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賀蘭飛雪 於 2012-5-8 10:32 編輯
張開基 發表於 2012-5-8 01:42 
打造生物電腦 有請磁性細菌
-字+字中央社 – 2012年5月7日 下午11:00(中央社台北7日電)研究人員說,磁性 ...
昨天晚上躺在床上想著張老師您這篇整張討論串,忽然「異想天開」,想到早上才睡著,因為太興奮到精神一整個亢奮!
張老師,您是想表達靈界這個空間是怎樣形成與固定維持的吧?!
肉眼看不見並不代表不存在!
在這裡先借一下賀蘭飛雪版主在個人空間日誌裡的圖片「圓虹」來表達我的想法。
圓虹裡面的小圓圈核心是靈魂,而外面大圈那層是肉體,兩者互為表裡的狀態為「我」,存在於意念中的真實存在,這裡先假設一個人他的一生中只信仰「民間信仰」,他的認知與邏輯都是構架在「民間信仰」這個系統(主體性)上,那他在地球上的心智活動範圍必只限定在與「民間信仰」這塊領域上,故而與其他「民間信仰」的信徒更容易相處與有共同話題,這代表他們會有機會會聚集成一個團體,這個團體有複數以上的的心智能力不斷運作,而地球上的磁場也同樣運作著,並將這股心智能力驅使張老師引用的「趨磁螺菌」上,在靈界這個空間形成一個強而有力「能量磁場」,但因「民間信仰」與「輪迴轉世」又密不可分,故這些信徒所形成的「能量磁場」與「輪迴過境室」有著密不可分的鎖鏈連結,故這類人在死後便會受到「輪迴過境室」的無形鎖鏈影響,直接到過境室裡前去。
「假設」一個人能認知與邏輯能力不受到宗教、教育、家庭、環境、社會價值觀等等「單一性」的影響下,那麼代表他有可能懂得如何去經營自已的人生,也明白自已的生命之活動該往心中所想的方向而「前進」,那麼他便能在靈界裡懂得如何去「創造」。
懂得「解決問題」與」經營」不外乎是利用方法(手段)或從內心認知改變這兩大方向為主,但前者效果畢竟有限,若不能認知這個問題如何去解決,一昧利用方法來解決其問題,那也只是一種「暫緩」,真正的態度是從問題的「根源」著手,去認知以及體驗。
呵呵,打著打著又偏離主題,靈界就像張老師所說是存在於地球上,以往我們都會認為靈界很神祕與特別,其實「它」一點也不神祕與特別,因為「它」離我們很近卻又很遠,並與我們相處於自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