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123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cwnp

Re: 回歸基本面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1-4-25 23:03:1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quote="玄逸宗":21130b61]昨夜與一名親戚在線上長談二個小時多,才發現自我內心在面對家庭這個問題上,竟是難以言喻的無力感與悲傷,也哭了。[/quote:21130b61] 願意講出來是個好現象,能哭出來更是釋放的好方法,尤其是台灣的男性同胞。 釋放過往傷痛的過程就像剝洋蔥,邊剝邊流眼淚,直到眼淚流完後,就能找到最純淨的自己。 玄逸宗加油!

 樓主| 發表於 2011-4-28 21:39: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b:16wqcups]daonature: 自殺者在靈界這本書目前還沒找到書,不過謝謝您的推薦。 洋蔥圈: 哭了,也是一種紓解,但哭完之後還是要面對,謝謝您[/b:16wqcups]

 樓主| 發表於 2011-4-29 02:04: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我認為自殺者在靈界是張老師的靈界經典之作;在張老師所有著作裡,可看性排第一。 早期版本是 自殺者的靈界現場 靈界的自殺亡魂 再版版本是 自殺者在靈界(1) 自殺者在靈界(2) 內容完全一樣,或許在你家附近的圖書館可以找到其中一個版本喔。

 樓主| 發表於 2011-4-30 00:06: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嗨!玄逸宗: 是的,哭完之後還是要面對。 對於原生家庭,姑且不談是否為自己所選擇的,既然已經是這個家庭的一份子,就不可能再改變了,就算去整容還是換血或者喪失記憶,都還是改變不了,那麼就接受它,有些親戚的眼光不必理會,自己是自己,家人的所為不是我,我不需要背負某人的言行責任,如果我不能改變其他,至少我可以改變自己,不再讓那些干擾紊亂心境,也盡我所能做可做的,那麼就夠了。這是我的想法與體驗,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希望你已經找到屬於自己的好方法。

 樓主| 發表於 2011-8-21 08:22: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能將病治好且無副作用的學問,才配稱為醫學。 這是醫學的基本原則,違反這個原則就不是醫學。 醫學的目的不就是救人嗎? 除了救人還是救人,絕不能參雜任何商業行為。 所以,整形不是醫學,而是商業行為且不具醫療效果。 商業化:打個玻尿酸二萬元,過了一年效果遞減,需要再施打,簡直沒完沒了。 侵入性整形的費用遠遠超過二萬元。 不具醫療效果: 整形有什麼醫療效果?? 那為什麼可以稱作醫學?? 破壞筋膜(骨骼肌肉)結構,異物(矽膠)入侵人體,這種行為可以稱作醫學?? 美容也不是醫學,美容跟醫學能扯上什麼關係?! 把治病的資源浪費在美容行為,這樣對嗎?? 不管美容或者整形,把兩者歸類為醫學,簡直就是踐踏與藐視醫學! 總之,把救人的醫學搞成賺錢的學問,實非人民之福。 逐漸地,真正會治病的醫師終將消失,只剩下從你身上打量可以撈多少錢的不肖加不良的假醫師。

 樓主| 發表於 2011-8-23 17:50: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追求名牌衣物裝飾品、美食大餐。 追求美麗身材、臉蛋。 追求名聲、地位。 比較於 追求健康、幸福。 追求幸福感受、活在當下。 [b:2s27sqsl]哪個高哪個低?還是只是個人選擇不同?[/b:2s27sqsl] 有些人有錢去買高級皮包、珠寶鑽石。 有些人則去買「高能量」的水晶。 有些人則把錢存起來。 [b:2s27sqsl]哪個比較浪費?[/b:2s27sqsl] 有些人有時間,就去思考如何賺錢、如何賺取名聲。 有些人有時間就盡情玩樂、盡情浪費閒晃。 有些人有時間就去作哲學思辯問題或者研究學問。 [b:2s27sqsl]哪個使用時間的方法更值得稱頌呢?[/b:2s27sqsl] 更簡單的問題: 喜歡吃蘋果和喜歡吃橘子的人,[b:2s27sqsl]哪個更值得稱讚呢[/b:2s27sqsl]?

