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練習題
嗯咳,這演講基本說完了,在回答一些同學們的疑問之前,先說一個大家對於真理最常的回答 – 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我想,如果我們去做問卷調查,這個真理的舉例應該排前幾名。
這裡我就不談世界是幻相、夢境。這不受歡迎,噓聲會很多。雖然我個人也喜好把自己也處在笛卡耳的懷疑論處境中。
如果我拿康德的「人為自然立法」的言論來說事,說這自然是人自己感知的自然,不一定就夠真實,這又是第一主觀感知的論點,八成也會被抨擊。
所以,我們講人話。
對這個描述,我也不說「東」是什麼定義,正東?偏南?偏北,其實每天都不一樣。太陽真的每天升起嗎?到北極跟南極去看,又不對了。這描述有限制,對吧!
如果真理被認為是絕對的、永恆的、不變的,這「太陽由東邊升起」的描述就不是真理。
我就不說站在地球何處看太陽升起,就說自從有太陽及地球以來,就真的每天如此。然即使如此也無法使它變成真理。
我看過一些報導,說地球在太陽命終前變成紅巨星時會被吞噬。那時地球都沒有了,這描述就沒意義了。即便地球沒被吞噬,太陽變成白矮星,地球繼續的繞著又如何?凡物質終有消逝變異,宇宙任何星體都可能有終極之時,真理如果是恆常的,則宇宙中任何可見的物質,都不具恆常性,也都不是真理了。
於是,我們聰明一點,把「法則」拿來做為真理的範例。比如說,地球繞著太陽轉,這講的是太陽與地球的引力法則。如這麼講,那太陽、地球可以不見,但行之而上的引力法則在,是統領宇宙的法則之一。
我不知道物質不在了,法則還在不在?畢竟我們是觀察物質的相對作用得到的法則。沒有物質,便觀察不到現象,不能為自然立法了,何來法則?
不過,這樣推下去,我也可以說我不在了,世界還在不在?這就走到了唯心的路子上去,肯定會引來一堆噓聲。
為什麼兩個有質量的物體是互相吸引而不是互相排斥呢?如果再問現象為何如此,也沒人可以回答。只能說,如果不是這樣,這宇宙就不是現在這樣的宇宙。也許其他平行宇宙的法則不一樣,但誰知道呢?
我個人喜歡看一些科普的書籍,但並不是科學家,有關一些科學上的論點,大家就當閒聊,我有說錯的,也歡迎指正。
幾千年來,人們一直認為的是太陽繞著地球轉,這地球為中心的說法其實也沒有錯,只是參考點的問題。我們人總是以自己為參考點。
哥白尼的「日心說」,也是我們現在廣泛的認知,比起「地心說」,有更簡潔的圖像。因此,日心說便被當成真理了。
但太陽也是繞著銀河系中心轉的。所以,地球其實也不是圓周運動,是螺旋運動。
那銀河又是繞著什麼轉呢?又不知道了。
如果我說,其實地球是沿著它自己的直線運動,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意見?因為太陽重力場所造成的時空扭曲,使得地球的直線運動是圍繞這個重力場的。這電影裡有用桌巾,書本裡有用彈簧床,把重物當成太陽壓著中心的比喻。也就是說,引力其實是重力場造成的時空扭曲,這使得地球"直行"於這扭曲的時間空間之上。
我在美國賣場有看過「黑洞捐幣箱」,捐錢幣讓它沿著螺旋一直滾到中心的洞內,蠻有意思的。呵,離題了。
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從牛頓引力到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否還有更不一樣的可能?
一個住在二維世界的生物,有一個定理叫:「兩點間的最短距離是直線」。而這個廣大的二維世界是一個曲面。所以,兩點間的最短距離不是沿著它們曲面的直線,而是離開曲面。所以,台北到洛杉磯最短的距離是穿過地表,不是橫越太平洋。
一個人在三維世界裡開機關槍掃射,穿過了二維,照成一連串的洞。一個二維科學家經過研究後得到一個定理,說明了這些洞的相對距離方位與產生的時間是有關係的。這很不錯,下次又有洞出來,就可以預測下一個洞何時出現在哪,避免災難。但這定理算是真理嗎?
如果從更高維度的世界來看,也許所有的光景都不一樣了,更廣義了,不是嗎?我有時候胡思亂想,想像有個高維的聲音告訴我其實沒有什麼東西在動?可不可能?我想如果沒有了時間或者時間也是離散的就有可能,但這很難理解了。我又離題了。
於是,有人要說,真理是有條件的,在某某條件下為真,就是真理。恆常不是真理的本質,真理有是有侷限的。那好吧,我就不爭論了。反正,問題都是可爭論的,你有你認為的真理、我有我以為的真理,也就不存在什麼客觀真理了。
這演講我亂七八糟講了一堆,可能走得太遠了。我想張老師可能想拉回來一下。
接著,我來回答一些同學在演講前對我的提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