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123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jameswu

「死亡咖啡館」糾眾 自在談生死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4-11-4 21:47:13 | 顯示全部樓層
Kuoshuching 發表於 2014-11-2 20:45
很棒的建議
不過......
我有想過在FB開個活動

我想觀念的落差,應該是避免不了的,尤其是仍存在宗教信仰者,

可能在表達上用比較輕鬆的詞句導入,主要是禪述對於生命生死的觀點,

這樣應該不致於被拒於千里之外的..

發表於 2014-11-5 13:15:09 | 顯示全部樓層
Kuoshuching 發表於 2014-11-2 20:45
很棒的建議
不過......
我有想過在FB開個活動

觀念不一樣很容易吵成一團,又可能招來那種熱心傳教者,到時
你可能會很頭痛!

發表於 2014-11-5 15:44:55 | 顯示全部樓層
蝴蝶 發表於 2014-11-5 13:15
觀念不一樣很容易吵成一團,又可能招來那種熱心傳教者,到時
你可能會很頭痛! ...

這就是我擔心的地方.......

所以之前辦讀書會就算參與的人很少
我也不敢在FB問有沒有人要來參加
畢竟過去認識太多佛教基督教儒教等等各教的朋友(.........><還有不少有在慈濟做義工的同事)
我們的觀念想法可能會引來圍剿吧??

但我們自己的讀書會, 大家都會享受其中, 覺得受益頗多!

發表於 2015-5-16 11:45:5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Jye 於 2015-5-16 11:48 編輯

臺灣第24場死亡咖啡館活動/

時間:104年5月17日 星期日 下午2點-5點

地點:臺北市大安區大安路1段175巷5號 「臺北樂終雅集」

策劃單位:臺灣殯葬資訊網

主辦單位:金寶山慈善基金會

談論主題:兩代生死觀

電話:0937-505980 林小姐

報名:開放5組親代報名


臺灣第25場死亡咖啡館活動/

活動時間:2015/05/18(一) 下午2:00-5:00

活動地點:台中市西區民權路234號5樓

策劃單位:臺灣殯葬資訊網

主辦單位:弘道基金會/台中服務處

報名:未開放報名


臺灣第26場死亡咖啡館活動/

活動時間:2015/05/22(五) 上午9:00-12:00

活動地點:新北市新莊區思源路38號9樓

策劃單位:臺灣殯葬資訊網

主辦單位:弘道基金會/新北服務處

報名:未開放報名


各場報名網頁:臺灣死亡咖啡館fb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funeralinformation.tw

臺灣各場死亡咖啡館活動全記錄

http://www.funeralinformation.com.tw/Detail.php?LevelNo=3495


資料來源:http://www.funeralinformation.com.tw/NewDetail.php?Seq=3010



本來是在找一些喪葬事宜的一些解答,結果找到有人在編寫這方面的書籍,並出版了書籍;也在作者的部落格裡,看見了好文,在此提供一篇的連結,其餘的請有興趣的人飛過去看吧。


人斷氣後8小時內不能移動?


書籍:生死學概論



發表於 2015-5-16 18:34:29 | 顯示全部樓層
3 個小時,根本談不到什麼,起碼要玩個4~8小時才夠阿,
不過啊,太多人對死亡這塊不感興趣,真的是少數人才有興趣,

對我而言,死都死了,長輩走了,自己做不了主,自己走了,更做不了主,

有契約,有溝通,騙人的啦,通通比不過親戚長輩與三姑六婆的你一言我一語,
更別說那光怪離奇的詭異習俗,以上我的實際經驗

發表於 2015-5-16 20:46:49 | 顯示全部樓層
Jye 發表於 2015-5-16 11:45
臺灣第24場死亡咖啡館活動/時間:104年5月17日 星期日 下午2點-5點地點:臺北市大安區大安路1段175巷5號  ...

雖與此文較無關係
最下方Jye提供了一篇'文章
人斷氣後8小時內不能移動?
此文當中提及往生八小時之內不得移動亡者遺體的說法,其實不是出自佛教經論的記載,而是源於弘一大師在1932年在廈門妙釋寺念佛會演講開示時所提出的做法。
讓我們來看看弘一大師的真面目
http://www.cwnp.net/forum.php?mo ... =%E5%BC%98%E4%B8%80

非常感謝Jye提供訊息
我剛才已經報名

發表於 2015-5-17 23:44:2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Kuoshuching 於 2015-5-17 23:46 編輯

今天下午去參加了
主持人林小姐告訴我她們創辦這活動的目的就是人道與人文關懷
希望能藉由對死亡的提前認識來減少死亡發生時或者將發生前的痛苦與衝擊
還有療癒期間的縮短及傷痛之減緩等等
因為她們從事殯葬這個行業才發現原來有太多人對死亡幾乎是完全沒有認知跟瞭解
也因此突然間的死亡衝擊往往帶來巨大的痛苦而完全無法承受
所以她們很希望能夠推廣  幫助更多的人來了解  來面對這一塊以減少許多遺憾跟傷痛
當然也希望我多多宣傳
期望有更多人得到助益!!

今天有聽一位朋友從九歲喪父到陪伴母親癌末以及不久前得知自己也罹癌的故事
真的啟發性很大
生活可以處處是挫敗
但也可以轉化成處處是智慧
她看來十足辛苦的人生轉化成後者就是真正活出自己
為她鼓掌
也很高興今日學習到許多!

發表於 2015-5-19 19:25:50 | 顯示全部樓層
所以說3 個小時真的不夠用阿,有點浪費的感覺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