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張開基

生活與修行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2-26 10:49:04 | 顯示全部樓層
什麼是修行的定義?? 在生活中 求善求平衡 能不能算是一種修行呢
修行是訓練 它的目標是什麼
我怎麼知道 現在自認是 "對"的, 是"好"的其實不是呢
生活 可以很簡單 也可以很難

發表於 2012-2-26 14:54:26 | 顯示全部樓層
賀蘭飛雪 發表於 2012-2-25 23:46
修行重要,一定要修行,生活才會更好,否則會被懲罰。 就是凡夫俗子才不會想修仙修佛,人都要有這個目標才 ...

只要我們還在人間,苦就不可能避免。
我認為佛是進入無的涅槃界,非常接近但並不等於不存在,所以才能不苦。
只要有慾望,就會有苦。佛教認為這個世界是妄念產生的,就像這首詩:“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心本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至於我,就不想進入那種無的境界,這個世界多麼的精彩,在苦中樂,多好啊。幹嘛又要回到源頭去。

頭像被屏蔽
發表於 2012-2-26 15:16:47 | 顯示全部樓層
Hi,天外飞星
如果“只要有欲望,就会有苦”,那么没有欲望,就一定没有苦吗?没有欲望,一定会有乐吗?有欲望,也可以没有苦吗?有欲望,也可以有乐吗?

頭像被屏蔽
發表於 2012-2-26 15:37:44 | 顯示全部樓層
看了大家的回复,似乎对“狭义的修行”,就是修仙修佛,大家都不太喜欢,也不太认可。那么,“广义的修行”呢?

我问了“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一些问题:
我认为自己什么状态就是在“修行”?我是在修行的当下就察觉到自己就在修行的,还是事后回想,发现那是一种修行的?我有过事先就立志或规劝自己要去修行吗?我有强迫过自己要去修行吗?

修行对我来说,和哪些身心状况相连?修行必须是打起精神的吗?修行必须是专心致志、全力以赴的吗?修行必须是对自己精益求精、不断要求的吗?修行必须是跟“苦”关连的吗?如果真是这样,还算是全然地投入生活吗?

修行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提高智慧、获得更多,还是为了逃避难以克服的痛苦或恐惧?那么,修行的结果,为我带来这些了吗?

修行中,我是发现了生活的更多可能性,还是限制了自己?修行,让我变得更丰富,还是更贫乏(身心两方面来说)?修行,让我跟他人的相处,是变得更好、更精彩,还是让我更喜欢跟自己呆在一起,还是让我能游刃有余地兼顾?

而纯然、全然地去生活,对现在的我来说,是否比“修行”,听上去更有吸引力呢?

最后还是,修行的目标是什么呢?嗯,在此回复赫生童子,考虑“自己能为他人带去什么”,至少对我来说是必须的。因为,如果世界和他人都不存在了,我自己存在着也没有意义。或者说,如果不能感知到他人、世界的存在,那我也不能感知自己的存在。就是这样。

發表於 2012-2-26 16:16:2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Michaella 於 2012-2-26 16:20 編輯

說修行不一定比說不修行的人在為人的表現上更好,很多時候說修行只是一種標示自己與眾不同的說法而已。這種沒有實質內容的修行,我不認為有必要。如果修行可以讓自己得到超越生活困苦面的安慰,我覺得無妨,但是不要用做逃避生活問題的藉口。如果修行可以讓人覺得超越了世界,那麼享受這種良好的個人感受我覺得沒有關係,但是不要沈迷。

生活中有很多的快樂面是修行無法提供的,例如與朋友的智慧交流或者是親情的感受,還是某些物質的滿足。這些享受沒有比修行不高尚。純粹只是一個人在選擇對自己的重要事物時所排的不同優先順序的差異。不過,人可以不修行但是不能不生活。所以我想我自己會把處理生活大小事(人際關係、工作等)列為優先,行有餘力再考慮要不要修行。

我深信即使不用藉著那些修仙修佛的方法,我也能在大靈界過得很好,因為我是個感情和理智相當平衡的人,而且我不幼稚。即使我不是仙佛也沒什麼,我不羨慕,因為我知道我有我在世界上的作用,我只要專心做好我能做的事就好了。

發表於 2012-2-26 20:11:53 | 顯示全部樓層
桂子 發表於 2012-2-26 15:16
Hi,天外飞星
如果“只要有欲望,就会有苦”,那么没有欲望,就一定没有苦吗?没有欲望,一定会有乐吗?有 ...

