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0600 發表於 2012-9-1 09:48 
好多字喔
看你文章又想到,能量(靈力)是否會轉移或是跨時空存在?
以前相機是用底片,拍攝 ...
我應該...還勉強算看的...嗯,懂啦...
但是您的命題太大了,短短一段話,我至少就看到了2個層面跟6個問題哩,還一圈套一圈,沒有先做好假設/預設,很容易變成一團亂。
前提要說的很清楚,才能有清楚的脈絡可以歸納、思考。
靈體與靈力(包括活人跟死人的)
這個部分,張先生的文章跟書裡,還有版上高手們的討論裡已經有精闢的解說過了喔...
1. 靈(能量)跟體(靈體)的本質、主從、組成、以及存在方式
下面這兩個,是從第一個問題衍生出來的,但我覺得概念上差異頗大,所以應該算兩個問題
2. 是否能轉移
3. 是否能跨時空
下面這些,也確實是我在那篇文的時候有考慮到的部分,只是當初討論的東西還沒有到這裡,就沒有繼續往下寫了(有種偷懶被抓包的感覺...^^||||)
但如果您是再看我寫的之後才產生的想法,那麼我想您想問的重點其實應該是在這裡吧
如果要我說我個人的想法,那它的前提會是:即便是「非物質」記錄,但必須是「可以」或「已經」拍攝到。
也就是說,即便是「非物質」記錄,就算肉眼看不到,這應該還是屬於「拍攝到」以後的驗證與顯像範疇
4. 靈體、靈力與顯像
5. 載體本身的問題(數據影像、底片的紀錄,以及用這兩者轉化沖出印實體相片還是印刷成書等等)
上述兩個,舉個簡單的例子:看著NASA拍攝的太陽光焰照片,大腦記錄的常識讓我們清楚的知道它有幾千度,但會有實際溫度熱感嗎?如果有,那張照片還拍的出來嗎?如果真的可以,那台相機跟沖印相紙等所有相關工具的材質應會先被拿去作火山地底甚至地心的探勘工具了吧...如果是電腦,那...嗯...嗯。
6. 拍攝到的靈體,在被轉移、複製後是否還能保存原先拍攝到的能量,還是會分散或消失(第一張沖印出來的照片跟第一千張沖印出來的照片、乃至於印刷成書的量、還有電腦網路轉載後的影像等等)
最後這個問題,有一篇文字更多的文化研究論文(這真的是大師論文了,當初教授丟過來給我啃的時候差點壞了我一整口牙,牽涉層面又很廣,消化到現在都還有點積食的感覺...),它裡面提到的概念跟想法,在這個問題上也許也會給你一點啟發,因為我自己在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想到也是它。
Walter Benjamin (有翻成「班雅明」,也有翻成「本雅明」)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
英文的全文在這裡可以看到:
http://www.marxists.org/referenc ... rks/ge/benjamin.htm
中文全文幾乎都是收在書裡,網路上我搜尋無能,大多都是評說、概述。
它並不是說明靈魂靈界的事情,而是在闡述工業時代以後的藝術品的藝術價值,會不會在被無數次複製、無數次展演後「靈光」(也有翻成「靈韻」的,英文是"Aura")被分散乃至於幾近消失。
xxxxxxxxxxxxxxxxx
對我個人來說。
靈魂、靈魂存在,是一件事。
能不能被記錄拍攝甚至顯像或從影像中被解讀,是另外一件。
也許是我過度複雜化或切割得太清楚了(當然也有可能是我知識不足胡思亂想),可也就是因為上面種種不確定的因素,我才會沒有辦法這麼簡單就去認同,也才會試著想要理出其中的脈絡。
如果我這樣胡纏亂搞都能說的通,那我又怎麼會去反對呢?
寫文的時候有一點我剔除掉了
在觀看照片時候,旁邊有沒有靈體?如果有,祂們應該也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吧...
此外,個例子我沒用。
那就是氣味。除了生物嗅覺,氣味...要怎麼記錄?如果可以分析記錄,大香水品牌養的調香師可能很多都要失業了...
不管香水做了怎樣的成分分析、市場取向調查,或是對那個時代大眾對於味道的接受度與喜好的研究,最終都還是必須依靠調香師的經驗和想像力,試聞員一次又一次的試聞,才能做出被廣為接受的暢銷香水...
可對於一般消費者,如果大腦裡沒有成分裡寫出來的香味記憶(如玫瑰、茉莉、鳶尾、櫻花、金盞、依蘭依蘭、麝香、檀香、樺木、松木、杉木等等,甚至皮革味都能入香),對於新的沒聞過的香水,只能依靠品牌、文宣跟口碑,再憑自己的喜好、感覺、記憶去選擇。通常這時候商人會提供現場試聞,有的也會免費郵寄試香紙給消費者(我自己收過的有兩種,一種是放在封膠的小塑膠袋裡用信封寄過來,一種直接放在信封裡)...
然而依稀記得,有看過一則新聞,說已經有研發出軟體可以讓使用者,一邊看著食物,一邊還能聞到食物香味...
細節我不記得,也沒去探究過是怎麼做到的(按照我科學值低到快破表的腦袋,估計就算我看了,也大概只是一知半解)。
但光就這個印象,我就不能用氣味來當作比喻,因為我有存疑。。
還有一個小小的我個人寫文時候腦袋裡面突然冒出泡泡來的異想天開(也正在努力想像中):
如果可以拍攝到靈魂、靈力,那麼看的到的人,它們所看到的、所感知到的,以及畫面中被紀錄到的、被拍攝到的,是攝影師的的靈魂、靈力,還是被攝者/物的?
畢竟攝影師才是那個去記錄、去創作的人,他比被攝者更早、或跟被攝者同時被置入了不是嗎?
藝術家、作家不也都有普遍認知:要用靈魂跟生命去創作...
xxxxxxxxxxxxxxxxx
總之呢,您問的問題,對我小小的又整個不科學的腦袋來說,通通都是大哉問
所以先把您的問題用我方式的解讀釐清了一下(希望沒有曲解或誤解您的原意)
希望版上的高手們,會被我們設下的蘿蔔坑吸引來,一個一個跳進來為我們解惑(要鞭要砲都可以啦)...
以上,暫時這樣,感冒要多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