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i, 君子之交
我是这么想的——
首先,佛教中所说的“饿鬼道”,和我们通常意义上的“鬼”不一样。那个“饿鬼道”,是佛教在印度教的基础上刻意扩充出来的。
印度教,本来是“五火二道”,就是死后往生“天神道”或者“祖灵道”;后来因为要维护阶级统治,变成了“四生三道”,就是多加了一个“地狱道”。之后,又有说法,说是祖灵道的灵魂们,如果后代祭祀不够,就要重回人间轮回。而同时,编造出了“业报”的说法。
佛教在“业报轮回”的基础上,把轮回所去的“道”的数目和内容又进行改编和扩充,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天神、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和地狱。
但是,在死后如何去这六道的问题上,似乎交代得又不清楚。有种说法,似乎是死后立即去新的“道”重生,中间没有过渡;后来又有说法,死后先变成中阴身,然后再投生到人或畜生等等道中。其实,这“中阴身”就很类似我们所说的“鬼灵”。
而在中国传统概念里,人死后,就是“鬼”了,因为脱去了肉体生命的关系。而看西方概念,他们的"Ghost"也是类似的观念。而日本的“幽灵”,也是这样的鬼。可见,这种“鬼”的定义,要比“饿鬼”的定义更普遍,而具有广泛性。
而这样的“鬼”,是每个人死后都要变的,哪里谈得上是什么特别的业报呢?或者,区别是,有的“鬼”是去了“天堂”、“地狱”、或广大灵界中自己喜欢的某个地方;有的鬼,是去了轮回过境室,等待轮回;还有的鬼,是在阳间赖着,和人同处一个时空。而在阳间赖着的鬼,或者人死后一时找不到去灵界之路的鬼,并不需要再一次“投生”,就可以直接找到去灵界的路的。
在佛教的概念里,做了坏事,如果坏到足够下地狱或者去饿鬼道受苦的,那就会直接转过去受苦。但是,光受苦似乎还不能消除“业”,看它所举的例子,似乎是要当了人或者当了某种动物,才能跟前世冤亲债主再次重逢,然后才能还债。比如上辈子打了人一记,这辈子得再当人被对方打回才行。那么,赖在阳世不肯走,也不肯转世的鬼灵们,怎么才能被执行“业报轮回”机制呢?他们分明是成功地躲着不转世的啊。
还有一点说明佛教的“饿鬼道”和我们所说的阳间滞留的灵不同。饿鬼道,被形容得很惨,每个鬼都非常贪吃,却都吃不饱,只能找到又少又脏的食物。可是,滞留阳间的鬼灵,却可以靠假扮神明,而吃香的喝辣的,还受人膜拜呢。对不对?
以上是我的想法,不知道说清楚了没有。如果有什么错误,也请大家指正了。
| |