HI!桂子

sorry!忘了說其實純屬個人見解,也純屬是個人在生活中的一些感悟。
我喜歡把這些零零散散的感悟寫下來。

有的時候,的確是降低了自身的欲望,反而會變得快樂,但不能說一定。

苦並不一定是壞東西,爬陡峭的山是很苦的,但這又是一種樂趣。
樂也不一定是壞東西,大學畢業時,畢業晚會上,大家都玩得很快樂,可卻掩蓋不住內心的傷痛。

我很喜歡這首歌:

停在這裏不敢走下去
讓悲傷無法上演
下一頁你親手寫上的離別
由不得我拒絕
這條路我們走得太匆忙
擁抱著並不真實的欲望
來不及等不及回頭欣賞
木蘭香遮不住傷
不再看天上太陽透過雲彩的光
不再找約定了的天堂
不再歎你說過的人間世事無常
借不到的三寸日光
.........

—— 嚴藝丹《三寸天堂》

    “停在這裏不敢走下去,讓悲傷無法上演,下一頁你親手寫上的離別”:到底“愛”,是苦還是樂?想著當年我們一起走過的路,而這一刻,你卻要親手為我們的愛畫上句號,“由不得我拒絕”。當年我跟大學的女朋友分手,就是這種心情。既然一段愛,最終會因為雙方的意向不同而畫上句號,那是不是沒有這一段愛會比較好呢?起碼畢業的時候我不用傷心啊?但是我想很多人都跟我一樣,不希望沒有這一段愛情,雖然最終是苦,可我還是曾經快樂過,是一段美好的回憶。這段回憶逐漸變得模糊,最終還是演變為我嘴角的微笑。

        “這條路我們走得太匆忙,擁抱著並不真實的欲望,來不及等不及回頭欣賞,木蘭香遮不住傷”:這四年我們走得太匆忙,我們總是擁抱著並不真實的欲望,學習上壓力讓我們很少好好相處,有時為一些小事情吵架傷感情,假日為了在宿舍裏打魔獸而沒好好陪她,殊不知4年結束,要畢業了,最真實的,就只有我們之間的那一份愛。畢業那天我得到再多的殊榮,也掩蓋不住我內心的傷痛。不过有时觉得爱,其实也是一种欲望。
        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這種感悟。我們總是工作工作工作,殊不知忽略了家人,愛人,總是想像以後我賺了多少錢,就可以改善生活,大家會有多快樂。可是快樂總是被放在下一刻、下一刻,遙遙無期的下一刻。“來不及等不及回頭欣賞”,家人、愛人已經離我而去,我賺再多的錢,也掩蓋不住我臉上的傷痛。(這好像是告誡我們要活在當下)
       
        “不再看天上太陽透過雲彩的光,不再找約定了的天堂,不再歎你說過的人間世事無常,借不到的三寸日光”:不在追尋美好的事物,不再想像我日後有多好,不再等日後的約定,不再歎你說過的人間世事無常,這一切,就像三寸日光,你抓不住,留不住,帶不走,更借不到。
       
        这就是人间的悲欢离合,永恒的灵界似乎不会有这种复杂的心情,有点悲喜交集的。不过人间虽苦,可有的东西还是很美的。不然就不会有“凄美”这个词了!

發表於 2012-2-26 20:41:32 | 顯示全部樓層
天外飛星 發表於 2012-2-26 14:54
只要我們還在人間,苦就不可能避免。
我認為佛是進入無的涅槃界,非常接近但並不等於不存在,所以才能不 ...

嗨,天外飛星:

涅盤,是恆靜,不生不滅,也就是不存在了,一切都停止了,什麼都沒有,去那裡做什麼呢?

