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cwnp

Re: 通靈人,其實就是得了部分「學者症候群」的人?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1-5-11 00:35: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桂子 於 2011-11-10 18:18 編輯

——guizi-2:我在想,我们所说的在活人体内的“灵体物质”是不是并不是完全封闭在我们自己身体内部的——

桂子,我覺得靈體物質並不是在活人體內,而是反過來,妳所說的活人體(肉體)才是在靈體裡面;因為我覺得靈體活動的範圍比肉體大,請參考我另一篇文章所提到的「頻率」解釋:
viewtopic.php?f=21&t=519&start=10


裡面提到的「頻率」就是指電子繞著原子核(由質子與中子組成)不停地旋轉的速度,很有可能肉體的電子旋轉速度慢、範圍小、頻率低,所以眼睛這組感受器能夠輕易的捕捉到波動、傳遞到大腦的枕葉,並且能夠很容易的判讀與辨別。

而靈體的電子旋轉速度快、範圍大、頻率高,所以眼睛這組感受器捕捉不到波動,而傳遞到松果體之後才捕捉到波動,但是因為同時有肉體與靈體的影像重疊,大腦在判讀與辨別時只當作同一個畫面,用頻率慢的來存取,而「鬼」沒有肉體的影像來重疊,所以只能靠松果體來捕捉較高速的波動頻率了!

所以也聽過有人曾經看到人體上的「能量場」或是「靈光」,或許正是靈體高速的光波。以上是我的猜測~~

 樓主| 發表於 2011-5-11 10:57: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桂子 於 2011-11-10 18:18 編輯

Hi,洋葱圈

呵呵,你列的那两道题,我做了,我的答案正相反呢。回忆小学六年级时家里大门的颜色和形状,我的眼珠是向右上方转。而去想有没有看过绿色的长颈鹿,我的眼珠是向左上方转的。呵呵,看来这个统计需要修正了。

你说的NLP,我知道,但是详细内容没有读过。应该有很实用的部分的。

其实,我说的“灵体物质”在我们体内不是封闭的,是受到拉兹洛的“全息亚量子信息场”的启发。这个理论的基本,可以说成是“以太论”的复活,但确实可以解释很多事情,而且让人感觉“踏实”,呵呵。嗯,我想想怎么说哦。

先说微观粒子的特殊性。我们一般说的电子绕原子核旋转,这个是根据卢瑟福的模型,只是一种约略的大致理解。实际上,电子是不像宏观物体一样,有固定的轨道的。它们的行为从我们的角度去看,是很怪异的,而且电子的能级是不连续的,有固定的几个能级。
原子核内部还是可以继续分下去,得到质子、中子,它们的结构,现在的说法,是由夸克组成。
象这些微观粒子,我们有时统称为量子,是因为它们的某些物理量的变化是以最小的单位跳跃式进行的,而不是连续的。另外,光子也是一种量子。
对于这些“量子”,存在着很多特异的性质,比如“测不准原理”所说无法同时确定它们的位置和速度;比如有波粒二相性。比如,波的特征是能够产生单缝衍射,可是一个单个的光子就可以产生衍射现象。这是匪夷所思的。

“全息亚量子场”提出的解释就是——真空不是真正的空,而是由活性介质所组成的。这些介质就是亚量子,而量子则是在其中产生的“孤波”。物质又是由量子组成。对于生命体,比较特殊的是,能够感受到量子效应,而各种心理现象,和量子效应之间又有难以言说的一致性。

嗯,我承认,我自己现在说不清楚,因为我理解得还不到位。不过,如果诸位玩过游戏“粘粘世界”的话,应该可以大概感受一下。


以下,我来说对灵体的推测。“灵体”可以看成是由精微的物质所构成,如果这些物质也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话,那么这些基本粒子(灵体级基本粒子)应该也是有种种量子效应的。“灵魂”可以把这些粒子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组合成特定样式,形成自己的“灵体”。
不过呢,这些“灵体级基本粒子”还是可分的,它的更下一级“粒子”,是散布在我们周围乃至整个虚空的。活人的灵体,和鬼灵的灵体,它们的“灵体级基本粒子”或许就有差异。但是,因为在我们周围虚空中遍布着可以构成灵体的活性介质,所以,各种灵体间可以互动。而灵体也可以借此机理发射出某种更基本粒子构成的“实物”,所以才会有张老师提到的“心念”创造的各种灵界实物和景象。