 樓主| 發表於 2011-8-23 17:59: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quote="daonature":2whp0f4y]能將病治好且無副作用的學問,才配稱為醫學。 這是醫學的基本原則,違反這個原則就不是醫學。 醫學的目的不就是救人嗎? 除了救人還是救人,絕不能參雜任何商業行為。 所以,整形不是醫學,而是商業行為且不具醫療效果。 商業化:打個玻尿酸二萬元,過了一年效果遞減,需要再施打,簡直沒完沒了。 侵入性整形的費用遠遠超過二萬元。 不具醫療效果: 整形有什麼醫療效果?? 那為什麼可以稱作醫學?? 破壞筋膜(骨骼肌肉)結構,異物(矽膠)入侵人體,這種行為可以稱作醫學?? 美容也不是醫學,美容跟醫學能扯上什麼關係?! 把治病的資源浪費在美容行為,這樣對嗎?? 不管美容或者整形,把兩者歸類為醫學,簡直就是踐踏與藐視醫學! 總之,把救人的醫學搞成賺錢的學問,實非人民之福。 逐漸地,真正會治病的醫師終將消失,只剩下從你身上打量可以撈多少錢的不肖加不良的假醫師。[/quote:2whp0f4y] [b:2whp0f4y]醫學[/b:2whp0f4y]的定義是誰定的? 人活著本來就一路邁向死亡,吃飯為了活下去,身體不舒服用種種手段讓身體舒服,兩者有何本質上的差別? 吃飯也會有副作用吧,雖然能止飢,但會產生大便這種副作用呢。 呼吸為了活下去,可是會產生二氧化碳這種副作用呢。 後學還真想不出來什麼讓人能活下去的手段,可以沒有副作用。 可以指教嗎?非常感謝。 此外,醫生就算死光不剛好符合「自然人」嗎?人「自然」就是會死,用種種醫療手段來祛病延壽本來就沒那麼自然了啊! 「想多活幾年」正好是人私心的表現。 既然如此,「不良醫生」的私心就是把美容說成醫學來「騙」其他人的錢。 兩者的私心不就是程度的差別嗎? 要說傷害到其他人,人活著就是會消耗資源,自然就傷害到其他人呢! 結果又是程度的差別而已。

發表於 2016-5-30 00:15:4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Lilikoi 於 2016-5-30 00:25 編輯

也曾經追求過名牌。
但自從介入生產製造業及市場營銷等等行業之後,
對產品的原料價格一直到放到櫃檯上的價格,都有所瞭解之後,

對名牌的興趣,就沒有了。
物是爲人所用的,人不用跟着它們走。
跟着物質走的話,就很容易迷失自己,
呵呵,這個和人本及宗教之間的關係,又有一點相似。

別說物質是如此,連人的大腦也是如此,有一些機能如果不被使用,就會被自然淘汰。
這就是爲什麼語言的學習,在小時候會比較容易。





發表於 2016-5-30 10:00:24 | 顯示全部樓層
有種名牌錶是有錢人的投資,可以變現,可以傳家藏富。這倒是真的,只是我個人覺得那真是錢太多。。。

一般人真的就是被強力廣告放送給影響了。 說一個我自己的笑話。有一次,我買了一副太陽眼鏡,經典的雷朋,結果和朋友走在一起,覺得酷斃了,結果突然看到商店玻璃門反射的自己,忍不住問朋友,怎麼我看起來不像阿湯哥,朋友大笑,"買東西是沒保証戴上你就變成他啊!" 我自己也覺得當下那想法真的很可笑。

但,帥哥美女當model的衣服我依舊會多看一眼啦,而且覺得賞心悅目。



發表於 2016-5-31 12:40:39 | 顯示全部樓層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279134

那天回文完才想到這本書,寫的很好,一貫作者的風格,冷靜地觀察和分析現代人對於如何自我肯定的焦慮和迷思。值得一讀。

博客來簡介:

◎風靡英美各地,榮登暢銷排行榜。
◎本書是狄波頓至今最豐富、最有趣,也最誠摯的作品。

──西雅圖時報

◎這部書充滿機鋒與智慧,促使我們省思自己的人生,以及我們如何能夠改變現狀,生活得更快樂。
──泰晤士報

  每個成人的人生可說都是以兩種愛為主軸。第一種愛──對兩性之愛的追求──早已廣為流傳與記載。第二種愛──對身分地位的追求──則較為私密,而且過程充滿羞辱。然而,第二種愛的強度卻毫不遜於第一種。」

  無論古今東西,身份地位如此誘人,芸芸眾生競相追逐。

  在這樣孜孜以求的背後,隱藏著一種極少人能夠坦然承認的「地位焦慮」:顧慮別人如何看待自己,顧慮自己在別人眼中究竟是成功還是失敗。而依附權貴、鑽營投機、為了妝點門面而過度消費,都是典型的症狀,造成人們晚上輾轉難眠。

  艾倫‧狄波頓以他一貫的生花妙筆,援引思想家、藝術家及作家的觀點與行徑,帶領我們抽絲剝繭,探索地位焦慮的根源。不僅如此,為了讓我們抒解心中的焦慮,狄波頓還精心提供了一道道奇特的妙方:效法古希臘哲人和波希米亞文化人,或者看看諷刺漫畫,甚至觀賞廢墟的石塊、在櫥櫃上擺設骷髏頭……。

  翻開本書,傾聽狄波頓風趣睿智的分析及忠告,讓我們免去追求身分地位之苦,享受生活的甜美與平靜。


××××××××××××××××××××××××××××

不過,我覺得最終能得到真正快樂的泉源,才能從心裡感到富足,不再感到匱乏的焦慮。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