所以你不想進入那種無的境界是對的,這個世界那麼多采多姿,美好的大靈界也是。希望,是最大的動力,它也是一種欲望,在創造的過程與完成中是喜悅的,如果沒有了希望,去到哪裡都沒有意義。希望無限,能照著自己的意願來構想並建造,因為創造而有的美好。

人生有苦有樂,因為這樣才完整。



頭像被屏蔽
發表於 2012-2-26 21:39:32 | 顯示全部樓層
Hi,天外飞星
不要说sorry啊,是我的那些疑问显得口气太硬吗?那是我要说sorry了。我只是想用疑问做个提醒的。那些问题,我也没有标准答案。

《三寸天堂》的歌词真美——不再看天上太陽透過雲彩的光,不再找約定了的天堂,不再歎你說過的人間世事無常

昨天,在微博上看到家排的老师、同学在说怎么处理伴侣分离造成的影响。首先,就是接受那份“痛”,让它释放出来;然后完全接受那份痛。嗯,这个以前也知道,只是昨天突然感慨起来。也看了不少心理治疗的案例,如何处理“分离”;也学了很多,知道该怎么处理“分离”才好。只是,透视自己的心底,仿佛总是很难真正接受分离。看我的朋友就知道,好多人都是认识了十几、二十年的。
所以,昨天看着微博上他们的讨论,我跟他们探讨着,心里却冒出了两首宫崎骏电影的插曲。分别是
いつも何度でも和君をのせて,并且在心里,我把这两句歌名连在了一起。

呵呵。我不觉得自己这是在“修行”哦。另外,偶尔,也要允许自己不太理智,让自己稍稍任性一下的。

嗯,这个回复是给天外飞星的,算是稍微“歪一下楼”,不在主讨论范围之内吧。


發表於 2012-2-26 22:57:23 | 顯示全部樓層
賀蘭飛雪 發表於 2012-2-26 20:41
嗨,天外飛星:

涅盤,是恆靜,不生不滅,也就是不存在了,一切都停止了,什麼都沒有,去那裡做什麼呢? ...

嗨,賀蘭飛雪

涅盤原來是不存在了,一切都停止了,什麼都沒有,那實在是太恐怖了,我之前還理解錯了。不知道佛的爲什麽要去涅盤界,難道他們都是有抑鬱癥?希望自己不存在嗎?哈哈!太恐怖....太恐怖了....還不如不斷輪回啊.....就算這個世界再苦,還是會有美好的一面,沒必要讓自己不存在。

是啊!苦與樂本來就是共存的。今年中秋可以朋友歡聚,對酒當歌,說不定下一年,就要千里共嬋娟了。

發表於 2012-2-26 23:21:58 | 顯示全部樓層
桂子 發表於 2012-2-26 21:39
Hi,天外飞星
不要说sorry啊,是我的那些疑问显得口气太硬吗?那是我要说sorry了。我只是想用疑问做个提醒的 ...


hi!桂子
哈哈!我也來陪你“歪楼”了啊!我蠻喜歡你這種問法,很開拓思維,我經常也會這樣想一個問題,有時會有意外的發現。
我明白了,你是怕我被佛教的一些理論迷惑吧?謝謝你的關心!
宫崎骏的電影我最喜歡千與千尋了,每次看到結尾,我都會感動得幾乎要哭出來。雖然我不懂得日文,不過那音樂的旋律再配合故事的結局,很有那種感覺。
至於要處理分離的痛,我想還是要先放下執著吧。先前我還是放不下,不過現在我知道了靈魂不滅和靈界這些事情,說不定現在分離了,以後有緣的話可以在大靈界相遇,只要想到這些,我就會很樂觀,根本不介意暫時的分離。也許當我們相遇的時候,她已經經過好幾世的轉世,已經不記得我了,但我還是會很開心的,不是嗎?我又想起步步驚心的結局,若曦見到那個雍正轉世的情節了。呵呵!

我也蠻贊成樵夫的說法,修行就是心靈成長和長智慧!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