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人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vaclavhavel

地獄的吸引力法則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4-2-25 00:03:31 | 顯示全部樓層
張開基 發表於 2014-2-24 23:23
先回覆妳最後一個問題;如果他們想看的話;當然可以「看到」,只不過,幾乎都不會想看;因為,打個比方; ...

靈魂學的教育真的難得世人關心,
正如無意中看到釋迦牟尼的惑世任務一書
就被北市圖莫名其妙加註:
"讀者對象註: 限制級: 未滿18歲之人不得閱聽
(經本館102年度第14次館藏發展委員會審議)"
https://webcat.tpml.edu.tw/webpa ... =551636&Lflag=1

18歲被歪理邪說耳濡目染不去管
匡正時弊的書卻換來這種對待...

 樓主| 發表於 2014-3-2 12:21:17 | 顯示全部樓層
看到老師在書中提到
人生短短數十年求個歡樂自在
沒有必要因為傷害人而讓自己墮入地獄
這種行為相當不值得
我想請教的是
既然都有天堂地獄這樣的制度
不知道老師認為現世的懲處功用為何
我所想到的是警世跟教化
要大家不要傷害他人為惡
要那些作惡者反省,有助提升心性
對遇犯小錯者給予改過機會,重新做人
但懲罰的意義就非常小
畢竟很多惡人逍遙法外
而法雖包羅萬象卻無法真的完全適用在每種情況
不知道老師對現世的懲處有何想法?

發表於 2014-3-2 17:21:5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Kuoshuching 於 2014-3-2 17:43 編輯
赫生童子 發表於 2014-2-23 23:47
張先生。

請問,你說的那個最特別的空間。

剛整篇連貫的看下來
結果發現醉公子在前文就已經寫了

"  最近「丹布朗」一本新書「地獄」的中文版已經上市,卷首引用了「但丁」的一句名言:「地獄最黑暗的地方,是留給那些在道德淪喪之際袖手旁觀的人!」

我大致同意這句話;

又何況是「平庸的邪惡」和對他人死活受苦以及當有人被惡勢力霸凌時,漠不關心也只想袖手旁觀的;想想;最好的去處就是「孤獨之境」吧?

既然不關心同類,別人的存在與否,不就毫無意義,不是嗎? "


" 最特別的是;有一個境域是一個非常遼闊的空間,完全空空盪盪;平坦的泥土平原,沒有方向,沒有標示,天空灰濛濛的,不明亮,也不算黑暗;遠方的四週全是霧茫茫的,往任何方向走,都是一模一樣的景象,走多遠多久都一樣,永遠都只有「自己」一個,不會遇見任何人或物;也沒有任何「答案」?問「為什麼」?也是徒然!"  

這不就很像是在描述 
「孤獨之境」  嗎?



發表於 2014-3-3 16:30:58 | 顯示全部樓層
vaclavhavel 發表於 2014-3-2 12:21
看到老師在書中提到
人生短短數十年求個歡樂自在
沒有必要因為傷害人而讓自己墮入地獄

我說說自己的看法...有不同意見互相交流


我個人認為..[天堂地獄]這種概念是人為的宗教而加上的
而不是靈界本身自有的

因為這"人"為的社會希望惡人受到懲罰..希望社會有所公義
因而才產生[天堂]與[地獄]的概念

又或者某些宗教要讓世人害怕不入他們的宗教就無法[得救]
所以更要創立[天堂]與[地獄]的概念

而事實上...靈界沒有所謂犯了什麼罪就一定會下哪種地獄的鐵條
除非這個鐵條深植在那些人心中...
那[天堂]與[地獄]的境界在會在此相信的人心中成形

世間的何謂罪.惡.善...都是人的概念
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人心中的罪惡概念不一
的確..這個社會絕大多數的人希望要有個地獄
才能讓那些想做壞事的惡人能夠害怕而不敢做或讓那些做了壞事的惡人能夠受到處罰而大快人心
這是人性的想法..想像靈界有罪.惡.罰.善
否則..這世間正義如何運作
==>以上這些都是世間人的想法

但...
靈界對於何謂罪.惡.罰.善有一定的標準嗎?
沒有
說有的人是希望靈界真有這個標準..
                   -------

.
靈魂是自由的...他死後的境界來自"他"自己的心智程度和心性
的確有些人在世上犯的[罪]是讓人深惡痛絕
大家都想看"惡"有"惡"報
但是這個[罪]由誰而定...?到了靈界由"誰"而定?

靈魂是自由的...

頂多說"某些"犯了那些讓人深惡痛絕的事的人 (我沒說"一定")
在他死後...很有可能因為他生前心性心智境界就不是很好的關係而到了他自己建立的不好境界
因為他在世前心性心智就不是處在光明面...
所以死後被他自己扭曲的心性給拉去了一個較不好的境界



最近讀了蘇菲亞.布朗這位靈媒的[21個靈魂的秘密]
書中說她自己對於宗教間立下的[地獄][煉獄]等制度也不以為然



發表於 2014-3-3 16:53:0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pp0600 於 2014-3-3 16:54 編輯

一個吸引創造者與分享者的靈界,一定是多采多姿的,這個概念就是共享
而吸引強取豪奪的空間,他們應該不具備那個創造與分享的本事,那這個靈界肯定是平乏的,
而心性相近的自然會被吸引至該去的靈界,就是物以類聚,所處的地方當然就跟自己的心性有關,
想想有些人喜歡用嘴巴說,有人卻用手去做,哪一種實用呢?

 樓主| 發表於 2014-3-6 17:30:00 | 顯示全部樓層
finddream 發表於 2014-3-3 16:30
我說說自己的看法...有不同意見互相交流

的確,所謂沒有大快人心的事,其實應該說是指沒有一個所謂的老天爺訂了所謂的公平正義
而是由心性所吸
但根據張老師的辯證
他認為,作惡者因為受到受害人怨念吸引
會墮如惡境
或許也是某種形式的賞善罰惡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