不过,我的猜想中,有一点我自己没弄清楚,就是“灵体”的基本构成粒子,到底是象分子、原子一样,还是象“细胞”一样,可以新陈代谢?也许,要有一个象“细胞”一样的层级,才更合理吧。

说得乱七八糟,不知道大家看懂了没,真是抱歉啊。我也只是想到了,所以提出来供大家参考。不过,以上只是一些对于构成理论的胡思乱想,并不妨碍或影响日常的世界观、行为观念,说出来,只是为了让自己感觉更实在。

另外,我想提的是“频率”。微观世界、微观粒子当然有它的频率,但是到了我们大脑、身体这样一个级别,“频率”指的就是另外的东西了。这当中,有可以相互借鉴、共通的东西,但层级不一样。
说回这个“看到鬼灵”的现象。我们说的,是三川草所说的“看到”。那么,如果说眼睛捕捉不到灵体的波动,而只有松果体可以捕捉,这个肯定不对。因为松果体并不是自己直接捕捉信号的,肯定是所有信号都通过眼睛来获取的。洋葱圈你说的这个机理,我确实看不懂。

我是觉得,“解码和翻译工作”由大脑中枢来负责。它或许通过改变神经元群的工作方式来调整自己的“频率”,使自己的“频率”和某种东西共振后,获得成功的解码和翻译。或许,有的人可以通过自我训练,提高自己感觉器官的敏感程度,或许在其中因为有“灵体”的参与,所以从大脑到感觉器官都有细微的改变。但是要说同类的信号源,会由不同的感觉器官来处理,这个不太可能。

 樓主| 發表於 2011-5-11 11:22: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我2個題目 答案都是往上 不偏左也不偏右 可能跟我想事情時 習慣往上看有關 有一種東西叫偏光鏡 現在很普遍 它可以以特定的角度過濾某一波長的光線 讓視線更清晰而非傳統墨鏡變暗 當初買的時候 老闆有拿一張紙 紙上有一個小水池 再讓我帶上偏光鏡 水池上就多了一個拿著釣竿在釣魚的人 覺得很好玩很新奇 釣魚人一直都存在 只是紙片會反光 所以眼睛看不道 當偏光鏡遮住了多餘光線 釣魚人就出現了

 樓主| 發表於 2011-5-11 12:00: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sa.ylib.com/read/readshow.asp?FDocNo=1643&amp;CL=4"">http://sa.ylib.com/read/readshow.asp?FDocNo=1643&amp;CL=4</a><!-- m --> 以微中子看宇宙 微中子不再只是物理學的稀世珍品,更是天文學上實用的工具。 ----------------------------------------------------------------------------- 各位討論的面向讓我想到微中子,參考參考。 偏光鏡讓我想到賭神電影裡的作弊眼鏡,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字跡。 <!-- s:D --><img src=""{SMILIES_PATH}/icon_e_biggrin.gif"" alt="":D"" title=""非常高興"" /><!-- s:D -->"

 樓主| 發表於 2011-5-11 13:29: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桂子 於 2011-11-10 18:19 編輯

呵呵,下次一定看看Daonature的介绍。

偏光镜的问题,我来猜测一下吧。

偏光镜的原理是这样的,我用比方来说。想象光线是一根直的面条,你把面条半当中直直地切一刀下去,一般正常的可见光,这个断面就是圆形的。所以,这是根圆面条。

然后偏光材料放在光线的传播路径上,就相当于让这个面条通过一个特殊的闸刀,然后面条从这个关口过去后,出来就不再是圆的了,而是刀口的样子。有的偏光镜,是做成一条线那样的刀口,就是说光线通过它,就从圆面条变成了扁面条,断口是一条线;有的是做成椭圆形刀口,光线通过它,从圆面条变成了椭圆形面条。

然后,在已经这样改型过的“面条”后,再放一个偏振片,效果就出来了。比如,在原来已经变成竖直线条横断面的那根“面条”后面,再放个水平的横型线条刀口,那这根面条就完了,基本可以算通不过这第二个刀口了。


所以,偏光镜看那个测试图,如果戴上眼镜可以看到图案的话,应该就是那个图案本身有偏光处理过。两次不同角度的偏振,使得戴上偏光镜后,整个图案的反射光接近于无,所以就呈现出了黑色的图案来了。应该是这个样子吧,我想。

