,怎麼可以憑空妄想,就把人類社會的相處之道拿去框住整個宇宙呢?
這就像古代的愚人笑話一樣,以為只要把梯子一直綑綁接續,就能爬到天堂去一樣可笑。真的是「村夫愚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