 樓主| 發表於 2011-5-11 21:20: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NLP的這個測驗結果一不一樣無所謂,像我是左撇子,可是作出來的結果是跟他們統計出的右撇子一樣;我還發現美國人作實驗時很自動會去區隔左、右撇子的數據。重點是這種方式可以幫助我們釐清自己對於記憶、畫面、聽到的資訊....等等,找出自己存檔的位置;例如畫面的記憶,就可以幫助自己去存檔與讀取。 我就曾經在電視上看過有人對於見過一次面、介紹過名字的人過目不忘,她說她都把對方的名字變成文字畫面放在對方的下巴位置去記憶,這樣第二次再看到對方時就可以很快速的叫出對方的名字,對她的業務工作有很大的加分效果;這也是NLP其中的一種方式,蠻實用的。 桂子提到:[color=#0000FF:2nwy5xtr]「如果說眼睛捕捉不到靈體的波動,而只有鬆果體可以捕捉,這個肯定不對。 因為松果體並不是自己直接捕捉信??號的,肯定是所有信號都通過眼睛來獲取的。」[/color:2nwy5xtr] 讓我試著講清楚一些我的想法;我也肯定所有信號都通過眼睛來獲取的,因為它本來就是設計來接收光波刺激的感受器,然後它再繼續把所有訊息傳下去,包括傳到松果體、大腦枕葉。就好像大樓外的攝影機對著門口拍攝,但是看到的畫面不是攝影機而是警衛室裡面的保全人員。 但是警衛室裡面雖然有畫面,可是如果螢幕的解析度很差、畫素很低、甚至是黑白的話怎麼辦?這樣會有很多更細微的地方是看不清楚的!這樣會不會有另外一組螢幕解析度更好、畫質更高的螢幕是放在董事長辦公室裡,讓他想到時也可以監控一下整個大樓?(我以前有一個老闆真的是如此 <!-- s:shock: --><img src=""{SMILIES_PATH}/icon_eek.gif"" alt="":shock:"" title=""激動"" /><!-- s:shock: --> ) 我想說的是攝影機有眼睛這一組感受器,普通時候螢幕是枕葉這個保全人員收看,可是還有一組特殊的螢幕藏在董事長室,也就是神秘的松果體。所以前面提到[color=#0000FF:2nwy5xtr]「眼睛這組感受器捕捉不到波動」[/color:2nwy5xtr]應該改成「搭配眼睛這組感受器的內視畫面捕捉不到波動」比較貼切吧? OH,這篇作業真得很難、很艱深,討論到我自己都快混亂了說~ <!-- s:oops: --><img src=""{SMILIES_PATH}/icon_redface.gif"" alt="":oops:"" title=""困窘"" /><!-- s:oops: -->"

 樓主| 發表於 2011-5-11 21:38: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亂了亂了~~~~啊~~~~腦袋快爆啦!! <!-- s:D --><img src=""{SMILIES_PATH}/icon_e_biggrin.gif"" alt="":D"" title=""非常高興"" /><!-- s:D -->"

 樓主| 發表於 2011-5-11 23:17:3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桂子 於 2011-11-10 18:20 編輯

Hi, 洋葱圈
其实,你已经说出重点了啦,呵呵。

嗯,这样说吧,也许你能明白:
1.松果体是不具备解析功能的,它不能把视神经传来的生物电信号转化为图像;
能转换的地方是枕叶中的视觉中枢;

2.你原来特别看重松果体,应该是它其中的细胞结构有类似感光细胞的地方。但是,感光细胞的功能,是把光信号转成神经信号,然后大脑的中枢区域来处理这些神经信号。
现在,如果睁着眼睛去看,那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已经把所有光信号都转成神经信号了,传到松果体的,就是神经信号,不需要再转了呀。

如果闭着眼睛,如果光线能以某种方式直接到达松果体,那么才可能由松果体的类感光细胞把这些光信号转为神经信号,然后送到枕叶的视觉中枢去分析、解码。

 樓主| 發表於 2011-5-12 13:27: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有些靈媒是天生眼盲的,但是在腦海裡看得到景物,這又怎麼解釋呢?

 樓主| 發表於 2011-5-12 13:45: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桂子 於 2011-11-10 18:22 編輯

Hi, LEE_FE
如果天生眼盲,但又真的在脑海里“看到”景物,那应该就是大脑从别的渠道得到信号。总体过程可能是这样的——
外界信号——体内介质(转换信号)——大脑中枢

这信号从哪里来,不好说,也许是灵界或者灵体发出的波或什么粒子。

体内介质,也许就是我们身体内部的“灵体物质”。也可能灵体、灵界信息让大脑某些物质器官产生共振,让大脑的某个中枢以特定方式工作。

最后,大脑中枢就“看到”了景物。

以上是我的猜测。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